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网游动漫 -> 神探狄仁杰之平行武朝-> 第343章 萍水相逢

第343章 萍水相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李元芳急忙追问:“是什么大案?”

    狄仁杰提及此事,不禁长叹一声,眼中神色十分复杂:“说起来,此事还与虺文忠有关。”

    李元芳与如燕闻言,皆是惊愕地张大了嘴,异口同声地惊呼:“虺文忠?”

    狄仁杰沉重地点了点头:“不错。虺文忠之父,乃是黄国公李霭,太宗皇帝之侄,素有贤名,在江州一带威望极高。”

    李元芳听后,若有所思,缓缓言道:“我想起来了,虺文忠曾提起过,他全家上下数十口人,皆遭皇帝冤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凄惨下场,因此才加入蛇灵,矢志复仇!”

    狄仁杰深吸了一口气,眼中满是惋惜之情:“你可还记得幽州案中,刘金和那份名单吗?”

    李元芳似乎明白了什么:“自然记得,越王以赏花之名举办襄阳大会,诱骗众多无辜之人卷入其中,企图以此要挟他们参与叛乱,这才有了那份名单。”

    狄仁杰颔首道:“正是如此,越王李贞兵败前后,薛青麟正寄居在黄国公门下。于是他写下密信投入铜匦中,检举黄国公和越王,暗中勾结,一同举办襄阳大会,密谋反叛。”

    李元芳闻言,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痛斥薛青麟:“真是卑鄙小人!”

    狄仁杰再度叹息一声:“当时皇帝初登大宝,地位还不稳固,又先后遇到徐敬业、和越王李贞的叛乱,难免心中惊惧。”

    “于是,她未及详查便派遣内卫赶赴江州,将黄国公一家捕入京城,满门抄斩,由此又连坐了近百名李氏后裔。”

    “这桩惨案是继越王之乱后,对李姓家族展开的最大一次清洗。至此,李姓后人几乎被诛灭殆尽!”

    李元芳闻言,长长地叹了口气。

    狄仁杰接着道:“当时主审此案的,正是梁王武三思,而薛青麟便趁机攀附了上去,并且得宠于帝前。”

    “圣上甚至亲自下诏嘉奖,赐其侯爵,世袭罔替。就这样,薛青麟便踩着李氏宗室的鲜血,坐上了平南侯的椅子。”

    如燕咬牙切齿地说:“这种人,肯定不得好死!”

    狄仁杰的眼中似乎还残留着往昔的阴影,带着深深的沉痛:“此事距今已有二十余年。当时,我正是大理寺卿,亲眼目睹了黄国公一家被屠杀的惨状,那场景真是触目惊心,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李元芳摇了摇头,想到自己和狄仁杰的遭遇,略带着几分怨气道:“皇帝杀人如麻,我看这一辈子,她的心里肯定难以平安了。”

    然而,狄仁杰还是为武则天辩解了几句:“皇帝这样做也是有苦衷的。当时,武氏与李氏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她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手段。”

    “真正可恶的是薛青麟这样的奸诈之徒,他们推波助澜,兴风作浪,实为恶中之首!尤其是薛青麟,寄住在黄国公府上,深受大恩,反而恩将仇报,果非人哉!”

    三人正说着,店小二端着两大盘热气腾腾的鱼汤快步走来,拉长一声吆喝道:“老先生,您要的鱼精——来啦!”

    狄仁杰闻言,立刻收住了话头,转而微笑着说道:“好,有劳了。”

    “您慢用!”小二放下鱼汤,又将要的酒菜一一上齐,而后才退走。

    狄仁杰拿起筷子,故意要驱散之前沉重的氛围:“来来来,不提往事,来尝尝这条鱼精味道如何!”

