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背景颜色 前景颜色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鼠标双击滚屏 (1-10,1最慢,10最快)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骠骑行——霍去病-> 番外:军刀在手(全文终) 番外:军刀在手(全文终)
- 番外:军刀在手(全文终)
我的名字叫七月,“我行我宿”给我的诨号叫做“假背包客”,因为我每次出行都不带帐篷、不带清水、不带锅子、不带……基本就是个甩手掌柜。
“跟你说清楚啊,自己不带帐篷,你得和DNA跟我一起睡在帐篷里。 ”
“没有关系。 ”我背起自己轻松的小背包,“我不把你们当成男人看。 ”
“我行我宿”是我们这一趟徒步祁连山的带头大哥。 用他老婆的话说起来,男人最费钱的三大嗜好:吸毒、摄影、极限运动,他已经占了两样了。
DNA看着我笑,他是一个理平头的帅哥,据说,他背上那个山一样高大的背包里面装着十几斤纯净水。 我和“我行我宿”从网络上将他拐来,见他人憨厚,让他成为了我们的“人驴”。
其实我们都是“驴友”。
平时老死不相往来,到了旅游的日子,不用招呼就会打电话:“上哪儿‘驴’去?”
乘飞机到了兰州,吃了一碗艳细艳细的拉面,连夜坐上火车,经过了张掖、酒泉,看了日落大漠的壮观,我们结结实实地踏在了甘西的土地上。
然后,就是摊开地图,沿着别的驴友走过的足迹,一步步丈量过去,翻越祁连山。
走路的日子挺枯燥,我们远看像蜗牛,近看像搬家公司的。 硕大地背包就算是空的,也要好几十斤重。
好在。 路上总有志同道合的人会遇上,一看彼此的装备,互相笑一笑,就又是新的朋友了。
一个带着耐克头套的女孩,把自己的头发烫得跟个老玉米似地:“你这么小个包?”鼻子眼里充满了鄙夷,她自己的背包是女号地GUSTO。
在我们这一行,女生是不流行得到照顾的。 长途跋涉。 需要的是团队精神与个人意志的同时够强够硬。 我很没面子,讪讪:“到了山里。 租一个当地人。 ”挽回面子般说:“叫阿满,网上都打听好了。 ”
“我行我宿”走过来:“她叫‘假背包客’,从来没有争气过。 ”女孩也笑了,蜡黄的头发下,雪白的牙齿分外灿烂:“我叫上官小鱼,这一个是CCFLY,那个叫做基石。 ”也是两男一女的搭配。
“哦。 ”我们三个同时哦了一声。 没有下文,自动开路。
六个人组成一个小小地分队,每个人之间保持十五米左右的距离,看得见前面也看得见后面。
我们的第一站叫做望山村,我们在山村里寻找合适的向导兼人驴,很快就找到了一个住在老山庙旁的猎户人家。
“等到明天吧,我爹正在熬鹰,今天是要紧时间。 ”那望山村的阿满长着一颗圆圆的黑脑袋。 十五岁,早辍学了,精瘦干练。 网上的驴友介绍过他,别看人小,带路背东西很有力气,说话也干净利索。
“好。 住一宿再走。 ”大家都把自己地行李放下来,CCFLY、基石和上官小鱼到灶间去看看那柴灶,开始准备做饭了。
“熬鹰?”“我行我宿”问,“在哪里?”
“山上。 ”阿满说,“你们别去,山鹰孤傲,见了人会气死的。 ”
“我行我宿”和DNA,还有我,互相看了一眼:熬鹰。
熬鹰,是对一只刚成年苍鹰从肉体到心灵的彻底残害。 一个高傲的、自由的灵魂。 经过了一番徒劳的挣扎以后。 最终屈服于猎人,成为猎人逐兔叨雀地驯服工具。
“又一个灵魂要失去自由了。 ”“我行我宿”走到床边。 “七月,你跟小鱼一起睡那边。 ”
=============
傍晚来到祁连山的山村中,大山并不静谧。
大约这些虫草花鸟,只有在这样一个季节里才能够尽情释放自己的声息,所以,即使到了夜晚,万草丛中,虫儿鸣唱不止;我仿佛能够听到山花烂漫开放的噗噗声;还能够听到天空浮云飘动的声音……
小鱼已经睡熟了,她是一个标准的“驴女孩”,倒头就睡,睡醒就走。
我在木门轻声的咿扎声中走出了小院落,DNA也在门口。 彼此对望一眼,很有默契地放慢脚步,向门口走过去。
走出很远才说话,我问:“你知道熬鹰的地方吗?”
