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走了五六里,三人才出现了铁围山腹,但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入目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极目遥天,只能见到些许山峦起伏的影子。看来要到须弥神山,只有先行渡海再说了。
略一转头,却见迦垄从袖中取出一本经书来,抖手抛落于水面之上。
眨眼之间经书化作丈许大小,仿佛一叶扁舟泊在岸边。
迦垄率先上了扁舟,随即招呼两人上船。
叶昊天和兰儿心中惊奇,依言跳了上去,盘膝坐好,静静地看迦垄操舟。扁舟之上无帆无桨,却不知他如何操舟。
只见迦垄伸出手掌向后挥动了两下,扁舟便如离弦之箭向前驶去。
在迦垄挥动手掌的时候,叶昊天看到的不是清晰的五根手指,而是如薄扇一般致密的一片,好像鸟儿的翅膀一样。
兰儿显然也注意到了,看了叶昊天一眼,轻轻地点点头。
迦垄回头看见两人凝视的目光,很快明白他们在想什么,当下毫不在意的朗声笑道:“佛光普渡,众生平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必着于外想。我身为枷楼罗众,跟两位相比,形貌或有差异,向佛之心并无区别。”
叶昊天被说得很不好意思,只得躬身施礼道:“谢大师体型,晚辈受教了。”一低头间,他看到脚下的经书上印着一行大字:“般若波罗蜜多!”禁不住呆了一下,喃喃自语道:“这经我也读过,只是有些囫囵吞枣。‘般若’应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多’乃到彼岸之意。若以渡海为喻意,动身处为此岸,欲到处为彼岸,以舟渡海直至彼岸,这便是‘般若波罗蜜多’……然而此岸是什么?彼岸又是什么呢?这大海是为何海?次舟又是何舟呢?”
话音未落,忽听兰儿惊呼道:“快看,左边有一个绿洲,似乎有很多民居房舍呢!”
叶昊天抬头望去,发现左前方果然现出一片十分广袤的绿地,绿地之上似乎有个集市,不但能看到红墙绿瓦,还可见到川流不息的行人。
迦垄看也不看便笑着介绍到:“这片大海便是四方咸海之一,那洲叫做南瞻部洲。四方咸海各有一大洲,其名分别为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每洲旁各有二中洲,住的都是六根未净的善男信女。”
叶昊天很是疑惑地问道:“很多书上记载南瞻部洲便是中土,怎么这里也有南瞻部洲?难道那些书都错了不成?”
迦垄闻言愣了一下。反问道:“中土就是南瞻部洲?这我倒不知道。不过,南瞻部洲上住的都是从中土来的善男信女,这倒是真的。”
兰儿也觉得奇怪:“极乐世界怎会有六根未净的善男信女?”
迦垄看了她一眼,说道:“过了七香海、七金山,才能算作真正的极乐世界,四大洲还是极乐世界的边缘。只能算作‘少忧世界’而已。苦由心生,如果六根未净,哪能享受真正的极乐?”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道:“四大洲和八中洲的存在,是为了广开佛路,保护佛心高地善男信女。佛国的大门始终敞开着,只要佛心数是人类平均佛心数的十倍,再加上临死前心中有佛,就能不入轮回,往生此间,若能认真修行,终究可以身登极乐世界。”
叶昊天看着绿洲上穿梭来往的行人道:“宇宙间总人口无法计数,即使是佛心数十倍高的人也有很多。只怕这些洲要住不下了。”
迦垄答道:“‘一花一念无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若能将整个须弥神山纳入小小的芥子之内,如此四大洲又能容纳得下多少芥子?”
叶昊天嘡目结舌,无以作答。
兰儿迅速岔开话题,望着四周淡蓝色的海水道:“此海名为四方咸海,是不是海水特别咸?”
迦垄微微一笑道:“你尝尝。”
兰儿真个凑近舟边,伸出纤纤玉指在水中掠过,然后放入唇间尝了尝。海水方一入唇,她便皱起眉头,痛苦不堪地连连摇头:“这哪是咸海,明明是苦海嘛!”
迦垄哈哈大笑起来,笑毕解释道:“不错,咸海就是苦海;此舟叫做‘般若舟’;此岸代表苦海无边,轮回生死;彼岸标志着圆满佛果,离苦得乐;般若波罗蜜多意为‘慧到彼岸’,即彻见诸法实相,渡生死此岸至涅磐彼岸之菩萨妙慧。”
叶昊天顿觉恍然大悟,仿佛一下子明白很多。
般若舟行得飞速,很快将那片绿洲甩在身后,再前方已经可见大片的草地了。
没多久,三人上得岸来,继续往前走。
迦垄一面走一面道:“那些善男信女只要佛心数积累到普通人的一百倍,就会被引至此间,品尝七香海的圣水。再前面就是七香海了,你看前面那个小湖,那是七香海的第一海,叫做‘老苦一香海’。”
叶昊天听得皱眉,道:“名字好怪!那是什么意思?”i迦垄含笑不语,领着他们一直往前走,来到一个香气四溢的小湖边,探手取出一只木勺,舀了些湖水,递给叶昊天道:“喝了就可以永葆青春,无衰老之苦,故名老苦一香海。所谓老苦,就是苦于衰老的意思。”
叶昊天接过木勺尝了尝,入口芳香滑润,口感极佳,于是一口喝个精光,笑道:“仅凭一勺水就可以长生不老,端的是佛家圣水!看来佛宗的宝贝不少啊!”
迦垄看着兰儿也缓缓地喝了湖水,这才呵呵笑道:“我可没说长生不老啊!我说的是永葆青春!跟长生不老不是一个概念。”
兰儿诧异地道:“永葆青春不就是长生不老吗?”
迦垄道:“所谓老,主要还好是个人心里的感觉。有人三十岁就觉得自己老了,有人六十岁还觉得人生刚刚还是。七香海的圣水是七种忘情水,不是什么大补液!喝了此水,人们可以忘记衰老,也就是永葆青春了。”说着他头也不回的继续往前走。
叶昊天和兰儿紧跟其后感觉七香海很有意思。
不久来到第二个小湖边,迦垄同样取了湖水给他们喝。看着两人喝完才介绍道:“这里是病苦二香海,喝了此水可以身体康健!”
