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女生小说 -> 河海奔流-> 第三十三章 诸葛献计

第三十三章 诸葛献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1939年1月,日军二次侵占利津县城,建立了日伪政权,扩充伪军,修筑碉堡,安设据点,强化治安,大范围实行“三光政策”,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夜幕下,利津北部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昏暗的油灯下,一张老旧的桌子上放着一张手绘的地图,傅瑞五、云尚仁等七八个农民打扮的汉子或坐或站地围在屋子四周,桌子正面坐着的正是旅长杨国夫,桌子旁边还坐了四五位身穿八路军军装的人。原来他们正在召开“诸葛亮会议”,大伙正在七嘴八舌热烈地讨论着……

    突然,傅瑞五起身来到桌前,仔仔细细向大家讲了一阵子。杨旅长听了,沉思半晌,猛然站起身:

    “好!就按老黑说的!哈哈哈……”

    说完,杨国夫就与大伙紧锣密鼓地布置起来。

    鲁北平原地区,东接胶东,南跨胶济铁路与鲁中相邻,西枕津浦铁路,北连冀鲁边区的黄河入海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杨国夫延安“抗大”毕业后,主动请缨,要求到环境更加险恶、斗争尤为复杂的山东地区,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开展灵活多样的抗日游击战争。

    茫茫无际的大平原,地势平坦,四通八达,视野开阔,一望数里。日军部队机械化程度较高,车马配备完善,部队行动迅速,火力强大。反观我军装备落后,活动全靠两条腿,而且最要命的是一旦与敌军遭遇,无处躲无处藏,拼死抵抗,火力又严重不足。如此以来,开阔的平原地区,就给敌人提供了可以长途奔袭的有利条件。

    为此,杨国夫和各路指战员可是没少费心思,多次发动群众,召开了“诸葛亮会议”,请大家献言献策,力求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会议上有人提出:目前形势严峻,地势又比较特殊,部队应暂时撤回鲁南山区活动,等条件成熟再打回来。这条建议显然与目前总的战略方针相背。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仿效其他地区开展地道战,可是鲁北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多是松软多水的砂质淤积地层,极易坍塌,根本不适合大面积、长距离的坑道挖掘,很显然这一条同样也是不太适合。

    多次会议之后,大家仍然是毫无头绪,一筹莫展,直到这次黑哥傅瑞五的一席话,才算是茅塞顿开:地下坑道既然不行,那就改挖地上壕沟。

    于是,在整个鲁北战区,八路军向全区群众发出了“改造平原地形,大挖抗日沟渠”的号召。

    指示迅速传达下来,接着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一逮到机会,就到处是兴高采烈挖地渠的官兵,到处是热火朝天挑壕沟的群众,改造地形、支持抗战的大运动就在鲁北大地轰轰烈烈地快速开展了起来。

    广大群众发扬了惊人的创造力,先后开挖了“抗日交通沟”、“抗日封锁沟”、“保村护庄沟”等多种形势的抗日沟,从而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网格模式。这样,既便于我军机动作战,又利于军民隐蔽转移的抗日沟网,使整个鲁北平原变成了村村相连、庄庄相通的管网地带。

    另一方面,抗日沟的开挖也大大迟滞了日军的进攻速度,日军“长途奔袭”的闪电战术再也无法有效施展了。。

    这一日,正在满头大汗、挥镐刨土的傅瑞五被杨国夫急急忙忙喊到了指挥部:上级命令,傅瑞五立刻动身奔赴延安,参加“抗大”的短训学习。

    接到命令后,傅瑞五很是兴奋,急匆匆告别了云尚仁等老战友,飞马扬鞭,向着延安的方向,一路飞奔而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