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二百一十二章 旱情

第二百一十二章 旱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等小兕子从爷爷的怀抱中下来,她走到皇兄面前,拿出一卷图,打开图纸画着的便是一个人一个太阳。

    小兕子道:“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

    听着她的问题,这个妹妹现在识字并不多,很多时候是需要看着图来学习的。

    一些图画与图形更能够引发她的联想,以她表现出来的天分,能够借图喻事。

    李承乾看着这张图,笑道:“皇兄给你讲个故事如何?”

    小兕子点头爬上皇兄的膝盖坐好,她点头道:“明达喜欢听故事。”

    “传说中有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的人们都活在一颗会转动的球上,太阳与月亮也围绕着这颗球而转……”

    李渊笑呵呵坐在一旁听着。

    小兕子看着皇兄又画了一张图,画出了月亮与太阳的轨迹,这个轨迹不是完全的正圆形,甚至还有高低变化。

    这更像是一幅立体画,小兕子明亮的眸子看着这张图,好似星宇天地间也在她的目光下显露无遗。

    从日夜变化,一直说到四季变化,再讲到每个季节的日夜变化。

    直到皇兄搁下笔,小兕子还沉浸在这个故事中,她好奇道:“皇兄,真有这么一个世界吗?”

    李承乾笑道:“没人见过。”

    小兕子抬头看着天,她坐在皇兄的膝盖上,就算是这么坐着额头还是碰不到皇兄的下巴。

    而后她又跳下皇兄的膝盖,拿着图纸要将这个故事讲给李淳风道长。

    李渊笑道:“在你看来,似乎四季与日夜真的煞有其事。”

    李承乾笑道:“故事嘛,用来启蒙应该是最好的。”

    刚跑远的小兕子又跑回来了,李承乾狐疑道:“没听懂?”

    她使劲摇了摇头道:“袁道长说今年的夏天很可能会旱,入秋之前又会出现水涝,他老人家在入夏之间会一直看着星象。”

    哪怕是这位小公主,年幼的小兕子也能为东宫太子出谋划策。

    李承乾点头道:“皇兄知道了。”

    她又嬉笑着离开。

    看着细雨还在飘着,今年春季的雨水很丰沛,李渊道:“这天气怎么看也不像是会旱的。”

    李承乾翻看着奏章道:“去年的时候,孤就让京兆府修建了不少水窖。”

    “连你也这么觉得?”

    “预防而已,很多人也觉得京兆府修建水窖多此一举。”

    听着孙子的话,李渊神色惊疑不定,但这个孙子总是将很多事藏在心里,也就不再追问了。

    李承乾翻看着眼前的奏章,关中雨水丰沛,可荥阳,陈留这几个地方已有旱情的情况出现了。

    写下预备粮草,并且让洛阳做好收留更多各地人口的准备,李承乾让人将奏章送去了中书省。

    好歹这几年攒下了家底,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李承乾将心思全部埋在了今年各项调度与建设上,几乎是忘记了,太子的东宫刚建设了右率。

    早晨时分,城门还没打开,就能看到一队人正在城墙边长跑。

    这些人穿着皮甲的甲胄,一看就是卫府官兵,而且是装备精良的。

    领头的人是河间郡王李孝恭,身后是程处默与李景恒各带着一支十余人的队伍在跑步着。

    每到清晨时分,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也有人指指点点,但这队兵从来没有在意过周遭的议论。

    关中,一个个京兆府官吏,策马奔走在各个官道上,奉命调动各地粮仓的粮食,送去洛阳。

    从渭北渭南的方向看去,渭河沿线的官道上,有一队队的运粮民壮,他们将粮食运去潼关与洛阳。

    如今的京兆府依旧主张着建设,建设两个字是悬在关中各县的官吏头上的重要任务。

    也是增长生产力与脱贫致富的重要标准。

    杜荷的宿舍已开始修建了,一间间两层高的屋子正在拔地而起。

    洛阳与潼关还依旧在修建。

    许敬宗找到了郭骆驼,这些时日郭骆驼在观察一种鸟,叫作椋鸟。

    只见郭骆驼丢去一只虫子,那只鸟便叼住了虫子,而后又飞走了。

    “郭兄,伱现在不专心种地了,开始养鸟了?”

