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锦衣当国-> 第八百一十一章 许多事

第八百一十一章 许多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张伴伴”

    御书房中突然很安静,万历皇帝说完那句话之后又是安静了一会,张诚心中糊涂,猛听到这句问话,连忙躬身,谁知道又没有了下文。

    万历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御书房中就这么安静着,直到外面有钟鼓报时的声音传进来,万历皇帝这才说道:

    “张伴伴,时候不早,你先回去歇息,朕在这边醒醒神!”

    这话同样是颇为莫名,张诚却不好多说什么,只得躬身领旨,退了下去。

    等张诚将门关上,赵金亮却露头向里看了看,万历皇帝挥手招呼他进来,迟疑了下笑着问道:

    “小亮,朕要问你句话,你要藏在心里,不许对任何人说,知道吗?”

    “奴婢知道了,就算有人拿刀逼奴婢,奴婢也不会说!”

    “傻孩子,谁敢拿刀对你,朕可不答应,你要记得,张伴伴那边不能说,王通那边也不能说!”

    赵金亮用力的点点头,万历皇帝又是顿了顿,缓声开口问道:

    “小亮,阅兵的时候你也在朕的身边,下面过去的那些兵马,是看朕多些,还是看王通多些?”

    赵金亮跪在地上琢磨了下,颇为肯定的开口说道:

    “当然是看万岁爷多些。”

    万历皇帝长吐了口气,身子向后,赵金亮又在地上说道:

    “奴婢听虎头哥说过,说王通王大哥曾特意叮嘱各军将领对下面军兵要求,路过高台一定要目视陛下,这样才显得尊重。”

    万历皇帝刚刚松下来的表情立刻板了起来,在那里沉思了半响,才摆摆手,开口说道:

    “让李德妃今晚侍寝吧!”

    赵金亮脸上有点糊涂,因为万历皇帝自从宠信郑贵妃以来,已经很少去其他嫔妃那边了,只有心情很差的时候才宣召侍寝,这一场场胜利的,怎么突然就心情差了呢,不过赵金亮自然不会去问,磕了个头,连忙去安排了。

    ***********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出缺之后,张四维一党颇为的惊慌,虽说张四维丁忧近一年,在朝中的影响力渐渐消失,被他提拔到各个位置上的阁员和尚书、侍郎也都是逐渐分化,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派系。

    但大面上还是互相帮扶,而且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在朝中仅次于内阁首辅和次辅,有时候甚至还要高于次辅。

    掌握人事大权,这是官场上最要害的权力,如果落入别人手中,那实在是被动了,原本以为王锡爵入阁后制衡申时行,却没想到王锡爵和申时行走的很近,如果这个吏部尚书的位置也被他们拿去,那可就处处受制了。

    不过,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在南京做礼部尚书的沈鲤在万历皇帝的暗示下,廷推通过,就任吏部尚书之职。

    沈鲤也是张四维的徒党,当初是张四维在京师中刚和张居正一党相斗的牺牲品,张四维丁忧之后,已经没有人顾得上他,却没想到今曰一朝翻身。

    “天子年岁渐长,这是让朝中相制啊!”

    不需要明眼人,稍有政治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王锡爵和申时行私下谈到,大家也是哈哈一笑。

    因为万历皇帝的这个举动,本来惊恐不安的张四维一党反倒是平静了下来,既然没有对他们的清算和针对,那一切还是正常。

    以这一干人的城府,在朝堂之上大家还是和和气气,谈笑风生。

    时间很快就到了六月,李成梁率领的大军回师,已经快要进入大明境内,兵部点检首级的官员已经赶了过去。

    正式的捷报也已经送抵京师,和东厂的呈报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朝野的文人都在鼓噪,有部分是得了李家的好处,但更多的人是要把辽镇的胜利抬起来,好让王通的光芒不那么耀眼。

    造谣乱说,如今是要被问罪的,前段时间被流放到宁夏一带的那些倒霉鬼就是教训,但夸赞没人说不行,朝野文人都是妙笔生花,将李成梁的这场大胜夸的天上地下少有,意义更是仅次于开国和靖难诸役。

    夸归夸,朝臣们暗地怂恿,可明面上绝不敢说,辽镇的确是大捷,可首级浮夸才敢报两万余,从归化城那边点检的兵部官员已经回来,归化城那边,实打实的首级就有五万余,这怎么比。

    更不要说,王通这边彻底灭掉了俺答部,连俺答部的汗王一家都被砍了脑袋,缴获更不必说,金山银海啊,辽镇那边说什么牲畜万数,金银无算,要是这十几万两银子都可以称作无算的话,真不知道王通怎么讲,草原上的牲畜那还叫财产吗,买也买回来了。

