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织明-> 第二十章:威远营,授勋

第二十章:威远营,授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赤城堡南郊外的大校场上,宣府镇总兵官、镇朔大将军、永宁伯张诚当众宣布,原骑营、赤城营、独石营、登封营,将依序扩编为朱雀、青龙、白虎、玄武四营。

    在场的各官各将都是满脸惊异神情,有喜有忧,如宣府各官将便是一脸喜色,眼见自家实力又要大涨,哪有不开心的道理?

    而宣府巡抚江禹绪的面上忧虑之色最重,虽然经过昨晚与总督张福臻畅谈,他的心结多少也打开了一些,但耳中听得张诚对各营扩编的想法,心中仍是担忧不已。

    现有这四营合计约万余人马,但按照永宁伯所言扩编之后的四营可是有近三万余人马,如此规模已远超一镇总兵所能掌控军力的极限,这叫他如何不心惊?

    江禹绪目光在身边众人身上扫视,总督张福臻的面色似乎也有些阴暗,仿佛也在心中有一些忧虑,而旁边众官却多是只有惊讶之色。

    “看来督臣对此也颇有疑虑!”

    再看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李辅明二人,面上神情似乎还有一丝兴奋的意思,好像宣府军的扩编与他们有何干系一般。

    见此情景,再联想到他们二人的表现,江禹绪心中猛然惊醒:“王朴、李辅明难道已投靠永宁伯啦?”

    而此刻,还有一些宣府军老人却都在心中思虑着另一件事,便是车营主将游击将军魏知策,向为张诚身边近人,更是早早就成为其核心一员,不知会如何安置。

    在外人看来,永宁伯已然宣布扩编的四营,并无魏知策的车营在内,但依着永宁伯话中之意,这车营似乎过半人马都要被分拆到扩建的四营之中,实力也必然大减。

    原任车营的主将魏知策,被令兵传唤上台时心中一度忐忑不安,依着刚才张诚的连番宣布来看,他的车营注定要被拆分。

    他虽然并非官迷,若不然他也不会放弃科举正途,而一心追随张诚平寇杀奴,但眼见平日同僚各有升迁,他的心中也暗起波澜。

    就在魏知策茫然之时,永宁伯张诚朗声宣布道:“以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营,将作为我宣府勇毅军之主力,分驻四方,以卫护宣府军民百姓。

    除此之外,本伯还将以车营为基础再组一营,营号为‘腾蛇’,随本伯中军一处驻训,一同行动。‘腾蛇营’以游击将军魏知策为主将,营内设骑兵两部,步兵两部,炮车一部,辎车三部。”

    永宁伯话音才落,登时便引起一阵骚动,大家议论纷纷,有的是惊异于魏知策所主持的“腾蛇营”,其规模更是远甚于前面的四营。

    而有些人则显得不是很淡定,他们交头接耳的悄声交谈不断,似乎对永宁伯这一轮扩军的举动,都有了一丝不一样的看法。

    就在众人对着魏知策指指点点的议论纷纷时,永宁伯张诚挥手制止大家,他又爆出了一个大消息:“本伯决定再以虎卫营、中军两部人马为基本,组建‘威远营’,作为本伯之中军,营内设骑兵两部,步兵两部,炮车两部,辎车三部。

    以上六营为我勇毅军之根本军力,而‘威远营’更为重中之重,乃我勇毅军之核心所在,除以上九部人马外,还会配备医官司、兽医司、军务司、营务司等重要部曲。

    因此,‘威远营’当有一名老成持重,沉稳干练之人,来为本伯坐镇主持!”

    张诚说到这里时,略停了一停,众人皆面面相觑,一些追随永宁伯日久的宣北老人,更是将目光在靳新朋、严庆荣二人身上扫来看去。

    在众人眼中看来,靳新朋与严庆荣都是宣北最早追随张诚之人,且他们都是开平卫指挥同知与佥事的出身,本就比别人官位更高一些,也能够服众。

    而且就“老成持重”这一点来论,靳新朋与严庆荣也都很合适,虽然严庆荣更符合“沉稳干练”中的干练二字,但大家心中都很清楚,永宁伯似乎更看重靳新朋一些。

    就在众人猜测纷纷之时,张诚为大家揭晓了答案:“‘威远营’既是本伯的中军大营,亦是其余五营之营务总管,更是我勇毅军之老营,全军钱粮支出,后勤保障等等,都要经威远营来核准核销。

    因此,主持‘威远营’营务之人,除了要老成持重、沉稳干练外,更是要精于军务,还要对本伯忠心耿耿才是。”

    他双眼神光炯炯地扫视着宣府诸将,突然大声喝道:“吴志忠,何在?”

