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多好的皇帝啊! 第二百六十八章:多好的皇帝啊!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脸上浮出一丝钦佩。
为了皇权,父子相争,兄弟相争,完全不顾及父子兄弟情深的事例太多了。
先皇在位就让太子继位的很罕见,因为这对自身有诸多不利!
但他就这样做了。
见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感受过天家无父子的冷酷,此时的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这个玄……是什么意思?
谥法中似乎没有啊?新添的吗?
玄,是哪个玄呢?
玄之又玄,顺天应人?
启明玄星,前明后暗?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嘴角僵住。
厉害……
这小子是属于提前实现型的是吧!
你说他对皇位图谋不轨,那我就提前把皇位给他。
手不由得扶上额角。
克念作圣曰睿、深思远虑曰睿。
圣知通微曰睿、虑周事表曰睿。
你还真是很微妙的符合这个谥号啊!
啊不对……庙号……
刘病已抬头看着天幕,脸色复杂。
是不是个好皇帝很难说。
但就这一步来讲,他也算得上是明君了。
……
大隋。
杨坚一脸难以置信。
还有人不迷恋皇权?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太异类啦!
不对!
杨坚脑中灵光一闪!
一个是亲妹妹,一个是亲儿子。
他定是看出来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时间越长,对局势越难以控制!
他是一个不够心狠手辣的人,对于自己的妹妹和自己的儿子他都不舍得下手!
所以干脆自己做甩手掌柜去了!
对!一定是这样!
……
{李旦可以算得是历史上最懂得柔术的皇帝了,他一生都在琢磨怎么和强者打交道。}
{看似没主见,没骨气,是个很容易拿捏的人,但每到关键的政治节点时总是成为各方势力最为关注、拉拢或者是防范的政治势力,不亏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种。}
{武则天的四个儿子里,老大老二都精明强干,是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但老大一直是个病秧子,英年早逝。}
{老二时运不济,锋芒太露,碰上武则天野心最膨胀的时候直接被搞掉。}
{老三不仅懦弱而且弱智,最后死于非命。}
{老四李旦虽然也性格软,但他可能是兄弟四个之中最聪明的,知道怎么在强势的老妈面前明哲保身。}
{最后终于苟到了皇位并且顺利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结束了她老妈制造的一系列政治乱局,最后成功颐养天年,是兄弟四人之中结局最好的了。}
{高情商高文化:深安明哲保身之道}
{低情商低文化:真能苟(狗头)}
……
大唐·睿宗时期。
太平公主一脸震惊的看着天幕,又看了看李旦。
“四兄……你疯了?!”
“这可是皇位啊!”
坐在上首的李旦略有一些尴尬。
“妹妹,伱是知道我的。”
“母亲当时决定让我承嗣的时候我就不喜…”
太平懒得听那些无趣的废话!直接打断道:
“那你也不能直接传给他啊!”
李旦看了眼天幕,又看了看太平,无奈道:
”三兄在位之时,小人当道。”
“天象屡屡示警。”
“那时我就劝他赶快顺应天意,传位给太子,但他……”
李旦叹口气。
“妹妹啊,你的想法阿兄明白。”
“但不可能的。”
“母亲做的那些事太过了,又有韦氏这种蠢人。”
“三郎会好好奉养你的。”
太平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
【公元713年七月初三,太平公主密谋于七月四日发动政变。】
【此事被宰相魏知古告知给李隆基。】
【随后李隆基于七月三日抢先动手,将太平公主一党全部铲除。】
【太平公主逃进山里的寺庙中,几天后被李隆基赐死。】
【动荡多年的大唐终于稳定下来,李隆基改元开元,一个新的时代来临。】
……
大唐·睿宗时期
李旦与太平两人大眼对小眼。
“呵……”
太平嘴角一翘,讥讽道:
“好好奉养?哈?”
李旦摸了摸脸,略显无奈道:
“妹妹,你那可是政变啊……”
顿了顿。
“还是失败了的政变。”
随即叹气道:
“听阿兄一句劝吧,别斗了。”
“斗赢了又如何?”
“大臣们不会服你的。”
“难道你还要学母亲那样再清洗一边朝堂吗?”
“你有封地、有兵权。”
“只要安安稳稳的,三郎不会把你怎样的。”
太平咬咬牙,一言不发。
该死的!
倒是说一说本宫是怎么输的呀!
连未雨绸缪都做不到!
可恨!
……
【唐朝自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开国以来,历经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国力十分雄厚。】
【而武周革命只是王朝内部的权力转移,对上层官员的影响较大,对社会下层影响不大。】
【但自神龙政变开始的多次的宫廷政变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实力,导致吏治也变得混乱不堪。】
【李隆基深知“治民必先治吏”的道理,所以执政之后,立刻着手解决吏治腐败问题。】
【首先废除中宗以来的大量非正式公文墨敕任命的“斜封官”。】
【公元714年,又大规模的罢免了武后中宗时任命的员外官、试官和检校官。】
【这些官员,都是正式编制之外为享受待遇而任用的。】
【李隆基对此大加整顿,端正了官场风气。】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从床上蹦起!
指天大声道:
“李家好儿郎!”
“比他阿耶强多了!”
一旁的李建成拾起掉落在地的被衾,拍了拍灰尘,幽幽道:
“他是武则天的后代。”
李渊身子一僵。
随后退回床榻,夺过李建成手里的被子。
往身上一盖,背对着床外。
一言不发。
……
大唐。
心!情!舒!畅!
李世民坐在大位上笑得很开心。
“好啊!好!”
这才是我李家儿郎!
那个李旦、李显……算了不提了!
“陛下…陛下…”
一旁的长孙皇后以手掩嘴,轻声呼唤道。
咧着嘴嘻嘻的李世民看向长孙皇后,以目询问。
“陛下忘了,他是稚奴的孙儿……和武氏的……”
李世民瞬间不嘻嘻了。
观音婢你学坏了。
你让朕开心一会儿不行吗……
……
【公元715年,下诏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受。”】
【起用诸多坡有贤名的官员做宰相,比如姚崇,他素有“救时宰相”之称。】
【向李隆基提十道谏言,主要内容包括勿贪边功,广开言路,惩治腐败,奖励诤臣,以及防范皇亲国戚和宦官专权等。】
【这些主张奠定了开元时期的施政方针。】
【而后面继任的宰相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也都功绩卓著。】
【靠着这些贤臣的辅政,李隆基将前几代皇帝留下的冗余官员彻底裁汰,然后又将机构精简,终于真正肃清了吏治。】
【而他不仅重视中央重臣的选拨,还特别关注最底层的县官一级的任用。】
【为了纠正唐初以来重京官轻外官的习气,又强调地方官与京官的交流,重视刺史县令的选用。】
【公元716年,他在大明宫宣政殿亲自对二百四十五名新任县令“问安人策一道”,进行考核。】
【并将其中不合格的四十多人罢官,另选贤能充任。】
【为了监督和考核地方官员,还将全国划分为十五道,每道都设置采访使。】
【公元725年,又亲自挑选了一批在朝堂上破有声望的诸部长官出任地方刺史,并赐宴赐诗饯行。】
【史称:“玄宗自初即位,励精政事,常自选太守、县令,告戒以言,而良吏布州县,民得安乐;二十年间,号称治平,衣食富足,人罕犯法。”
我怀疑李隆基是被穿越了。
前后反差那不是判若两人。
那特么就是两人!
逆天了!实锤了!
他被魂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