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蜀汉-> 第三百三十二章 编撰农书,南中大开发!

第三百三十二章 编撰农书,南中大开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刘禅此话一出,尚书台中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好了。

    最后,还是满头银发,皮肤如同老树皮一般的许靖上前说道:“殿下此策,确实是治国良策,然短时间之内,奴隶之事还是无法敲定,巴地、南中确实有不少蛮民,但短时间内,却是无法将奴隶送到荆州,送来成都。”

    许靖的意思很清楚。

    巴地、南中确实有蛮夷。

    但现在没有去抓啊!

    刘禅轻声笑道:“只要有需求,自然有捕奴队过去,区别是现在奴隶的价格,还无法使那些人去做捕奴的事情而已。”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只要奴隶的价格,能够让捕奴队获利两倍,三倍,那这些困难,都不是困难。

    而一旦这个封赏政策下去,毫无疑问会抬高奴隶的价格!

    刘禅的这番策略很是新奇,众人听闻之后,都默不做声。

    基本上已经是认同了刘禅的理论了。

    不少益州派的人,当地豪强出身的,或者是有些家底,有些部曲家丁的,已经是开始默默的计算考量了。

    或许,自己家可以派出一支捕奴队,去巴地,或者去南中以南,去抓,去买奴隶。

    这之后,将会是一个暴利的生意!

    法正看着身边人的表情变化,便也知晓此事已经敲定下去了。

    “三日后便是吉日,殿下不妨祭天以告上天,同时再行这封赏事宜。”

    祭天?

    这应该是作为汉中王刘备要做的事情。

    刘禅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祭天之事,还是让父王去,我去的话,就逾矩了。”

    法正微微一笑,说道:“此事,大王已经告知臣下了,让殿下负责这祭天事宜。”

    听到法正这句话,堂中臣僚的表情却没有多少惊诧。

    大部分人的表情,都是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

    换做是他们,有如此长脸的儿子,这大业也是要他来继承的。

    “既是如此,那我便也应下了。”

    这个时代对于上天、鬼神之类的,还是比较敬畏的,刘禅代替刘备祭天,也是跟上天表示,汉中国之后的继承人,就是他刘公嗣了。

    与上天说明此事,便更是更汉中国国民,臣僚军将再次强调,你们未来的主子,就是现在的汉中王太子刘公嗣!

    至此之后,不管是法理,还是事实上,刘禅都是毫无争议,甚至是刘备想换都换不了的继承人了。

    见到刘禅答应,法正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若是自家殿下不同意的话,他可又要两边折腾了。

    被当做一颗球在两边踢来踢去,他这个尚书令,做得可不轻松。

    “封赏之事既然定了,那便谈农书之事。”

    刘禅是雷厉风行的性格,丝毫没有拖下去的意思。

    况且他早早的便知晓现在汉中国要解决的事情,心中也早已经想好对策了。

    “编撰农书,此事事关重大,得差德高望重者前去编撰。”

    许靖满脸带笑,上前对着刘禅行了一礼。

    德高望重?

    在场的,论起德高望重,有谁是比得过他许靖的?

    编撰农书,这既是一件清闲的事情,也是一件没什么难度的事情。

    而且还是功劳很大的事情,做好了,那就是名传千古的。

    或许没有人会记住,汉武帝朝中谁当过丞相,但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太史公曾经写过《史记》,这便是书籍的魅力。

    “编撰农书,需要跋山涉水,汉中王傅年事已高,不适合担此重任。”

    吴懿眉头一皱,当即上前说道。

    对于这块香饽饽,吴懿也是要争一争的,相比较那些从战场上要搏命才能得到的功劳,这编撰农书,不仅轻松,而且还有名声,功劳也不比打仗来得少。

    如此清贵的工作,谁不争着,谁不抢着?

    便是作为尚书令,法正亦是上前说道:“编撰农书,臣下亦可为之。”

    见到堂下众人纷纷请命,颇有一种要打起来的感觉,刘禅将手一举,说道:“肃静!”

