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九十八章 宗人府 第六百九十八章 宗人府
- 朱慎锥之所以要召他们三人,除了他们三个和朱慎锥的关系向来不错,尤其是朱求杞早就猜到了朱慎锥的心思,更主动投靠,而且还帮他做了处置范家的事后就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对于朱敏沣和朱敏汌兄弟也是有大恩,朱敏沣做事谨慎,朱敏汌有些木讷,但他们都不是小人,为人品质没什么问题,而且这些年跟着恒通做事也是尽心尽力,从未犯错。
如今已是监国的朱慎锥本就是宗室出身,掌控大权后对于大明宗室的态度问题朱慎锥考虑许多。当年朱棣打压宗室,做到了建文帝意图削弱宗室却未能成功的一步,虽然这样的结果让朱棣坐稳了江山,可也就此埋下了隐患。
大明宗室问题是大明的一个重要问题,老朱家的人口可是不少,从大明开国以来开枝散叶,而今大明共有亲王三十四人,郡王八十多人,如果再加上将军等中级宗室,其人数在六千人之巨,假如把中下级宗室算进去,这个数量更是庞大,在册人数竟然达到了一万六千人左右。
如此庞大的群体,还不包括他们的家人和没到领取俸禄年龄的孩子们,假如把这个也算进去数字更是吓人。
这些宗室的赡养问题一直都是大明为之头痛的难题,以当年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再加上后来朱棣确定的章程,这些宗室每年朝廷所拨的俸禄支出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之后历代大明天子都不断调整宗室俸禄,甚至搞出了各种办法,可这个支出每年依旧是不少。
朱慎锥自己就是宗室出身,更是中下级宗室,这种日子过的如何他深有体会,对于大明宗室管理的弊端也太了解不过。
大明皇室把宗室全部当猪养,目的是担心宗室对皇权造成威胁。可这样一来,导致数万宗室大多养成了废物,许多高级宗室除了吃喝玩乐其他的一概不会,而低级宗室却又没有改变现状的法子,活的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实在是凄惨无比。
这也是原本历史上大明最终亡国时,却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宗室站出来力挽狂澜的缘故,哪怕是弘光帝和永历帝也是一样,他们能登上帝位仅仅只是身份和血脉的原因,并非是他们的能力。
善待宗室,同时也想办法改变目前宗室的现状,这是朱慎锥打算开始着手处置的一个问题,而且从宗室上位的朱慎锥必须要拉拢宗室群体,获得宗室内部的认可。
别看宗室表面上都是圈养着的,但宗室毕竟是宗室,大明是老朱家的,老朱家的人再怎么还是有几分话语权的。说起来,这些都属于“原始股东”,要当这个家如果原始股东强烈反对,哪怕手握兵权的朱慎锥也要掂量三分。
此外,自朱棣之后的大明历代皇帝在政治上的争夺往往都是和文官、士绅群体的斗争,为了增强皇权的控制力,不仅搞出了司礼监,还利用锦衣卫、东厂、西厂乃至内行厂试图改变局面。
但这些做法能起到的效果并不好,皇权的争夺从皇帝的角度来看一直落入下风,哪怕号称大明皇帝中最聪明的嘉靖皇帝,最终也只能用文官打压文官的手段来维持平衡。
对于这些问题,朱慎锥深入研究过,他很明白这并非是皇帝的能力问题,而是制度的原因。按照朱元璋最初的权利构架设想是各方牵制,文官集团、勋贵集团、宗室集团再加手里掌握的锦衣卫机构和皇权,三足鼎立,从而确保皇权稳固。
其中文官集团代表着士绅阶级,勋贵集团代表着军方,宗室集团代表着老朱家的底蕴,这三方力量中文官集团本是最弱的,宗室集团是最强的,而后者直接操纵在朱元璋的手中。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逐渐全变了。首先朱棣靖难登上皇位后就开始削藩,并对宗室定下了新的规矩,直接把所有宗室全部圈养起来。虽然他这个做法解决了藩王尾大不掉,避免有宗室效仿自己造反的可能,可同时也把宗室集团的大部分权利直接全部剥夺,从而导致宗室集团除在政治上的虚名外已没了任何作用。
宗室集团废掉后,司礼监开始诞生,用太监牵制内阁,这成了皇帝的变通手段,从而最初的文官集团、勋贵集团和宗室集团三方中,司礼监替代了宗室集团作用,看起来似乎没问题,可实际上司礼监只是皇权的延伸,却根本取代不了宗室集团的真正作用。