    此言一出,各人都是一愣,任谁也没有想到竟会是这位独臂将军吴志忠,莫说是外人,就连吴志忠本人都楞在当处,一副不知所措的样貌。

    幸而站在他身后的永宁步营中部千总钱睦石,将张诚所言听得真切,自己的主将升官晋级,他自然也能有所收获,当先便悄悄在后面捅了吴志忠一下。

    其实并非是大家有意忽视吴志忠,他毕竟也是崇祯十一年时,追随千总张诚进京勤王的老哨总,若论其在宣北军中的地位,只会在靳新朋和严庆荣二人之上。

    毕竟,这几年间都是吴志忠专司募兵与练兵诸事,试问宣北军中各营的将士里又有多少,不是经他之手入伍当兵的?

    又有多少人不是他独臂老吴操练出来的?

    只不过,正是因为吴志忠在当年巨鹿之战中,断了一条胳臂,所以众人才先入为主,始终以为张诚不会真正的重用于他,只会使他留守后方专司募兵与营操诸务。

    再加上吴志忠为人本分,他只专心将张诚吩咐之事做好,从不参与其他别的事务,虽也是宣北军核心圈内人物,但在外间却声名不显,这才被大家选择性遗忘了。

    而现在张诚猛一点到吴志忠的名字,大家都是一愣,但转念一细想,以吴志忠之能来做“威远营”主将,似乎是最佳人选。

    被部下千总钱睦石点醒的吴志忠,大步走上高台,他一脸凝重地从永宁伯张诚手中接过“威远营”的营旗。

    威远营营旗的旗杆比其他五营足足长了五尺,竟有两丈三尺长,旗也同样为长方形支出于杆旁,旗色为黄质,赤火燄脚,旗心绣了“威远”二字,旗边绣麒麟纹,以金枪罩顶,衬以豹尾作穗。

    如此长的一杆大旗,吴志忠仅仅凭一只左手便稳稳擎在掌中,足见其左手臂力和腕力有多惊人,可见这几年里他除了募兵、练兵,也并没有就此颓废。

    当年的吴志忠在伤好之后,为了有朝一日还能领军杀敌,他苦苦哀求张诚不要将之放去地方,而仍然留于军中。

    他虽如愿以偿地留在了军中,更是负责募兵练兵之事,但在心中却也十分清楚,自己少了一条右臂,上阵杀敌的愿望怕是难以实现。

    但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便不会放弃,因此练兵之余,吴志忠便开始悄悄练习左手刀法,以期能再有上阵的机会。

    之所以练刀,完全是因为失去右臂后,他已经与枪矛一类长兵器绝缘,惟有短刀短斧短锤一类近战兵器,还能一试。

    而斧锤鞭一类近战兵器,大多靠力气挥击砸伤敌人,他右臂断了之后,身体平衡便不好掌握,而且力气也明显弱于以前,所以便选了腰刀作为新的兵器。

    吴志忠苦苦坚持,挺过最初的不适应后,便渐入佳境,在其不懈的努力之下,左手刀法果然练成,且臂力也明显强过以前。

    不过,即使如此,他也是见营旗稳稳举在手中,并不敢似前面五营主将那般挥动营旗,片刻后,一名身体强健的亲兵便即奔上前来,从他手中将威远营旗接过,回到阵前。

    …………

    各营授旗完毕,接下来便是为在辽战中建功的英勇将士们授勋了。

    按照张诚的吩咐,幕僚们早已将各营建功将士名录备妥,各营的建功将士代表将上台接受奖赏,而在辽战中军功卓著,表现优异的功臣们则是单独上台授勋。

    永宁伯张诚、宣大总督张福臻、宣府巡抚江禹绪等各官各将,将分别给各营功臣表功授勋,并当场发放奖赏。

    如在百步外一铳命中满洲镶红旗分得拨什库的李名九、未入伍前既在阵前一举击杀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的辽民方四虎等人。

