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算镇定的真田昌幸在听完这番话后,不由开始慌乱,如果说这高山氏宗通过身上的家纹,可以看出自己历属真田家,还不算奇怪的话,那他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就太奇怪了,自己可是连半分勇名有没有,别说是他,就算是武田家之人都不见得知道父亲还有自己这个三子。非常文学
就算高山氏宗麾下忍者调查过武田家,但又怎会注意到自己这个毫无名声的小人物,再说自己之前可是叫武藤喜兵卫的,自被大殿退回家中后,自己为了从心中抹去这段不愉快的经历,所以才改为真田昌幸,但这只不过才过了月余,他又是如何得知?这实在是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想到这里,真田昌幸并没有答话,而是疑惑的望着高山氏宗。
只听氏宗对真田昌幸说道:“真田大人有所不知,本家如今正缺少像大人这样的智谋之士,如果大人肯效忠本家的话,在下定不会辜负大人一番心意。
说到这里,氏宗已经做好准备,等待真田昌幸行礼跪拜了。
真田昌幸见状,不由心说,这高山氏宗怎么如此轻挑,自己只不过是对他有些好奇,才会过来看看,他居然以为自己是过来投奔的,这还是那情报中智广谋深的尾张之狐吗,他也不想想,高山家治下土地才不过只有一万多石,而真田家可是拥有三万石石高,自己就算呆在家中混日子,也比向他效忠强,让自己效忠的话他怎么能够说的出口呢?
可以说,氏宗留给真田昌幸的第一印像并不是很好,完全就是差到了极点。/非常文学/
不过这高山氏宗好歹也是拥有一万多石石高的领主,且又是织田家部将,而自己现在只不过是个浪人而已,所以他说话还是比较客气的。只听他开口说道:“那个…高山大人,恐怕您似乎是误会了,在下只不过是从此地经过,看到有军势经过以为是今川军,所以才躲在树后观察,并没有向大人效忠的意思,还请大人见谅。”
高山氏宗听完脸色微红,并感到十分尴尬,自己刚才办的叫什么事啊,没问清楚就开始胡言乱语恐怕自己的形象全都毁了,别说这真田昌幸没打算向自己效忠,就算有这打算,估计也被自己吓跑了,唉,这可该如何是好。
真田昌幸可是自己看上的为数不多的人才之一,还有他的儿子真田幸村,日后更能成为本家的擎天支柱如果就这么错过了,自己是绝对不会甘心的。
这王霸之气还真是害死人啊,不行就算他现在不想向自己效忠,自己也得想个办法,让他改变这一决定,不管如何,只要是没能成功将他收入麾下那么就算是失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真田昌幸不老老实实的呆在户石城,而是单人独骑来这敌人的领地之上,所为何事?看来有必要先问清楚为好。
只听氏宗开口说道:“刚才是在下孟浪了,还请真田大人不要见怪不知大人意遇何往,不知是否有在下能够帮忙之处?”
真田昌幸见氏宗还要纠缠,便决定将自己打算前去北近江投靠浅井长政之事告诉他,免得他纠缠不放。
想到这里,只听真田昌幸开口说道:“高山大人,在下此次出行乃是前去北近江投效浅井长政大人,如今浅井家正在用人之际,所以在下也不便多留,就此向高山大人告辞,还请大人原谅。”
氏宗听他打算去投浅井长政,不由心说,这是演的哪一出啊,历史上好像根本就没有这一段啊。
而氏宗却是不知,如果不是他申请出使武田家的话,真田昌幸也不会因为对他感到好奇而离家出走,更不会前去投靠浅井家,可以说,这一小段历史已经因为他的出现而有所改变了。
虽然现在氏宗想不通真田昌幸会放着武田家不仕,反而要拔山涉水的去投浅井长政,不过他却知道,绝不能让他前去。
浅井长政也是爱才之人,而且苦于身边没有什么像样智谋之士,所以对于才智过人的武士更是求贤若渴,如果这真田昌幸前去投奔的话,以他的才能,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得到浅井长政的赏识。
若真如此的话,以浅井长政对人才重视的程度,那么以后自己便再没有机会得到这真田昌幸的效忠了,就算浅井长政是自己想要保下的人物,但氏宗也绝不允许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人才被他夺去。
为了能改变真田昌幸的决定,看来自己只能作回小人了,日后如果浅井长政能够向自己希望的那样没有背叛织田家的话,那么等信长离世之后,自己在对他做出补偿吧。
想到这里,氏宗见真田昌幸已经转身要走,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长叹一声:“唉。”
真田昌幸见高山氏宗不再继续纠缠,刚松了一口气,转身还没迈出两步,便听到对方的叹息声,不由感到有些疑惑,他心想到,难道是自己此去北近江投奔浅井家有什么不妥之处?
这高山氏宗在刚才见到自己之时虽然古怪了些,不过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武士成为如今名声显赫的织田家重臣,才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算这其中有取巧之处,但就见识而言,恐怕自己要比对方差上很多,为何不听听他的见解再作出决定呢,这可是关系到自己终身的大事。
如果已经向浅井长政效忠,可就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了,否则自己岂不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
虽然历史上真田昌幸自继任家督之后,为保住家名而费心劳利着,可他却并不向其他豪族那样反复无常,就算是脱离武田家,也是在甲府城被攻破,武田家灭亡之后的事,而且在关元合战时,在形势已经十分明朗的时候,他也只是让长子投靠德川家,自己则是与二子幸村继续保卫着丰臣家。
虽然后世将他这重做法看作是取巧的表现,所以对他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不过氏宗一直认为,那些评价无疑是不公平的,首先说,关元合战之时,以真田昌幸的见识,绝不可能看不清形势,如此一来他根本没有两头押宝的必要,若是直接向大多势力那样,直接投靠德川家的话,昌幸,幸村父子又怎回双双含恨离世,而这足以正明昌幸之忠义,至于让其长子投靠德川,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