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94章 百万曹公

第294章 百万曹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终子云弃繻请缨,留镇南越泣血照丹青。”

    “班定远三十六骑纵横西域,以夷制夷万里封侯。”

    “皆我汉之英妙也!”

    刘备一时间心潮彭拜,埋藏在血脉深处的同文同种的联结让他想要长啸一声抒发心情,但又生怕影响其他人的侧耳倾听,于是最终只能压了下来。

    他同样看到了憋的满面通红的三弟,不住的拍着大腿,以抒发心中的激动之情。

    而旁边马超早已经躲得远远的,但同样也侧耳倾听的极为认真。

    毕竟对大汉子民来说,终军班超之名,谁人不知?

    伴奏的鼓声分明,但似乎只是打着拍子,并不喧宾夺主,而随着少男少女声的合唱,来自后世的声音也清楚的在甘露殿内回荡,引得甘露殿周围的内侍都有点好奇频频探首:

    这听起来新奇的调子虽简单,但还挺好听的嘞。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对儒冠的评判让魏征略有皱眉,当即便为儒冠争论两句:

    “先贤亦有言,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君子自当重危行,何来儒冠之误?”

    对魏征激烈的反应,房玄龄笑眯眯反问道:

    “汉儒唐儒可同?”

    魏征也顿时清醒,三四百之隔儒家尚且大不同,更遑论隔断千年的宋元明清之后的儒家。

    随后的两句则是让李世民一叹,想起来了南北朝时死于乱兵的鲍照。

    此人有一首诗词曾让他少年时读了又读,为其扼腕。

    而诗篇第一句便是“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羽檄争驰之景跃然纸上。

    只不过想到其人最终殉国,李世民也不禁低声吟诵了一下这诗的结尾: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此刻听这后世清脆之合唱亦是如此,虽然其意昂然,但他亦是听出了其中一股死节不屈的意味出来。

    而其行文结构也再明了不过,先忆古,后思今,那随后便当为誓师壮志之言也。

    好在随后的内容也并未让李世民失望,随着声音的一路昂然向上,每个字也是听得清清楚楚。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随着声音暂歇,脸都憋得通红的张飞也终于能够发声:

    “哎呦,憋死俺老张了。”

    随即第二句话便是:

    “不能帮后辈扫倭奴净胡尘,大憾矣。”

    话语说的真心实意,于是庞统笑嘻嘻调侃道:

    “后辈最终这不是赢了吗?何须翼德来救?”

    摇摇头,张飞认真道:

    “若真能出手,俺老张必然当先,死亦不悔!”

    “子侄后辈遭欺负,我等何能置身事外乎?”

    这话让将军府内顿时沉默下来,庞统再次第一个摇头赞叹道:

    “翼德之言在理!”

    “然我等无后辈所说的穿越之能,可事者,唯有扫夷开疆以遗子孙,令其少受无妄之灾也。”

    此言博得厅内的一致赞同。

    乱世之苦他们已经吃过了,但此乱若认真分也不过是内乱。

    后辈所遭倭奴之祸,想也知道贼寇必然欲使华夏亡国灭种。

    此等之离乱苦痛,必然百倍千倍于众人这二十几年的遭遇。

    这也让端坐在上首的刘备心中喟叹,心中忽然有了一个愿景。

    等平定乱世天下重归于汉后,大汉骑士扬鞭北域震慑群胡,大汉武士跟随其后合唱此乐。

    不知该是何种盛景?

    ……

    甘露殿中李世民看着光幕上一张张切换的黑白图像,虽难明其义,但亦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容易。

    余音尽后,则是哈哈大笑道:

    “吾唐后辈,壮矣。”

    此时自是没人自讨没趣到站出来指出陛下言语中的疏漏的。

    杜如晦则是首次开始正视起“同志”二字。

    看着老友认真蹙眉思考,房玄龄则是低声笑道:

    “后世国家危难,能扶大厦之将倾者,必然同德同心同志,以此相称,可称适当也。”

    这两字在史册中同样并不多见,杜如晦也同样想起后汉书当中的“六友同志,不仕王莽”。

    两相联系,再想到彼时华夏头悬倭寇之刀,内有清亡之乱,外有驾坚船利炮之夷人。

    简单两字,杜如晦竟从其中品出了一股沉甸甸的重量。

    【回顾咱们的近代史,国际歌有句歌词唱得好。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不仅仅是近代史,从古至今咱们的历史一直也都是一部奋斗史和抗争史。

    而这部抗争史中,除了与异族的斗争抗争融合之外,最重要的部分恰恰就是从古至今的华夏先民对于气候变化的抗争。

    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可以说就是与黄河这条母亲河的抗争,真真正正贯穿了我们历史的始终。

    大禹治水可能是华夏先贤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篇章之一,山海经、史记、尚书、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先贤典籍基本都有记载这个传说并加以注释。

    这个故事基本就确定了中国几千年来面对自然气候的主流基调:

    并非像西方那样造大船逃难一走了之,而是撸起袖子众志成城,办他!