    还有在外出哨探时遭遇奴贼大队,却能死战不退而英勇负伤的张金泰;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在战场上拼死战奴的英勇将士。

    这一次共计评选出二十八位辽战功臣,他们中既有李名九、方四虎、张金泰这样本人能够出来领赏的,也有那些将性命捐躯在辽东战场之上,只能由其家中遗属代替领取奖赏。

    而张诚为功臣们准备的勋章,则是参照了后世的功勋章样式,采用全铜打制,可以别在衣服上来展示给其他人看的。

    勋章上中间是虎枪与火铳相交的图案,而在图案的下面则刻有“战功卓著”四字,以此来纪念在战场上建有殊功的将士。

    在近万将士的全情关注之下,授勋仪式顺利进行,将士们对这一新颖的形式抱有极大的兴趣,对能上台领奖的功臣都十分羡慕。

    永宁伯张诚在给每一名功臣授勋时,都有官员在高台上大声宣读功臣们的英勇事迹,以彰显其功。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想要通过这种仪式,激励全军所有的将士对荣誉的崇拜,如此一来,在今后的战场上就会有更多的英勇将士,追随今日楷模的英勇事迹,前仆后继地英勇奋战,以期能够像他们一样登台受赏。

    …………

    褒忠祠巍峨的院落笼罩在温暖的阳光之下,特别是宣大总督张福臻亲笔写下的“褒忠祠”匾额,更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

    三日前,永宁伯张诚在赤城堡南郊的大校场上,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表功授勋仪式后,堡城内外那种热闹的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去。

    而此时因公祭仪式也是才结束不久,褒忠祠的内堂与外院,到处都是一片香火缭绕,前来为各自亲人上香祭拜的军民百姓,每日里都是络绎不绝。

    尤其是褒忠祠的后山上,那里有一块向阳的平地,矗立着密集的阵亡将士墓碑。

    一个老妇人正在其中一块墓碑前上香,她身旁左近的墓碑前,同样也有许多来上香的人们,青烟伴随着纸钱烧成的灰烬,随风飘起。

    “俺地儿啊,大将军说啦,你的牌位将安放在这褒忠祠内,以后,大将军每年都会前来为你设祭,还有神官四时祭祀不断,你在那边就享福吧。“

    “家里边地事伱也用不着愁嘞,你杀鞑子的封赏,还有抚须银钱都给咱发下来了,足有好几十两呢。

    大将军还给咱家田地免了三年的田税,这耕作种田的事啊,也不用愁嘞,咱那堡子里也成了互助社,有那青壮的大小子帮咱家犁田耕作。

    噢,对了,这每个月里堡上还给咱家发抚恤的粮米,我和孙儿饿不着哩,你安生在那边享福,记着保佑虎子平平安安,等他长大了,娘还送他去给大将军当兵杀敌……”

    这老妇人在墓碑前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既有对自己儿子的思念,也有对自己未来的憧憬,说了良久,忽然唤过身旁童子,对他道:“虎子,来给你阿爹磕头。”

    她身旁的童子生得虎头虎脑,年约在八、九岁间,听了奶奶的话后,恭敬地跪在墓碑前重重磕了好几个响头。

    他抬起头来,那张稚气未脱的小脸上满是郑重神情,高声道:“阿爹,您老就放心吧,虎儿懂事了,虎儿会照顾好阿奶。

    等以后虎儿长大了,也学爹的样去参军,给大将军杀鞑子去哩!”

    看着懂事的孙儿,老妇人的脸上展露出了十分欣慰的笑容。

    以前儿子活着的时候,这个孙儿还是十分顽劣不懂事,连堡内免费的学堂都不好好去,整天介溜到山上去玩耍,不是掏鸟蛋,就是与那帮大小子一起围猎。

    可自从娃儿他爹战死的消息传回后,一夜之间,这娃儿就好似长大了一般,竟成熟了许多,现在更在他阿爹墓碑前,说出会好好照料奶奶的话来。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