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神探志-> 第五百四十二章 前面几任治下都不太平

第五百四十二章 前面几任治下都不太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大伯!”

    门前的访客纷纷散去,门后又有一群人迎出,狄进见状即刻下马,上前行礼。

    来者是狄元昌,狄元靖一辈的长兄,如今并州狄氏的族长。

    “六哥儿!六哥儿越来越出息!光耀门楣!光耀门楣啊!”

    狄元昌满脸激动,抓住狄进的手就不松开了。

    想到当年冬至祭祖时,狄氏各房族人从各地赶来,零零散散不过三十多位,那副衰败的景象,再看看如今门庭煊赫的场面,这位大伯顿时老泪纵横。

    其实封疆大吏同样威风,然河西路确实贫瘠,此前刚刚收复,很是动荡,在许多人眼中不是什么好去处。

    而权知开封府就不一样了,这是天下瞩目的高官重臣!

    狄进扶住激动的大伯,带着他往家中走去,嘘寒问暖了一阵后,讲到了此次请家中长辈来京师坐镇的关键:“父亲当年的事情,还要向大伯请教!”

    “六哥儿,认亲乃天大的事情,你之前就该让老夫去河西,不可顾念其他啊!”

    狄元昌正色道:“老夫当时还真以为三弟回来了,没想到啊没想到,竟是贼人居心叵测,假冒认亲,哼!现在有老夫在,绝不容许他们以假乱真,颠倒黑白!”

    他是真的上了心。

    狄元靖这一脉,之前与家族的关系就不深,更偏向于江湖之风,后来狄湘灵年纪轻轻,也用铁锏在并州打出了威名,以致于家中不少人都挺惧怕这位十一娘子。

    等到狄进高中三元,光耀门楣后,再是惧怕的也得来沾光了,而恰恰是因为这种心理上的威慑,至今没有出鱼肉乡里,败坏声名的恶徒。

    狄元昌不敢为狄湘灵说亲,更担心日后狄进娶妻后,疏离本族,此前便千挑万选,将同辈的狄佐明、狄国宾、狄尊礼送来京师,听候调遣,结果又出了狄尊礼的事情,险些伙同外人,出卖族兄。

    亲兄弟的感情若不妥善维持,都可能逐渐淡薄,何况亲族,狄元昌自是十分焦急,此番从并州来到京师,是真的很希望能在狄元靖的事情上帮到忙,所以马上表态。

    “有大伯在,我便安心了!”

    狄进笑笑,介绍了弟子吕公孺,又将其他亲属安排妥当后,告别众人,朝着书房走去。

    穿过雕栏画栋的长廊,在假山、水池还有花木错落有致的分布中,是一座极为典雅的书房,还未入内,就有种赏心悦目之感。

    而此时一道略显削瘦的身影,已然静静地侯在外面,恭敬行礼:“相公!”

    狄进微微颔首,带着他迈入书房,桌上已然摆好了冒着热气的气饮,清淡悠然的香药味蒸腾,萦绕在房中。

    狄进将滋补养身的饮子递过去:“辉博!这段日子辛劳了!”

    此人正是杨文才,接过后品了一口,展颜笑道:“为相公奔走,是文才之幸,当不起辛劳二字!”

    如今狄进的幕僚已经不止这一位,在河西投效的不下数百人,从中自然可以选出一批能人干吏。

    不过那些人由于更适合当地汉番混杂的环境,如今大多留在了兴州,日后再作提拔,唯一跟着来到京师的,就是杨文才。

    事实上以杨文才在河东河西的功劳,完全可以得举荐获官身,成为一名正式的朝廷官员,狄进原本也是准备这样安排的,但杨文才竭力要求继续追随,才将他带入京师。

    准确的说,是杨文才先行一步,和林小乙等人整理宅邸不同,他打探的则是京师官场上的消息。

    此时狄进安坐,杨文才立刻取出一部小册,娓娓道来。

    首先,从前面几任权知开封府说起。

    当年进京赶考,权知开封府的是陈尧咨,陈尧咨卸任后是钟离瑾接任,钟离瑾后是陈尧佐,陈尧佐后是王博文,王博文后是寇瑊,如今寇瑊卸任,才到了狄进。

    事实上也没过去多少年,开封府衙就已经换了这么多任主官,看似奇怪,实则正常。

    宋朝初期的三位开封府尹,太宗赵光义、魏王赵廷美和真宗赵恒,能在这个位置上任职很长时间,培养势力,而朝臣们的权知开封府,基本就没有能做满一任的。

    最短的甚至没上任就给换了,大部分上任都不满一年,长的也就两年,如之前的陈尧咨,干满两年,晋升入两府,已是很了不得了。

    这个职务确实不好做,明面上权知开封府事,是掌京畿赋役、听断狱讼、屏除寇盗及劝课民众,但实际上,处于这个位置的,关键在于能否理顺京师错综复杂的权贵脉络,平衡局势,既能让吏治清明,又不触动各方深层次的利益。

