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妖媚惑主-> 第542章 慈禧11 第542章 慈禧11
- 当初英法入侵北京的时候,曾国藩正在南方跟太平军打的如火如荼。
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被破格提拔后,就多年没有升过官。
主要是因为咸丰帝不待见他。
因为成丰刚即位时,曾国藩直言不讳指出了一些问题,惹得咸丰帝龙颜大怒,就一直不给他升迁。
本来曾国藩在南方一没实权,二没粮饷,给皇帝守江山,皇帝还不信任,地方官员不配合也协调不动,一直那么半死不活得守着。
慈禧掌权后不久,直接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
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
所有四省巡抚提督以下各官悉归节制,曾国藩有了实权终于可以甩开膀子打太平军了。
这个时期,是汉族官僚最得势的时期,全国各省的总督、巡抚中,几乎清一色都是汉人。
剿灭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后。
慈禧立马意识到曾国藩权势太过大了。
整个半壁江山,巡抚、都统不是曾国藩的好友就是他的门生幕僚。
作为一个掌权者,慈禧深得帝王权术,平衡朝廷政权,督促他裁撤湘军。
再看咸丰帝之前,小肚鸡肠,犹豫不决,放了权又反悔马上收回。
瞻前顾后,一边怕湘军壮大,一边还想湘军打胜仗,用人方面前怕狼后怕虎,没有一点儿魄力。
甚至于后来的晚清名臣,基本都是慈禧在位时提拔任用的。
晚清四大名臣全出自她的提拔,张之洞更是破格连升几级,可惜慈禧死后再也没有出过一位有能力的大臣。
这几位为将来大清的延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紧接着,慈禧在奕䜣的建议下,开始推行洋务运动。
旨在强国强兵,洋务运动的本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慈禧发动政变后,以“自强”、“求富”为宗旨的洋务运动迅即拉开序幕。
很难设想,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支持,洋务运动又怎么能在强大守的旧势力的阻挡下延续三十多年?
很长一段时间里,慈禧被一些史学者称为“顽固势力的总代表”,说她“一贯顽固守旧”,殊不知慈禧值国事是非之际,亦不乏改革进取之心。
洋务派每办一事,必招致顽固派和清流党的攻讦,朝廷上无一日安宁。
洋务运动很多清流并不同意。
慈禧讨厌这些清流,这些清流只会拿着笔杆子弹劾别人。
但凡涉及洋务的,总有一班清流党反对。
慈禧对他们烦得很,但是有些不能说的话,还必须靠他们来说。
朝廷也不能让在外掌实权的大臣为所欲为,有这帮清流党,可以结他们的笔杆子完成自己不愿说的话,不愿做的事。
面对顽固派和清流党的嚣声,慈禧太后巧妙地施展其政治手腕,逐渐地减少来自他们的阻力。
虽说没有从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这次外科手术,确实给大清王朝带来了一些生机。
很多官办企业、军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兴起。
练兵、制器、修铁路、架设电线、办电报、办造船厂、派遣留学生,这些举措无疑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
慈禧无疑是支持改革的,但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与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识素养和精神面貌又有一定的差距。
她并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愚昧。
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愚昧和私欲,直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的实绩。
更为重要的是,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进程和目标从未有过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而是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外交这块是慈禧办的最差的,但依然可圈可点。
这也因为她身处后宅,目光并不长远,有点妇道人家的思想。
像中法越南战争,慈禧没意识到越南丢了,云南能安然处之吗?
对于远在云南、广西之外的越南国,慈禧先前所知甚少。
后来那里闹事了,云贵总督、两广总督向朝廷报告,她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君主昏庸、官更贪恶、百姓无知无识的小国家。
才知道这个国家每年给朝廷送点贡品,而朝廷的回赠要比它的进贡大过十几二十倍。
它名义上承认是大清的藩国,实际上它的朝廷更替、君位承继、官员任免、税金收入等一切大事,朝廷都不能过问,反而还要承担保护它免受外国侵略的责任。
慈禧不明白,当年老祖宗为什么要把这个包袱背在自己的身上,这对咱们大清国到底有什么好处?
唇亡齿寒她没意识到。
而这段时期被称为“同治中兴”,如果时间往后延伸,一直甲午战争之前,也可称“同光中兴”。
光绪三年,在慈禧的大力支持下,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应该来讲,慈禧在她的前半生中,表现得十分出彩,是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的最高统治者。
如果这个时候她死了,那么后人对她的评价一定很高。
不说比肩康熙、雍正,但一定比嘉庆、道光、咸丰三帝要强得多。
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暴亡。
历史上将慈安的死归结于慈禧,尽管从逻辑推理上,慈安确实是慈禧通往政治巅峰的最大障碍。
但直到如今,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慈禧就是谋害慈安的凶手。
而对于慈禧来说,慈安之死她内心必定是欣喜若狂的。
此后,她就是大清朝说一不二的皇太后了。
到了这个时候,唯一能对慈禧形成威胁的就只剩下恭亲王奕䜣一人了。
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五日,慈禧以中法战争失利为由,指责军机处调度不当、指挥不力,将奕䜣、宝鋆等军机大臣逐出军机处。
其中奕䜣的处置最重,他被一撸到底,只留下了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勒令他“回家养疾”。
奕䜣在中法战争中的表现确实很糟糕,但他毕竟是执政二十多年的亲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