    李元芳和如燕闻言,随即失笑,一同举筷,准备填饱肚子。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狄仁杰抬起头来,店中走进来一个看上去有些文弱的中年男子。

    正午时分,赶了半天路,他也饥肠辘辘,循着香味不知不觉走到了此处。

    只是今天店中生意甚好,每张桌子上都是满满当当的,竟只剩下狄仁杰这桌的一处空座。

    狄仁杰细细打量着这位新来的客人,平静高雅而略带沧桑的面颊,细长干枯的右手,身着三段锦圆领袍,显得颇为讲究。

    狄仁杰心中一动,忽然开口邀请道:“先生如不嫌弃,便请同桌用膳如何?”

    中年人推辞道:“萍水相逢,怎敢叨扰老丈。”

    狄仁杰捋了捋胡须,微笑着说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过添一副碗筷而已,先生何须客气!”

    中年人见此地民风如此淳朴,又见狄仁杰引经据典,谈吐不凡,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意与好奇。

    他欣然点头,道:“老先生言之有理,那小可就叨扰了。”

    说着,他快步走到桌旁,李元芳、如燕赶忙给他腾出座位,请他坐到狄仁杰对面。

    中年人坐下后,微笑着问道:“在下林永忠,敢问老先生高姓大名?”

    狄仁杰微微一笑,到底还是没有自报家门:“老朽姓怀,单名一个英字。”

    此时,小二为新客端上碗筷,打趣道:“老先生,我店中这鱼精得趁热味道才最鲜,凉了就可惜了。”

    林永忠闻言一愣:“鱼精?”

    周围众人闻言皆是一阵大笑,林永忠这才明白,原来这是个玩笑,于是也跟着笑了起来,气氛一时变得轻松愉快。

    狄仁杰欣然夹起一块鱼肉品尝,脸色瞬间变得丰富多彩,赞不绝口:“嗯!妙哉!果真是人间一绝!绝!你们也尝尝。”

    李元芳、如燕与林永忠见状,纷纷放下矜持,大快朵颐起来。

    餐桌上,几人边吃边聊,气氛融洽。林永忠在夸赞饭菜之余,也开始了试探:“老先生您谈吐不凡,神态优雅,想必不是凡人。加之你们几位的口音,似乎并非本地人士?”

    狄仁杰和李元芳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林永忠有趣,笑了起来。

    “惭愧,老朽久在洛中,曾在江州彭泽县做过一任小官,倒是有些家学渊源,我等也是今日方才迁居五平。”狄仁杰半真半假道。

    林永忠闻言,便放下筷子,怀抱双手疑惑道:“老先生,不瞒您说,五平县中有一平南侯,平日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据传百姓深受其害。”

    “反而是彭泽县,堪称政通人和,无论是风土还是人情,都较五平为佳,您怎么会舍善地而就恶土,迁居来此呢?”

    这一问还真令狄仁杰有些讶异,这已是遇到第二个提起平南侯的人了。

    不过他已猜到对面之人的身份,倒也不惊讶,反而意有所指道:“县中有些事务,不得不来。倒是先生初来乍到,倒好像对五平颇为熟悉,看来也不是一般人吧?”

    林永忠闻言,心中同样惊讶,没想到心中善念一起,想要劝老丈谨慎迁居,还有如此收获。

    他便有意试探道:“就请老人家猜上一猜,权当耍子。”

    狄仁杰微微一笑,故作深沉地打量了林永忠一番:“先生眉含英气,品相端方,定是大家之子。”

    林永忠的瞳孔猛地一缩,脸色大变,脱口而出:“大家之子?”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不错,上可至王侯之家,下不低将相之门。”

    林永忠闻言,苦涩地摇了摇头,眉宇间尽是失落与无奈:“那先生就猜错了,小可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怎说得上‘大家’二字,就连‘中人’也谈不上啊!”

    这话一出,狄仁杰尚未有所反应,李元芳和如燕却先是一愣,随即惊讶地看向狄仁杰,又转头望向林永忠。

    那意思,太阳从西边升起,狄仁杰还有猜不中的时候?