    这也基本可以视作入两府为宰执前的一场关键考验,如果能在权知开封府位上干得漂亮,才更有资格定国策,佐政事,上辅君王,下安黎庶,因此名相往往都有权知开封府的官场经历。

    而从每一任权知开封府的政绩里面,也能看出朝堂的许多风雨,交杂其中。

    狄进自然不会掉以轻心,细细听着杨文才的禀告,同时脑海里不断回忆起北宋权知开封府的诸多名臣,从他们的执政风格里面,提取出可以作为参考的因素。

    如寇准,咸平五年五月,以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当时京师的政务刑案很多,寇准善用诸多属官,分别派遣任务,使得他们都能尽职尽责。

    如薛奎,天圣元年四月,以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为政严敏,击断无所贷,人称“薛出油”,即这位的任上,那些放贷的都要把油水给乖乖吐出来。

    如范仲淹,景佑二年十一月,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内刚外和,决事如神,京师百姓便有称颂,说“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如郑戬,宝元二年八月,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此人机智敏锐,擅于决断,遇事果敢能行,从一個小吏冯士元处追查,牵连到包括宰执在内的数位高官要员,郑戬毫不徇私,甚至直接逮捕了吕夷简之子吕公绰、吕公弼,但由此也得到了“凭气近侠,用刑峻深”的评价,士民多怨之。

    如包拯,嘉佑二年三月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立朝刚毅,权贵敛手,吏不敢欺。

    欧阳修接任,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京师亦治。

    以上基本是正面例子,也有不少反面例子。

    不巧的是,前面几任大府,治下都不太平。

    “钟离待制因母被贼人所害,悲恸病逝,政务移交陈相公;”

    “陈相公治开封府衙一载有余,以剿灭无忧洞为首功,其余政务平平,倒是因其父已先权知天府,时以为荣,传颂颇多;”

    “王待制继任,诸事繁杂,数月方得理清,然半载未到,就卸任外放,知秦州。”

    “寇直阁继任,治下有案,有一人殴打妻子致死,太后震怒质问,寇直阁以国朝律法为由,强行赦免了此人的死罪,死者的亲族不服,屡屡在府衙外哭闹,京师百姓多有非议……”

    狄进听到这里,目光微动,开口问道:“案发是什么时候?”

    杨文才道:“天圣九年二月,去年年初。”

    狄进又问:“太后关注此案,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杨文才道:“就在案发后。”

    “那就是北伐之前,太后欲衮服祭祖之际!”

    狄进马上意识到,这起案件的判决,已然不是案件本身那么简单。

    太后关注殴妻致死案,权知开封府却硬生生顶着,赦免了其夫,背后的角力自不必说。

    而现在寇瑊卸任,由他接过开封府衙的主官,这起民间影响恶劣的案子,是否还有后续,就很难说了。

    杨文才等待这位思考完毕后,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此事在京师议论纷纷,我担心等相公上任后,有心之人鼓动亲眷继续闹事,到时候无论如何处置,都不妥当……”

    狄进点了点头:“除此之外呢?”

    “其余的便是些顽疾,如借贷之风再盛,京畿吏治多有败坏,方才外面的那些拜访者,也多与京畿各县大族有关……”

    说到这里,杨文才顿了顿,又低声道:“相公,机宜司的提举和两位提点都已换人,分属不同的派系,如今内部纷争不休,我们想要办事很是不便……”

    “机宜司内部的事务,外人不要插手!”

    狄进知道他的意思,直接道:“你若是缺少打探消息的部下,去往外城长风镖局,请那里的公孙二娘安排人手便是。”

    杨文才有些惋惜,却也不再动那边的心思:“属下明白!”

    机宜司换届,对于用惯了这个谍报机构的人来说,自然影响不小,原本许多事情都可以交给机宜司来办,现在则难免束手束脚。

    不过狄进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缺了机宜司就施展不开了,长风镖局同样是眼线和帮手,对于京畿地区的市井消息,更加了如指掌。

    再关心了一下原本任职的三司情况,狄进心头有了数,吩咐了杨文才几件事,然后去往后院练武,再沐浴更衣,躺下休息。

    明日没有朝会,但狄进同样需要早起。

    因为他将以权知开封府的身份,至垂拱殿,得太后与官家召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