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第五十八章 斯蒂芬金的声明

第五十八章 斯蒂芬金的声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无弹窗,会员登陆后无弹窗.立即注册,享受无弹窗阅读环境 “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麦克肯纳公司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虽是取自我的同名小说.但是本故事的创意均来自中国的李思明先生本人,而我本人只是执笔写成而已.这在我同名小说亲的序言中已经说明了这点。这部电影能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剧本的提名,我感到十分高兴。但我本人郑重声明:此电影剧本的作者应为该片导演李思明本人。我不能将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特此声明!”――斯蒂芬•金。

这则发表在《洛杉矶时报》上的声明.又一次引起了所有媒体的关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紧急致电麦克肯纳公司,要求确认这则消息的真实性。因为提名这个环节早已过去.最终选票都已经截止了。如果万一当选.出现无人认领这一情况.就会让学院处于尴尬状态.而如果取消这个提名,很显然已经晚了。

“好好的,谦虚个什么劲啊!”李思明在腹中腹诽道。可是斯蒂夫•金不这么想,对于他来说,他已经赚了.还赚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我本人虽然提供了一点点创意,但是整个故事的叙述和丰富都是斯蒂芬•金先生一人完成的,没有他构思和对情节地巧妙安排.就没有这个故事的存在.没有他的妙笔生花,这个故事就只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故事而已,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将一个故事说得如此生动有趣。因此,斯蒂芬•金先生能获得这个提名,是实至名归。如果他最终获得这个奖项,我将代表他本人领取这个奖。这也是我本人的荣幸!”这是李思明及麦克肯纳公司给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正式公函。

李思明认为事情已经解决了,但是别人可不这么想。新闻媒体总是喜欢寻根问底。探究事情的所谓“真相”,将斯蒂芬•金和李思明捧得天花乱坠.可以颁个“最富有高尚风格奖”。要么认为李思明是话名钓誉,故作高风亮节.以赢得奥斯卡评审委员们地好感.可实际情况是评选早已结束了。这把李思明气得半死.但是李思明只能把这种言语当作放屁.嘴巴长在别人的身上。防不胜堵.犯不着生气。

李思明虽然对记者没有好感,但是并不意味着他有必要得罪这些人.人家好歹也好称“无冕之王”,在美国这个商业社会更是如此。他们可以让你一夜成名,也可以让你臭名昭著不名一文.李思明不想一夜成名,闷声发财是他地追求.当然如果能名利两收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不能好事全让你占了!”曾智曾经鄙夷道。

李思明当然更不想自己的名字和金融诈骗犯或者哥伦比亚的大毒枭在报纸某版并列。所以,这个记者联合采访会只得举行。

这是《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电视台四家重量级的媒体的联合采访。李思明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让大卫•弗兰克尔直翻白眼。

“李先生.首先祝贺您的两部电影和您本人共获本届奥斯卡13项题名!”《时代》周刊地记者杰克•尼克尔森首先表示祝贺。

“谢谢!感谢评审委员们赏脸!”李思明道。

“请问李先生.您预计您以及您的电影将获得什么奖项?”洛杉矶电视台的记者约翰•怀尔德问道。

“当然是获得应该获得的,至于应该获得什么,这是评审委员会应该考虑的。”李思明微笑地说道.打着太极拳,“而我只是一名导演.我也是新人呢!”

“那您认为您最可能获得哪一项奖?”梅丽尔•惠勒问道,他是《纽约时报》驻洛杉矶的记者。

“我认为奥斯卡最应该给我颁发一个奖,不是什么最佳导演.而是最佳新人奖。这个奥斯卡将至今还没有.应该设立一个,我就牺牲一下,将我的尊姓大名贡献出来,就叫李思明奖!”李思明开玩笑道。几位记者哈哈大笑。

“既然您不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那我换另一个话题,我想问的是.您在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要知道.监狱这个题材可不太讨好莱坞欢迎!”杰克•尼克尔森问道。

“我知道这个题材确实不讨人喜欢,尤其是好莱坞地喜欢。但是我觉得这恰恰是犯人们人生最黑暗的时期,更能体现出人性的压抑、沉沦或者光辉。”李思明道.“其实我们人生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时刻,关键看你有没有一颗自由的心、希望的心!”

“那您对其它几部获最佳提名地电影怎么看?”梅丽尔•惠勒问道。今年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当然也是五部,分别是《甘地传》、《窈窕淑男》、《大审判》、《E工外星人》和李思明的《肖申克的救赎》.而原本的那部《失踪》被李思明给挤走了。

“能被提名都是好电影,我这部也一样。我不想抬高别人打压自己.更不想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几部电影中,我更欣赏斯皮尔伯格的外星人。他创造了一种类型的电影.那就是科幻加特技.这部电影并不是纯粹的科幻电影.它其实也给我们成年人许多启发。不过好莱坞目前并不太欣赏这类电影.如果斯皮尔伯格想获得最佳导演的称号.看来需要从更有人文思想和深刻地社会背景的题材出发。”李思明道。

“那就说您断定他不会获得最佳导演小金人?”梅丽尔•惠勒追问道。

“我可没这么说.什么事情不会发生呢?就像看NBA地比赛.不到最后一秒.胜负还不一定呢!”李思明笑着说.他就怕记者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他的话。

