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谍影:命令与征服-> 第1163章,念头通达 第1163章,念头通达
- “嗒嗒嗒……”
“嗒嗒嗒……”
马蹄声如雷。卷起满天的黄土。
这个时代的黄土高原,环境真的非常恶劣。几乎没有任何植被。
所有的山脊都是光秃秃的。只有干涸板结的黄土。
从经济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价值。
所以,后来日寇陆军航空兵发现,轰炸陕北太亏了。
用造价几百日元、几千日元的航空炸弹,去轰炸价值不足一日元的土坯房……
打开世界地图。
被跟踪的红点有三个。
一个是赵四。
两个是潜伏在土匪里面的日寇。
现在,张庸跟踪的就是尼古拉赵四。它应该和土匪半天云在一起。
“嗒嗒嗒……”
“嗒嗒嗒……”
急促前进。
逐渐靠近。
忽然发现前面有白点。有枪。
静悄悄的靠近。发现是红军骑兵战士。随后出现黄点。
哦,是杜章元的骑兵连。
上前。
和对方打招呼。
果然。
很快见到陈部长。
“张专员。”
“陈部长。”
“你们进攻的怎么样了?”
“我们之前也回去了根据地一趟。也是刚刚回来的。”
“是吗?”
张庸看看四周。
哦,的确。骑兵连人数增加了。
兵员似乎也更换了?之前见过的很多骑兵都没出现。
大部分的骑兵都是陌生面孔。
“走吧!”
“好!”
张庸带着部队前行。
靠近土匪老巢。
确定就是匪首半天云的老巢。
难得的,这一次没有躲藏在迷宫当中。而是一個小山村。
但是,依然易守难攻!
小山村的四周,都是隆起的山脊。土匪在上面设置有防御工事。
想要进入小山村,必须拿下周围山脊。
但是山脊都是光溜溜的,空手拿上去都困难,何况是带着武器发起攻击?
有些土匪也是老兵油子,枪法很准的。
光秃秃的山脊,没有任何隐蔽物。绝对会被土匪一枪一个的。
仔细查看。
发现土匪居然还有机枪火力点。
架设的也是捷克式轻机枪。查看到的就有七挺。估计还有更多。
进入地图监控范围的白点,就有一百多个。估计地图外面的更多。保守估计,土匪的数量,可能有三百人。
搜索红点。
暂时只有尼古拉赵四一个。
其他的日寇,可能不在这里。又或者是已经撤走了。
“地形不利啊!”陈部长皱眉。
“没事。我有炮。”张庸倒是有些轻描淡写。
地形不利,其实是双刃剑。
看什么武器。
如果是单纯的步枪,当然不利。
但是,如果是有迫击炮,那不利的就是土匪了。
土匪的防御工事修建的比较简陋,挡挡子弹或许还行。挡炮弹就扯淡了。
下令架炮。
然后发射。
“哐!”
“哐!”
两门60毫米迫击炮最先发射。
它们比较轻便。假设速度快。
老手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够展开射击。然后急促射。
“嘭!”
“嘭!”
然后是81毫米迫击炮发射。
它的展开速度比较慢。但是炮弹的威力大。射程远。
“轰……”
“轰……”
爆炸声传来。
山脊上扬起大量尘土。
张庸举起望远镜观察。
无意中发现,陈部长并没有望远镜。
杜章元更加没有。
看来,红军很缺望远镜啊!
检查随身空间。发现里面的望远镜还挺多的。
有五个。
于是全部拿出来交给陈部长。
“这……”
“送给你们红军的前线指挥官的。”
“这……”
“现在是国共合作。我送你们一点装备,你们不会怀疑我是包藏祸心吧!”
“当然不!”
陈部长愉快的将接过。
张庸都这么说了,再推辞,就没有意思了。
何况,红军的确是很需要望远镜。
事实上,红军现在是什么都很缺。
“那就好。”
张庸继续检查随身空间。
发现里面又有三个瞄准镜。拿出来。是配套马四环的。
于是全部拿出来。交给杜章元。
之前红军骑兵连也有缴获部分马四环的。正好用上。
“谢谢!”
