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守村人-> 第九百一十二章 邻里周边同开拓

第九百一十二章 邻里周边同开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郭知府挨说之后连忙谢罪,随即又非常茫然,自己的心思怎么被猜到的?

    接着安心吃饭,无非是方式错了,目的是对的,为百姓着想,卖啤酒,再遇到发芽的麦子便换成钱。

    “今晚诸位在此住下,各家已派人送去消息与东西,咱多呆些时日。”

    朱棡让人把话传下去,府里的人会找到各文吏询问情况,最后再整理,说不定就发现好的事情。

    像哪里有人总去捡山杏,说明当地的土壤为酸性。

    山杏不值钱,却可以嫁接其他的树,比如桃子和李子。

    一个信息分析出来,便省了大家乱跑的工夫,前提是他们说实话,如果瞎编就麻烦喽!

    先喝酒,晕乎乎的才能回忆起更多的事情,精酿啤酒酒精度高,麦芽度也高,啤酒沫子喝起来甜甜的像冰淇淋。

    文吏的俸禄很低,平时吃不到许多肉,今天算是开荤了,吃得过瘾,刀削面可以不吃,吃肉串便可。

    在知道家里会有人送去大量肉串和臊子后,他们吃得心安理得,否则总有负罪感,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家人在家等自己。

    此刻眼看着王府的人把一只只整只的香酥鸭和一盆盆的铁锅炖大鹅,加上面团、臊子,装在大的食篮中拎去给家人,一个个的脸上笑出了花。

    “这个香酥鸭可是咱村子专门为咱这里弄出来的,先蒸后炸,以后就是咱太原府的特色,好好养鸭子。”

    朱棡看着打包的大肥鸭子,再提一句,下丘村专门弄出来的,符合当地人口味。

    也不晓得下丘村怎么回事儿,总是能弄出任何一处地方的人爱吃的菜。

    福华楼又请了厨子,忙不过来了,专门学各个地方的菜,买了更多的地盘盖楼,终于与下丘村和图书馆连上。

    里面有光禄寺全部的菜,光禄寺不敢研究新的菜,怕陛下吃了后觉得难吃,只能等下丘村。

    下丘村无所谓,做了新的菜拿给宫里的人,爱吃的就吃,不爱吃的说一下哪里不符合要求,就知道每人的口味什么样了。

    下丘村没有固定的菜,按照不同人的需求来做,同样的酱茄条,有人愿意吃蒜末多的,有人愿意吃咸点的,还有的喜欢豆瓣酱……

    根据每个人的口味来做,包括怀孕的,像太子妃,她口味会变,随着来变化做菜就行。

    酒楼不行,天知道谁爱吃什么,只能尽量地把菜细分。

    包括给四弟准备的焖炉烤鸭,要在北平行省用,那里水多,养鸭子容易。

    官员们中午吃过香酥鸭,确实香,解馋,油大,先蒸后炸,缺油水的人最爱吃。

    什么时候百姓不缺油水了,这样的美食也就到了落幕的时刻,不会再有人趋之若鹜。

    从买肉买肥的到买肉买瘦,便看出国家经济状况如何。

    当排骨的价钱比肉贵,就说明社会收入水平。

    大明百姓还缺油水,便宜的铁板鸭架和鸡架依旧是好东西。

    还是郭知府出声:“殿下,池塘挖了,由于附近有河流,无河流之处,难以养殖鸭鹅,可有良方?”

    他学会直接提要求了,不能算计,被识破了好尴尬,得谢罪。

    “种树、种荆棘类的、种枣子,打井,先把植物养活了,等下雨的时候它们会帮着储水,遮挡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要有种子育苗的基地,选择土壤好的地方,追求速度的话,扦插,派人养护,有个三四年就结枣子了。

    到时候咱看着差不多了,过来就藩,种了咱就藩的时候就有,不种还得咱过来种。

    一定要种树,回头咱叫父皇下令,大同府、平阳府,都得给咱种树,不要连累咱。”

    朱棡一脸嫌弃的样子,他知道一旦北面的大同和南边的平阳出问题,父皇保证让自己救。

    下丘村给出的办法是沿黄河与长江沿岸,使劲种树,种防护林,然后再种经济林,其他的灌木等。

    黄河得先减少泥沙入河,然后再考虑把原来的泥沙给冲进海里,地上悬河便能落下去。

    每年黄河冰封后,下游河道清淤,等来年开春开河,水冲下来,把没掏好的泥沙冲走。

    长此以往,只要坚持下去,地上河保证消失,再不担心发洪水。

    太原府的官员没有如此大的规划,他们对自己的太原府都很愁,按部就班来做,现在已经朝纲了,前人没这么安排过。

    同知柴殊听着,眉头紧锁:“殿下可否等百姓收完麦子,再种下其他作物后安排活计?”

    另五个人点头,不是咱们不听命令,实在是百姓忙不过来。

    “没说让百姓现在去干,咱带着收割机和翻耕机、起垄器、打井机。

    黄土地打井容易,最怕的是有大石头,可费钻头了。

    水层浅的地方用压力井,自己手动压,效率比较低,却好过没水。

    水层深的井口大,上辘轳,咱也有抽水机,或者双孔循环的方式,蜀地抽卤水就这么干的。”

    朱棡根本没想过叫百姓去挖井,遇到黄泥地,一锹一锹地挖,一边挖一边渗水,麻烦死了。

    队伍带着各种设备,一口井管一大片地方的耐旱作物,旱的时候给点水便茁壮成长,等长大了,下雨储水多,地下水位跟着升高。

    朱樉帮着弟弟补充:“待形成规模,林地、灌木丛里可养鸡,只要有鸡,咱们必然有办法吃。

    咱那里也一样,把周围的州府整合起来,以西安府为中心,打造大区域经济环境。

    其他地方富裕了,咱们自己的封地才有好日子过,要不总得补贴他们。”

    “咱那同样。”朱棣附和:“父皇见咱们的封地好,一道命令下来,咱这等劳苦命就得动起来。

    与其那般,不如现在帮着旁边的州府,总归逃不掉的。

    到时咱的封地收入那么高,咱又能花多少?还不是给其他人,咱一天难道吃一百顿饭?”

    六个府官无话可说,殿下已经帮着想好了,照着做还不简单,到时候看看新的打井东西长啥样。

    一顿饭吃完,除了职守的人,其他的全去休息。

    里长照例来憨憨这里,看憨憨在那烤串、画图。

    “我先把最近要去的地方看看,画行程路线图,本地有铁矿和煤矿,找最好采的,不能都指望马鞍山,这里基础建设的材料一应俱全。”

    朱闻天一手串儿,一手笔,示意里长自己找地方坐。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