叶昊天呵呵笑道:“看来又是心理因素了,并不一定能真的无病。”
迦垄意味深长地道:“并由心生。如果心中保持一分安宁,就容易健康长寿;如果心中总是不平,也很难有好的身体。”
叶昊天想想也是,不得不点头道:“师傅所言极是。”
当他们来到第三个芳香扑鼻的小湖边时,迦垄先行介绍道:“这是死苦三香海,喝了此水可以增加十次轮回的机会,而且很容易往生极乐世界,不用担心轮回结束化作飞灰。这是免除死苦的圣水,是很多人非常向往的东西。”
叶昊天微笑着看了兰儿一眼,暗暗将一道神识传了过去:“我有夫人为伴,一生一世就够了,至于来生,做牛做马也无关紧要。”
兰儿无比温柔地回望着他,缓缓点头,低声道:“就依公子所想。这水留给后人吧……”
龙家惊异地看了她一眼,,又转头看看叶昊天。赞道:“两位施主果然非同凡响,怨不得年纪轻轻就修到了罗汉界,原来已经参悟了生死之道!”
叶昊天哈哈笑道:“我们是活腻了,想看看死是什么滋味。”
兰儿也跟着浅笑不止,道:“生死并不重要。生而尽欢。死而何憾?”
迦垄叹服不已,领着他们继续往前走,从此之后,每到一处都交代得仔仔细细。
第四海叫做“坏苦四香海”。所谓坏苦,指的是成功之后的衰坏、欢乐之后的悲哀。天下没有不谢的花朵,人间亦无不散的筵席。若从世间万相地生起、完成、变异而复归于消失的这个事实来考察,虽有偶然的美景良辰,它的结局则终归于消失。所以有些人在没有成功之前,吃尽千辛万苦。到达成功之际,又会患得患失。然而世相变迁,不可能让你抓住一样绝对可靠的东西。
叶昊天和兰儿略一探讨,决定也同样放弃了。他们对自己的中庸之道很有信心。他们不想太上忘情,只想将自己的感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迦垄更加叹服,言语之间对两人越来越恭敬。
第五海叫做“求不得苦五香海”,饮水之后可以了断“求不得苦”。
叶昊天一听名字便明白了。
人生在世必有所求,最基本的,是求食物、求衣着、求异性。其次是求名望、求财富、求权势。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他的**也越高。有些人不为自己求任何东西,却又不能不为别人而求。然而有求却不一定能得到,得不到便产生了“求不得苦”。
叶昊天反观自身,直到自己也有需求,同样有求之不得的时候,比如有时会为功力太弱而惋惜,有时为不能擒获真神而担心,但这些仅是正常范围内的情感,还没有达到感到痛苦的地步,也就是说虽然求之不得,却没有因之而苦,所以这圣水也不必喝了!
兰儿自觉有了叶昊天便有了一切,心中充满了幸福的感觉,想不出什么“求不得苦”,于是跟着挥手作罢。
再下去的第六海叫做“怨憎会哭六香海”。说的是人生会生出怨恨和憎恨之心。好景不常,冤家路窄,你所喜欢的事物很难保全不变;你所厌恶的事物又偏偏常常出现。于是便有了“怨憎会苦”。
两人略一沉思,这个也免了!
最后一海叫做“爱别离苦七香海”。说的是不论是父母骨肉、夫妻眷属、亲密的朋友,生离和死别,乃是最能使人断肠的苦事。有的人,你爱得他好苦,他却并不爱你;有的人虽然相爱,却又不得不分离;有的人虽然终身相守,却不鼙苊馑劳龅南群蟆?
叶昊天跟兰儿心心相印,相视一笑,毅然道:“我们想尝尽悲欢离合,不想逃避,这个也免了!”
迦垄呆住了。过了一会儿才不无忧虑地道:“七香海又名忘情海,那些水又叫忘情水。几乎每个到极乐世界的人都要饮用忘情水,否则很难修行下去。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的种种弱点,并不因为你功力高抑或佛心高而能免俗。要修佛功必须免除心灵上的弱点这是修佛的第一步。你们刚才忽略了好几种忘情水,只怕将来会有麻烦。”
叶昊天很是轻松地笑道:“我们尽量想办法克服。谢谢师傅提醒。实不相瞒,我们是来参加六月初六佛国大会的,想见见佛祖和诸位菩萨,长点见识。”
迦垄盯着他们要了摇头,当下泼下一瓢冷水,说道:“佛国大会安排在须弥神山的山顶。只有一级罗汉中的前十八人,也就是世间传诵的十八罗汉,或者七地以上的菩萨、诸佛才能有幸一睹!别忘了,单是一级罗汉就有五百人!你才是二级罗汉,难度不小啊!”
叶昊天惊讶地咧了咧嘴,十分诧异地道:“这是谁规定的?不是说佛国众生平等吗?干吗还要立这么多规矩?”
迦垄笑了笑,一时之间双目放光,答道:“这不是某个人规定的,而是须弥神山的特性决定的。实际上也是佛祖当年的壮举!佛祖将息壤、磁石、凝结了无上佛心的数千件佛器和收集万年所得到的魔气彻底练化为粉末状的‘极乐圣土’,撒在须弥神山之上。自那以后,这里不但灵气十足,而且充满了佛心和魔性,整个须弥神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磁石!越到山顶磁性越强,功力不足者无法移动半步!”
叶昊天听得失声叫道:“极乐圣土!还有这种东西?佛心。。。。。。魔性。。。。。。怎么就无法移动了呢?”
迦垄得意地笑了笑:“极乐圣土中的佛心是佛祖和诸位菩萨修习多年积累的佛心,对每个修佛的人都有无比巨大地吸引力;圣土中的魔性是经过佛祖炼化之后的魔性,保留了魔的本性。减轻了其中的危害,就像种痘免疫一样,不但能适度激发修佛者潜在的魔性。令其在与魔心作斗争的过程中成就佛身,而且对真正的魔头有着无比巨大的吸引力,另其一见倾心难以移动,再也无法发挥原来的功力!所以说极乐圣土是须弥神山的第二防护,进来容易出去难,这也是真神不敢贸然闯入的原因之一。”
叶昊天但觉心房“扑通”狂跳,脱口问道:“我怎么没有感觉到?这么说我们上不去神山之顶,也无法出去了不成?”
