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振南明-> 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

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第二更,求推荐票!感谢书友柔之虎的500币打赏,感谢书友顺水推粥,书友傲娇腹黑眼镜男,书友151214085622455,书友frzhj420的100币打赏。)

    至于袁宗第他就放心多了。这位老兄弟虽然也是当年商洛十八骑出身,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跋扈嚣张,属于老好人的类型。

    让这样的将领统兵前去增援白旺,李自成才能睡得踏实。

    当然,李自成也不会对刘宗敏怎么样,至少眼下不会。

    只要刘宗敏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他也不会主动发难。

    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大顺皇帝,即便刘宗敏再不服也不会公然火并。

    李自成要防备的就是刘宗敏拉出一只军队单干,就像当年郝摇旗做的那样。

    唉,以前他常常觉得领导一只义军太难,现在才发觉做皇帝更难。

    “陛下若是不放心,要不要把一功,虎子他们调回来?”

    高桂英见李自成满面愁容,不由得有些心疼。她的素手轻轻在丈夫有些粗糙的面颊上抚过,眼神之中满是温情。

    李自成咳嗽了一声道:“那怎么行?榆林那快还指望着虎子和一功守着呢。关中有额坐镇,捷轩不敢怎么样的。”

    李自成口中的虎子和一功便是顺军之中大名鼎鼎的李过和高一功。

    李过是李自成的亲外甥,绰号一只虎。因为李自成一直无子嗣,李过便被李自成当作接班人来培养。

    高一功则是高桂英的亲弟弟,十分骁勇善战,深得李自成的信任。

    二人都是当年老八队出身,不比刘宗敏的资历差。是以高桂英才会提出调二人回关中,以求万全。

    不过李自成显然有自己的打算。

    在他看来陕西的整体防御分为两大块。

    其中一块是以潼关为主的关中防区,另一条则是以榆林为主的陕北防区。

    要想确保陕西的绝对控制权,这两块防区都不能出现任何的问题。

    从现在的情况看,清廷收服了蒙古各部,完全有可能借道从陕北发动进攻。

    如果榆林被打下了,关中几乎无险可守。是以李自成才会让高一功和李过率领十几万大军坐镇榆林。

    至于刘宗敏,李自成还是不想轻易的放弃。毕竟是这么多年的老兄弟,一起刀口舔血拼到了现在,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火并。

    李自成打算过段时间找个机会和刘宗敏好好聊聊,若是能够冰释前嫌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但在此之前派张鼐监视刘宗敏也必不可少。如今顺军大部还是得以保留的,李自成绝不容许任何人带走他的军队单干。

    刘宗敏也不行。

    “那鞑子那边呢?听说山西沿线他们囤积了不少甲兵。”

    高桂英现在虽然贵为皇后,但仍改不了和李自成商议军情的习惯。李自成也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毕竟这么多年过来了他和高桂英知无不言。大顺朝刚刚建立,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

    “山西是陕西的屏障,额在那里留下了重兵,鞑子便是要打也得掂量掂量。”李自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显然不怎么有底,搂着高桂英道:“实在不行我便派芳亮去压阵。”

    刘芳亮也是当初商洛十八骑之一。和其余义军将领不同,刘芳亮领兵风格十分稳重,但真打起来又很凶悍,是李自成麾下心腹大将。

    当初山海关一片石,顺军和吴三桂的关宁军血战,眼瞅着吴三桂就要支撑不住,顺军破关在即。这时候鞑子突然冒了出来,杀了顺军一个措手不及。

    大伙儿都傻了眼,军中到处都是高喊“鞑子来了,快逃命啊!”的声音,就连刘宗敏和李自CD有些发懵。

    这时候是刘芳亮站了出来,率领所部殿后,让顺军主力得以保全。

    最难能可贵的是刘芳亮且战且退,主力并没有多少折损,足见其沉着冷静。

    “陛下,不论如何臣妾都会跟着陛下的。”

    不知为何高桂英突然冒出这句话,整个身子靠在李自成宽阔的胸膛上。

    李自成心中一暖。当年潼关之战前,高桂英就是像这样安慰自己,表示不论如何誓死追随。

    后来潼关之战闯军大败给官军,他也和老营走散,高桂英等亲眷不知所踪,洪承畴、孙传庭派人四处搜山,想要捉到李自成献俘虏北京。李自成身边一度只剩下十八骑,不得不蛰伏商洛山中。

    但他一直不信高桂英就这么死了,一面在商洛经营发展,一面派人四处打听高桂英等人的下落,最终二人终于团聚。

    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他与高桂英之间的情感绝非常人能够想象。

    那是真真切切的患难之情,相濡以沫,同舟共济。

    “桂英你放心,额保证赶跑鞑子,叫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自成替高桂英拢了拢鬓角的发丝,眼神变得坚毅无比。

    ......

    ......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文安之掀开车帘,看到的是南京城巍峨的城墙。

    南都,他终于到了南都!

    一路辗转他这副老骨头差点散架。好在最终到了,这便值得了。

    自打崇祯年间以国子监祭酒职致仕,文安之便返回了夷陵老家。

    这一待便是十年。十年间烈皇没有征召过他,文安之也以为这辈子再也没有起复的希望,索性寄情于山水之间,聊以自娱。

    不曾想甲申国变,闯逆攻破京师,天子自缢殉国,天下形势大变。

    就当文安之为烈皇恸哭之时,东虏入关,赶跑了李自成进驻北京。

    天下人都以为东虏只不过是吴三桂请来的援兵,赶走李自成就会主动退出关去。

    谁曾想东虏却死皮赖脸的留在神京,任命官员,招降畿辅。

    东虏是想图谋神州啊!

    文安之和天下人一样对此感到愤慨。他一度想要在家乡夷陵组织乡兵勤王。便在这时有一名壮士找到了他。

    这名壮士叫周道宁,身上带有当今天子的圣旨。

    文安之当即跪倒在地冲南京方向三叩九拜,恭敬接旨。

    得知圣天子要起复他为礼部左侍郎时,文安之嚎啕大哭。

    十年了,十年过去了朝廷终于想起他了。

    他并没有一丝一毫怨恨烈皇的意思,只盼着能够早日来到南京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

    ......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