土木堡事变后,勋贵集团也完了。之后军权从勋贵集团旁落到了文官集团,兵部的权利大增,朱元璋所创建的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
随着勋贵的集团的没落,勋贵已无法对文官集团造成威胁,再加上军权的旁落,皇帝也不能再和以前一样直接通过勋贵集团完全掌控军权,这也是后来正德皇帝搞出一套自封为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用这法子来抢夺军权的原因。
从最初的三足鼎立,到后来的一枝独秀,随着宗室集团和勋贵集团的边缘化,大明的政治权利越来越向文官集团转移,皇帝只能勉强通过司礼监抓住最后一点权限,并不断试图从文官集团手中夺回权利。
整个大明中后期,可以说大明的政治都是皇权和文官集团权利的不断争斗中,而且这种争斗历史上会一直持续到大明亡国一刻。朱慎锥对这个情况看得清清楚楚,但聪明的他并没有急不可待地向文官集团进行权利争夺,而是先稳住目前局势,掌控住京营,重起炉灶抓住自己的军权,此外再通过从拉拢北地晋商群体而拉拢他们背后的阶级群体,获得一部分支持。
在做这些的同时,朱慎锥也考虑到了宗室集团,未来的大明继续这样圈养宗室是不妥当的,但直接推翻现状也是不现实的,先不说这样做的后果,仅仅只是宗室庞大的俸禄,以目前大明财政就很难拿得出来。
朱慎锥打算用几年的时间逐步改变目前宗室的状况,首先就是从中下级宗室入手,因为这个群体是最庞大的,也是相对好解决的。这一次让朱敏沣、朱敏汌和朱求杞三人入京,不仅是因为要用他们三人,也是给大明宗室释放一个善意信号,以表示朱慎锥准备逐步开放对宗室的限制。
除去这外,朱慎锥还打算重设宗人府。
大明的宗人府最初叫大宗正院,后再改成宗人府。
当时大宗正是朱元璋自己担任,宗人令是秦王朱樉,之下就是左宗正晋王朱棡,右宗正是燕王朱棣,左宗人是周王朱橚,右宗人是楚王朱桢。
不过永乐之后,宗人府就开始边缘化了,因为朱棣防备宗室的缘故,宗人府改由勋贵外戚掌事,再之后宗人府的许多职能全转移到了礼部去,从而大明的宗人府名存实亡。
现在大明宗人府早就成了一个空架子,就算转移到礼部的职能也仅剩下了一个,那就是宗室起名前必须在礼部报备,礼部查询宗室名册后以确定所起的名字没有重复,然后登基在册。
换而言之,大明的宗人府现在和户籍管理处没什么区别,就是确定宗室姓名户籍,然后在册登记这些。至于其他的除去高级宗室的继位换人,又或者丧葬办理等等,根本就没了其他用处。
而且对于地方来说,宗人府也没有半点存在感,大部分地方宗室的管辖都是归于亲王或者郡王府代管,一些小事内部就自己解决了,解决不了的再上报朝廷。
像朱慎锥之前低级宗室的身份就属于晋王府管辖,而平阳一地晋王府委托将军府管辖。
从这些方面来看,宗室的管辖很是松散,再加上朱棣对宗室的态度和规矩的改变,导致整个大明宗室几乎是一盘散沙,根本不堪重用。
但这是之前,现在的朱慎锥已经开始着手重建宗人府了,他准备把礼部管辖宗室的权利拿回来,通过重建宗人府加强对宗室的管理和控制,并且一步步推动宗室的权限,从而彻底改变现在的局面。
身为监国,而且这是宗室内部的事务,自然有相当的话语权,况且这种事六部也没反对的资格,皇家自家的事,外廷又有什么权利干涉呢?
在京师的朱慎锥找来朱元璋当初制定宗人府的章程细看研究,等看完后不得不承认当年朱元璋创建宗人府是考虑甚多的,宗人府的各项细则条理清楚,责权分明,而且也能极好地通过宗人府管辖宗室。
除去一些两百多年前和现在因为变动需要修改的地方外,大部分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花了点力气修改完章程后,朱慎锥准备开始着手重建宗人府了……不对!准确的说宗人府从来都在,只不过只是成了一个空架子罢了,现在是再次启用宗人府而不是重建,至于大宗正(大宗正令)朱慎锥当仁不让,他作为监国的交城王如不能当这个大宗正,还能谁有这个资格呢?
而下属的左右宗正、左右宗令,还有再下面的经历、主事、郎中、员外郎等等,这些不急,架子可以慢慢搭起来,尤其是宗人府的职位还能作为拉拢高级宗室的手段,这些人选究竟选谁,朱慎锥需要好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