    俺答部是什么,那是自嘉靖中期就出现的大害,还打到过京师城下,隆庆年间议和才算平静了,但朝廷时时担心,连僧格都古楞和三娘子的矛盾都要忙不迭的派人去调节,生怕被波及到。

    这科尔沁部又是什么,那是被蔑称为“土蛮”的鞑虏,战斗力并不怎么被边镇看得上,这几处一比较,这个大捷外面吹的厉害,朝中却没有人敢提。

    不过让人比较奇怪的是,万历皇帝似乎对李成梁的大胜也没什么不满,着实夸赞了几句,按照宫中传出来的消息,李家的封赏比照王通的例子,李成梁劳苦功高,又有从前的资历,这次准备厚赏。

    李成梁本来就是伯爵,这次就或许封国公,李如柏封伯,其余一干人皆有封赏,这实在让人有些咋舌。

    但从别的方面考虑,不管是谁获得大胜,都是对大明的江山社稷有好处,李成梁的资历也到了,年纪也大,辽镇面积和所辖军民差不多等于一个省,这样的人物,自然要厚赏,群臣百官自然没有异议,反倒是齐声赞颂。

    更关键的是,王通对这件事没有什么意见,据说王通还说,这是大明的胜利,对大明有好处,对陛下有好处,那就是好事。

    群臣百官私下时也是感叹,王通这人尽管经常做些歪门邪道,这大事大节上,还是把握的住,知道自己是大明的臣子,知道好坏利害。

    *************六月的文渊阁中,朝会已过,内阁诸人和六部尚书正在议政,有小宦官将司礼监那边批转过来的奏本抬入。

    阁臣们按照上面的批红进行处置,不时的询问六部那边具体的情况,偶尔闲聊几句,气氛颇为的融洽。

    内阁大学士许国拿起一本奏疏,摇头笑着说道:

    “诸位,海刚峰又上奏疏了,要求清查松江徐府侵占百姓田土一事。”

    处理政务的众人都是抬头,彼此对视了眼,都是摇头笑了,王锡爵将手中的奏本放下,开口说道:

    “这海瑞,还真是穷究不放,当年因为这事倒的,现在还是盯着,这是第几次了?”

    边上一个内阁中书连忙起身回答说道:

    “回王阁老,这是第九封了。”屋中诸人又是笑,若说嘉靖年到万历年这些年间,有什么名人的话,海瑞绝对是榜上有名。

    在嘉靖年的种种刚直之事就不必说了,他这次上疏所说的,却和隆庆三年的一件事有关,海瑞在隆庆年得大用,为应天巡抚,海瑞一直坚持一个主张,就是豪强兼并,特别是那些有功名的人兼并田土,对国家是大害。

    所以到了南京之后,对江南地方上的豪强多有裁抑,而江南又是大明兼并最厉害,豪强势力最大的地方。

    江南各府,其中兼并最厉害的地方是松江府,松江府最大的地主就是前任内阁首辅,斗倒了严嵩的徐阶。

    松江府本就不大,但江南水乡处处都是良田,又都是多年的熟田,这里一亩地顶得上其他处几亩甚至十几亩。

    徐阶回乡之后,在他家名下的田产共有四十多万亩,田地托庇在有功名的士绅名下可以免税,徐阶更是一品大臣的身份,松江府和相邻府县的人都有不少将田地托庇在他名下的,但寻常人家这么做可以,徐家那是一等一的豪门,这等便宜送上门来,他只会一口吞下,不会吐出。

    海瑞到任之后,状告徐家侵占田地的人络绎不绝,海瑞也将徐家看做要打击的豪强,几次相逼,徐家吐出了不少侵占的田地,但海瑞的意图是彻查,这就触及了徐家的底线。

    徐家贿赂当时的吏科都给事中戴凤翔,戴凤翔上疏弹劾海瑞不法,张居正也觉得海瑞太过,徐阶毕竟是张居正的恩师,在朝中顺水推舟,将海瑞去职。

    等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尽管一直有让海瑞复出的呼声,可张居正却始终不许,担心放出海瑞来会伤到自己。

    张居正病死之后,张四维上台,作为对张居正政策的反动,也将海瑞提拔为南京的右都御使,这也是个闲差,不过海瑞却还是从前那摸样,没有解决的案子一定要解决,这徐家侵占田土之事,他自然盯住不放。

    徐阶万历十年的时候病死,张居正也已经病死,戴凤翔现在在南京闲居,当事人都已经散去,海瑞却还在坚持。

    也难怪内阁诸臣都在笑

    (未完待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