    这两个字说出来,堂下众人果然安静了,不敢再说一句话。

    “编撰农书,需要时间,需要精力,王傅年事已高,不适合当此重任,尚书令日理万机,亦是不适合做这件事。”

    闻此言,吴懿面露大喜之色。

    他们都干不了,那这件事不就是要交给我了?

    哪知刘禅再说道:“护军守护宫禁,护卫成都周全,责任重大,亦不可当此重任。”

    闻言,吴懿只得是面露苦笑之色了。

    三个要上前表现的人都拒绝了。

    那殿下要用谁?

    面对着众人疑惑的目光,刘禅缓缓说道:“负责编撰农书的,是诸葛军师。”

    诸葛亮?

    众人面色各异。

    不论是从资历来看,还是从能力来说,诸葛亮绝对能够领此重任的。

    而刘禅的话,并没有停下来。

    “协助诸葛军师编撰农书的,有费祎、董允、关兴、谯周四人。”

    费祎、董允、关兴、谯周.

    堂下众人默默的念着这四个人的名字,这心中的怨气,也就消磨干净了。

    虽然刘禅口头上警告过,汉中国中不能有派系之分,但也只是不能表现出来而已。

    实际上派系之分,并不会因为刘禅的一番话就消失了。

    还得看刘禅日后的动作,来抑制派系之分。

    诸葛亮、费祎都是荆州派的,董允是东州士,关兴是元从派,谯周则是益州本土派。

    汉中国的四方势力,都照顾到了。

    不厚此薄彼,众人自然也就没有意见了。

    虽然见如此清贵的功劳从自己面前消失,但不管是对于许靖还是对于法正、吴懿来说,也只是可惜而已。

    他们心中不甘,却也理解刘禅的选择。

    为何?

    毕竟新的领导要上台,自然是要将身边人提拔上来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莫不如是。

    众人屏气凝神,这封赏之事,编撰农书的事情都定下来了,那这南中的事情,又该派谁去呢?

    就此时,尚书杨仪手持笏板,上前一步问道:“不知殿下这南中事宜,要如何安排?”

    此话一出,众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刘禅身上了。

    在这个时候,刘禅倒是没有继续独断专行下去了,而是问道:“诸位有何良策?”

    功曹李恢连忙上前说道:“臣下曾去过南中,知晓南中之事,南中蛮夷已定,殿下也已经编户齐民了,只需要稳住当地蛮酋,给一些好处过去,则兴建马场养马之事,便没有什么阻力,开采矿山,更是轻轻松松。”

    有赖于刘禅在南中杀了个遍,不顺服的蛮夷,要么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要么便被打发成奴隶,加上无当飞军吸纳了许多南中蛮青壮,又移民出了不少蛮民,现在在南中四郡,汉中国受到的阻力,小了很多了。

    政策推行下去,只要手法得当,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汉中王府从事中郎伊籍手持笏板,上前说道:“启禀殿下,臣下以为,可采用移民联姻的手段,通过文化融合,将南中蛮化为我大汉子民,先行教化,臣下愿至南中,行这教化之事!”

    教化蛮夷,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功劳。

    只有将南中的蛮夷之风彻底消除,变成汉风之后,这南中才能够称之为是汉土。

    接下来,又有不少臣僚上前请命,刘禅听完之后,默不做声,等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之后,他这才问道:“南中四郡顺服,那南中四郡以南,可曾顺服?”

    南中四郡以南?

    李恢上前说道:“摄于我大汉兵威,南中四郡以南的蛮夷,并不敢对南中四郡兴兵,不过倒是有零星蛮夷,到了南中四郡占地为王,劫掠财货。”

    因为刘禅的到来,打杀了一通南中四郡蛮夷,又是移民,又是抽调青壮参军。

    南中四郡的实力,在短时间内,那是下降了一个等级。

    其他蛮夷见此肥肉,虽然不敢直接发兵,与刘禅为敌,但却敢偷偷摸摸的,偷抢拿些好处。

    之前邓艾给刘禅上表关于南中四郡的近状中,便有关于此类的消息。

    “南中四郡位置重要,往南,还有不少蛮夷,这都是人丁,通过南面蛮夷国度,可直通身毒,若是能够治理好南中四郡,甚至可以为我汉中国新打开一条商道!”

