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第四百二十一章 开国朝会,第一次调整【求订阅】

第四百二十一章 开国朝会,第一次调整【求订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灯影摇曳。

    貂蝉仔仔细细的给曹操穿配着龙袍。

    大魏的龙袍,采用玄色。

    所谓玄色,与黑色其实有些差别。

    玄色是各种颜色融合在一起,包容万色而形成的黑。

    并不是直接染出来的墨黑。

    秦朝尚黑,始皇帝的龙袍,准确的说也是玄色。

    曹操觉得玄色龙袍,比后世的明黄色龙袍,要威武霸气的多。

    其以云锦绫罗织造,以黄、红两色为线,上绣龙、翟纹,以及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即日、月、星辰、山河、龙、花、鸟……又以九龙为主体,分别在前胸、后背、两肩和前后膝盖部位,加上衣襟,袖端,正龙各绣一条。

    九条龙,是气运之极,取周易中的九五至尊,飞龙在天之意。

    貂蝉身上穿的是贵妃服饰,上有凤纹。

    但凤的尾巴,头冠上的翎羽,数量不同,对应后宫的品秩。

    只有皇后,才能穿配最高等的凤袍。

    皇帝的头冠,没有用汉时常见的垂帘冠。

    汉时的帝王戴垂珠冠,有山河日月加身的寓意,又可以适当的保持神秘感,天颜不可视。

    曹操试了下,垂珠冠太不方便,关键是特么的挡视线。

    他以武立国,把皇冠改成了武冠,戴着也简单,发髻往里一束,穿上龙簪便可,英武逼人。

    曹操打量龙袍,问貂蝉:“哪条龙是你绣的?”

    貂蝉明眸闪阖:“陛下如何知道这龙袍,有我的绣工?”

    “倾儿姐她们几个也绣了,都抢着绣夫君胸前的正龙。

    我绣的是夫君内襟那条小龙。”

    为什么有一条龙,会绣在里襟?

    因为九是奇数,很难在布局上,做到对称。

    于是将一条龙绣在里襟。

    这样,龙袍的实际龙纹,不少于九条,与至尊之数吻合。

    外表看起来又很对称,追求美观性。

    曹操翻开里襟,果然看到一条小龙,足下踏云,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貂蝉原是宫里的女官,绣工极好。

    曹操:“貂蝉啊,开国后,不同于之前,咱家内库,怕是要缩水。”

    貂蝉吃了一惊,抬眸来看曹操。

    “你对衣冠,服侍如此擅长,而治世和乱世的一个不同,是购买力会快速复苏。

    你去找青玉和雪锦(白珂),伱们仨做一门生意,可以给内库创收。

    她俩对消息搜集有专长,你开一家染织服侍类的商铺,遍及各地主要城池。

    她俩负责将其与消息搜集联系起来,通过各地对锦绣,布匹的购买力,也算是对各地贸易的一种普查补充。

    前些时日,织布的机械有突破,接下来会在大魏各地推广,逐步增加纺织业的体量。

    你来做这门生意,想赔钱都难。”

    要知道这个年代,布匹,锦缎和金银等值。

    蜀锦有很长一段时间,直接当钱用。

    所以这是一门抢钱的生意。

    各家士族都在做,经西域,往外出口更是天价。

    曹操还有别的打算,先让貂蝉把摊子支起来。

    卞媚那边有现成的人手。

    “知道了。”貂蝉喜悠悠的应了。

    “你回吧,朕走了。”

    曹操穿好龙袍,腰缠帝王玉带,龙行虎步的去了。

    貂蝉在后方打量,曹操穿上龙袍,愈发威严逼人。

    他出了起居室,典韦,许褚便从门廊两侧跟上来。

    这俩货也换上了新的战甲,上有工造纹密布,威武异常。

    出了后殿建筑群,前方就是理事的正殿。

    大殿宏阔,正门两侧,各有十八根巨木打造的立柱,要三四人才能合抱。

    立柱下方,以青铜为基座,高度超过七丈,上有雕琢的盘龙纹。

    大殿整体以榫卯结构搭建。

    房檐上有瑞兽的石雕,华丽庄严。

    曹操进来时,百官已提前了一刻钟入殿。

    文武两列,恭敬等候。

    初立国,曹操调整了一些制度。

    但并未急于求成。

    中央仍沿用此前的官制。没有追求更精简高效,诸如后世的三省六部制。

    有些事,要循序渐进,当下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曹操在主位入座,下方三呼万岁。

    遂进入朝班环节。

    众臣依次启奏各自负责的事。

    开国后的首次朝会,最重要的议题,是颁布了一项新制。

    这是曹操结合后世经验,率先提出,由核心层的几人,丰富完善形成的三长制。

    什么是三长制?