迦垄笑道:“你们的佛法修为比较高,所以对此处的佛心和魔性没有反应。越往前走极乐圣土越厚,吸引力也越高,你们到时候就知道了。只有十八罗汉和七地菩萨以上的人,才能凭自身的修为到达山顶。其余人员必须持有佛祖赐予的贝叶,方可抵消极乐圣土的吸引力。至于能不能出去,也要看你们的修为。”
听说贝叶能够抵消极乐圣土的吸引力,叶昊天悬起的一颗心又放了下来,笑道:“原来如此,先不管那么多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吧。”
兰儿却在想两人只有一片贝叶,看来自己恐怕又要进入乾坤锦囊中了,若是乾坤锦囊也不行,自己只好留在这里慢慢修佛了。
迦垄一面走一面接着介绍:“须弥神山之外围绕着七层金山,名字分别为双支持山、持轴山、担木山、善见山、马耳山、障碍山、持地山。这七座金山将须弥神山围得如铁桶一般,进出神山的通道只有一条,被称为‘须弥佛经’。这条路共有七关,每关都有一位菩萨上师把守着。”
兰儿听得有些无奈:“好麻烦,不知道又要考些什么?”
迦垄笑着摇头:“什么也不考!那些菩萨上师是负责传道解惑的。要知道,只要过了七金山,就不再是凡夫俗子,而是有了罗汉身份的人。你想想,总不能让大家带着满腹疑问成为金身罗汉吧?无论如何,基本的佛法总要弄清楚。因此佛祖安排了七位菩萨上师守在这里,主要负责讲解经文,帮助入山者完成最后的培训。你们只要老老实实地听经一个时辰,如果没有什么不适之感,便可以过关了。当然,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们也可以开口相询。”
叶昊天深感意外地笑道:“我懂的佛法大都是自修的,当然有很多问题。若能得到菩萨上师的系统培训,简直太好了!”
说话间三人已来到第一重金山前,那是一道高高的山岭,色成赤黄,仿佛黄铜铸就的一般,只有一处所在略微低矮一些,似乎是山门所在的地方,隐约可见一座小庙,上山的小径便婉延曲折地通向那里。
他们沿着小径拾阶而上,刚刚来到距离小庙二三十丈的地方,忽听庙内传出十分浑厚的声音:“小施主,别来无恙乎?你我真是有缘,竟能相会于此!”
叶昊天听得声音十分熟悉,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是谁,定睛看时,却间一位老僧出现在庙门口,须发银白,面带微笑,赫然竟是自己赴任乐清知县时,在国清寺见到的那位老僧!当时老僧曾劝他积累功德,对他的修仙之旅大有裨益。
叶昊天心情激动,三步两步的跑了过去,对着老僧合掌施礼,口中道:“师父安好,弟子有礼了。”
老僧一面还礼,一面看了看他身后的兰儿,十分惊奇的道:“你们两人……竟然修成了!而且这么快!咦!好生奇怪,你们修的是仙?还是佛?呀!难道是仙佛合宗?”
兰儿想起当年老僧将自己称为“鬼物”就觉得不舒服,不过还是笑笑上前施礼道:“谢师父点化我家公子。我得公子之助,已经恢复肉身了,至于是仙是佛,我也弄不清楚。”
老僧惊奇的上下打量着她,沉吟着没有说话。
旁边的迦垄上前施礼道:“上师,这两位施主佛心很高,合当升入罗汉界修行,还请上师留心栽培。”接着对叶昊天合兰儿行礼道:“我的职责便是将你们领到此处,如今使命已完,该回去了。”
叶昊天合兰儿向他道声珍重,眼看着他下山去了。
随后,老僧请两人入内,就座于蒲团之上,又盯着他们瞧了一会,才合掌赞道:“两三年内便修至罗汉界,端的是人间奇迹!你们的佛缘不浅呢!”
叶昊天谦逊道:“弟子误打误撞,纯粹是运气好。要说佛理,我们懂得并不多,还求师父指点。”随后他将别后的情形大致的叙说了一下。
老僧听得不住点头,赞道:“你们积累的佛心功德已经够了!求佛不是空谈,讲究的是艰苦的修行和佛心的积累。所以只要掌握几本的佛理就行了,懂得太多也没有用处。老僧在此守第一关,按规定该将‘因缘’。”说到这里,他慈祥的目光在两人面上掠过。微微一笑道:“不是‘姻缘’,你们别搞错了。”
兰儿面色微红,反口诘难:“师父四大皆空,怎么会想起‘姻缘’来?”后面还有一句她没有说出口:“莫非想还俗不成?”
老僧避而不答,合掌笑道:“虽然是故交,我也不能循私放行,看来还得给你们讲一个时辰的佛经才行。”
叶昊天道:“弟子洗耳恭听。”
老僧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一字一顿的缓缓说道:“要明佛理,必须先明白什么是因缘。所谓‘因缘’是指事物的形成和毁灭均有内在的因素。佛家将这种因素称为‘因’,将因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称为‘缘’。‘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的说,就是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
叶昊天对佛家的基本理论还算熟悉,所以听来全不费力。
此后老僧的讲解渐渐的快了起来:“佛曰,‘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佛经中说缘起有十一个意义,无作者义,有因生义,离有情义,依他起义……”他讲得越来越深,不但兰儿听得吃力,叶昊天也觉得头大。
老僧讲了整整一个时辰才收住口,看着两人有些难过的样子,呵呵笑道:“老衲十按照上面的规定讲解的。其实你们只要明白第一段就行了,后面的全是废话,听不听问题不大。你们既然来了,就会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有什么不懂的东西,以后满满揣摩就是了。”
叶昊天连忙道:“谢师父传经,弟子可能住不了几天,只待目睹佛宗大会之后便要回去了,希望有缘还能再见。”
老僧十分惋惜的望了他们一眼,接着用类似迦垄说话的口吻道:“你们的修为虽然不错,只怕仍难抵达山颠。”
叶昊天也不明说,只是道:“待弟子试试看,实在不行也没有关系。”言讫告辞而去。
第二重金山色成玄墨,似乎是玄铁铸成。守关的是一个胖大的中年和尚,讲的经文是“空”的含义,以及佛家为何叫做空门。
胖和尚讲得口水四溅:“要想出去烦恼,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时间的万物无一不是暂时由各种不同的因素集合而成的幻像。这些幻象使你感觉道事物的存在,其实存在的只是因素,因素在变,事物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至于对称心的事物起贪心,对不满的事物起怨恨了。佛家所讲的‘空’字,并不是一切都没有的意思,而是要你在努力促成其事之后,不要把它摆在心里,那是去除烦恼的最好方法。”
叶昊天和兰儿听得维维称是,反正不管怎样都要听满一个时辰。
第三重金山色成紫红,好像是紫金铸就的一般。守关的是一个年长的女菩萨,讲的经文则是什么叫“无常”。
所谓无常,是指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事物的现象是暂时的各种因素的聚和散地活动。佛家说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就有六十刹那。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
女菩萨很喜欢兰儿,讲经的时候一个劲的问她有没有听懂。如果不懂就重新再来。
兰儿不敢让她在讲一遍,只好点头说大体懂了,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普通人的寿命至少有几十年,怎么是刹那生灭呢?”
