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

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贾琮这里少有人来,今天又是除夕,东路院里有头脸的都去了荣庆堂赴宴。

    这会子怎么会有人上门,芝芍有些迷惑,上前打开了院门。

    见领头的小丫鬟提着一盏淡粉色宫灯,柔和的光芒照亮了两个俏丽的身影。

    前面那位女子俊眼修眉,盼顾神飞,穿件大红猩猩毡斗篷,领口出露出杏色花枝绣纹长袄。

    跟在后面那女子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神态温柔文静,穿一件靛蓝底子五彩绣金斗篷,步调恬淡婀娜。

    前面那女子微笑道:“我听侍书说过,你是芝芍吧,好标致的丫头,你家三爷可在,我们带了客人来瞧他。”

    芝芍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是三姑娘,快请进,三爷在呢。”

    贾琮已迎了上去,笑道:“原来是二姐姐和三妹妹,真是稀客。”

    探春早听说贾琮从小被拘在东院的廪库院里长大,只是不曾亲眼见过。

    如今见这狭小的院子光秃秃的,连一根草叶子都见不到。

    院子里有三间紧挨着的平房,左边两间都黑乎乎一片,只有右边那间亮着灯。

    探春听侍书说过,那两间是堆放东院杂物的,贾琮和丫鬟就挤在最后那间。

    探春想到自己房里那幅西洲词,这样的琮三哥,竟是在这种地方长大的。

    都是老太太的亲孙子,不要说和宝二哥比了,便是同样庶出的环儿,也过得比琮三哥体面太多,心中忍不住替贾琮难过。

    迎春性子慢热,但从小在老祖宗跟前长大,过得是金尊玉贵的小姐日子,从未到过这等荒僻孤清的所在。

    想到自己这亲弟弟过得落魄,也不想后面还跟着外人王栋,脸上已露出悲戚与不忍。

    院子里光线昏暗,等和探春迎春打过招呼,贾琮才看到两人身后还跟着一人。

    探春收敛心情说道:“琮三哥,这位是嘉顺王府的王公公,奉亲王令来给你送除岁礼的。”

    进了这尬窄寒酸的院子,着实让王栋吃惊。

    王爷眼中的书道奇才,竟然就住在这种地方,这富丽堂皇的荣国府要找出这样一处,还真是有点不容易。

    他又见贾琮身形单薄,甚至有点形销骨立,衣着洁净却弊旧。

    他细看贾琮五官骨相,还有那双温润沉静的双眸,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看来这贾琮在贾府位纷卑微,过得甚是落魄,外间传言竟都是真的。

    “杂家是嘉顺王爷府上都知监王栋,受王爷嘱咐,特来给琮公子送除岁礼。”

    贾琮忙把探春迎春和王栋请到屋里,他这屋子不大,一下子进了这么些人,显得有些拥挤。

    王栋对两个一直跟在身后,各捧着锦盒的小内侍挥手。

    各式礼品被一一摆在贾琮的书桌上,放得满满的。

    王栋说道:“王爷知道琮公子是书家,送了些公子日常得用之物。

    有上等贡用湖笔一盒,上品俏色精雕端砚两方,银屑雪纹丝宣纸五盒,贡用泥金描画绿烟徽墨十条,还有其他一些书家用的小物。”

    贾琮听着嘉顺王送的都是笔墨纸砚,但看到探春脸露惊讶之色,也知道这些东西必定都是难得的上品。

    贾琮脸露感激之色,说道:“王爷真是厚爱,昨日来信让晚辈得了参加楠溪文会的殊荣,今日又让都知监送来年礼,真让琮无以为报了。”

    王栋笑道:“琮公子不必客气,你送王爷的那幅般若心经,王爷非常喜欢。

    王爷赠的这些笔墨纸砚,虽都是上好的,但只是常物,正合琮公子使用。”

    王栋说到这里,微沉吟了一下,又道:“只是还有一事想请教琮公子。”

    贾琮脸色一正,问道:“不知是何事?”

