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守村人->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攻关难易留传统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攻关难易留传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吴王朱橚海鲜没吃到,河鲜吃到了,船队拼命赶回来,顺便捞鱼。

    苇泽关东三条河汇聚,绵蔓水、沾水、松溪河,一起变成冶水。

    沾水属于季节性河流,水多水少看下不下雨。

    今天有时间,大家连续骑乘牲口,腰酸背疼腿抽筋,晚上要好好休息。

    用上大铁锅,里面炖着鱼,准备炖好后放凉了吃,如此能够多炖一会儿,不怕炖碎了,这样更入味儿!

    吃的时候必须要凉着吃,有鱼冻儿,鱼与冻儿混合在一起,所以碎了也不散。

    一般用来炖鱼小、皮后、肉柴的鱼,那么大十厘米以下的小鱼,去了鱼头就没什么可吃的了。

    会吃的人把内脏收拾出来,鱼就放到锅里炖啊炖,熟透了放凉,不然盛不出来。

    苇泽关不是空关,有人住,守军及其家人,功能设施很全,杂货铺、市场、酒楼、客栈、茶肆……

    从山那边到这边,别的路太难走,只有关口方便,否则绕吧!这个是太行山脉,不是小山丘。

    朱闻天站在关头上向东看,苇泽关属于太原府,最初是用来防备东边的敌人。

    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建的关,她有自己的娘子军,跟着父亲打天下,故此苇泽关又叫娘子关。

    朱闻天来过,只是与现在的不一样,周围也见不到铁路,正常有一个条铁路,叫石太铁路,石家庄到太原。

    最初的时候窄轨铁路,后来经过几次扩建和改建,就成了正常轨宽的铁路。

    开始的时候不叫石家庄的石,叫正定县的正,现在明朝叫真定县,这里是真定路。

    既然这个关是李世民姐姐为了守后方长安建的,它属于东外西内,归太原府朱棡管。

    属于自己人,对于朱棡来讲,军队是最亲的,所以大鱼都留给军队晾晒鱼干,吃的是巴掌大的小鱼,炖。

    三百个军户守在此地,管来往的商人收点税,没有票据的税,交钱就对了,要不然也不抓你,就不让你进,你绕路吧!

    商人们选择给钱、给东西,不绕,坚决不绕,如果路能绕,这还是娘子关吗?敌人全绕了。

    “憨憨哥,用氧气瓶,从水底能潜过来,带上咱们的枪,于背后下手,便能夺取娘子关。”

    亲王们泡澡按摩,不需要下丘村的人照顾,朱闻天的小伙伴们跟他一起站在城头上,另外二十個配合里长去指挥。

    铃儿在考虑如何攻打娘子关,旁边的河是从西向东流,东边想拿船攻,处在逆流形势下。

    都不用船,弄点木排放上燃烧物一扔就够下游难受的了,得用竿子往别处顶,船多终究躲不过去,何况它冒烟。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晚上派出敢死队带着氧气瓶潜水过来,打一个偷袭。

    “咱还需要潜水?咱的武器直接打,强攻,下面的人突击步枪封锁垛口,其他人冲上去放炸药包。”

    朱闻天见周围没有外人,终于能够好好说话了,赶紧多说两句。

    “咱村子的武器最大的作用是对内威慑,让百姓知道朝廷有多厉害。

    大明建国时间短,许多地方民心不稳,鹰的事情还未解决,总有人想使坏。

    地方上其实有占山为王的土匪,正在陆续剿灭,必须杀一批,他们手上沾了太多血。

    同时军队的士气高昂,武器凌驾在敌人之上,伤亡率降低,军户家人不那么悲观。

    以后要研发更好的武器,打海战用,谁控制了海洋谁便控制了财富。

    在咱们大明之外的地方,战争始终未停止,包括吕宋更南边的很多小国……”

    小伙伴们最爱听憨憨哥介绍外面的事情,至于憨憨哥怎么知道的,不重要!

    朱闻天讲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方,新加坡原来也是泰国的。

    在那里除了马六甲海峡,还可以有一个泰国的克拉运河,五十六公里,说炸就炸出来。

    他那时不修是因为别人阻挠,克拉运河一修,马六甲海峡不值钱了。

    再一个修了运河,另一边都是现在大食人,他们的信仰不一样,一直吵着要独立,新加坡能独立,他们为什么不行?

    朱闻天在城头上找个小石头,于地上画简单的地图,说眼下那边大概的国家、部落、风土人情。

    郑和还未下西洋,轮不到他了,他此刻在云南,才三岁,虚岁四岁了,家族跟元朝的梁王混。

    历史上要等七年后打元梁王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时,把他抓住,他小,不杀,小的都是变成太监。

    之后是跟朱棣混,朱棣把他派出去,说是去找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跑海外去了。

    其实根本就不是,朱棣就是想赚钱,记载的资料不能说赚钱,要说政治方面的,后来有人不干,钱都让你们赚了,就说什么劳民伤财……

    “咱们现在的时候最好,朱……陛下愿意从海外赚钱,咱们就给拿好东西出来。

    有的地方土地根本不用考虑季节,随时能种,粮食不停地长。

    咱们都吃黄瓜,大明南北不同,种的时间和茬也不一样。

    大棚倒是不在乎时间,却只能种一次几个月就罢园。

    但有的地方种一回可以收获好几年,一直长,不停地长,然后那地方很穷。”

    朱闻天说起更远的地方,非洲,有的地方土壤好,气候好,根本无须考虑吃的问题。

    一个小伙伴眨眨眼睛,要不是憨憨哥说,他会认为对方骗他。

    “憨憨哥,那样的地咋会穷呢?”小伙伴忍不住问。

    “懒啊!如果把你送到一个种啥都能疯狂长的地方,你要干什么?”朱闻天问。

    “啊?我啊?我要种地,然后养很多牲畜,地里的粮食收获了保存好,菜呢干制,再腌制。

    牲畜多了做成风干肉、火腿、腊肠,奶酪也容易保存。

    找到其他人一起建窑烧砖瓦,盖大房子,然后大家一起过好日子。”

    小伙伴眼睛亮亮的,首先想着储备,属于传统,种地、饲养、储备、盖房子。

    “四季生长蔬菜,还要做干的?”朱闻天又问。

    “万一突然遇到灾害了呢?咱不能指望老天爷,得靠自己。”

    小伙伴点头,有多少蔬菜都得储备。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