女菩萨解释道:“如果将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禅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病死;单从他的组成个部分来说,则是刹那刹那的生住异灭,每时每刻都有不同。”
兰儿听后默然,想想也是,比如身上的毛发,每时每刻都可能有脱落,三万六千个毛孔,此时彼时各有不同。佛经讲得也算有道理,这世间确实很难找到永恒不变的东西。
第四重金山呈亮银色,好像是白金垒成的。守关的是一个枯瘦如柴的老僧,讲的是“无我”。
老僧一面敲着木鱼,一面梵唱不绝。
叶昊天仔细倾听才大体明白他所讲的意思。
那是说,人类的烦恼之所以多于牲畜,是因为人的自我观念比牲畜强。自我的观念带来自私的行为,凡是遇到和这自私的行为相抵触的事物,便会引起烦恼。构成自我观念的基本因素首先是我们的**,再渐渐的向外扩张,有了我的财产、我的名誉、我的地位、我的事业、我的权势等等。人们为了维护这些“我”及“我的”观念,努力奋斗,也为此而招致烦恼。其实,当你感到痛苦而无法解决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态度,试着想想“无我”。佛经上说:“世间一切的事物,包括每一个人的身心在内,无一不是由因缘促成的幻象,根本找不到‘我’的观念可在何处生根,所以是‘无我’。”
叶昊天听得频频点头,心中却在想:“无我的境界太高,很少有人达到。按照中庸的观点,正常人都有自我观念。可是有些人的自我观念实在太强了,强大到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程度,那就脱离常人进入魔界了。”
第六重金山由纯净的青金石构成,色呈紫蓝,一眼看去极其美丽,惹得兰儿非要在上山的小径上休憩良久才恋恋不舍的继续往前走。
距离山口还有好远,两人惊奇的发现庙前空旷之处立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和尚。和尚左手上举,掉头左视,右手下落,贴于腰眼,摆出的似乎是易筋经中摘星换斗的架势。
走近看时,只见那和尚年约五旬,脸上棱角分明,双目放出咄咄精光,一身肌肉很是结实。
叶昊天觉得有些好奇,因为他一路行来,见到的全是慈眉善目、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僧,只有眼前之人还肯伸拳踢腿活动筋骨,令人想起寺庙中努力修炼的武僧。
和尚将12式易筋经练完,又练了12式洗髓经,这才收势放松下来。
叶昊天急忙上前见礼,口中说道:“弟子见过菩萨上师,请问菩萨如何称呼?”
和尚转身望着两人,迅速摆手道:“贫僧达摩,只是一个小小的罗汉而已,距离菩萨界尚远!出家人不大诳语,称呼可不能搞错了,否则让人笑话。”
叶昊天闻言大吃一惊,叫道:“达摩祖师?中土人人敬仰,武功冠绝天下,开创禅宗一脉的菩提达摩?您老会是在这里?天哪!”
达摩看着他无比惊讶的样子,不以为意的微微一笑,说道:“哪里,哪里,贫僧只是个罗汉,小角色而已,算不得什么。”
兰儿惊讶得睁大了眼睛,禁不住道:“您老是佛国著名的人物。高居十八罗汉第二位。您若是小角色,放眼大千世界,还有几人可堪一提?”
达摩收起笑容,表情严肃的道:“阿弥陀佛,须弥神山到处都是佛法精深的菩萨,功力高的比比皆是,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贫僧与他们相比,只是外露的功力稍高而已;若轮综合佛法修为,我在佛国只能排在3ooo余位,与菩萨和诸佛相比差的很远。”
叶昊天难得见到佛国的武学大师,自然不肯轻易放过,当下恭恭敬敬的道:“弟子修佛时日尚短,最感兴趣的自然是练武强身。大师是佛宗知名的修炼高手,还请多多提携。”
达摩笑道:“好说,贫僧负责这一关,主讲的就是佛门武功,来,来,我们席地而坐随便聊聊,你们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别浪费了。”说着,他就找了块凸起青金石坐了下去。
叶昊天和兰儿连忙在他身旁不远处坐定,静待他开始讲解。
达摩望了他们一眼,朗身说道:“佛门武功的内容很多。若是仔细讲起来,一年半载也讲不完。贫僧生性疏懒,从不准备讲稿,一般是由别人询问,我来回答。所以有的人收获多些,有的人则没有收获。关键看大家提出问题的水平。你们想知道哪方面的东西,就尽管问吧。”
叶昊天看了看满面崇敬神色的兰儿,低声道:“你练过佛门武功,可有什么问题吗?你先来。”
兰儿轻摇臻首,嫣然一笑道:“我的问题太多了,可是都不是关键所在,未勉浪费时间。公子思虑精微,见解独到,能够一针见血,还是你来吧。”
叶昊天点点头,然后转头目注达摩,说道:“大师刚才说过,您老只是外部显露的功夫稍微高些,佛法修为并不太高,弟子很想知道:佛法和武功之间的关系如何》要修佛门武功,该不该精修佛法?”