杜章元十分高兴的接过。
这种瞄准镜是非常稀罕的。他当然高兴了。
红军骑兵连没有重武器。子弹也不多。必须依靠精准射击消灭敌人。
然而,人的眼睛观察距离毕竟是有限的。两百米外,肉眼就非常难瞄准了。但是有瞄准镜就完全不同。
对于某些敌人来说,瞄准镜完全就是降维打击啊!
“轰……”
“轰……”
爆炸声继续传来。
张庸举着望远镜观察。偶尔帮助修正。
随着炮弹落下,土匪在东南山脊的防御工事被全部摧毁。土匪全部跑掉了。
然后迫击炮开始轰击西北方向的山脊。同样摧毁。
残存的土匪,都是向着小山村巢穴撤退。两边山脊上再也没有活人。
摆摆手。
带着队伍继续前进。
地图边缘出现越来越多的白点。都带枪。
果然,土匪的人数在三百人左右。但是除了赵四,并没有其他的日寇。
“轰……”
“轰……”
继续架炮轰击。
土匪发现不妙。试图反击。
这个小山村,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张庸进来这条。
一旦出路被堵死了。里面的人只能困兽犹斗。又或者是翻越两侧的山脊。然后逃窜。
“哒哒哒……”
“哒哒哒……”
捷克式轻机枪终于有上场的机会。
这种配备30发弯弹匣的轻机枪,重心其实有点不稳。
它不适合端起来射击。而是适合架在地上射击。架在地上,就没有重心不重心的问题。
土匪的反击很快被打退。
这是必然的。土匪的战斗力,能有多强?
如果是土匪里面有隐藏的日寇。另当别论。但是他们没有啊!
“砰!”
“砰!”
红军战士的攻击很猛。
虽然是骑兵下马。但是,步兵的本领也很强。
土匪根本无法抵抗。
节节败退。
张庸和陈部长跟在队伍后面。
仿佛闲庭信步。
打仗,是战士们的事。
这样的场合,他们负责观察就行。
一边向前走,一边聊天。
“张专员。”
“什么?”
“你位高权重的,怎么会跑来亲自剿匪?”
“谁位高权重?”
“你啊!你是军政委员会督察专员,全国才九个啊!”
“哦。专员就不能来剿匪吗?”
“当然不是。”
“我的老本行是抓日谍。我能做的也是抓日谍。其他事,我不擅长。”
张庸平静回答。
估计是有人委托陈部长和他聊天。
确实,他一个督察专员,整天带着两个骑兵连,跟土匪过不去,似乎大材小用。
但是他张庸乐此不彼。
国家大事什么的,掺杂的政治因素太多。
哪怕是贺主任、林主任这样的人精,也不敢说能够在官场中游刃有余。
如果没有系统,他张庸算个屁啊!
但是系统也搞不定政治和官场啊!
所以……
敬而远之。
避之不及。
做个闲人。游走各方。有机会就“扶扶贫”。其实也挺不错的。
“轰……”
“轰……”
迫击炮继续轰炸。
但是枪声却是逐渐稀落下来了。
张庸举起望远镜。发现大部分的土匪,都已经放下武器。
哦,他们在向红军骑兵连投降。
土匪遇到陕军和东北军就跑。遇到红军就投降。
“来人!”
“到!”
“通知晁连长和孙连长。我们的人都撤出。”
“是。”
命令很快下达。
晁立春和孙德喜各自带着骑兵连撤出。
枪炮声于是逐渐停止。
“专员。”
“专员。”
晁立春和孙德喜来到张庸身边。
张庸命令他们继续撤出。将通道和空间,让给红军的战士。
进入土匪巢穴的道路很狭窄。人员太多的话,根本挤不下。
“是!”
“是!”
两人各自带着队伍撤离。
后面的红军战士终于可以源源不断的进来了。
“陈部长。”
“专员,请说。”
“土匪巢穴就交给你了。”
“我们之前说好的……”
“我赶时间。”
“那……”
“我还要去消灭土匪霸天梁。消灭霸天梁以后,我可能就离开陕北了。剩下的剿匪工作,就全部交给伱们了。”
“冒昧问一句,专员最近有什么工作安排?回去金陵?”
“可能是要去北平一趟把。”
“北平?”
“是的。二十九军那边请我去督察军务。我过段时间就去。”
“哦……”
陈部长若有所思。
张庸于是告辞。暗中释放部分弹药。
红军战士打扫战场的时候,会发现这些弹药,然后当做战利品带走。
因为西路军的失败,此时此刻的红军,其实非常虚弱。哪怕是几万发的子弹,对他们来说,都是久旱逢甘露。
“走!”