    所谓三长,就是五家为邻,设一邻长;

    五邻为里,设一里长;

    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三长制与均田制最好是相辅而行。

    但这个需要后续再次改革,前期要一步步来。

    先说三长制,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

    也就是将曹魏此前对人口的严格普查,更进了一步,落实的更具体。

    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

    原本依附于士族、豪强的农户,将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

    其目的在于杜绝地方士族,豪强林立的局面。

    将他们藏匿不报,作为私用的人口,都记录在册。

    这是一项从根本上遏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

    要知道世家大族,在地方拥有众多宗族、部曲,甚至是私兵。

    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拥人口。    这些豪强士族,是地方大户,宛如土皇帝。

    他们的存在,给地方割据,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他们甚至能影响到地方官吏的任免。

    有朝廷的官吏,去了他们所在的郡县,还要先拜访他们,得到认同,才能有效的履行职务。

    依附于他们的百姓,则是其家中的包荫户,也可以理解成私奴。

    士族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

    汉末的乱象,与遍地存在的士族豪强,有很大关系。

    中央为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士族对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使得阶级分化,矛盾日益加剧。

    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体系的崩溃。

    若不能立法,从根子上有效遏制士族私占人口,将其收归到公有。

    曹操在的时候,或许能弹压一切动荡,不会有问题。

    但往后,士族蛰伏下来,终究还有重演汉末之患的一天。

    实际上这种士族之患,在后世会再次爆发。

    其在两晋南北朝诱发的祸患,非常严重。

    历史上的曹操,没能统一,所以也就没将他普查人口这套手段,做到全国落实,形成立法,对士族的遏制有限。

    历史上的三长制,晚了两百多年才出现。

    然而此刻大魏一统,现阶段推行三长制,正是最合适的时机。

    也是针对当下的社会状况,最合适的一个制度。

    较之于旧制,三长制实行后,中央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将大量增加。

    国家赋税,会对应增长,农民的赋税负担,则有所减轻。

    这就是曹操,荀彧等人,近来屡次提到的减免税赋。

    他不是一句少收税,就能完成的,而是牵扯到整个制度的调整。

    历史上这一制度,要到北魏后期,才得以推动,使社会经济明显的复苏和发展。

    它很适合乱世后归治重建,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北魏的三长制,也给后来的隋、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长制打破了豪强荫庇户口的合法性,影响深远。

    以曹操如今的威信,推行三长制,几乎没有阻力。

    他诗书满腹,又有后世经验,处理起政事,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按理三长制触犯了士族的根本利益,推行起来,阻力会很大。

    但曹操来推动,哪有人敢跟现在的他对着干。

    朝堂上八成以上的人,都是士族出身,却无一人站出来表述不同意见。

    开国的第一次大朝会,比预定的要快,不到两个时辰便结束。

    散朝前,曹操对百官说:“我大魏开国,是值得大庆之事。

    朕打算宴请众卿,谢过大家历年来不辞辛苦,随朕一起平复天下。

    让荀司马选个各级官吏都能到场的时间,在宫里开宴。”

    众臣齐声谢主隆恩,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

    昨日曹操引真龙入体,万众皆见,群臣也直犯嘀咕。

    在这些臣属心里,曹操同样有被神话的趋势。

    想象一下,上边坐的不是人,而是一条龙,有多慑人?!

    也就荀彧他们几个,还敢和曹操如常说话。

    他此时态度温和,要宴请群臣,颇有人情味,倒是让这些臣属,宽了宽心。

    曹操起身出了朝会大殿,群臣退去。

    他回到前殿侧翼的新书房。

    这间书房,低调中透着逼人的贵气,书桌,椅案,都是千年黄梨或紫檀所做,雕刻龙纹。

    书案上方,悬着传国玺,承影,赤霄两剑,光曦流转,国运恢弘。

    荀彧等几人也跟进来,先递给曹操一份名单。

    上边是一些开国后,要提拔封赏的人员。

    其中有鲍信,张邈等最初的小伙伴。

    鲍信当下已是兖州别驾。

    张邈也有对应的提拔。

    这次开国,曹操还给两人封了侯。

    鲍信是铁杆的曹魏核心,所以兖州这么重要的州,由他来坐镇。

    鲍信当年对曹操的帮助,意气相投,可谓回报丰厚。

    他这次也来参与了开国礼。

    曹操留他等国宴之后,再回兖州。

    “三长制的事,要快速落实,注意三长的人选,不能和士族有瓜葛,不然会被钻空子,制度成了空壳。”

    戏志才忙答应了一声。

    这事由他具体负责。

    曹操低头看名册,荀攸提醒道:

    “陛下,开国当大赦。纵然死囚不赦,也当赦免轻刑罪,以示我大魏宽厚治国,留后世之名。”

    曹操摆手道:“朕不在乎这个名声,你们也没必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然会变成别人的内裆,人家放什么屁,咱们都得兜着,没必要。”

    几人皆笑,知道曹操是玩笑之语。

    他们几个在书房开小朝会,商议推行一些新政,具体如何落实。

    临近中午,众人散去。

    贾诩留下道:“陛下,北边传来消息,鲜卑人要北迁?”

    北迁?

    曹操略一思忖:“我们建国,天地气运变化,声势过大的原因?”

    贾诩点头:“陛下圣明。”

    曹操心忖昨天光顾着人前显圣,好像装大了,把鲜卑给吓跑了。

    对付鲜卑,是下阶段开疆拓土的重点。

    鲜卑要北迁。

    曹操的视线,看向对面墙上悬挂的巨型地图。

    他沉吟之际有内侍来报:“诸葛孔明,庞士元两人求见,说是有好消息,陛下定然喜欢。”

    卧龙凤雏来了。

    “让他们进来。”

    Ps:上章末,图好像传上来四五张,有两张高清太大了,没成,其余包括网上找的和文字描写对应的图,章节末的评论区有。

    求票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