达摩惊异的看了他一眼,摇头叹息道:“我守此关百余年,见到的人没有5oo也有3oo,那么多人只有小施主问道了这一点,厉害啊!”随后他站起身来,围着旁边不远处一块晶萤剔透的青金石转了一圈,缓缓道:“佛法与武功的关系就想这块石头。你们看,这块青金石有四个面,前面像一匹马,后面像一头牛,左面像个老汉,右面则是一马平川。然而不管看起来像什么,它就是它,就是一块石头而已。我们看问题要看本质,佛法的本质就是佛心,武功的本质就是神丹,佛心和神丹各有特点,同时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相互联系的一面便是‘佛心可以转化为神丹’,具体转化的方法有多种,比如我的洗髓经就是。”说到这里,他眼中的神光在两人大面上掠过,不无兴奋的说:世人皆知易筋、洗髓二经,却不知易筋经是一种直接修炼神丹的功法,而洗髓经却是将佛心转化为神丹的途径。怎么样?你们如果想学,我可以仔细讲述一番。”
叶昊天觉得一个时辰的时间太短,所以不忙答应学习功法,而是接着问道:“谢谢大师好意。弟子想知道,除了洗髓经之外,还有哪些佛心转化为神丹的方法?”
达摩见他不肯学洗髓经,有些诧异的瞪了他一眼,随即哈哈笑道:“怎么?竟然看不上我的洗髓经!要知道,用洗髓经转化佛心,虽然速度稍慢了一点,却是最简便安全的方法,只要勤练不辍,定然可以修至高深的境界!别的功法都要静坐参禅,需要有比较高的慧根,不是每个人都能练成的。即使是有慧根的人,也要潜心修行戒、定、慧,达到一定地步,才能找到转化的法门!”
叶昊天被他说的不好意思起来,连忙找个问题加以掩饰:“有些僧人修了多年的戒、定、慧,佛法修为不可谓不深,可是依旧没有一点点武功;没有武功倒也罢了,可他们偏偏能够除妖降魔,仅仅通过念诵经文,或者谈禅说法,就能挽救杀劫,简直比修道人动刀动剑还厉害;有的高僧甚至具备种种异能,比如天眼通、顺风耳之类,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其中暗含着什么高深的道理?”
达摩盯着他看了好大一会,直到看的他浑身发毛,方才板着脸孔训斥道:“这些都是佛门常理,每个修佛者都会知道。你怎么还有疑问?肯定是平常诵经心不诚,或者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老实说,你究竟修过佛法没有啊?怎么混进须弥神山来的?”
叶昊天不知道哪里出了错,想想自己读过的经文,的确每本都讲了修佛的好处,可是又全都讲得不够详细,往往让人猜来猜去,难以清楚把握。
他心怀坦荡,不坐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当下实话实说,解释道:“弟子是在在家的居士,懂得一些佛理,却没有认真修行过佛法,所以有些地方很是糊涂,还请大师多多指点。”
达摩只是想看看他面对责难的反应,此刻见了他波澜不惊的样子,感到很是满意,于是脸上再度出现笑容,说道:“这也怪不得你。佛经中讲得也不是很透彻,很多人念了一辈子都搞不明白,要想明白这些问题,必须身体力行,真正修过戒、定、慧三法才行,而且对悟性的要求很高。”说到这里,他暂时停了下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叶昊天知道下面就是关键之处了,不禁心痒难耐,说道:“求师父指点迷津。”
达摩笑眯眯的看着他,几乎是一字一句的缓缓说道:“降龙伏虎有多种方法。既可以力服之,也可以攻心为上。仙家神丹数较高,力量较强,喜欢动用刀兵;而我们佛家呢?我们的主要武器便是佛心!通过佛心来控制对方的心灵!很多人认为佛心就是道德心,其实是大错特错了,更为可笑的是,大家都看淡佛心,佛心币与神丹币的兑换竟然达到了1o比1的地步,简直是岂有此理!”说完连连摇头。
叶昊天听得吃惊不小,迅速问道:“难道佛心也可以直接降龙伏虎?根本不需要转化为神丹?”
达摩点点头:“人有人心,兽也有兽心。猛虎先有伤人之意,然后才能化为行动。佛家降龙伏虎是从改变它的心性着手的,可以直接将猛虎收为己用,让其俯首听命;普通僧人佛法修为不足,只能适当限制猛虎的兽心,令其行动迟缓,束手束脚。兽心不单只属于野兽,恶人、魔鬼也同样具备,因此也一样受制于佛心。佛心的运用只有我们佛家才能施展,其他人很难做到。”
兰儿既觉得新奇,又非常高兴:“这么说,只要佛法修为深湛,根本就不用修别的东西了?甚至连武功也可以不要,对吗?”
达摩十分肯定的答道:“不错!诸佛法力无边,菩萨救苦救难,靠的就是佛心!只有像我这样的罗汉,高不成低不就,才会一面修佛,一面练武,甚至挖空心思创出洗髓经这种雕虫小计。”说到这里,他自嘲的笑了笑,然后道:“不过,佛心的大能只有到了菩萨的境地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那些小和尚想要保命,最好还是连点武功比较妥当!再说,练武和修佛并不矛盾,若是天资聪颖,两者同时修到极高的境界也不是没有可能。”
兰儿看了叶昊天一眼,代他问道:“师父,有没有佛道双修的人?就是说神丹佛心齐头并进两不耽误,行吗?”
达摩呵呵笑道:“不是不行,只是一心二用很难成功,要知道,世间专心向佛的人不知有多少亿,能够修成菩萨的也不过几千人,这说明修佛本来就很难。若是再一心二用,只怕更难了。”
叶昊天静默无语,他的心早已飞到了儒家的修炼上去了。佛家能用佛心降龙伏虎,儒家能不能凭借浩然正气降龙伏虎?所谓的‘神圣不可侵犯’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浩然正气也具有威慑群魔的作用?儒家的功法能不能从这个角度开发一下?
他越想越是激动,耳听兰儿接着问道:“师父,你刚才说佛心不同于道德心,又说佛心的修炼跟戒、定、慧的修持有关,这些我没有听明白,请您再详述一下好吗?”
达摩侃侃而谈道:“佛心包括修佛人恒久的慈悲心和受惠人自发的感激心两部分。普通人只知后者不知前者。只有修佛之人才有恒久的慈悲心,慈悲心是从戒、定、慧的修炼中获取的。僧人以持戒为开端,持一天戒就多一分佛心。待到修炼禅定的时候,一天的佛心增长可以是持戒人的百倍。同时佛心还包括受惠人的感激心,那就是说,若是僧人一面修佛一面念经超度亡灵,或者多做些别的好事,得到老百姓真心奉献的香火,他们的佛心将会增长的很快。”
叶昊天听得明白,禁不住连连赞叹:“怪不得佛门高手这么多,可以跟仙家并驾齐驱,原来是因为佛心既可以转化为神丹,也可以直接限制兽心,从而达到降魔除妖的目的!哇!这才是佛心真正的价值!这才是修佛的意义!其实,修佛跟修儒一样,自身修持的戒、定、慧相当于内圣的范畴,利用佛心除妖降魔,从而得到百姓的香火,则相当于佛家的外王!”