带着队伍迅速撤离。
继续去找土匪霸天梁。找到。发现没有红点。
看来,冈部直三郎是将所有的小分队全部撤退了。这个老鬼子倒是精明。发现情况不对,立刻撤退。
他张庸既然来到了陕北,日寇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于是果断撤退。
只有那个冒充货郎的尼古拉赵四还没走。
张庸也没有抓捕赵四。也没揭穿身份。说不定以后还有用。
“轰……”
“轰……”
开始攻击。
一番激战以后,消灭土匪大部。
少部分的土匪逃跑了。可能包括匪首霸天梁。但是已经不足为患。
没有日寇的暗中帮助,土匪的战斗力,也就是那样。最多也就是比战五渣高一点点。以后红军会消灭他们。
扫荡土匪巢穴。
缴获大失所望。
没有多少钱财。
审讯。
得知有价值的物品,都被人带走了。
“谁带走的?”
“三当家和五当家。”
“他们是新来的?”
“对。他们都是新入伙的。”
“来的时候有多少人?”
“二十多个。”
“哦。”
张庸明白了。
日寇的确是全面撤退了。
所有的小分队都被撤回。
这个撤退,应该是离开关中。顺便带走了有价值的财货。
怎么办?
追上去?
算了。成本太高。不值得。
他张庸的时间,还没有廉价到这样的地步。
抓日谍才是他的强项。
既然土匪里面已经没有日谍,他还跑去做什么?
剩下的土匪,不够红军塞牙缝的。
目前的红军,正需要打野发育呢。
撤退。
带队回到西安城。
刚刚入城,就有巡逻宪兵急匆匆赶来。
“报告!”
“说。”
“专员,侍从室请你回电。”
“好。”
张庸看看四周。
发现西北军政公署就在附近。
于是带队过去。想要打电话。
却被遗憾告知。电话已经拆了。公署已经停止使用。
“胡长官不在这里办公?”
“胡长官不喜欢这里。他的司令部设在灞桥。”
“哦。”
张庸只好另觅地方。
最后又回到宪兵司令部。谷八峰出来迎接。
“幸好你来得早。”
“怎么?你们这里的电话也要拆了?”
“对的。”
“川军那边答应了?”
“是的。他们已经答应,允许我团进驻成都。”
“哦。这是好事。”
张庸点点头。没有询问细节。
这种斡旋谈判其实很伤脑筋。贺主任都地中海了。
来到谷八峰办公室。
谷八峰命令总机转接侍从室。然后退出。在门外警戒。
几分钟以后,电话终于接通。
“喂……”
“林主任。我是张庸。”
“少龙啊,是我找你。”
“你说。”
“有个事情啊……”
“林主任,你有话直说吧。我脑子愚钝,你们拐弯抹角,我担心我领会错误。”
“就是北平那边。委座要我询问你的意思。”
“去北平督察军务?我去。”
“少龙,这不是命令。如果你有顾虑,也是正常的……”
“我去。”
“北平目前的局势……”
“我想去将北平的财富都尽快运走。”
“嗯?”
“林主任,想必委座也很清楚。一旦日寇在平津发起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是根本抵抗不住的。国军在华北也没有精锐。根本来不及增援的。所以,平津陷落是必然的。”
“唉……”
“要我去督察军务,那边也是毫无诚意。但是,我要去。我去了以后,想办法将北平的财富全部空运到金陵。说什么也不能落入日寇的手里。”
“哎,少龙,你这个想法很好啊!我们都没想到!”
“是吗?”
“哎,这个想法很好。真的很好。”
“哦……”
张庸立刻低调。
心想,你们不是没想到。
你们是想到了。但是没有办法做到。
因为,你们谁也没有大的本事,能够从北平的漩涡里摄取财富。
但是我张庸可以!
我有些特殊的本领。还有飞机。
只要将财富扒拉到南苑机场。就可以搬上飞机带走。
然后在金陵降落。
林主任为什么会那么高兴?
当然是因为北平的财富搬出来以后,大家都有份。
北平是多少朝古都来着?
里面的财富不可胜数啊!
“你等等。我立刻报告委座。别走开。别走开啊!”
