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穿越古代养家日常-> 第二百一十四章 诚拜师吴家来信 第二百一十四章 诚拜师吴家来信
- 宋叶箐自打出了名后并没有趁热打铁去城里开医馆,而是在家里应邀上门给人看诊,每隔十天都会尽量空出一日到胭脂铺前义诊。
即便医术在这两年间精进不少,可她依旧觉得自己目前无法单独支撑起一家医馆。
至少宋叶箐还是会碰上不懂的问题,或者实在拿不定主意的地方。于是她就带着礼物到秦家向秦常山讨教。
可当初她第二回带东西上门时,秦常山说什么都不肯再收了,只说若再带来他就要闭门谢客。
即便不收礼,对方还是耐心的解答她所提出的那些疑惑,神情间没有任何难为之色,秦母对她也是态度如常。
后来宋叶箐不拘什么时间,只时不时送去秦家一些瓜果蔬菜,点心。对方也会做了菜送来一些,就这么来往上了,关系越发紧密。
“还缺什么仔细再看一下,明天就是正日子了,到时候再去买可就来不及了。”何言信拉着宋叶箐的手来到一堆绑着红布的东西面前。
宋叶箐看了一遍又一遍,她也有些紧张,生怕出了纰漏。毕竟明天可是她的人生大事之一:拜师!
对于她曾经的生活环境来说,拜师的意义远比现代很多人认知中来的重要。在古代,更是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
没错,经过慎重考虑后,宋叶箐决定拜秦常山为师。
哪怕她曾经想过自己要寻一位名医来做自己的师傅。
而秦常山算不上出名,可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良医。
更何况在宋叶箐眼里,自己在外的名头不过是投机取巧,用药方“换来”的,当不得真。
秦常山作为一个古代的男性大夫,收一个成年女子为徒是很不容易的。
宋叶箐已经做好了被拒绝无数次的准备。
可秦常山考虑的倒不是收女子为徒合不合常规的问题,毕竟大安不是没有女医传承,只是比起男医来数量有些稀少罢了。
再加上他的母亲就是一位大夫,且是一个医术很高的大夫。曾经他还未能独当一面时,父亲常在外行走,家里医馆还是靠着母亲支撑的。
他想的是自己配不配教宋叶箐,且能不能教好对方的事。
毕竟他对宋叶箐的底细不甚知晓,一直觉得对方的天份,悟性都超过了自己,目前只是经验略有不足。假以时日,定然比他更强。
可宋叶箐的态度实在坚定与诚挚,加上儿子在医学此术上已经无法再有建树,于是秦常山动摇了,最终点头应下。
他记得父亲说过:医者为公,需有大胸襟,切勿被繁杂规矩拘束住了。
或许他秦家的医学传承注定要让这么一个外姓女子来继承罢。
正式拜师之后,所有人都改了称呼,秦常山与秦母便是师父师娘。秦天荣虽年纪比宋叶箐小,但在这方面还占到了她的便宜,被称为一声师哥。
“师妹,这是师哥从湖州特地给你带的礼物,你且收好。望师妹今后医道显彰,德术并优,仁德广被…”
秦天荣前边的话还略带着点扬眉吐气的小得意,后边就说的越来越庄重了。
日久见人心。他如今已经彻底放下了对宋叶箐的成见和警惕,真正的敞开心扉接受这个半途来的师妹。
由于秦天荣空耗多年,所以即便下定决心重拾医学也学不进去太多了。在父子二人秉烛夜谈之后,他还是放弃了医学这条路。
如今他就在玻璃厂做事,干的是业务经理的活,负责到处跑,谈生意找商机。
该说不说,何言信眼光还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秦天荣非常适合这个工作,给厂里带来了很大效益。
拜师之后,宋叶箐的日子与过去倒也没什么太大变化,只是减少了出诊的频率,花更多时间跟着秦常山学习。
这日,阿平到城里给威成镖局送灵厄丸带回来一个大包袱以及一封吴家写来的信。这次距离上次他们通信已经两月有余。
吴家和齐家当初留在那个村子后,吴大郎、吴三郎跟齐父都到城里找了活计养家。
后来在宋叶箐的建议下,几个女人也没闲着。
吴大玲的绣技基础还是达标的,往这方面发展发展吧。宋叶箐还从昭州这边买了时兴的花样和她画的图给他们寄去做参考。
刚开始时她们只是给人缝缝补补,后来就慢慢地接了制作成衣的活。陈娘子不复曾经的安静内向,在外与人打交道时落落大方。
吴大爷跟葛大娘经历逃难后,身体便差了许多,尤其是吴大爷。
他们从未说出口,也从未在外表现出来。
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心里其实是挂念着不知身在何方的吴二郎一家的。
宋叶箐没拆包袱,先看了信。
信里说,齐州如今情况已经安稳下来,干旱也已过去。因为之前人口流失严重,于是官府号召当初背井离乡的百姓回归户源,并给了一些相应的补贴政策,比如免去三年粮食税收,毕竟土地才是农民安身立业的根本。
吴齐两家这两年虽赚了不少银子,但都未曾在当地买房买地安置,月是故乡明啊!所以才在听闻消息后便决定一起归家去。
包袱里是他们给宋叶箐一家四口做的一身衣服,用了县城里能找到的最好的布料。
以前也送来过衣裳,但这次的明显更为精致,仔细看就知道做的时候一定用了一百个心。
连接处针脚整齐密集,各种绣纹精美异常,整体不见一丝线头暴露在外,也不知花了她们多长时间。
除此之外里头还有十两银票,是当初何言信借给吴家那二十两银子里还剩下的数目,如今全还清了。
刚开始那年吴家的日子勉强收支平衡,到第二年情况开始变好就把钱慢慢的给他们还回来了。
刚开始他们拒绝过,把钱又带了回去。可对方后来依旧我行我素,来一次信就还一笔钱。
行吧,这来来回回的寄,都还不够那笔镖费呢,只能收下。
虽然路途遥远,但里边也说了,他们要先把在当地的生意啥的了结清楚才会启程。
所以这边何言信抓紧时间提笔开始写回信,宋叶箐跑到药房里开始找他们归程中用的上的药。
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能带过去的了。路途遥远,就是想带点这边的特产吃的过去到也坏了。
不过这回何言信又把那十两银票塞了进去,告诉他们之前二十两已经结清,而现在这十两是他们夫妻俩给大家赞助些微薄路费,小小心意莫要推辞。
并且请他们回到安山村后帮忙看着点家里别叫人占了去,以后他们回乡时大家再聚首,还请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