达摩让他说得糊涂了,心里念叨了两遍“内圣外王”,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叶昊天兴奋的收不住嘴:“佛理千千万,看来都离不开‘戒、定、慧’三个字,先以守戒,而后得定,继而生慧。戒不持守,不能得定,慧既无从以生。三者都是佛心的组成部分,戒为基础,定为拔高,慧为山颠。一旦修得慧,就可以极大的发挥佛心的作用,降龙伏虎,捉妖擒魔,甚至化身千万,千手千眼,救苦救难……”
达摩只是微笑的看着他,良久之后才打断他道:“好了,你们已经领悟佛门武功的奥秘,可以过关了。我这里压箱底的东西都被你们掏了一空,再没有可以传授的东西。”
叶昊天促狭的笑道:“弟子忽然对洗髓、易筋经感兴趣,还是求您老传了我们吧。”
达摩喝道:“去!这么好的资质,领悟禅定转化法绰绰有余,还要我的洗髓经干什么?快走,我要练功了,别耽误我的好事!”
叶昊天哈哈大笑,和兰儿一起躬身施礼,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七重金山由充满灵气的蓝金构成,看上去蓝汪汪的仿佛一潭秋泓。
两人沿着须弥小径一路上山,远远地看见一人,乘坐着威风凛凛的狮子,顶结五髻,右手握剑,左手持莲花,璎珞披戴,宝相庄严。
兰儿惊呼道:“文殊菩萨!那是文殊菩萨的形象,他竟然亲自守关!真是难以想象!”
叶昊天放慢了脚步,一面盯着那人一面悄悄问道:“何以见得是他?”
兰儿激动地道:“文殊是四位大菩萨之一,佛祖的开山大弟子,智慧第一,为众菩萨之首。他顶结五髻代表大日如来的五智;右手握‘智能剑’,表示能断诸般烦恼,象征他的智能与犀利;左手持的莲花表示清洁不染;那虎虎生风的狮子象征着智慧的威猛,是为了唤醒贪嗔痴的芸芸众生。你想,他竟然亲身在此守关,看来佛宗为了提携后辈真的是费心了。”
叶昊天向来对菩萨形象这类虚无缥缈的传说不太留心。因为菩萨可以千变万化,根本不受形象有束缚。有那个闲心,不如去研究高深的佛理。
他知道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在诸大菩萨中,被冠以‘大智’的尊号,作为辅佐佛祖的得力助手,被敬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洞察纷繁世理,善于引导教化,不仅指引着芸芸众生,而且还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传说他曾做过七佛之师,甚至连佛祖都不得不经常征求他的意见,可见其智慧的深广锐利。
说话间已经接近三十丈内,文殊菩萨宏亮圆润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两位施主总算到了,我奉佛祖之命在此相侯,已经等待多时了!”
叶昊天吃了一惊,急忙快步上前行礼道:“弟子只是小小的二级罗汉,佛祖怎会知道我的到来?”
菩萨笑道:“若论佛法修行,你确实还有些不足。但你身为二品上仙。深得五老帝君赏识,甚至连女娲娘娘都对你赞不绝口,定然不是寻常人物。佛祖早早吩咐我们留心你的下落。得知你到了须弥神山,他更是高兴得很,着我在此相侯,务必将你领去见他。”
叶昊天心中一动,显然佛祖也知道自己拥有开天九宝。身为天尊弟子的事了,否则不会如此厚待自己。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呵呵笑道:“弟子正在努力修佛。本想凭自己的力量修至菩萨界,现在得佛祖赏识,真地是一步登天了。”
菩萨伸手递过来两片贝叶,笑道:“快些觐见佛祖去吧。若有甚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问他,那可比独自参悟好多了。来,拿好贝叶,这是通行须弥神山必需的法器。”
叶昊天将一片贝叶递给兰儿,然后将剩下地一片还给菩萨,说是自己手里已经有了黄帝赐予的贝叶。
菩萨摆了摆手,十分爽快地道:“你先留着,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说话间他收了狮子,领着两人徒步向前行去,一边走一边问道:“经过那么多关,你们的佛理领悟了多少?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不是太难,我也可以解答一二。”
叶昊天知道对方是以智著名地菩萨,自然不愿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于是问了几个比较高深的佛理问题。兰儿也问了几个相对简单地问题。
文殊菩萨一一作答,连着夸赞了几句,然后道:“够了,明白这些就算过关。你的佛虽然不是十分全面,但是抓住了修佛的关键。修佛重在修心,不是在于诡言巧辩。如果没有戒、琮、慧的修持,嘴上吹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叶昊天最后又问起何谓涅磐地事,然后是佛祖的“大般涅盘”是什么意思。
文殊菩萨迟疑了一下道:“这个问题是修佛的核心问题之一,还是由佛祖给你讲解比较合适。”
听他这么说,叶昊天只好停口不问,跟着他快步向前走去。
他们沿着须弥佛径一路上行,经过无数秀丽柔美的小山、清澈见底的湖泊、绿如眉眼的草地,目睹绚丽多彩的佛国极乐世界、奇形怪状的庙宇楼阁、数不清地珍禽异兽、奇异的花草树林以及摆着各种架势的正在练功的罗汉,终于来到须弥佛径上的最后一关——持国天王守护的东门前,过了此关,便是诸佛修持之地仞利天了。
听说文殊菩萨驾到,身着白色甲胄、手持琵琶的持国天王亲自开门迎接,笑问道:“菩萨,好久没见您下山了,今天怎么有了空闲?这两位是令徒吗?怎么这么年轻?”
叶昊天看了持国天王一眼,发现他身高丈二,肩宽背厚,虎背熊腰,往那一站,仿佛一座铁塔一般。
耳听文殊菩萨笑道:“我哪有如此高徒?这两位都是天下少有的俊杰,尤其是我身边的这个小伙子,别看他年轻,却是你的上司呢!”
