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4章 三倍音速

第154章 三倍音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在八三工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被“借”到南郑去解决问题绝对属于意外情况。

    但这个世界上的风起云涌不会因为这样的意外而停下。

    就在常浩南正在尝试帮助182厂解决机翼结冰这个老大难问题,准备让运8焕发新生的时候,南亚次大陆上也在酝酿着一场新的冲突。

    北方邦,巴雷利专区,帕尔瓦蒂普尔空军基地的飞行简报室内。

    第102中队的飞行员苏米特·穆克吉中校正坐在一张椅子上,听着面前的中队长在一张地图上介绍他接下来要执行任务的相关情况。

    作为整个国家空军中地位最特殊的一支部队,102中队所有岗位所对应的军衔,都比其它单位要高上一级甚至两级。

    就连普通地勤人员中,都有很多军官的身影。

    他们总共只有8架没有任何武装的飞机——6架米格25RBK和2架米格25RUS。

    但这已经足够了。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102中队进行过无数次大胆的抵近乃至越境侦察,但从未有任何对手能够对这些飞机造成过哪怕一次有效威胁。

    也是因为米格25的特性,这支部队在空军内部的绰号叫做“三倍音速”。

    不过今天,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飞行员,穆克吉还是对中队长画出来的航线充满了疑惑。

    按照计划,他在起飞之后要先向西飞行一段距离,把飞行高度升高到23000米以上,然后在阿里格尔附近上空转道向北,跨过边境线约170公里之后,再进行一个急转,重新向西飞行,穿越整个高原地带进入克什米尔,最后从伊堡附近绕上一个大圈之后再返航。

    尽管米格25RB的航程理论上足以支持完成这次飞行,但是接近1800公里的航程也意味着他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加力模式,而这次侦察活动有70%以上的航程都不在己方领空之内,需要时刻防范风险。

    “中队长,为什么不能把任务分成两次分别执行?”

    听完简报的穆克吉向站在简报板旁边的中队长询问道:

    “或者一次起飞两架飞机也可以,这样太极限了。”

    “这个么,上级的要求就是如此,而且命令直接来自新德里,并没有写明具体原因。”

    中队长放下手中的指示棒,走到穆克吉旁边,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

    “不过我听说,是因为你挂在机腹下面的那个设备,最多只能进行6次数据读写就会报废,所以上面想要让每次起飞尽可能多地发挥它的作用。”

    二人几乎同时转过头,看向了不远处停机坪上面那架正在进行飞行前检查的米格25。

    在它的机腹下面挂着一个外形都有点像副油箱,但尺寸还要更大的的流线型物体。

    “所以那个鬼东西到底是什么,带着它飞行的感觉非常糟糕。”

    实际上,这也是让穆克吉感到有些恼火的另一个原因。

    他只知道这个东西是某种侦察用的辅助设备,但绝对不是俄罗斯人造出来的东西,因为米格25载机只能通过一个后改装的拨杆开关控制它开始或停止工作,并不能对其进行任何其它调整。

    而任何一个飞行员,都不会希望自己的飞机上存在这样一个控制之外的东西。

    况且还会影响飞机的极限飞行性能,让米格25无法像他们的中队名字一样突破三倍音速。

    中队长耸了耸肩,用不太确定的口吻解释道:

    “美国人送过来的,说是可以对地形进行雷达测绘,并且还能记录扫描过来的一切雷达信号。”

    “所以这是一个能同时进行主被动雷达侦察的吊舱?”

    穆克吉挑了挑浓密的眼眉。

    他们并没有购买米格25RBV和RBS这两种雷达侦察型号,所以过去只能对目标进行昼间光学侦察。

    尽管侦察机本身很难被拦截,但要想防范单纯的照相侦察却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用最原始的伪装手段即可。

    尤其是对方还有一部海拔5000多米的雷达站,可以从他们起飞就全程进行跟踪,哪怕面对米格25也有差不多20-30分钟的预警时间。

    所以他们过去搞越境飞行的主要目的与其说是侦察,倒不如说是挑衅。

    毕竟在三十多年前吃过一次大亏。

    但如果有了这种吊舱,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绝大多数的光学伪装手段对于SAR雷达而言是无效的,更不用说这东西还能捕捉对手的雷达信号特征,这是在空地对抗中很重要的技术参数。

    “没错,我听到的版本是,美国人了解到华夏在日喀则部署了一个新的防空导弹团,他们认为有可能是S300PMU1,想要取得相关证据,去给克里姆林宫施加压力。”

    中队长继续讲着之前去司令部开会时听到的一些传闻:

    “而新德里方面则希望能在执行这次任务的同时,顺便对咱们的老对手进行一次侦察,尤其是实控线附近,还有……他们的核工厂。”

    穆克吉捋了捋自己的八字胡:

    “听上去都是要命的地方,而且甚至还有防空导弹阵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你的航线不激进一点的话,他们有可能根本不会开机,也就失去这次侦察的意义了。”中队长轻轻拍了拍穆克吉的肩膀:

    “而且,那个阵地距离你的航线还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只要伱全程保持在23000米以上的高度飞行,就不可能进入它的杀伤包线范围。”

    “更何况我们还有速度,你可以留着加力以防万一。”

    大部分远程防空导弹的极限射程都是用高抛弹道打出来的,也就是在发射之后先让导弹进入高空,然后再从天而降,用势能换取动能“砸”向目标。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在弹道末端仍然保留足够的速度和过载。

    但当面对一种本身飞行高度就接近弹道顶端的目标时,就会表现的相对乏力。

    两个人还想再聊点什么,但眼看着计划中的起飞时间已经快到了。

    “我得去做飞行前准备了。”穆克吉从椅子上站起身来。

    米格25的飞行员在起飞之前要穿一件结构非常复杂的抗荷服,所以准备时间要比一般的战术飞机长很多。

    “老弟,祝你一切顺利。”

    中队长向穆克吉敬了个礼。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