    听他这么一说,郭骆驼坐在一块石头上,笑呵呵看着远去的鸟,又道:“它们吃虫子,更喜欢吃蝗。”

    许敬宗也瞧着远去的鸟儿,道:“那应该多养一些。”

    “它们猎食的时候飞得很低,抓地上的虫而食。”郭骆驼有些忧愁道:“只是它们从来不会在关中久留,到了秋冬季节就走了,春夏季又会回来,某家在它们的羽毛上做了标记,看看来年又会回来多少。”

    鸟类是会迁徙的,椋鸟同样是一种候鸟。

    许敬宗疑惑道:“当真留不住这些鸟吗?”

    郭骆驼手里拿着一张纸,他将纸张一边拿在手中,而后稍稍一甩,原本软软的纸张便立住了。

    渭南有回收纸张的作坊,用过的纸张经过回收之后,到了渭南再做生产,成了这种黑褐色质地较硬的纸张。

    这种纸张用来画图是最好的,用来书写却容易飘墨。

    郭骆驼看着图纸又道:“许少尹近来忙什么呢?”

    被罚三年不得升迁的许敬宗,站在一旁,朝中依旧没有给他升迁的动静。

    现在的许敬宗做好了心理准备,在京兆府少尹的位置上做好第二个三年。

    本来他就是很喜欢少尹的位置,看着关中各地变得不一样的,要是离开京兆府,他就会觉得自己又会成以前那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许敬宗道:“关中的纸张是越做越好了。”

    郭骆驼点头道:“听说泾阳寻到了一种秘方,让纸张更快速地成形,也不知是何种秘方。”

    看着远处的运粮队伍,许敬宗也坐了下来,递给他一只肉包子。

    郭骆驼也没客气,接过肉包子就吃着,道:“现在关中运送出去的钱粮越来越多了。”

    许敬宗颔首道:“朝中又有人开始指摘我等的行为。”“京兆府掌关中建设大权,好在有太子为许少尹撑着,若是太子殿下都撒手不管了,那京兆府分崩离析也不远了。”

    不多时,刚忙完的狄知逊带着儿子狄仁杰正走来。

    未等狄知逊先开口,狄仁杰道:“听闻朝中有人开始弹劾京兆府。”

    许敬宗黑着一张脸道:“他们守着这些钱粮有什么用!长虫吗?”

    狄知逊谦逊一笑,他低声道:“这世上总会有人一直秉持着短视的目光,但我等不能被这些短视的目光左右。”

    闻言,狄仁杰原本恼怒的神色,松懈了许多。

    在许敬宗眼里,又或者在狄知逊眼里,这个太子就是一个不喜欢与人讲道理的。

    讲道理?这种事吃力不讨好,事实上只要看到关中乡民的笑容,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中五月到了中旬,这一天大雨又席卷了关中。

    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出现干旱的节气,关中几个大水窖都蓄满了水,用坎儿井的方式,将这些水窖连通在了一起,形成了地下的活水,在村县之间也成了取水的上好场所。

    这天,长安城开始了科举,今年前来科举的有九千人,年轻的有十五岁的,年老的也有六十余岁。

    只要向弘文馆递交籍贯与地方官府的文书,就能参加科举考试。

    与前两年的科举一样,这一次的科举不问出身,不问门第,也不问是何人举荐,只要有地方官府出具的户籍文书,就能够参加科举。

    因一旦科举及第,能够入仕,便会有长安的文吏去告知地方,哪个州府,哪个县的谁科举入仕了。

    这一次依旧是房相主持科举。

    朝中忙碌的当下,李承乾与父皇正在太液池钓鱼。

    一旁的李治与李慎被姐姐李丽质安排到这里,给父皇与皇兄烤肉吃。

    雨水飘在太液池上,这个春季雨水几乎成了关中的主要风景,大多数时候的天气都是这样的。

    李世民道:“听说让京兆府将关中很多村县的地下都挖空了?”