叶昊天一时没明白菩萨此话的意思,只是微笑着上前见礼,十分谦恭地道:“在下神州子,小人物,还请天王多多关照。”
却见持国天王惊异地上下打量了他两眼,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道:“下官拜见昊天大帝,您官居二品,职位在我之上,还是您多多提携我吧!”
叶昊天听得愣了一下,心道:“你身在佛国,怎会有神职人员的身份?”
文殊菩萨似乎明白他在想什么,当下哈哈大笑道:“四大天王本来是佛国的守护神,有次凑巧见到玉帝,不知轻重地胡乱拍人家马屁,惹得玉帝一高兴,封了他们四品上仙的官职,还给每个人职了难听的道号,分别是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职风;西方天广目王魔礼红,职调;北方多闻天王魔礼寿,职雨;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职顺。”
持国天王被他说得不好意思,奋力争辩道:“佛道本是一家,分什么彼此嘛?我身兼佛国护法和四品上仙的职位,表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说完他自己也禁不住“呵呵”笑个不停。
叶昊天大声附和道:“说得不错。佛道不分彼此,天王是融合两家的先驱,值得我们后人努力学习!”
持国天王被他说得眼睛一亮,整个人也变得飘飘然起来。
兰儿只是抿嘴浅笑,同时上下打量着持国天王那十分高大的身材,感觉很是惊奇。
一片笑声之中,文殊菩萨领着他们来到须弥神山的山颠。
放眼望去,入目是一望无垠的绿地,绿地正中有一个白玉铺就的硕大的平台,平台正中矗立着由金、银、琉璃、水晶托起的极其华丽的宫殿。宫殿又高又大,处于五光十色的琉璃和光彩夺目的水晶之上,仿佛县在半空中一般。
除此之外,绿地之上还有不少小型的宫殿,大概是佛祖之外的诸佛和菩萨修行的地方。每所宫殿的周围长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姹紫嫣红,娇艳欲滴。
兰儿看得呆住了,简直无法挪动脚步。
叶昊天伸手位了她一把,跟着文殊菩萨继续往前走。
两人正在猜测是否会见到佛殿之上众佛云集的胜景,忽见文殊菩萨踏过金、银、琉璃的台阶,径直向着正殿旁边一个小小的偏殿走去。到得偏殿门口,他探身向里看了看,同时低声禀报:“师尊,依您吩咐,我已经将昊天大帝领来了。”
但闻殿内传来一个无比浑厚的声音:“请他进来,你且守在门边,莫要让闲杂人等靠近百步之内。”
文殊菩萨答应一声“是”,随即招手令叶昊天和兰儿进去,自己刚老老实实地守在门边。
叶昊天的心头有些紧张,兰儿更是心如鹿撞,紧张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们鼓起勇气进了门,一眼看见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方面大耳的长者正盘膝端坐在厚厚的蒲团上,右手略微上举,食指与大指作环形,余三指微伸,像是准备说法的样子。定睛看时,却见那人服饰单纯朴实,披服袈裟,偏袒右肩,显露心胸,表情端正温肃,正面带微笑看着他们。
兰儿急欲双膝跪倒上前参拜,可是却怎么也跪不下去。
叶昊天只是躬身施礼道:“弟子拜见佛祖!”
佛祖微笑着示意他们在自己身前不远的蒲团上坐下,看了叶昊天一眼,开口说道:“我终于知道天尊为何将管理天下的重任交出来,自己一去数十万年的缘故了。这担子实在太重,我和玉帝一口气挑了那么多,只觉得疲惫不堪心神憔悴。知道你来了,玉帝抢先撒手不管,偷偷跑出去炼丹。我呢?我也想着轻松一下呢!”
叶昊天听得目瞪口呆,不知道佛祖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当下略显惶恐地道:“弟子年轻学浅,怎能担此重任?佛祖莫要笑我啊!”
佛祖“呵呵”笑道:“连我的九品莲台都拿去了,还想逃避责任?别想蒙我!留在原处的莲台明显差了一些,当我看不出来?”
叶昊天心中一直在担心此事,不知该如何处理,此刻听佛祖这么说,无奈间只好将九品莲台取了出来,双手捧着呈了上去,同时想到莲台之中的西施,又觉得此举甚是不妥。
佛祖并没有伸手去接,只是瞄了九品莲台一眼,便即摇头道:“这……我不要了!好小子,竟然用古往今来天下第一的美女来考验我的修为!我虽说达到了大般涅磐的境界,也不想自找麻烦。所以嘛,这管理天下六道轮回的重责就由你一力承担了!”
叶昊天急得手足无措,口不择言道:“那哪行?天下那么多的佛、菩萨怎会听我的约束?这活儿别说我做不来,做得来也不能接!您来四大皆空,能者多劳;我还要娶妻生子享尽人间欢乐呢!西施姑娘又不会在莲台中待一辈子。一年半载之后,她就会出来了,那时我就将九品莲台还给您!”
当听叶昊天讲到娶妻生子的时候,兰儿的心里忽然生出一种甜蜜的感觉。她跟叶昊天一样,想问题的时候经常站在儒家的立场,总觉得学佛向道超然物外偶尔为之尚可,若是抛弃一切天天沉浸在其中就有些太过了。儒家是入世的学问,离不开夫妻人伦、修身、齐家。
佛祖似乎好久没有听过这种话,瞪着叶昊天看了老大不会儿,忽然下定决心道:“好说!只要你能做到一件事,别说一年半载,这九品莲台就永远交给你也未尝不可。我又不像玉帝,离了监天御印就像没有魂儿一般。近年以来,佛国的管理日渐完善,没有九品莲台也问题不大,何况海底的那个莲台虽然神力稍弱,但负责统计管理也已经绰绰有余了。”
叶昊天精神一振。心想这样倒是好,我就不用担心九宝分离的事了。接着他忽然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旋即愁眉苦脸地道:“您老法力无边,弟子如恒河沙数,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若是有,只怕也不是我所能做到的。”
佛祖笑道:“那倒不一定,比如眼前的浩劫我就难以摆平。尤其是那个真神。魔力竟然还在我地大般涅磐佛功之上,若是出了须弥神山,连我也不是他的对手。要是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将他引上须弥神山来;或者通过某种方式使他的功力消减一半,我就可以品节大般涅磐佛功控制他的魔心,从而将其一举成擒。”
叶昊天的心里顿时轻松下来。当下将五老帝君的备战情况,连同王母地云锦困魔大阵、玉帝的王道轮回玉石俱焚都说了出来,最后问道:“您手下菩萨这么多,干吗不派别人把真神引来?”
