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216章 万里穿针,全世界的焦点【万更求订阅】

第216章 万里穿针,全世界的焦点【万更求订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伴随徐源在学界的名气越来越高,不少粉丝自发建立了企鹅群贴吧等,但徐源本人在网站平台上并没有公开的个人账号。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开通微博并发表动态,并且还有箐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官号转发。

    自然是瞬间便吸引了网友的注意,纷纷点进去关注并留言。

    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再次冲到热搜榜首。

    “居然是活的徐神耶,刚起床就这么大惊喜,今天看来是幸运的一天。”

    “卧槽。”

    “感谢徐教授让我看到了菲尔兹奖章。”

    “我家是看金店的,是不是金的我一摸就知道,麻烦徐教授给我寄过来。”

    “徐教授你这么调皮箐华大学知道吗,不知道这下国内有多少数学家要羡慕了。”

    “这可不止国内,海外的数学家同样羡慕。”

    “你们速度也太快了吧,我立马就点了关注,结果已经十万开外了。”

    “好多官方账号啊,我还看到了有明星留言,这也太排面了。”

    ……

    徐源的首条微博迅速发酵下,阅读量以很快的速度向着百万冲刺。

    就连粉丝都超过了五十万。

    以眼下微博大几千万的用户数量,这个数据已经能称得上惊人了。

    关键评论区一群各高校机构媒体官号留言,欢迎徐源开通微博账号外,微博官方也第一时间评论对徐源获得菲尔兹奖送上祝贺。

    徐源在自己的个人介绍上,只标注了箐华大学数学院教授和数学学报编委,这两个数学领域身份。

    在稍微看了下大家的留言后,他随即便收起手机不再过多关注。

    虽然不少网友希望他平时多发微博,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偶尔上线给大家一個惊喜就可以了。

    随着国际数学家大会圆满结束,天宫一号空间实验舱顺利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并以零窗口精准发射,圆满进入预定轨道。

    因为天宫一号是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的项目,有着何鲁平院士坐镇,只是发射入轨已经非常有经验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对此发射当天徐源并未在飞控中心现场,而是和张靳院士讨论复合材料量产的事。

    毕竟就算把技术攻克,制造不出来足够的材料也是没办法应用到无人机机身上面的。

    好在张靳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这么久,对各方面都有着较为成熟的计划。

    最终由国家牵头重组碳纤维材料制造公司,对原有设备更新换代。

    使用全新的技术生产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

    并优先供给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使用。

    等产量规模上来后,便可以广泛应用到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

    甚至稳定后还能向民用领域发展。

    而因为天宫一号的顺利发射,也使得海外媒体的关注点立刻从数学上转移。

    对此新闻进行了不少报道。

    不过大家都明白,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主要还是看后面发射载人飞船,能否和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

    但毫无疑问很多媒体,以及航天领域学者,都对此次试验持悲观态度。

    主要观点是作为首次进行轨道交会对接,不具备经验的情况下,想一次成功概率是非常低下的数字,除非是被幸运女神眷顾才有可能。

    甚至有人表态,已经能遇见此次对接的失败。

    称之为这将会是航天领域中一次非常重大的航天器撞击事故。

    相比较对天宫一号对接试验的不看好,国际空间站这边则是意气风发。

    今年国际太空空间站已经建设完成,在当下时节经过各国际空间站成员商议,最终确定在九月初于霓虹东景召开航天局首脑会。

    ——

    2010年9月8日,周三。

    东景。

    上午由多个国际空间站成员参加的航天局负责人会议正式开始。

    台上坐在中间的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人博尔逊斯率先发表讲话。

    讲述目前国际空间站的情况。

    而台下则是来自全球各地区的新闻记者。

    “我很荣幸的告诉大家,目前国际太空站已经彻底建设成功并投入使用。”

    “接下来我们将会和太空站伙伴,共同致力于国际太空站的应用,这意味着科研人员拥有更多机会进行站上微重力环境实验。”

    “另外各太空站成员已经同意,将寻找方法降低国际太空站运行的年度成本。”

    “并且国际太空站将会延长使用寿命,我们将确保在轨元件最大可以工作到2028年。”

    随着博尔逊斯讲述国际空间站的情况,台下很多成员势力记者也都非常激动。

    在他们看来,国际太空空间站,毫无疑问是人类文明建完成的一项伟大项目。

    代表人类已经拥有初步征服太空的可能。

    作为成员自然会感到骄傲自豪。

    于是不多时便有记者示意,想要进行提问采访。

    博尔逊斯看着眼前大家溢于言表的兴奋,心里面也感到格外高兴满足。

    当即选择其中一位有着波浪金发的女记者提问。

    “博尔逊斯先生你好,我是泰晤士报的记者,很荣幸能向你询问问题。”

    被点名的女记者立刻开口打起招呼,说话时并没有掩饰自己表情上的激动。

    “请问。”

    闻言博尔逊斯伸手示意对方提问。

    见此那位女记者也没迟疑,当即把早就在脑海里准备好的问题拿了出来。

    “博尔逊斯先生,请问国际太空站的管理和政策是什么样的?”

