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和离后,我成了皇帝心尖白月光-> 第175章 这世上只有一个徐晚凝 第175章 这世上只有一个徐晚凝
- 他觉得的踏出一小步,对徐晚凝来说,可能是踏过一个深渊悬崖。
毕竟他们不仅身份不同,性子不同,经历也不同。
他从出生起就是皇子,年幼时虽因为高僧批命预言被带入寺中。
可他是皇后嫡子,饶是那些年遇见过意外,可也无人敢轻视他,他也知道自己是天生贵胄。
他回宫时,母后早已失宠,宫中不再是母后一家独大,多了许多比他年幼的皇子。
甚至冒出几个年纪比他大的皇子,他才知晓是父皇从前的通房所生。
父皇早些年怕母后心存芥蒂,一直将人藏着。
如今父母感情消散,父皇也再无任何忌惮。
可饶是那时母后落寞,但父皇在他回宫后,对他依旧满意,器重非常,甚至要立他为太子。
后些年父皇虽变心喜欢贵妃,疼爱幼子,但他还是厮杀上位,成了皇帝。
弑父弑君,杀害手足,他都未曾有过任何顾虑。
因为他极度自信自傲。
当了皇帝之后,他的顾虑就更是少的可怜。
手握皇权,发生任何事情他都能解决。
但徐晚凝不一样。
她只是一个普通闺阁的女子。
她和其他女子一般,能做的事情太多,能选择的太少,正如当初先帝变心后,母后没办法选一样。
母后也说过,女子一旦错了,就是一辈子。
从前他并未在意,如今想起才觉振聋发聩。
到了此时此刻,皇帝心中所有的委屈,包括之前对她残存的几丝怨念全都消失殆尽。
他理解了徐晚凝,也再次认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只想要徐晚凝,这世上只有一个徐晚凝。
她或许凉薄,也或许自私,但他就是会不受控制被她吸引。
就算在她骗了他抛弃他后,他还是没办法放下她。
因为他就是喜欢她,无论她是什么样的女子。
他根本不必过多纠结她的抛弃。
走出殿外,皇帝看向身边刘太监,沉声吩咐:“你去天牢,把吴得泉放出来。”
刘太监愣住,但很快反应过来点头:“奴才这就去。”
刚转过身刘太监,脸上就只剩下忧虑。
吴得泉要回来了,也意味着复宠了,那宣政殿还还有他的位置吗?
————
皇帝径直去了太后宫殿。
“皇帝怎么来了?”
太后冷着脸放下茶杯。
皇帝点头:“儿臣有事想找母后帮忙。”
太后并未答应,只问他:“怎么就你一个人,阿凝呢?”
“阿凝怕母后误会,所以朕想先过来同母后解释清楚。”
太后直接摆手打断皇帝的话:“你不必解释,你是我生的,你什么样哀家清清楚楚。”
“哀家知道一切都是你的错,不会怪到阿凝身上。”
皇帝松了一口气:“母后明智,阿凝对您向来敬重。”
太后打断他:“误会既然解释清楚了,你便回去,把阿凝带过来你就可以走了。”
起码她和徐晚凝有话可聊,和皇帝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多和皇帝说几句话,太后便要多叹几声气。
“母后先等等,朕,儿子想叫母后帮忙。”
皇帝把吴得泉放出来,也是因为吴得泉知道他和徐晚凝之间的事情,偶尔有时候也能出点主意。
“哀家帮你什么?”
“你之前不是连人都不想哀家见的吗,你那宣政殿内室的门和窗子不都封死了?”
太后故意问。
“是朕错了,那些也都拆了。”
“拆了作甚?这样你不是留住人了?”
皇帝摇头:“母后,朕想留住她的心,不只是留住她的人,儿臣只喜欢她。”
“没有她,朕此生都要当一辈子的孤家寡人,母后难道忍心?”
太后冷笑一声:“哀家有什么不忍心的,哀家都多少年未曾见到你在哀家面前这般好言好语了。”
从前总是冷着一张脸,知道的是亲母子,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不是自己生的。
“罢了,你想要哀家怎么帮你。”
好不容易有点人气,太后也不想计较过多。
她也清楚,自己的儿子就只喜欢徐晚凝一个。
皇帝将今日在殿外听到的那些话,复述告诉太后。
也将自己的一番心路历程全都剖析在太后面前。
皇帝只喜欢过徐晚凝,对男女之间的纠葛毫无经验,如今便只能指望太后。
太后神色复杂看了皇帝一眼,她不知道皇帝说的可是真的,毕竟她没和徐晚凝见面,更没和徐晚凝长谈。
但她可以确定,自己这个儿子十分好哄。
甚至阿凝没哄他,他自己竟把自己哄好了。
在某些方面,太后觉得皇帝比景王还要傻。
太后想张嘴说什么,却都没说。
甚至给皇帝肯定:“你能这样想很好,挺好的,放心,你想的都是对的。”
“哀家是女子,也能理解阿凝的想法,所以你日后好好对阿凝。”
徐晚凝要是跑了,自己这个傻儿子就真要一辈子做鳏夫了。
为了皇帝日后能有个互相扶持,携手一生的女子,她也要努力撮合。
皇帝得到太后肯定,心中对徐晚凝更加愧疚,
“是的,朕以前从未站在阿凝的角度想过,如今朕想清楚了,可母后,阿凝还未想清楚。”
“她性子多思多虑,如今心中依然笃定朕日后会变心,不肯接受朕,朕想过同她保证日后的事情,可她应当也不会信,毕竟日后的那些事情还未发生。”
皇帝觉得自己走入了死胡同。
“母后可有办法?”
太后默默听着,
“你回去吧,哀家知道了。”
太后摇头:“你先回去等消息,也将阿凝带来,哀家与她许久未见了,想同她说说话。”
皇帝走后,太后便将身边的于辛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