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女生小说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333章 击鼓摧花

第333章 击鼓摧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虞皇后最不喜欢的一道菜就是春盘。

    春盘俗称五辛盘,元日吃,立春吃,寒食、清明也要吃,贵庶都吃,只不过贵族的春盘得用薄饼卷着吃,摆盘也更讲究,在虞皇后看来,摆盘再精致,也无非是那几样不值钱的食材,完全没有吃头。

    她还不喜欢合食,是坚定的分食拥护者,因为作为皇后,如果分食,她的菜肴品类仅次于皇帝,这能体现她与众不同的身份,她可是皇后,跟妃嫔们围着一张桌子吃饭,难免会吃到小妾们的剩菜残羹,岂不是妻妾不分了?

    家宴对于虞皇后来说,可有可无。

    她从来热衷的都是宫宴,尊卑有别,不仅仅体现在吃食上,首先得体现在服饰上,在宫宴上,哪怕谢氏等等再是跋扈,都不敢挑衅她后宫之主的威严。

    虞皇后就更没兴致和妃嫔们行酒令了。

    她是真不擅饮,且也吟不来诗作不来赋,活生生沦为陪衬,因此当听“行令”二字,立即便说:“妾这身体实在饮不得太多酒,怕是不能行令了……”

    “行酒令,又不是非要让皇后豪饮,只意思着浅酌就罢了,我也想好了,不必行多么复杂的酒令,就用击鼓摧花的方式,得花令者也不限吟诗作赋,说个趣话也行,唱首小曲也行,皇后要真是力有不逮,赏赐个物件给小辈嘛,指定小辈替皇后履令也是有趣的,得花令者为令官,还能指定席上一人询问,被询问的人务必以实话应答,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规则,重在交心。”皇帝是下定决心要行令了。

    又指定道:“中女仪击鼓,中女史监令,监令官可听好了,谁要是说扫兴无趣的话也算犯令,你来负责罚酒。”

    瀛姝和中女仪是没有拒绝的余地了。

    第一支花令,还正好被皇后所擎。

    皇后是个连趣话都逗不笑的人,自然也说不出什么趣话来,但今天有婉苏在席上,皇后指定亲儿媳替她应令是最适当的方式,可虞皇后却看也不看婉苏,笑着冲贺夫人说:“阿贺嘴巧,就有劳你了。”

    瀛姝:……

    皇后这是犯令了,作为监令官,瀛姝只能“大公无私”:“禀皇后殿下,酒令规定只能指定晚辈代为行令,贺夫人……并非殿下的晚辈。”

    皇后这回该喝罚酒了,陛下很宽容:“皇后不擅饮,她的罚酒,我就替她饮了。”

    犯令者不能任令官,酒令直接开始下一轮,这回,是乔嫔擎得花令,她先饮了令酒,却也不自己应令,把风头让给了婉苏,婉苏没有吟诗,也未抚琴唱曲,而是说了个趣话,这个趣话是有关范阳公的,讲范阳公有个很看好的门生,性情放阔,爱好饮酒,有回饮谈,也是行酒令,范阳公运气不佳,数次擎得罚酒的签令,几轮下来,就过量了,突见另一个眼生的门生,脸涨得通红,也像是过了量,范阳公于是生出同情来,问他可有表字,眼生的门生确实喝多了,旁若无人摇摇晃晃,半晌不应。

    被看好的门生替他应道:请便。

    范阳公一听,以为那门生无字,沉吟半响,道:你既说了请便,我为你师长,那我就真为你取字了,你无字,名总该有吧。

    眼生门生仍然旁若无人摇摇晃晃。

    还是同门替他回应:吴需。

    范阳公:名为需,便有求,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有道即为有孚,有孚则意光亨、贞吉,利涉大川,‘雅川’为字甚佳。

    范阳公还记得这事,等再见那醉酒的门生,便以雅川称之,对方大惑不解,范阳公后来也总算弄清楚了,原来门生有字,为清宾,并不姓吴,也不名需,是他喝多了,把清宾听成“请便”,替应的门生言下之意是“无需先生取字”,他又再生误解。

    这个趣话虞皇后是听不懂的,可看众人都在笑,她也跟着笑,没有挑瀛姝这个监令官的毛病——侍应而已,分量当然和太子妃没得比,先忍了。

    虞皇后此时还记得婉苏毕竟是她的亲儿媳妇。

    乔嫔成了令官,她问虞皇后:“皇后殿下今日气色是极佳的,正应人逢喜事精神爽的俗话,妾好奇的则是,殿下有无弄新妇?”

