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49章  大明最早的保险项目——太监、宫女养老基金

第249章  大明最早的保险项目——太监、宫女养老基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正所谓趁热打铁,朱棡看时机差不多了,便命人将躬身行礼的赵庸扶了起来。

    “孤王不仅要救南雄侯,而且还要让父皇赦免你流放在外的家人。

    前提是南雄侯能够在推广牛痘的过程中作出贡献,只要这段时间表现优异,或许你将来还能有重新涉足军旅的机会。”

    后世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犯人通过不断求情,最后从死刑被改为流放,因此还对放过他的官员感激涕零。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很多罪犯是宁愿被判死刑也不希望被流放。

    毕竟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偏远的地区进行惩戒和改造,在交通十分不发达的古代,流放三千里其实和死刑也差不多。

    另外在流放的途中,囚犯还要带着很重的枷锁。

    靠徒步走上三千里,在途中的艰难困苦不说大家也能想象得到。

    再加上押解士兵的欺辱压榨,流放犯想顺利活到目的地,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即使囚犯身体强壮顺利到达流放地,这也只是悲惨命运的开始。

    毕竟犯人被流放的地方,都是十分贫瘠艰苦的地方。

    很多都是寸草不生的边关,囚犯想在这里生存下去十分艰难。

    最为关键的是,流放犯还要从事繁重的劳役,基本上和奴隶一般活得生不如死。

    特别是在明朝关于流放,还有个比较离谱的规定。

    犯人被流放后,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要保证有人在流放地服役。

    换句话说一旦成为流放犯,除非遇到大赦天下,否则子子孙孙都要服刑。

    倘若囚犯的直系亲属都死光了,那么同一个村子的人都要被抓去流放,这可比死刑要恐怖多了!

    因此赵庸一听到朱棡允诺恳请朱元璋,赦免他流放在外的家人,二话不说就跪了下去。

    “晋王殿下大恩大德,罪臣没齿难忘。

    今后您但有所命,哪怕上刀山下火海,赵某绝不任何怨言!”

    朱棡心里清楚武将极为看重承诺,赵庸显然已经被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所征服。

    可他觉得这还不够,于是朱棡佯装不悦道:“赵庸,孤王费了那么大劲把你捞出来,你叫孤王什么?”

    还没反应过来的赵庸,下意识躬身回答道:“罪臣当然是叫您晋王殿下了。”

    朱棡阴沉着脸冷哼道:“孤王现在告诉你,出了这个门你称呼我晋王殿下,孤王不会挑你的理。

    如今已经进了这个门,好好想想你应该叫孤王什么?”

    赵庸稍微愣了一会,随即恍然大悟。

    他迅速躬身下拜道:“微臣赵庸,见过主公!”

    这是除了姚广孝之外,朱棡收下的第二个家臣,将来他去海外就蕃时都要带上的。

    朱棡之所以如此器重赵庸,主要还是看中对方在历史上编练水师的能力。

    在这个时代,人脉就是一切的基础。

    毕竟华夏自古以来都是个人情社会,朱棡相信自己今天的礼贤下士,一定可以为将来换来丰厚的回报。

    赵庸心中十分感动,眼眶微微湿润,声音略带哽咽地再次喊道:“主公!”

    朱棡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拍了拍赵庸的肩膀,语气和蔼地说道:“日后你便是孤王的左膀右臂,只要你一心为孤王办事,我定不会亏待于你。”

    赵庸激动得无法言语,连忙跪地谢恩。

    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表示出愿意为主公赴汤蹈火的强烈意愿。

    朱棡微微一笑,伸手将赵庸扶了起来,接着说道:“起来吧!”

    赵庸站起身来,挺直了腰板,等待着朱棡的吩咐。

    朱棡目光锐利地盯着赵庸,缓缓开口说道:“眼下孤王有一件要事,需要交与你去办。”

    赵庸精神一振,连忙拱手道:“请主公明示,末将万死不辞!”

    朱棡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晋王府欲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师,此事便交给你来负责。”

    赵庸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深知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明白这是主公对自己的信任和重托。

    赵庸躬身领命,同时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辜负主公的期望,为晋王府训练出一支无敌之师。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朱棡擅自招揽南雄侯赵庸的事情,最终还是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陛下有旨:宣晋王入宫见驾!”

    在宣读完口谕之后,太监总管王景弘低声提醒道:“晋王殿下,您在进宫时最好是把这段时间接种牛痘的成果,仔细准备一下。”

    心领神会的朱棡,立刻让张龙拿来了一百贯大明宝钞,随即递到了王景弘手里。

    “根据本朝的律法,贪污60两银子就要掉脑袋,晋王殿下可不要害小的啊!”

    朱棡摆了摆手,“早晚有一天你们这些生活在宫里的人都要出宫,靠父皇给的那点恩典,是没有办法安度晚年的。

    孤王今天拿出这一百贯大明宝钞,是想给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大明钱庄,建立一个养老账号。

    在你们还能赚钱的时候,每个月往这个账户里放点钱。

    等将来离开皇宫之后,凡是往里面存钱的太监和宫女,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点钱财补贴生活。

    这件事情我会和父皇讲,以后写进《皇明祖训》里面,后继之君也会照顾你们的。”

    王景弘一脸诧异的看着朱棡,眼神中流露出感激涕零的模样。

    “晋王殿下,能够想着我们这些无根之人,小的在这里代他们谢过您了。”

    说完王景弘不顾朱棡阻拦跪在地上,给他磕了一个响头。

    在接下来进宫的这一路上,朱棡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成为坐上金銮殿的皇帝,王景弘则是得胜归来的大将军。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历史上就连像左宗棠那样的名臣,都要给太监送银子了。

    在王景弘潜移默化的宣传下,很快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便知道,晋王已经帮他们安排好了养老问题。

    虽然目前这只是一张“大饼”,但依然让朱棡收获了很多额外的待遇和便利。

    “太监作为内官,尤其是皇帝身边的近侍,绝对不允许与外臣结交。

    这次念在你是初犯,就下不为例吧。”

    看着朱元璋摆出一副“法外开恩”的模样,朱棡索性便毫不客气地说道:“爹,儿臣这么做是为了大明的千年基业,你可千万不要不识好人心呀!”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