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103章 你下朝别跑 第103章 你下朝别跑
- 一个月过去,王守仁带着使节回到京城。
进宫向弘治皇帝缴旨,这次出使,谈了一个很好的价钱,暹罗愿意每年用五十万石稻谷,来换取大明四十万斤的铁具。
为了加强双方紧密合作关系,阿瑜陀耶的皇室还派人送了一万石大米,给大明皇帝享用。
王守仁被弘治皇帝封为翰林编修,终于有了个头衔。
严成锦发现这个家伙,似乎没什么改变:“伯安,恭喜你升迁了。”
“多亏了老高兄将机会让予我。”
王守仁露出思索之色,有些惭愧道:“这次去暹罗,在下去一座寺庙里静坐了一日。”
暹罗寺庙多,在破旧立新前,王守仁几乎逢人就问怎么成为圣人,尤其是喜欢和道士和尚交流。
严成锦倒也不意外。
王守仁虚心道:“老高兄才识不凡,在下有一问题想问,格物可否能致知?”
“你和和尚交流,有了新的感悟?”
“他们说的暹罗语,在下一句也听不懂。”
“…………”
在工部学习了一段时间,严成锦如今从一个圆,晋升到了会画一座房子的构架,王守仁经常看着他画的房子愣半天。
奉天殿里,
弘治皇帝今日穿着龙衮服,头戴翼善冠,端坐在御座之上,霸气威严不可侵犯。
平日慈眉善目,今日他却要装作一副很凶残的样子,因为鞑靼人的使臣要来面圣了。
大明向朝xian、暹罗、土蕃等地出口大量铁具,唯独不卖给鞑靼,鞑靼人顿时急了。
无奈之下,达延汗决定,派出使臣向大明谈判,用马匹和牛羊与大明交换铁具。
百官列于殿上,肃然而立。
萧敬喊了一声:“宣鞑靼使臣乌鲁斯博罗特!”
一个扎着小长辫,身披白色兽皮的鞑靼人,迈着孔武有力的步伐进入大殿,以鞑靼人的方式行礼:“尊敬的大明皇帝,我是成吉思汗的十六代孙,达延汗之子,乌鲁斯博罗特!我们愿意用马匹和牛羊,与大明交换铁具,不知大明皇帝意下如何?”
弘治皇帝静静地听着,这种场面自然不用他说话,百官也会炮轰他,能见乌鲁斯博罗特,已经是给足了鞑靼面子。
大明第一嘴炮,谢迁先开炮:“鞑靼犯我大明边境,掳走我朝守将,两国兵刃相向,生死弗容,你不请自来,堂而皇之踏入我大明疆域,已是侵犯了我大明国威,谈何尊敬!”
乌鲁斯博罗特不在意一笑:“大明有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乌鲁斯博罗特,听闻大明是礼仪之邦,才不请自来。”
谢迁也是笑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你鞑靼无非是想借大明铁具,熔炼成兵,再侵犯我大明,野心昭然,大明从来不和想侵犯大明的人做朋友。”
乌鲁斯博罗特哈哈大笑:“我听闻大明有个大臣,名叫谢迁,能言善辩,就是你了吧?”
谢迁笑得更放肆,喝声:“没错,本官姓谢,单名一迁!”
乌鲁斯博罗特仰天大笑:“世间哪有永远的敌人,大明战马不如我鞑靼,与我朝交换战马,大明也能得到好处,何乐不为?”
谢迁抚须大笑:“今日,鞑靼给我朝战马,我朝给鞑靼兵器,而后我朝骑着你们的战马,你鞑靼拿着我朝的兵器,战场兵戎相向?”
乌鲁斯博罗特不笑了。
一旁的言官急不可耐,谢公,让我等说两句啊!
这鞑靼二太子不会被怼得说不出话来了吧,战斗力那么弱,怎么好意思来当使臣的?言官们真替他着急!
乌鲁斯博罗特看着弘治皇帝:“我们的祖先成吉思汗,才是这片疆域的拥有者,你们偷了我们的土地,我们不过是拿回自己的土地。”
谢迁不急不缓,幽幽道:“几千年前,我汉人便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贼喊抓贼,不愧是你们虏寇所为。”
乌鲁斯博罗特想把这个人弄死:“大明军神已老,没有了仰仗,你大明迟早是我鞑靼的囊中之物。”
王越再也忍不了了,气呼呼地站了出来:“你说谁老了,老夫记住你了,有种下朝别跑!”
大明军神!
乌鲁斯博罗特惊得下意识去摸腰间的刀,可进宫的时候,刀早就被收走了。
弘治皇帝抬起手,示意王越退回位置上去,站起来,背负着手:“回去告诉巴图孟克,想要大明铁器绝不可能,若想开战,便叫他试试。”说完背负着手走了。
百官跪在地上,高呼恭送陛下。
言官们恋恋不舍,这都没有插上话呢,就散朝了。
不由纷纷暗骂乌鲁斯博罗特是蠢货,你来之前,不会先打听打听谢公是干什么的,跟他斗嘴连草稿都不打,你这不是打着灯笼去茅房找屎吗?
乌鲁斯博罗特悻悻地走出大殿,他不敢在大明的疆域上闹事,虽说两军交战,不杀来使,但如果主动挑衅,就另当别论了。
工部衙门,一间值房里。
严成锦在练习写弹劾奏疏,弹劾对象是王守仁,写完了,就给老师徐恕批阅点评。
当然不是真的弹劾,只是把王守仁当成假想敌,你格我,我弹你,很公平啊。
王守仁倒是浑不在意。
他已经习惯和严成锦相处了。
工部左侍郎曾鉴,把严成锦叫了出去,对着他道:“你知不知道,鞑靼派使臣来了?”
“翰苑沸沸扬扬,下官不知也难。”
严成锦听说达延汗派了二儿子来大明谈生意。
言官埋怨达延汗的二儿子不顶用,竟然谈崩了,要是生在大明,早就弹劾他了。
不过,达延汗真是能屈能伸的人,一面和大明打得不可开交,一面又拉下脸皮来做生意。
曾鉴摇头苦笑:“不止鞑靼,土蕃和安南等国也来人了,都要预定新一批的铁具,短期之内,工部哪里拿得出三国的铁具,陛下说不能厚此薄彼,也怪本官没考虑周全,工部在这方面拿捏得不好,我知道你小子主意多,嘿嘿”
耕种在即,有了锋利的铁具就能开垦荒地,增加粮食的产量,哪国不抢着先要大明的铁具。
曾鉴露出希冀之色:“小侄可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