“知道。 ”DNA说,“他们这老山庙背后的空地上。 ”
“去看看。 ”我很高兴,也有一点激动。 我曾经在天山的天池边见过翱翔地雄鹰,为了能够拍摄下它在天山原始森林上循着气流盘旋而上地骄然身影,我的相机捕捉得很辛苦。
把这样强大地灵魂驯服,让它在肩头徘徊,听从你的驱策,这该是多么令人自豪的感觉啊。
老山庙是一栋摇摇欲坠的老屋,墙壁已经暗淡得反射不出月亮的光彩。 我们绕过老山庙,一丛密密麻麻的树林挡住了我们的视线。
我和DNA同时收敛起自己的声息,我们还不知道熬鹰的具体地点。
“你们想干什么?”一个孩子的声音传来,我们看到阿满叉着腿站在我们面前。
“我们……”我和DNA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连撒谎都找不到理由。
正在僵持,我和DNA的目光落到了阿满的身后,阿满不禁回头一看。
一个很奇怪的人在阿满的身后,向着小树林走去。
这是一个女子。
她的全身,包裹在一块长长地黑巾中。 黑巾的边缘反射着月亮的色彩……看了很久我才看出来,这是一绺银白色的长发。
头发如此雪白,她应该很老了吧?
可是从后面看,她走路的姿势年轻而富有弹性,看不出半丝苍老的模样。 也许,她也是游客,将头发染成最淡的亚麻色?由于这里是旅游区。 并不是像我们想象地那样落后,常常能够见到非常时髦的人。
那女子感觉到了我们地窥视。 站住回过头。
好似月光拂过人面,我和DNA看着她——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眼睛,仿佛穿越了多少岁月,沉淀了多少过去,烟云积攒,红尘掠过。 唯有双眸里的微笑,是亘古般的平静。
阿满的脸上露出笑容问她:“山神姐姐。 那只鹰不能做猎鹰?”
山神?
她没有对阿满奇怪的称谓表示讶异,只是继续笑盈盈地望着我们,长而优雅的脖颈,美好地轻轻一点:“是。 ”
阿满更快乐了:“我早跟阿爹说了,那只鹰特别倔……”
女子笑着伸出右手对阿满说:“来吧,我们去放了它。 ”
阿满走上去,挽住她地手。
我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她向前走,黑色的头巾无法将她的长发完全掩住。 有洁白如银光一般的长发露出来。 我看到她的左手是一段断铁,闪烁着历经岁月的青色锈斑。
我们走进了小树林,空地上传来铁链拖动的声音。 祁连山的圆月在树林地上空结起一个乳白色的光幕,月光如清水一般透明,我看到了那只鹰。
它就躺在那光幕的中间。
这应该是一只曾经桀骜勇猛的雄鹰吧?为何我看到它的羽毛苍老而疲惫,凌乱得毫无光泽。 找不到一点儿天之骄子的神韵。
银发女子放开阿满地手,向着地上斜躺的鹰走过去。 她蹲下看着它,她左手握着的断铁在地面发出很轻微的碰响。
这碰响惊醒了什么,黑暗中,在这头山鹰身边守候了数日的老猎人,循着声音将一双焦灼疲倦的眼睛抬起。 先是浑浊,然后是惊异,接着是无奈,于是低下头去。
“放了它罢。 ”
女子转过头,头巾渐渐滑落到肩下。 无声地落在地上。 似乎山月下传来了一段寂静而悠远的歌声。 看着她,我们的身心是彻骨的安静。
纯黑的夜空中。 她地长发失去了头巾地束缚,如同银色的丝绸轻轻飞起,没有风,它们也在空气中无声地舞蹈。 衬着她皎洁如玉地肌肤,还有那黑色如曜石的眼睛,她看起来仿佛一个来自异界的精灵。
年老的猎人颤巍巍地拿出一把攥得几乎变形的铜钥匙,颤颤地向那鹰脚伸过去。
熬鹰,熬鹰。
熬的是鹰,熬的也是人呵。