    “我们的国际太空站足以支持站上长期六名乘员的全面运行。”

    “国际太空站作为一种资源,对于在轨研究和探索以及驱动先进科学技术进步,这些重要作用受到了参建成员的一致认可。”

    “目前太空站建设合作成员,已经就太空站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初步达成共识。”博尔逊斯比较官方的说着这些话对记者提问回答。

    至于旁边坐着的瓯空局等其他成员代表,接下来的时间也先后表态。

    回答了更多不同地区记者的疑问。

    当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整个现场的氛围也逐渐变得狂热起来。

    为自身掌握着最先进的航天技术感到骄傲。

    不过由于正值天宫一号和载人飞船下月进行对接试验的关键时刻,在眼下这种场合下自然会不可避免的被提及讲出来。

    毕竟一个是已经全面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的,世界上首个国际太空空间站。

    足足有多个成员势力共同搭建完成,堪称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工程。

    另外一个则是要独自搭建世界上第二个空间站。

    并且目前还未掌握轨道对接技术。

    只要是位记者,都能看出这里面新闻包含的重大国际热度。

    于是最终一位来自路透社的记者,最先向瓯空局负责人提出这个问题。

    “沃尔纳先生,华方上月底刚成功发射了他们的首个太空实验舱,并计划在下月发射载人航天,进行飞行器轨道对接试验任务。”

    “你认为他们这次试验能成功吗,对方又是否有希望独自搭建出第二个空间站?”

    坐在博尔逊斯旁边的沃尔纳,闻言并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反倒是扭头看向博尔逊斯笑了笑。

    显然对今天的会议上出现这个问题,丝毫都不感觉意外。

    稍微顿了两秒,这才笑眯眯开口进行回答。

    “我相信任何一个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的成员,都不会说出独自搭建空间站这种话,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至于他们首次进行轨道对接试验,我只能在这里祝他们能顺利吧。”

    “沃尔纳先生的意思,是不看好这次试验吗?”记者接过话茬继续追问。

    而这次还没等沃尔纳回答,只听旁边的博尔逊斯突然率先说:“航天技术的摸索研究,自然是避免不了失败和事故的,就算这次失败也没有什么。”话里话外的意思明眼人都能轻松听懂。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阴阳怪气就显得特别合适。

    并且博尔逊斯的回答还远不止如此,话音刚落紧接着又宣布了一件新的事情。

    “今天会议上还有一件事,我们会发布关于国际对接系统标准。”

    “这项国际标准将为未来航天器的对接提供通用界面指导方针。”

    “适用的航天器范围从低地球轨道任务到深空探测任务的载人飞行器和自动飞行器。”

    “当然这项系统标准,只服务于国际太空空间站的参与建设成员,其他势力不能享受这份便利。”

    为航天飞行器的轨道对接建立系统标准,无疑会让轨道对接变得更加简单。

    偏偏这时候天宫一号还在对掌握此技术进行轨道对接试验。

    此举无不在炫耀自家拥有的先进航天技术。

    对于博尔逊斯公布出的新消息,自然是深受现场记者的喜欢。

    想着今天的报道有了新内容。

    但凡事皆有例外,人群中有位黄色皮肤面孔,此刻脸色却显得非常阴沉。

    放在桌子下面的手攥成拳头,都控制不住颤抖。

    这是因为自身极度气愤下身体的表现。

    董军身为总台驻霓虹记者,对于这种航天领域的重要会议自然要出席参加。

    本来他对这次大会还比较期待,毕竟知晓国际空间站的动向情况,也有利于国内空间站的搭建。

    在刚才的提问环节中,他每次都举手示意,希望能获得提问权。

    结果全都被直接无视。

    虽心里面有些遗憾,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可在听到路透社记者的提问,以及博尔逊斯和沃尔纳的回答后,顿时便义愤填膺有些压不住火气。

    国内天宫一号刚发射成功,马上就要发射载人飞船进行首次对接试验。

    这代表着国内能否掌握轨道对接技术,为搭建世界上第二个空间站打基础。

    对此国内可以说都是信心十足。

    无比期待着这天的到来。

    现在载人飞船都还没有发射,两个航天飞行器也没有进行对轨,却被沃尔纳和博尔逊斯如此唱衰。

    甚至还故意拿出国际对接系统标准,明显是针对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的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发言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可太有失自己的专业素养。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顿时做出了决定。

    直接在没有得到提问许可的情况下,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向博尔逊斯质问。

    “博尔逊斯先生你好,我认为你所说的这些是完全没有任何道理的。”