    乔嫔现说的“弄新妇”,跟亲迎礼时的“弄新妇”意义大不相同,太子大婚自然不会有“弄新妇”的场面,约是在新婚期,皇后会避开闲杂人,询问太子妃和太子间的相处情境,问得新妇脸红了,就应了“弄新妇”的景,这也是婆媳间相处的亲昵方式,乔嫔问这话,还算悟懂了皇帝的意思,至少不用挨罚酒。

    婉苏的脸就已经红了。

    虞皇后却不解风情,说:“我看着太子妃,疼都疼不过来呢,当然不能捉弄她的。”

    接下来是石嫔擎得花令,她直接认罚了,却不曾扫兴:“我是好酒的人,故意喝的这罚酒,还可以多饮几杯,我是有话要问淑妃。”

    李嫔精神一振:“阿石请问。”

    李嫔过去名位排在石嫔之后,可现在成了九嫔之首,对人的称谓就改了,石嫔也并不在意,说:“淑妃今日的衣香甚是清幽,未知使用的什么香?”

    “这可考究了,有十二种干花,十二种木香,加上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龙涎香,经共十九道香序,得了香,还得寻清幽之境,封存半载,隔着上好的琥珀片熏成,熏好的衣裳还得在紫檀箱里放上几日,又取出挂在通风处,还要隔上几日才有这种香气呢。”

    瀛姝听得抿唇笑。

    这就是云宵香的制法,云宵香其实太浓烈,熏衣后要把香味晾散后才能得其精遂,可衣物不能经曝晒,需得阴凉通风处晾散,这种香富贵又雅致,倒是符合李嫔的气韵。

    再接下来,就是南次擎得花令了。

    他也说了过趣话。

    “这是我听来的,有一家子,四代同堂,曾祖父自诩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时常和子孙们饮谈,不过都是曾祖父长篇而论,子孙们摒息受教。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名士,曾祖父待名士如贵宾,说了一番礼贤下士的重要性,还讲了周公吐哺的典故,问名士,‘觉得我族门风如何’?

    名士颇狂放,应道‘君非周公’。

    曾祖父大喜,举盏敬名士,又说‘我虽非周公,君确为贤士,有君相助,何愁我不能誉比周公’?”

    南次说到这里,三皇子已经放下了酒杯,努力咽下酒。

    “名士无话可说,连酒都不想喝了。”

    三皇子:……

    “名士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关键吐哺的人得是周公,君又不是周公,吐不吐哺,与我何干呢,我若非贤士,助君也无用,我若为贤士……这就掷杯而去了。’”

    这种客人怼主人的场面,十分尴尬的。

    皇帝却听得津津有味:“东道主怎么说?”

    “东道主说‘贤士为我座上宾,莫不知我原本就是周姓?我正是周公啊。’”

    皇帝陛下也:……

    南次笑道:“后来贤士送给了‘周公’一幅字。”

    “居然还赠字了?”这话,是三皇子问的。

    “那幅字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这下连司空月狐都放下了酒盏,他还没来得及喝酒,也没有努力咽酒。

    虞皇后依然遍寻不到笑点,只觉这场家宴越发无趣,突听当了令官的南次说:“我问七弟,可知晚食绝不能吃何食?”

    这算是什么有趣的话题?虞皇后当即立断:“监令官还不罚酒?”

    气氛正好,皇帝陛下都在思考晚食绝对不能吃什么食物,听虞皇后颇有些严厉的口吻,转脸盯着跟他一同坐在大方桌上首的人:“生活中的情趣,除了琴棋书画,也包括了衣食起居,五郎这提问并未犯令。”

    “陛下怎不想想答案是否无趣?”虞皇后不服道:“再是讲究养生,晚食还有什么绝对不能吃的吃食?除了已经馊坏的食物,不就还剩落了毒物的吃食么?虽然陛下有言在先,家宴上不必顾忌,可妾以为,哪怕是普通人家聚宴,也不该说起这些凶险之事。”