    秦汉唐基本都有对黄河的治理以及修渠引水兴水利的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应该是隋唐大运河。

    毕竟隋炀帝直接将整个隋朝都梭哈了上去,可谓是勇气可嘉,治河成本可谓是旷古绝今。

    虽然广神的初心可能只是想下江南看软妹子,但大运河终归还是为联结华夏南北做出了不俗的贡献,并且为后来的朝代出了一道难题。

    隋唐后气候变化加上水土流失,黄河这条母亲河时常发怒,宋朝和明朝的历史基本上也是对黄河的治理史。

    元朝啥情况就不多赘述,对黄河的治理不能说是无动于衷吧,只能说是彻底躺平:爷玩海运去了!

    好在大明出了个牛人水利专家潘季驯,首创“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办法成功治理黄河,收拾了带元扔下的烂摊子。

    不过其中值得吐槽的就是元朝或是躺平或是以宋为鉴,总之正确的改漕运为海运。

    结果到了明朝因为禁海又给改回去了。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废漕改海断然不许!“

    这句大伙耳熟能详的影视台词也算是透露了一部分明亡之因。

    不过说到与用水相关,近年来网上总是有一个说法,与今天气候的主题还有点关系。

    部分人认为古罗马帝国就已经实现了自来水,高明!

    古中国一直到民国还在依赖井水,看天吃饭,真是躺平!

    而这,UP主就要为祖宗们说两句话了。】

    汴京暖房,赵普将那后世所合唱的乐词写好默默读了两遍,简直是越看越喜欢。

    其中追思强汉,号召良家子为国出力的想法他也看的分明。

    只不过最后一句话让赵普有点愕然:

    “倭奴?”

    倭国他当然知晓,毕竟前唐与其打过不少交道,算不上陌生。

    但在赵普过去的人生几十年里,确实没见过倭奴。

    此处不仅将其写入其中,而且如此郑重其事?

    赵匡胤一言不发,反而侧了侧脑袋朝着赵普发问:

    “则平以为漕运较之海运如何?”

    赵普沉吟了一下,若是以前,海运只能说是无稽之谈,但此时听闻宋之后有改海运,而且看这声音的意思,海运乃是正途……

    不不不,赵普心中摇了摇头,这些其实都算不上什么紧要,真正的问题是此时官家的忽然发问。

    虽是私下问询,但此时赵普左手边是赵光义,右手边是赵匡胤。

    他能感觉得出来,官家虽是随口所说,但此时左右两边都隐隐有视线在盯着他,眼看就非得拿出来一个说法不可。

    刚回汴京还不足两个月的赵普顿时有点为难,一再沉吟。

    赵光义此时已有点不耐道:

    “兄长,仙家亦有言,百万……”

    话还未没说完就听“哐啷”一声,赵匡胤俯身将不小心掉到地上的玉斧捡了起来:

    “百万什么?”

    赵光义当即住口一言不发。

    赵普双眼盯着光幕头也不抬道:

    “臣以为,汴京地处要害,漕运不可停。”

    赵光义脸上漾起笑容,但赵普还没说完:

    “然合后世断言,海运亦当试行。”

    赵光义脸上的笑意隐去,但旋即就又捏了点笑意涂抹在脸上,开始对赵普称赞起来。

    ……

    李世民对这三言两语琢磨了一下,随即就大胆猜想:

    “这元之都城,恐怕乃临海之地。”

    也是唯有如此,才能解释这蒙古元对黄河之滥置之不理,反而兴海运。

    毕竟看后世蒙古国之位置就知晓,说什么蒙古,都是胡人罢了。

    弯弓射鸟之辈,岂能有如此远见知海事乎?

    而其临海,且依然靠北需要南方之粮。

    脑中稍微想了一下基本就可断定:

    要么是临海之大城,要么便是其地有河入海。

    再寻一地势相较险要之地,心中已经有模糊猜测:

    “这北京,应该能享三会海口之地便利,又能控幽州之地利。”

    而再一想想后世那一路走低的气温,以及富庶的南方,李世民也不禁有了猜测:

    “居苦寒之北,遥控富庶江淮,难也。”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