    现在商盟只能偷偷的朝魏国,朝江东,派遣商队,或是内循环,派往益州、南中等地。

    这效率肯定是不高的,赚到的钱,也是不多了。

    向北攻取雍凉之地,打通西域,直接通过西域与异国做生意。

    这才是赚大钱的。

    但与魏国争斗,夺取雍凉之地,这毕竟是有难度的。

    经营南中,打通西南的商道,比之经略雍凉之地来说,那就要简单得多了。

    刘禅的一番话,让不少人的眼睛都亮起来了。

    刘巴上前说道:“打通商道之事,还请殿下交由我手!”

    若是能够打通西南商道,对于汉中国来说,这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刘禅笑着说道:“经略南中,打通商道,非是动动嘴皮子的,况我汉中国如今久历大战,国力不足,对于南中之地,一两年之内,是无力发兵去攻的,诸位不妨写出方略出来,方略若是写得好,我便任用谁去经略南中!”

    说要去教化南中蛮夷。

    那你教化的章程得告诉我吧?

    怎么教化,要花多久才能教化好?

    至少得有一个大概。

    要去打通商道,如何打通,怎么在打通商道的同时,不会引发南中四郡以南的蛮夷生乱,不会让成都出兵。

    开采矿山,如何开采,怎样获得当地的支持?

    这些都是一句话的事情,但却是要拿出方略来,说服他刘禅,他这才能放心的将此重任交过去。

    毕竟

    南面之事,也十分重要。

    若非阆中重要,且离荆州、成都都近,若是能让巴地蛮夷放血,汉中国国力能够很快的提升起来。

    毕竟人口来了,土地得到耕种了,有粮有钱,那又能支撑起一场大战了。

    若非如此。

    刘禅肯定是要先去经营南中四郡的。

    “这”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伱,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只得是对着刘禅行了一礼,说道:“诺!”

    “重要的事情都交代了,诸位便各司其职,先将今日的差事完成罢。”

    此言一出,堂下臣僚皆是散去,各去各的位置。

    刘禅的处事之道,十分的老练,根本不随臣僚的话语而改变,不像是初来学习治国理政的菜鸟,反倒像是浸淫了数十年的政客一般。

    如此成熟的手段,倒是叫这些臣僚不知如何应对。

    这个领导能在早上送热汤过来,可见其乃是关心下属,并且是注重细微之处的人。

    处理事务之时,心中有沟壑,对于政事的细节都是清清楚楚,非是门外之汉,让人无法糊弄。

    大家伙都明白,唯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重用,偷奸耍滑,媚上求恩,那是没有机会的。

    既然领导如此,尚书台群臣想道:还能咋滴?干活呗!

    在尚书台群臣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刘禅则是看着尚书台拿上来的总表,了解汉中国如今的状况。

    看完表册的数据之后,刘禅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浊气,现在的汉中国,看似强大,但内里却是空空荡荡的。

    不论是发动汉中之战,还是刘禅在荆州多发战事,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产,榨掉了汉中国不少的潜力。

    以至于这国内休养生息了一年,战争留下的亏空,还没有补回来。

    刘禅搀扶着下颚。

    既然人口无法短时间内暴增,那便要想着,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产出了。

    后世的那些经济学,有哪些是可以在东汉末年的汉中国施用出来的呢?

    刘禅在思考这个问题。

    但很快,刘禅又摇头了。

    要他这个门外汉,干金融的事情,别把国家给干崩溃了。

    还是老老实实的,从实业出发吧。

    讲武堂、崇文馆。

    或许应该再开一个,跟提升生产力有关的机构了。

    一如在江陵龙山上的龙山行台一般。

    这一次,刘禅想要搞点大的东西出来!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