“李先生,本台驻香港地同事说.您曾经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而且据说是从一名大一新生仅仅花了几个月地时间.就成了教授。这很难让人理解,你能给我台观众们谈谈吗?”洛杉矶电视台的记者约翰•怀尔德问道。

“你们的消息真灵通!”李思明不得不承认。“这说明我们北京大学是个唯材是举地大学.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地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在北大薪火相传.构成一种恒远而不具形的存在。‘科学与民主’早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灵魂。在北大学会的不

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感受更多地却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从这片园子里面走出的人都会深深打上北大的“烙印”,具备特殊的精神气质。我成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很荣幸。”

李思明为北大吹捧着.哈佛、麻省算什么?他在心中盘算着要不要收北大地广告费。

“那您为什么还要离开中国,来美国?”约翰•怀尔德反问道.李思明怀疑对方是不是哈佛毕业的.为自己的母校打报不平。

李思明一时语塞,他刚才胡吹把北大捧上了天,忽然发现自己已经飘在半空中,就像一枚正向大气层外进发的火箭,拼命地抬头.忽然发现原来燃料不足.对脚下的悬空装作视而不见,眼看着就要粉身碎骨以谢美国人民。

“这个嘛?一是我热爱电影事业:另一方面我认为好莱坞能够长期保持繁荣的景象,恐怕也是得力于吸引着全世界的演员、导演、艺术家们的到来.才保持这样的富有活力地状态。而我.一个中国人,用我的视角来诠释美国地文化,无疑也是一种丰富。您说是吧?”李思明道。他忽然觉得自己算不算是美国文化侵略的帮凶?要是某天自己被称为“汉奸”,那就太令人遗憾了!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无神论者李思明决定皈依佛门。如果有哪个庙收留他的话。不过作为一位有妻者.喜欢吃肉、抽烟、喝酒还喜欢享受的人.估计没人会为他剃度。

“那话问李先生,《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剧本到底是谁的?据我们所知,是斯蒂芬•金剽窃了您的故事构思.要么就是您…”半天插不上嘴的《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蒂姆•迈克尔问道。其实他想说的是李思明剽窃人家的,李思明在心里已经鄙视他一百次了。

“其实这是个小问题,斯蒂芬•金先生很显然是位令人尊敬的作家.他的伟大人格跟他的作家才华是一个水平。他谦虚,是因为那是他的操守;我推辞,是因为这本就是他的功劳,尽管我在其中起到一点小小的作用。”李思明捧了一下斯蒂芬•金,不过这不是他的目的.“谦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谦受益满招损正是这个道理。”

只可惜美国人对这个“优良传统”不感兴趣,太谦虚了人家通常只会认为你没有勇气。藐视一切.甚至有些自高自大.正是美国国民在随着国力蒸蒸日上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民族心理。同样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以及日本人.每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有其不同的国民整体性性格。

孔融让梨.也许是个很好的故事,但是美国人更愿意看到让有能者当仁不让地占有那个大点的梨.是“有能者居之”而不是“有德者居之”.然后以施舍者的姿态反哺着别人,号称“从人道主义出发”。

“如果,李先生,我说的是如果您及的您的电影未获得您认为应该获得的奖项.您会怎么看?”梅丽尔•惠勒小心地措词。

“没有获奖?我不担心。对于我来说.奥斯卡大叔在我的眼里并不重要。当然对于一位导演来说.能获得小金人也是对他的一种认可。但每年获得最佳的导演只能有一人,还有天才导演甚至会获得多次.所以如果一个导演要是总抱着获奖这个念头,恐怕就不是一件好事。打个比方.一个警察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但是从未开过一枪,你能说他不是一位好警察吗?”李思明道。

“不能!”梅丽尔•惠勒实话实说。

“一个士兵在战场上参与每一场战斗.表现也不突出.却奇迹般的从未受过一次伤,你能说他是孬种吗?”

“不能!”梅丽尔•惠勒承认。

“如果一名运动员.每天刻苦训拣.但如果在他黄金年龄已过的时候.还未能拿过一块金牌,你能说他不是一位好运动员吗?”

“不能!”梅丽尔•惠勒己经无语了。

“所以说嘛,一个导演,如果终身未得到奥斯卡.难道你能据此说他不是一位好导演?”李思明双手一摊。

“不能!”梅丽尔•惠勒点头.旋而发现自己被套住了,“嗯.这不对啊。”

其他几位记者已经被李思明的语言技巧给唬住了,记者一般都是反应敏捷之人.没想到今天遇到了一个高手。

李思明成功了掌握了访谈的主动权.李思明自信可以跟他们聊个三天三夜。上到尼克松访华这样的国家大事.顺便大谈中美的友好外交关系:中到肯尼迪与梦露的绯闻八卦,希望有人将这个拍成电影:小到一个中国人对美国的观感.当然要恭维一下美国人民。这些记者们被李明风趣的话锋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之中忘了他们的职责,成了李思明的忠实听众。等到李思明将他们送出门外,他们才猛然惊觉原来他们的采访大纲还有一大半没有进行。

“千万不要被李思明迷感.他更适合当一个外交官或者跨国公司的首席谈判代表!”这是梅丽尔•惠勒的感想。她如果知道李思明的助理导演埃里克•格林伍德也是这种认识.一定会拿他当知音的。
        注册会员,享受无弹窗阅读环境.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