佛祖面色如常,语声却略微低了一点:“为了引他,佛国已经失去了二十余位菩萨了。你说的情况我也大都知道。不过就凭那些恐怕还不一定能行。要想灭除真神,除非能找到天下第一的神器开天神斧才行,这就要看你的了!”说到这里他又提高了声音笑道:“听说牛郎当年被我气得半死,他怎么就看不开呢?谁解荒唐风流债,到头来红粉骷髅。江月空垂!”
兰儿本来就为牛郎织女很是不平,闻听此言更是差点儿晕过去,可是她又不敢直斥佛祖不对,只好气鼓鼓地道:“这么说,九品莲台已经属于我家公子了!开天神斧已有下落,届时在众仙联手、多种神器轮番冲击之下,即使砍不死真神,总能减去他多半的功力。那时候,就看您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地大般涅磐神功了。”说到最后一句,她的语气不由自主地微微加重了一些。
叶昊天心中一动,紧跟着问道:“何谓涅磐?弟子愚钝,尚请佛祖略加开释。”
佛祖看着兰儿气鼓鼓的样子,微微一笑,随后转头回答叶昊天的问题:“涅磐指的是“涅磐寂静”,和“有漏皆苦”刚好相反。涅磐是无漏,是苦果苦因的消灭,也就是十二缘起法地止灭。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无明转成为不污染的清净智慧,只余清净指挥所照见的实相谛理,这就是涅磐。涅磐也就是圆寂,圆寂地意思是指达到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不能以经验上有、无、来、去等概念来测度,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这番话讲得极其透彻,不知不觉间,兰儿心中的不平渐渐消失了,禁不住问道:“原来是这样!我一直以为涅磐、圆寂指的是死亡呢!”
佛祖接着道:“涅磐的原意为“被吹去”,指的是佛家到了没有生死地极乐世界,或者具备随时抵达极乐世界的能力。涅磐不同于逝世。很多僧人死了就死了,并没有达到涅磐的境界;有些人虽然活着却已经证得涅磐了。**的消失不等于佛法的圆满,失去**只是对于极少数佛法修为比较高深的人才有一定的意义,使他们斩断尘缘,顺势进入极乐世界。譬如我自己,当年顿悟佛理的时候只有三十岁,那时候我就达到有余涅磐的境界,从而着手建立须弥神山这方净土。直到八十岁,我才抛弃初始**定居在极乐世界之中,达到了无余涅磐,也就是大般涅磐的境界。”
兰儿听得神往,又问道:“您老的修为已经达到佛法的极致了吗?”
佛祖摇头道:“佛法修为无止境,虽然都是大般涅磐,我现在的法力比当年强了千倍不止呢。”
叶昊天心念电转,接下来又问了一个问题:“您老刚才提到用大般涅磐的无上佛法控制真神。弟子想知道涅磐的法力是从哪里来的?跟戒、定、慧的修持有什么关系?”
佛祖哈哈笑道:“你都已经知道了,还问什么?涅磐是戒、定、慧的延续,是慧的极致。没有戒、定、慧的修持,也就不可能有涅磐!涅磐的法力远在戒、定、慧三种境界之上,假如戒的法力为一,定的法力为十,慧的法力是一百,涅磐的法力是一千,大般涅磐的法力就是万,甚至亿了!”
叶昊天终于明白了贝叶上所说的那几句话:“一花一念无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我纳须弥入芥子,明悟四谛证涅磐。”禁不住心生感慨,赞道:“佛宗的法理的确非常完善,弟子受教了!过两天佛宗交流大会即将开始,诸佛云集定十分壮观,弟子想在这里住上几天,待大会结束便即下山。”
佛祖点点头,然后对守侯门外的文殊菩萨吩咐道:“将大般涅磐经送给他们一套,顺便带他们下去安顿。”
文殊菩萨低声应是,叶昊天和兰儿十分感慨地起身告辞。
他们走下金、银、玻璃、水晶铺就的台阶,来到旁边不远处一个题名“须弥藏经阁”的宫殿前。
文殊菩萨径直走过去,对站在门边的两人道:“阿摊、迦叶,大般涅磐经还有吗?佛祖有命,请给这两位菩萨准备一套。”
其中一个高高瘦瘦的人回道:“真不巧,药师佛刚刚取走两套,如今阁内只余一套存底,这可怎么办?大般涅磐四十卷,即使连夜刻经也要十天半月的时间。”
文殊菩萨深表歉意地看看叶昊天,双手一摊道:“你看,这……”
叶昊天本是书迷,怎肯放过这难得的良机,于是道:“身入宝山总不能空手而回,能否容弟子进去一观?”
却听一个身材矮胖的人笑道:“好说,藏经阁的书本来就是让大家随意翻阅的,你尽管入被翻阅,不分昼夜,想看多久看多久!不但有茶水供应,看累了还有静坐休息的蒲团。”
叶昊天闻言大喜,想想留在须弥神山的时间只有两三天,于是转头对文殊菩萨道:“弟子想入内观书,菩萨您忙您的,不耽误您的时间了。”最后他还没忘问了问佛宗大会的时间和地点。
文殊菩萨一一讲得明白,随即转身离去。
叶昊天快步进入藏经阁,望着汗牛充栋的藏书欣喜不已。
兰儿苦笑着摇摇头,跟着缓步入内,顺手找了本浅显的书看了起来。
如今的叶昊天看书更是快得不行,早已不是一目十行、一目千行的水平了。他的手里没有一本书,连眼睛也没有睁开,只是盘膝静坐在书架丛中,心中想着书本的样子,神识便自动扫描起来,将一本本经书的内容源源不断地灌入脑中。由于上山的时候得到诸位菩萨提纲切领的讲解,他现在很容易就能抓住一本书所讲的主要的内容,因此只是短短的几个时辰便将所有的经书浏览了一遍。
他们在藏经阁内呆了一整天,并不纯粹为了看书,更多的时间主要用于揣摩思考。
第二天,叶昊天看兰儿实在有些熬不住了,就带她出门到处闲逛。由于佛宗大会即将召开,所以山上的菩萨越来越多,时不时可以见到几个闻名天下的人物,惹得兰儿远远地跟着看了又看,就象乡下的小女孩初次进城一样,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