    李承乾看着鱼线上的一根树枝,树枝是浮标挂在鱼线上,解释道:“父皇要明辨是非,以京兆府的人力怎么可能将关中的地下挖空,只是让京兆府在几个取水较为困难的村县,让他们修建了水窖与坎儿井。”

    “是他们夸大了?”

    “是夸大了,其实当泾阳修建了坎儿井之后,每年夏季,泾阳的坎儿井就成了一个避暑胜地。”

    李治与李慎将烤好的羊肉串放在父皇与皇兄的面前,等候着下一步的安排。

    本来这种事不需要兄弟俩人来办。

    李治一度怀疑,宫里的太监是不是快死绝了。

    李承乾低声道:“行了,自己去玩吧。”

    两个弟弟如蒙大赦,快步逃离这里。

    太液池中的那只鸭子,依旧自在地游着,它长得越来越肥了,身为一种迟早要成为餐桌上的菜肴,它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被当作一种美味食材的魅力。

    傍晚时分,李治再也忍不了了,他叫来了三个太监,跳下太液池将自己养大的那只肥鸭子抓了上来,而后杀了烹之。

    三年了,养了这只鸭子三年了,它终究还是成了李治的盘中餐。

    这孩子吃鸭肉,吃得特别痛快,还放言在太液池再多养几只鸭子。

    作为一种家禽,它成为人的口中肉,是它最终的宿命。

    今年的科举一直到了五月底才结束,许多前来科举的学子留在关中,等候着科举揭榜的那一天。

    在长安城外,有一处建筑,那里修建着一间间简陋的屋子。

    可以给外来的商客与前来科举的读书人入住,每一个住进去的人都能得到一个小房间,房间不大,能够放下一张床,只有一扇窗户,这小的房子却要十钱一天。

    对于穷困的人来说,如果你在长安城找个苦力活,做一天的苦力能够得到二十钱左右,余下的十钱还能买一斗粮食。

    如此一来,你就能在这里生活很久。

    而且现在的长安是缺少人力的,很容易找到活干。

    六月初的时候,关中从雨季中像是换了天一般,立刻就转为酷热的夏季。

    闷热得好似不给人活了,炙热的阳光烘烤着长安城。

    科举揭榜时,皇帝一家正在太液池边上。

    直到七月的时候,酷热的阳光让关中河道的水位迅速下降。

    今年的科举揭榜后,考中进士的是一个叫做郭正一的年轻人。

    中原各地也出现了旱情,李世民看着这些奏报,神色凝重道:“今年的旱情来得真快。”

    好似在一天一夜之间,旱情就来了,令人猝不及防。

    好就好在,京兆府早有准备,在东宫太子安排下许多钱粮都从潼关运到了洛阳,再从洛阳早早就准备好,运送出去。

    这一次当各地出现旱情,奏报还没送到关中,马周就先一步得到消息,将钱粮运送旱情所在的州县。

    如果各地的乡民实在无以过活,可以借由迁入洛阳或者迁去潼关。

    从襄阳地界来到太原地界的张玄弼一家,望着一顷顷的良田成了荒地,他高呼道:“苍天不仁呀。”

    原本正是六月,是田地里粮食长得最好的时节,此刻放眼望去,远处却没有一根草,只有干涸得就要裂开的田地。

    十三岁的张柬之看着父亲张玄弼正在高呼,而不远处的乡民虽说情绪低落,但他们吃着手中的饼,似乎并不缺粮食吃。

    而且与以往荒年的场景不同,今年似乎是粮食极为充沛的一年。

    再看看还在怨天尤人的父亲,张柬之立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经由几番打听,才得知原来是在旱情出现之前,关中与洛阳就送来了不少钱粮,在旱情发生的时候就及时运粮。

    这并不是未卜先知,而是在洛阳几次询问之后,确认了哪些地方整整一个月没有降雨时做出了预判。

    关中依旧酷热无比,郭正一科举考取进士之后,入弘文馆任职学士。

    十七岁的郭正一时常跟在弘文馆主事上官仪身侧。

    黄昏时分,当烈日不再这么毒辣了,郭正一就会跟着上官仪一起去各县查看情况。

    其实除了他们,还有不少官吏在乡野中走着,他们在询问各县的情况,在治理方面吹毛求疵的询问。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