“好的。”
张庸拿着话筒。
心想,难道蒋某人就在旁边?
以为需要几分钟,结果,一分钟不到,林主任就回来了。
“少龙,委座说很好。叫你全力以赴。”
“是!”
“你需要任何援助,侍从室负责安排。”
“谢谢。”
张庸内心毫无波澜。
他当然知道蒋某人会说很好。非常好。
将北平的财富搬出来,落入金陵,等于是落入他蒋某人的口袋里。
谁能不高兴?
当然是全力援助了。要啥给啥。
其实也给不到什么。
因为国府在华北,真的没有嫡系。
华北的国军,都是名义上的,都是一群烂货。老蒋都鄙视他们。
孙殿英……
石友三……
朱怀冰……
哪个不是破烂货?
所以,金陵这边对平津也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嫡系主力都集中在中原或者江南。
平津那边,任凭自生自灭。
“少龙,你有什么要求,我亲自和北平交涉。”
“就一个。我需要接管南苑机场的防务。南苑机场必须交给空警四团负责警戒。”
“少龙,你的要求有点少啊……”
“提多了。对方也不会答应。干脆不提。只做不说。”
“行。我和那边谈。这个条件,那边必须答应。否则,什么都不要谈了。”
“好。”
“如果你还有什么想法和要求,随时来电。我立刻安排。”
“好。”
张庸客套两句。
然后挂掉电话。
没有其他的想法和要求。
军事上的部署懒得提。因为根本是死棋。
无论怎么打都是死路。不会有任何改变。
最终的结果就是撤退。
说真的,如果是换他张庸来指挥,他可能会早早下令撤退。
在平原地区和日寇硬拼,只会白白送死。
存地失人。毫无意义。
存人失地。才有希望。
不是他张庸说的。是伟人说的。事实证明,正确无比。
以后,南苑机场就是他的基本盘。
在没有雷达的时代,只要机场没有被彻底破坏,就是一条通道。
当然,机场被彻底破坏也没事。
张庸相信依靠系统的“导航”功能,撤出平津地区,还是很容易的。
我打不过你,还能不能跑啊!
遇到日寇的主力我就躲。遇到小股部队就吃掉。
只要撤退到山区就安全了。
北平西面的门头沟就是山区。撤退到门头沟,就进入山区了。
距离也就是三十公里左右。
速度快的话,半天就能到。
说的是步行。
如果是从宛平城向西撤离,进入山区,只要十五公里左右。时间更短。
从理论上来说,撤退不是问题。
是撤出平津以后,如何收拢部队,如何寻机反击,如何建立根据地,如何在敌后作战……
不过,那是红党的事了。
红党的部队很快就会进入平津地区,在华北建立根据地。填满国军撤退以后的真空地带。
鬼子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战争的烂泥沼。
一点点的被放血,然后干涸。
出门。
“少龙,你真的要去北平?”
“是的。”
“那边很危险……”
“我去将北平的财富拉走。”
“哦?”
谷八峰立刻眼神闪亮。
这个角度可以有!
“那我……”
“去成都!”
“好吧!”
“再会。”
张庸带着队伍回来西关机场。
在马背上疾驰的时候,依稀间冒出一揽子计划。
军事目标?
经济目标?
好像自己以后,可以专门打击日寇的经济目标。
可以命令曹孟奇率领别动队,专门袭击日寇的工厂、矿山什么的。让日寇没办法产出经济利益。
还有空军的轰炸也是。可以选择日寇的经济目标。
日寇的工厂、矿山,防护能力弱。轰炸难度较小。一炸一个准。
一句话,就是让日寇没钱用。
战争经济不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必须收支均衡。
如果收益和消耗严重不对等。入不敷出,最终的结果,就是日寇的经济彻底崩溃。
日寇海军损失那么大,始终无法有效的补充,就是后方经济不行了。没钱没资源。
空有那么多造船厂,也只能是空着。
日寇占领华夏用了一万块。但是收益不到一百块。往后每年还得投入几千块维护。谁家的经济受得了?
事实上,到1945年,驻守鲁省的部分日寇,几乎都要吃土了。
在C&C里面。如果将敌人的矿石精炼厂给炸了。敌人基本上就等于是完蛋了。
“驾!”
“驾!”
念头通达。
顿时精神抖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