    “皇后过虑了,且听听七郎如何应答才是。”司空通其实已经看见了最小的儿子眼睛发亮跃跃欲试,显然明白过来应当如何应答。

    “晚食当然绝不能吃朝食!”七皇子赶紧表现聪明才智。

    南次原本就没想过为难谁,不然就冲二、六两皇子提问了,也只有这两位或许才会和虞皇后想到一块。

    司空通已经大笑起来:“晚食当然绝不能吃朝食,也不能吃午食,五郎问得妙,七郎答得更妙,不过按行令的规则,当赏令官,就赏酒吧,监令官快替五郎斟酒。”

    皇帝陛下当场称赞南次,让瀛姝如释重负,看来南次是顺利通过了考验,他用了这么个巧妙的方式暗示她安心。

    又过了两轮,虞皇后再度擎得花令,她已经极其不耐烦了,才指定太子替她应令,司空北辰今日也并没有借机显摆他的诗赋才华,虽然得知今晚有春季家宴时,他其实挖空心思写了几首颂春的小诗,可君父声明了这场家宴以有趣为主,他自然得迎合。

    太子讲的事倒也颇为有趣。

    虞皇后这回终于当了令官,针对了二皇子提问:“我听说旧岁时大中正设宴谢恩,二郎送了重礼,不知送了多重的礼,二郎过去可少和江东陆的子弟来往的,这回如此捧场,难道是相中了江东陆门的哪位闺秀不成?二郎今年眼看便要及冠了,如果二郎婚事也定下来,这才是一件大喜事。”

    贺夫人这段时间都心情不佳,突然间也是无法转为愉悦的,原本心不在焉,此时却如临大敌,将酒杯一顿:“大中正的谢恩宴,多少人都送去了重礼恭贺,难不成都是为了和陆门联姻?二郎的婚事可轮不到皇后操心!”

    “阿贺,你这可是犯令了,皇后殿下问的是二郎,阿贺却抢着应答,并对皇后语出不敬,该饮罚酒了。”郑夫人为皇后助拳。

    瀛姝这监令官一动不动,她在等着陛下的示意。

    司空通就知道,今日这场家宴终是会有人按捺不住跳出来扫兴,不过眼瞧着三皇子如坐针毡的模样,竟觉多了分安慰——三郎最近的转变极大,不枉他嘱咐瀛姝一番提醒敲打的苦心。

    “贺妃未得花令,不该应令,便称不上犯令,不过贺妃的确不该冒犯皇后,今日家宴,暂且不究,这事改日再理论。”

    虞皇后使劲挤出来的笑容彻底僵在了脸上。

    “二郎,你若不应答,可是犯令了。”司空通又说。

    二皇子方才应答:“父皇有言在先,应答者务必说心里话,儿臣就只好说实话了。儿臣送的所谓重礼嘛,都是自己攒下来的名家字画一类事物,至于儿臣心悦之人,并不是陆家的闺秀,而是神元殿君。”

    春季家宴,神元殿君并没有出席,二皇子这番表白神元殿君现在听不见,也只能对皇后、郑夫人造成刺激。

    虞皇后刚要说话,鼓声又响了。

    终于轮到郑夫人擎得花令,她不需要指定小辈代为应令,但也没有挖空心思去讲趣话,她不惧扫皇帝陛下的兴头,她算看明白了,皇帝对她分明早就心存不满,尤其是当设计让谢氏知悉被用绝嗣药后,皇帝对她的怒怨根本不可能消除了——但那又如何呢?她可不是李氏之流,只能依赖帝幸!那些浅薄的女人再是如何受宠,至多也只能够终老于永乐宫,她争太后之位,可不是为了在永乐宫平平安安养老的。

    郑夫人以一首琵琶曲应令。

    这倒是让瀛姝颇有些惊奇,她当然知道做为长平郑的嫡女,郑夫人不大可能对音律一无所知,但因为她从没听过郑夫人弹奏琴瑟,没想到郑夫人的琴技竟这般不俗,这是一首古曲,是以“十面埋伏”的史故创作,演绎的是一场紧张激亢的战争,对于弹奏者的技艺要求极高,而郑夫人的琴技,是值得击掌称绝的。

    皇帝陛下也的确击掌道:“我竟从不知,郑妃的琴技竟如此高超。”

    灯火下,郑夫人的面容比冰封的塘池还要清冷平静,她将琵琶递给宫人,起身回到席上:“二郎,我来问你,华林苑中,你是否最喜疏声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