老猎人与苍鹰的暴烈悍野博弈的同时,也需要自己付出很多很多。 也许,这是山里约定的规矩,这个女子出现,就意味着这只鹰不能成为驯服的工具。
老人认输了,也疲惫了,他的手颤动着,无法探入那匙孔。 女子走过去,接过他的铜钥匙,又蹲下去将苍鹰的铜锁打开。
“哗啦”,小小的铜锁散落在地上,那苍鹰乌黑的眼睛看着女子,没有马上动。
女子温柔地看着它,樱花般柔软的嘴唇轻轻说着什么。 我想,这一定是山之精灵与山之精灵的对话,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听不懂的。
那鹰慢慢站起来,在原地微微喘息着。 勾形的鹰嘴上,结满了黑硬的血痂,淤血甚至堵塞了它的鼻孔。 那蕴满金色的眼睛依旧射出恶狠狠的光芒——它受到了太大的伤害,它暂时无力振翅离开这片曾经被它藐视过的土地。
我为自己方才降伏雄鹰的愚蠢想法而自形惭愧:有些灵魂,宁愿死去,也不会成为被人驯服的工具。
阿满站在女子身边,孩子气地弯下腰,用双手扶着膝盖:“起来,起来!”
“当心!”老猎人抢上来,将阿满一把拉开。 与此同时。 平地里似乎刮起一阵绚烂的狂风。 年轻地雄鹰猛然抖开它硕大的双翅,带着风沙裹着怒火,向着天空一冲而起!
“飞起来了!”我、DNA和阿满都不由自主高喊出口!
鹰击长空,一声声悲愤苍凉的唳啸仿佛在谴责人类强加于它的那份束缚。
它的飞行并不顺利,歪歪也跌跌,但是它的飞行充满了决然的强劲!
可是,它受伤太重。 山风略低,它就无法借力上去。 颓然地扇了几下翅膀。 便直直地坠落下去。 我们都不由惊呼出口,却无计可施。
就在此时,老猎人地歌声冲喉而出:“长安西去山千叠,乘大风广漠走单骑。 凭一身英气神威,探千丈虎穴龙潭!……”
那歌声又嘶哑又激昂,从老猎人沙哑的嗓子里扯出来,如同风过祁连山。 万树搏动,山川赫赫。 受伤地雄鹰振奋双翅,又一次带起山风凛冽如刀!
老猎人的神情也如同那扶摇而上的雄鹰,在霎那间精光闪烁。
“……少年不看杨柳色,骋烈马狂沙无阻入云海。 仗一段绝世豪情,扫万里漠北王廷!……”
仿佛为了助那受伤的山鹰一臂之力,阿满也昂着头,随着阿爹一起唱着这段奉送苍鹰的长腔:
“……观风沙无尽滔滔蒸腾。 草浪中隐隐伏兵,俺惊也么惊,凭着俺胆气无双能抵万敌!……”
老猎人看着儿子,如铁闸泄洪,放声吼道:“军刀在手,某胸中自有冲天豪气凝……”
歌声中。 他数日的疲劳似乎已经消失;歌声中,他失去一头驯服猎鹰的遗憾已经消失在苍鹰翱翔地身影里,阿满跟着他,父子俩一起吼道:“军刀在手,笑尔虏面如土色战兢兢……”
他们自己也被慷慨的歌声感染,带笑高唱:“军刀在手,想当初曾催天马越千里……军刀在手,想当初曾奔长途踏强奴……”
苍鹰缭绕,歌声也缭绕。 宽厚广阔的祁连山在微微震响,仿佛有山涛颂唱。 白云浮游。
“军刀在手。 赤胆忠肝保中原……军刀在手,一腔正气天地宽……”
歌腔震得山谷回音。 天幕抖动,我们听得浑然忘我。
蓦然回首,苍鹰已掠飞入云霄,再也不见踪影。 而那银发女子也已经离开了,只有她站过的地方留着一个浅浅的划印,细而薄,如刀刻,如剑痕。
老猎人说,她是祁连山的山神。 没有人知道她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来的。
老猎人还说,他们唱的叫做秦腔,秦腔又叫乱吼。 这一段秦腔地名字,就叫做《军刀在手》。
十八句“军刀在手”,一段比一段高。
一声声,一段段,唱的就是汉朝大将霍去病的故事。 每一次遇上不能驯服的苍鹰,他们就会用这段秦腔送它上天。 因为,降不服的苍鹰,必定拥有天地间最勇烈的英雄魂魄。
“霍去病你们知道吗?”
