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二百零二章 幽情暗自生

第二百零二章 幽情暗自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鸳鸯去了一会便回,说道:“三爷今天没在府上,丫鬟说他一早被忠靖侯府的人,请了去五军营校场。

    看时辰应该要回来了,我已给三爷的丫鬟留了话,回来让他来荣庆堂见客。”

    贾母奇怪道:“他们两个怎么到了一处了?”

    一旁的忠靖侯夫人李氏,却是知道自己老爷的事,说道:

    “姑太太可能不知,今日五军营校场在试新改的火枪,且这火枪的改造法子,就是你家琮哥儿想出来的。”

    王夫人在旁边听了,心中古怪,心想这小子也是奇怪,整日都学些什么,连这些东西都懂,如今史家这位忠靖侯都和他走的这么近。

    又看了眼,正目不转睛,一脸痴迷倾慕盯着宝钗的儿子,心中不免担忧。

    薛姨妈微笑道:“我倒是听过琮哥儿能摆弄这些东西,他在金陵就用火枪剿灭了一伙东瀛人,那些可都是杀人如麻的凶人。

    金陵城内无辜百姓都被他们屠了十多户,可偏偏就被你们家琮哥儿被剿灭了,你看他才多大点年纪呢,这事可是满金陵城都在传扬呢。

    各家老亲中,我也头一次听说有这么了得的孩子,老太太真是好福气,养了这么个既品貌得意,又文武双全的孙子。”

    一旁的宝钗听了母亲的话,想起路上遇到的那个身影,一双水杏般莹润妙目,萌动一丝神采。

    转眼又见那位宝兄弟目不转睛看自己,脸上一红,低下头来,微微偏了偏身子。

    王熙凤笑道:“梨香院那地方是极妥当的,当年是老国公荣养之地,梨香院旁边,就是琮兄弟的清芷斋,姊妹们来往相处也便利。”

    当年王熙凤把贾琮安排在清芷斋,就因那里是贾府的东北角,转弯就是出府的后角门,离着荣庆堂又较远,不惹贾母心烦。

    薛姨妈毕竟是初来乍到,并不知道荣国府里的行情形势,不然绝不会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如此大肆夸赞贾琮。

    机巧敏锐如宝钗,只几眼便能揣摩出堂中声色起伏,黛玉和探春虽然也聪明无比,但两下相比,却又各自不同。

    其实贾府东北角之处,因为地方比较偏,本来就只适合亲戚外客暂住。

    薛姨妈一家被安排在那里是正常的,而贾琮也住在那里,以他贾家子孙的身份,却是不正常的。

    只是宝玉听了凤姐这话,却有些羡慕贾琮,恨不得自己换去住清芷斋。

    这位琮兄弟必定很得这些姊妹喜欢,只是老太太和姨妈为何会是这个表情,却不知是什么缘故。

    王夫人也觉得老爷这是顾着自己脸面,更是满脸笑容。

    贾母是个喜欢热闹的,薛姨妈慈眉善目,说话体贴中听,很得老太太心意,宝钗更是个极出色的女儿家,自然对儿子的安排没有意见。

    此刻王夫人身边的丫鬟金钏过来传话,说二老爷已见了薛公子,说姨太太上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都中世路,在外住着恐生事端。

    东北角的梨香院有七八间空房,打扫了,让姨太太带哥儿姐儿住了甚好。

    但她毕竟是个心思极聪慧的人物,片刻便察觉到气氛有些异样,老太太和姨妈的神情总有些不自在,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再看旁边这几位贾家姊妹,听母亲说起贾琮的事,都是一副笑意盈盈,很有些与有荣焉的自豪。

    这时外头丫鬟通报,说琮三爷回府了,听了口信来荣庆堂见客。

    薛姨妈和宝钗听了都和贾母道谢,薛家倒是不缺银钱,但毕竟儿子是个爱惹事的,贾家是神京大族,寄居而住,在神京便有了凭仗。

    黛玉等姊妹目光不由自主看向暖帘处。

    宝钗也忍不住转头去看,见贾琮走进堂中,先和贾母和王夫人见过礼。

    见他还是和在金陵时一般气象,乌油油的头发,一丝不苟的梳成发髻,用一根润泽凝脂的白玉簪别了,眉眼隽美依旧。

    一身银竹纹月白箭袖,外罩石青团花穗褂,腰系莲纹缎面腰带,脚登青缎粉底朝靴,举手投足皆有清卷之气。

    虽衣饰没有宝玉那样华彩绚烂,但器宇清峻,文华风姿,却是宝玉不能比的。

    看他一衣一履,针脚细腻,妥帖合体,更增俊秀,定有针线极好的屋里人伺候,他在府上位份应是不差,怎么刚才老太太和姨妈那种表情?

    贾琮又和薛姨妈和宝钗见过礼,薛姨妈又顺口说起金陵的事情。

    黛玉探春等姊妹才知道,原来三哥哥和这位宝姐姐,在金陵就认识,却从没听他说过。

    三哥那首满江红就是写了送她,才因缘际会,在金陵传开词名。

    宝玉听了不禁有些眼红,只恨自己没有写词的能为,不然送了这位姿容绝世的宝姐姐,岂不得意。

    探春等心中多少都有些羡慕之情,三哥虽然善写词,却从没听说他专门给谁而写。

    只有黛玉心细,这些日子常找芷芍五儿说话解闷,却是知道三哥给芷芍写过一首“不负如来不负卿”,读来很是缠绵动人,当可传世。

    不过芷芍是和三哥一起长大的丫鬟,当年三哥在东路院过得何等窘困,只有芷芍陪他一起吃苦,她为了三哥甚至连死都不怕。

    有了这番情义,三哥对她再怎么好,都是应该的,他们又有那样的经历,三哥能给她写那样的诗,自然是有这个缘法的。

    可是三哥和宝钗在金陵才认识几次,怎么还专门给她写词,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且宝钗看三哥的眼神很是不对,黛玉想起那日自己在牟尼院说的那句顽话,果然是没错的。

    ……

    自此之后薛家人便住进了梨香院,又和王夫人私下说了,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

    王夫人知道薛门是大富之家,不缺这些日常嚼用,自然无有不可。

    梨香院有一门通街,供薛蟠这些外男出入,只有西南有一角门通内宅,供薛姨妈和宝钗出入内宅。

    清芷斋和梨香院比邻而处,宝钗见贾琮每日天明即起,白天都闭门读书,因为今年中便是秋闱之期。

    贾琮每日只在饭后才会出门,去姊妹房中说话,或者姊妹们联袂去清芷斋串门。

    又见他隔些日子便带着丫鬟去洛苍山上课,常常一去就是四五天才回,因为那位有名的柳宗师就住在洛苍山。

    进了贾府一段时间,宝钗自然从他人口中听说了贾琮的旧事,知道他生母微贱,从小在贾家过得极苦,几不能活。

    愣是靠着一味苦读,取了案首功名,才能在贾家立足,又靠着在金陵立下莫大功勋,生生给亡母争得了诰命。

    宝钗这才明白,那日在荣庆堂中,老太太和姨妈听到母亲夸奖他,为何会是那种表情,那是慧眼不识珠的尴尬。

    想起金陵老宅中第一次见他的情景。

    隽美似玉,风华无双。

    可如此轩朗的背后,却隐藏了这么多辛酸苦难,心中泛起难言的柔情和感佩。

    只是他从来不会独自来梨香院串门,只是和姊妹们一起来过两次,心中多少有些失望。

    宝玉倒是常来梨香院找她说话,一副悠然富贵闲适,和清芷斋那位苦行僧般读书自律,天差地别。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