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一百四十八章 讲解

第两千一百四十八章 讲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吟诵完经文,赤日示意大家举起酒碗,一起喝了一大口,这就算正式开席了。

    周至这才想起自己包包里还有蜀大开的介绍信,问土良志:“我包里有介绍信,土叔你要不要看看?”

    “吃饭吃饭,这黑灯瞎火的也不是看文书的时候。”土良志端起酒碗:“来来来,欢迎周至到我们这穷乡僻壤来。”

    “土叔你说周至,好像是在说肘子。”吴仁中笑道。

    “在老家我同学师长其实也都这样叫我。”周至笑道:“听土叔这么喊还怪亲切的。”

    大家又是一大口酒,两口下肚,周至就感觉一股热气从胃里直接窜到了脑门,有点架不住了,赶紧先来碗酸菜南瓜汤给垫垫。

    农村开饭都开得晚,联和乡开得就更晚,粮站是惟一一处有电灯的地方,不过土良志一样舍不得开,甚至连油灯都舍不得点,大家就着火塘的火光吃饭,灯光从下往上,让屋子里的光照条件有点诡异,加上那一大墙的法器和法具,要是换一个胆小的来,这顿饭还真不一定吃得下去。

    不过周至没有这问题,当年他也是不适应的,不过经过几年土家“寄食”,早就已经习惯了。

    所以现在就从容得很。

    让赤日等人倒是习惯了那些工作队过来时一开始是什么模样,现在周至这样子,完全就是一副不见外的自己人的样子,这样的表现当然让大家格外惊喜。

    应该说只要油给够,彝家的饭菜其实并不算太难吃,尤其是淡酸菜里头的小笋子和蕨菜,其实还满脆嫩爽口的。

    酒喝开,菜吃上,大家的话题就打开了。

    作为大毕摩,吉克赤日是非常智慧的人,而他的人生经历也告诉他,从外面来到乡里的人,他们的态度往往是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翻转的。

    听闻周至对毕摩文化感兴趣,吉克赤日倒是不觉得多高兴,类似的资料采集活动,县上,州上的文化馆都曾经来过,零零碎碎地收集了不少资料,对于毕摩的体系有了一些介绍书籍,但是还是失于粗糙。

    反正吉克赤日说起来那是一个劲的摇头。

    周至一打听资料成书的日期就有些明白了,五几年和七几年。

    这两段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审视角度是不一样的,更多是在用一种批判的态度来组织素材,或者说眼光更多地放在那些值得批判的地方,而对传统文化的整体,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认识。

    这样的书籍很明显是有失偏颇,不太全面的,不光少数民族的如此,汉民族自己的同样如此,周至在研究夹川老版县志的时候早就发现了。

    但是周至在研究地方史志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好处,就是那个时期地方上的同志虽然在著述的时候角度非常偏颇,但是他们进行田野调查,采集资料时候的态度却是非常认真细致的。

    也就是说,他们在撰写自己书籍的时候,视角和重心可能有问题,导致了能够供他们引证的材料就很少,造成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堆放在县文化馆,县志办的资料室里,采用到书中的,可能都不足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

    很多那个年代采集到的资料,都是后来的宝贵素材。

    因为随着当年那些当事人受访者的离世,很多史料已经随着他们堙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只有这些资料,才带着当年历史的一鳞半爪,还留在人间。

    周至心里大致有数了,想着什么时候还可以去县文化馆看看。

    “肘子怎么会对这些感兴趣?”土良志夹起一片卤牛肉,另一只手又把酒碗端了起来。

    卤牛肉这玩意儿就老酒可真是太香了,他还是去年在县里开人大会的时候吃过,现在筷子一动,再如何忍都停不下来,只好用不断敬酒的动作来打断自己。

    “土大哥,最近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的新闻,你在报纸上读到过吗?”周至和土良志碰了一下酒碗,问道。

    “我们这里只有人民日报和蜀省日报,还有个凉山日报,两个星期送一回。”吴仁中说道:“不过你说这个什么倡议,我们倒是没看到。”

    “那我大致给你们介绍一下吧。”周至说道:“我们国家倡议,全世界范围内,人类从前人那里传承下来的东西,都可以称做历史遗产。”

    “而这些遗产又可以分作三类,一类叫自然遗产,就是山川河流森林湖泊这一类;一类叫做文化遗产,即我们老祖先人从成为人的那一天起,用人工完成创造出来的,并且一代代传下来,直到今天还留存在世上的东西。”

    “这类遗产呢,又可以分作了两类,”周至解释道:“一类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就是有形的,有实物的那一部分,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等等。”

    “还有一类,则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甚至就是个人,属于文化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世代相传,在构建社会,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既为特定人群提供了共同的认同感和历史持续感,又为保持这个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具有相当助力。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

    “肘子,话到这儿,有点听不懂了。”土良志觉得这种词儿套词儿的话实在是太烧脑了,比七十度的包谷酒还要更加的上头。

    不过老赤日却幽幽地看着火塘,如果仔细看去,他眼中却仿佛有了些光。(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