“知道。 《史记》上有记载。 ”我说。
“他在这里打过仗……”老猎人眼中地神采随着苍鹰的远飞而黯淡了,“他的坟墓就是祁连山的模样……唉,这只鹰太傲了,得重新熬一只去……”
=======================
我们在阿满的带领下,真正走入了祁连山。
在这个盛夏的季节,祁连山依然有成片成片的雪山,仿佛不见底的白云,在我们头上霞蔚蒸腾。
“祁连山是一座特别的山,”阿满如数家珍,“这边看着还是雪山,那边就是原始森林了。 ”我直起腰,果然在雪山背后看到青森森的色彩。
“阿爹说,当年霍去病打河西二战地时候,就翻过了那片雪山。 ”阿满指着一座高大地雪山说道,“晚上,满月的时候,还有人看到这里有银色地大狼在这里嚎叫。 据说这就是霍去病的化身……”
“霍去病不是死在茂陵吗?那里还有他的墓,上一次我去西安玩地时候特地去转了一圈。 ”小鱼打断他。
阿满说:“谁知道。 都是传说,老辈人流传下来的。 ”
“我行我宿”说:“也有人说,他死得蹊跷。 司马迁对于他的葬礼花了许多的笔墨,却对他的死因没有写下任何线索,这件事情就让人奇怪。 ”
阿满说:“大概他没有死,到了这里来?据说匈奴人就称呼他叫‘苍狼’。 ”
……
我走得气喘吁吁,心想。 管他死没死呢,两千多年过去了。 早就不知道成了什么了。
“霍去病有老婆吗?”小鱼又问。 我说:“有……有,还有……一个儿子……叫什么……”
CCFLY笑话我:“还有一多半路呢,你就喘成这样?”
DNA说:“有应该有,但是书上没有记载。 ”
基石说:“很多古代名人的妻子都不作记载的,因为那时候妇女地地位比较低。 ”小鱼瞪他一眼,他吐吐舌头不敢说话了。 他们是一对儿。
我抬起头,看到雪山上有一个点在移动:“那里有人!”
“哪里有人?”大家都问我。
“不可能。 ”阿满看着我手指的地方。 “那里特别陡,上不了人地。 ”
我拿起望远镜,看着镜头:“阿满,昨天我们看到的那个白头发的女人在山上。 ”
阿满不说话,问我拿过望远镜看了一会儿:“你看错了吧?”大家轮流看了一圈,得出结论:“七月回去要加强身体素质,看东西都眼花了。 ”
我不甘心,继续用望远镜朝雪山上望着。
“苍鹰!苍鹰!”大家忽然叫了起来。
我放下望远镜。 啊!天知道有多少巨大的雄鹰,在阳光下忽然全部都飞了出来!