    “王爷看了琮公子写的般若心经,视为神品,王爷是深通佛典之人,却从未见过如此绝妙的佛门经典,敢问琮公子是从何处学来的。”

    贾琮心思明锐,一听王栋问心经的出处,便知在这里的时间线中,心经这样的佛门宝典并未流转,那玄奘此人必定也是没有的。

    探春那几本历史书毕竟有限,无法穷尽诸般细枝,也是应有之义。

    至于这心经的来历,还不是由着他去说,相信这个世界无人能追溯根源。

    王栋是個非常缜密精细之人,他提出疑问后,目光一眨不眨的查看贾琮神情。

    他相信贾琮虽天资惊人,但毕竟是个十龄童子,但凡有半点作伪,必定会流露犹疑端倪,那就绝逃不过自己这双眼睛。

    王爷特地派自己来送除岁礼,可不就为了这个,不然叫个小黄门就可以。

    贾琮毫不迟疑的答道:“说起这心经来历,如今我都觉得怪异呢。

    大约是二年前,有日我从学里回家,路上遇到一个癞头和尚,满脸病容,说是饿了好几天了,奄奄一息的,大概是没化缘到吃食。

    我见他可怜,一时心软,就把身上攒的十个铜钱都给了他,让他去买馍吃。

    那和尚不用再饿肚子,自然很高兴,还说和我有缘,为了答谢我,说要传授我一篇佛箴,只要我背会了,常常默诵,就能消灾积福。

    可我是最不会背书的,那年学里的代儒太爷教我们背弟子规,很多同窗都会背了,可我背了两个月还是无法背全。”

    王栋听了心中怪异:这弟子规才千把字,两个月时间还背不全,这资质实在平庸了些,这样的人能练出那等精绝的书法?

    贾琮继续说道:“所以那癞头和尚让我背书,我是万万不干的,可那和尚却说,他教人的办法与他人不同,只要我听他念一次,就能牢记不忘。

    那时我心中半信半疑,那和尚却不管,径自在我耳边嘀嘀咕咕念诵了一番,便是这篇心经。

    说来也奇怪,他就怎么含糊不清的念一遍,我居然就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这么几年了,也无法再忘记。

    更古怪的是从那以后,我的记性突然好了太多,再也不用为背书头痛,只是学里的同窗都不大和我玩,所以这事我从来没对人说,连代儒太爷都不知道。”

    这一番话把王栋这个老江湖听得瞪大了眼睛。

    要说贾琮这么个半大孩子,随口就能编出这么离奇的故事,他怎么都不相信。

    他来之前,贾琮根本不知自己要问的什么。在自己双目睽睽之下,他绝无法临时杜撰。

    况且这事由还如此离奇曲折,岂是眨眼功夫就能编出的。

    自己刚问出问题,他几乎不假思索说出了出来,语气从容,没有半点犹虑。

    这不由得王栋相信,且他见多识广,知道佛门中一些盖世高德有灌顶、心授等秘术。

    即便是目不识丁之人,他们也有办法让人在当夕之间,记住数万字的佛经和言说,并且倒背如流,数十年不忘。

    这贾琮竟如此福源深厚!

    他必定是遇到这类佛门高人,才传下般若心经这样的不世经典。

    想来他能以总角之龄,练出高绝书法,或许就是被癞头和尚开了心智的缘故。

    探春和迎春更是听得目眩神迷,这位琮三哥(三弟)真是奇人,怎么身上老是发生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

    老谋深算的王栋对贾琮的说辞已信了八成,剩下那二成,是因为事情太过离奇,他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王栋做梦都没想到,贾琮完全是在扯淡。

    至于他为何会说得毫不迟疑,顺畅无比,不漏一丝破绽。

    那是因为在贾琮活过的那个世界里,每日都有十数万自谦为扑街的人物,不辞辛劳,码字叙事。

    这等离奇故事,他看过实在太多,张口就来,不用半点犹豫。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