    狄仁杰也感到十分意外,笑了笑说:“哎呀,惭愧惭愧,看来老朽这次是看走眼了。”

    林永忠此时反倒挤出一丝笑容,宽慰道:“无妨,老先生不妨再猜一猜,权当耍子嘛!”

    狄仁杰稍微收敛了几分笑意,看样子也严肃起来,又道:“从面部特征看来,你的年龄大约在四十一二岁左右。”

    “手形长而干枯,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凹陷,中指平滑无痕,无名指关节处略显粗大,这是一双常年握笔的手。”

    “你身上穿的是江州产三段锦制成的圆领袍。一般情况下,在本朝,没有功名之人大多穿着斜领袍,而有功名之人,按制必须服圆领锦袍。因此,你定有功名在身。”

    “我说得不错吧,林县令?”

    林永忠瞪大了双眼,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狄仁杰眉头一扬,笑道:“怎么,老朽又说错了?”

    林永忠钦佩之色溢于言表,结结巴巴地道:“不…不不不,先生说得对极了!只是,您何以断定我就是五平的新任县令呢?”

    狄仁杰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你身着三段锦所制圆领袍,三段锦则多为江州附近县一级官吏使用,因此我断定你必然是县令的身份。”

    “听说五平令黄文越离任,你刚好行色匆匆,风尘仆仆。又不是本地人,却能说出平南侯府之事,想必是赴任前便听到了风声,因此,我想你必定是接任之人。”

    林永忠简直听傻了,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正是如此!”

    接着,他站起身来,长揖到地:“老先生真乃神人是也,林永忠万分钦佩!”

    狄仁杰赶忙搀起了他:“林县令多礼了,雕虫小技,何足挂齿。快快请坐。”

    林永忠徐徐坐下道:“老先生您怎么对朝中规制如此熟悉?”

    此时,李元芳和如燕早已经憋不住笑了起来。

    狄仁杰也笑着解释道:“呵呵,老朽不才,也曾在江州穿过这样的圆领袍。”

    这倒是一句大实话了。

    林永忠恍然大悟,态度更热切了些:“哎呀,原来是老前辈,失敬失敬,永忠敬您老一杯!请!”

    狄仁杰笑着点头,举杯回敬,几人宾主尽欢,聊得更为热切了起来。

    就在这时,街上传来一阵喧闹声。

    狄仁杰等人抬头望去,只见几个平南侯府的恶仆,明火执仗,晃着膀子像螃蟹一样走在街道中央,行人纷纷闪避。

    其中一人更是眼尖,一眼便看到了饭馆中狄仁杰几人的面孔,也怪狄仁杰身形明显,加上数男一女,特征明显。

    那人赶忙将为首的管家杜二拉到一旁,向店内的狄公等人连指带说。

    杜二一甩袖子,当即大声喝骂:“老东西,给爷爷藏这儿了!”

    狄仁杰分析神龙元年进士那些,时间线太乱,加上判定林永忠攻读十年中进士有些臆断,就给改掉了。这一章还是改了一点设定的。这样写,关键在于狄仁杰对武则天行为的前后改观。现在这个阶段,以狄仁杰掌握的信息,对武还是理解和辩白居多,随着此案的发展,狄仁杰观念上有相当大的改变。笔者尽量使其更合理一些。

    题外话,神狄中的黄国公李霭历史上并不存在。黄国公另有其人,叫李譔。另有一人,范阳王,李蔼(注意,蔼和霭字不一样)这个人就牛逼了,李姓诸王一同约定谋反,他觉得弄不过武则天,转头把自己亲爹、亲伯父,还有众多兄弟卖了……为了活命,确实够狠。但他终究还是没活过酷吏的迫害,后来一样被冤杀了。所以说,按真实历史,这些李姓诸王虽然在政治上、道义上没什么好说的,但在武则天的朝廷角度,真说不上冤案。不过,这是剧中,虚构的李霭是无辜的。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