从来没有想到,苍鹰会这样群体出动,高飞在雪山的边缘。
它们盘旋着、逆流着、冲折着、回波着,如一架架稳健豪迈的滑翔机。 它们在神圣的雪山边上,在白得耀眼地积雪上。 投射下无数荡气回肠的淡紫色身影……
我又拿起望远镜,这一次我在雄鹰飞翔聚集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那个白发的女子。
她裹着黑巾,手握那段残铁,坐在雪山边一块突起的冰崖上,遥望着天边。
她的神情肃穆而自然,仿佛已经在这里等待了一生又一生,等去了青春韶华,等去了似水流年。
她的身边,有阳光照耀。 反射出一道圆弧状的虹霓。
她感觉到了什么。
低下头。 看着虹霓地光芒。 她目光缠绕,如同看着隔世的爱人。
我将望远镜的焦距调高。 原来,那圆弧状的虹霓并不是阳光的折射,而是来自于她手中那一段古老的残铁。 此时地残铁仿佛有了光芒,添了生机,无数彩光兜身缭绕。
澹澹晴空之中,一朵盛大宏美的白色莲花在天界打开。 莲花开处,我看到天空中出现了另一座祁连雪山的映像。
在那一座雪山的上方,有黑面红底的大氅在风中猎猎舞动,高大雄俊的金色战马上,一名如苍鹰一般决傲的戎装男子立马雪山,回首荒原。
银发的女子,头微微扬起,紧紧凝视着他。
她一边看着他,一边慢慢站了起来。
黑巾顺着她的身躯滑下,在长风呼啸中向雪山深处滚落。 而她自己,整个人就仿佛一朵正在盛开的银色雪莲。
有更大地山风将她地衣衫吹得全部高高鼓起。 虹霓的光芒越发强烈,将她也笼罩了进去。
光圈中,她地银发一缕一缕开始变黑,仿佛在清绝的冰绡上,一丝丝盛开出黑色的丝蕊,闪烁起璀璨乌黑的光泽。 她的衣袖也一点点变大,渐渐变成了宽袖广裙的汉服。
雪山上的他,也在此时看到了她。 金色的战马在他的牵扯下,也回过了头。
好似溪流波折千里,终于沐浴到了海洋的气息;好似原野绚烂多时,终于等到了牧歌晚归的时分。 她向他走过去,时空不能成为障碍,雪山不会阻拦她的步伐。 只看到无数山鹰在她身边旋转飞翔,五彩的祥云在她身边悠悠流淌。
那男人向她伸出手,他的笑容温暖明亮,胜过了雪山上的白日。
他的身前还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孩子眉目清婉,依稀如那女子。
虹霓七彩的变幻中,他握到了她的手。
只轻轻一拉,博带飘扬中,她已经腾空而起。 她的手臂揽住了他的腰,他那刚强劲韧、百折不弯的腰。
她的脸颊贴上他的背。 玄铁与红绸,熟悉的气味使她垂下长长的睫毛。
他也松开一只握着缰绳的手,轻拢她的手背。 她的柔软与体温令他面容上最坚硬的线条,也添上一层淡淡的柔和。
他们一起坐在金色的战马上,协调得如同一张完美无瑕、闪烁着星点的油画。 珍珠般的碎笔中,嵌满了年年岁岁,悠久醇香的思念……
祁连山上,雪莲盛开,异香阵阵。
五彩的地衣在雪山嶙峋中,茸茸如春满大地。
山风呼啸得更为狂勃,山鹰也飞翔得更为猛烈了。 它们在他们的头顶欢唱着,跳舞着,仿佛进行着一场千古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会。
……
“七月!”“我行我宿”一把将我的望远镜夺下,“再不走,天黑就赶不到孱登峪了!”
“我看见一个古代将军,我看到那个白头发的女人……”我边抱怨边将望远镜抢回来,放在眼前继续看。
苍鹰已经散去……还剩下四五只在轻盈舒展地飞旋着,渐渐盘转着低下……
雪山上一片平静……碧蓝碧蓝的天空中,雪山纯白宁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是幻觉吧?我怔怔然拿着望远镜看了又看,直到最后一只苍鹰也消失在了雪山之后。
真的是幻觉吧?我想。
人生很多都是幻觉,也许,我们的这一场生,也不过是一场幻觉罢了。
关于霍去病的一家,史书最后的记载并不多。 据说,年仅六岁的霍嬗随着汉武帝封禅泰山,回到长安后,不多久,就生病离开了人世,景桓侯位因此国除。 他们一家走得又干净又彻底,没有给长安留下任何可供寄托的痕迹。
若不是太史公司马迁的一枝如橼巨笔,草草留下了汉匈征战史上这位年轻将军的一幅白描,也许,我们站在马踏匈奴的石雕面前,除了感叹石像的雄浑大气之外,再也无从得知墓主人曾经的辉煌。
霍去病在历史中只活了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却是无人可以超越的二十四年。
他的一生就是流星,在天际划过最辉煌的灿烂,然后,就永远消失在沉黑的夜幕中。
死亡未必是遗憾,史书记载未必就是真相。
轰轰烈烈二十四年,这样的境界,已经超越了生命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