    “我们已经实现了载人航天,并首次圆满发射实现探月卫星工程,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上我们并不慢,所以对于这次的航天飞行器空间轨道对接试验,我相信肯定会圆满成功。”

    随着董军铿锵有力的英语发言说完,瞬间便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

    显然大家都没有想到会有人这么做。

    其他记者面对董军的做法,除了有人鄙夷外更多还是佩服。

    毕竟站在董军的角度,这种行为很值得敬佩。

    博尔逊斯对此则依旧保持着原本表情,俨然根本没把这种插曲当回事。

    在现场安保人员将董军请出去的同时,继续对台下其他记者爆料。

    “今年年底我们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还将发射龙飞船航天器,并对航天器进行回收。”

    “这将成功标志着商业公司第一次成功回收从低地球轨道再入的航天器。”

    他的这番话意思非常简单,即我们的商业公司都已经拥有了航天器回收技术,你们又如何称的上航天技术领先。

    只能说董军虽然表现出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但对于这场会议并未造成影响。

    而就在会议结束后,各大媒体也针对会议上的内容和发生的事情进行报道,

    泰晤士报报道国际太空空间站将延长寿命,最高可运行到2028年。

    路透社则直接表示瓯空局对不看好天宫一号对接。

    加上国际对接系统标准的发布,很快便成为国际上近期新闻热点。

    而对于国内网友来说,本来国际太空空间站的全面建设成功,单纯从人类的角度出发,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祝贺的事情。

    象征着人类文明迈向太空又进了一步。

    可在看到博尔逊斯和沃尔纳两位航天负责人,针对天宫一号空间轨道对接任务的评论后,心里面顿时显得气愤不已。

    要知道没能成功加入国际空间站的建设银行,本就是对方驳回了申请。

    无奈之下才只得自己搭建世界上第二个空间站。

    现在还没有进行对接试验,就已经被如此唱衰,哪怕脾气再好都会忍不住爆发。

    倒是记者董军的做法,让网友们非常支持敬佩。

    上个月国内数学界刚拿到菲尔兹奖,成功打破了之前在国际上数学领域领奖的记录。

    可以说大幅度提升了民众的自信心和骄傲。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天宫一号的对接试验,自然是充满着坚定的信心。

    相信无论是这次轨道对接,还是搭建属于自己的空间站都会成功。

    并没有因为海外的看法,而动摇此观点。

    何况被网友视作偶像的徐源,还是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员。

    负责空间轨道对接技术,也让人安心很多。

    甚至还有人纷纷跑到徐源的那条微博下留言,希望徐源能透露些关于此次对接任务的消息。

    总之大家是群情激愤,越发期待国庆假期的到来。

    想要看到天宫一号空间轨道对接圆满成功,用事实来证明自家拥有的航天技术。

    同时对博尔逊斯和沃尔纳他们的轻视,给予强有力的反击。

    “他们拥有的航天技术确实先进,但也不看看都已经在航天上面发展了多少年,咱们虽然起步时间晚,可进展速度那可是快的惊人。”

    “当初拒绝咱们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现在又言辞凿凿的说我们会失败,用丞相的话来说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相信空间技术研究院就完事了,毕竟这次任务可是还有徐神参与。”

    “这位记者真是好样的。”

    “正如这位记者说的那样,在进行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工程的时候,我们同样是首次发射探月卫星,结果不还是照样圆满成功。”

    “好想赶紧快进到咱们空间站搭建完成的那天。”

    “我现在就等着载人飞船发射对接,到时候倒要看看这两人的表情会有多么精彩。”

    “徐教授有没有内幕消息啊,能不能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儿。”

    ……

    “这两天网上的消息伱都看了吧,现在咱们可是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目光的焦点。”

    空间技术研究院办公室,陈建方坐在椅子上,指着电脑屏幕中关于网友的讨论对身旁徐源说,不过脸上却是堆着淡淡笑容没有丝毫忐忑。

    “看到了一些。”徐源闻言点点头如实回答。

    因为下月1号便是神舟载人飞船发射的日子,届时会进入预定轨道。

    经过逐渐抬高轨道在两天后,正式与天宫一号进行空间轨道对接。

    完成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眼看距离真实发射对接越来越近,他来空间技术研究院这边的次数自然就多了些。

    需要多次进行模拟验证,确保不出现任何失误。

    至于国际空间站成员首脑会议,所带来的各种新闻热议他自然关注了一些。

    特别是在打开微博后,还看到了很多从他这里打听消息的网友留言。

    只是虽说这时候,确实可以通过官方账号发布些关于对接的情况。

    让大家能更加有信心。

    但不真正看到对接成功的消息,心里面的那丝担心总是会无法避免。

    反正只剩下大半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最终会是什么结果都会非常清楚,倒也不必在意这点时间。

    这时坐在沙发上的高铎,听完陈建方和徐源之间的对话。

    扭过头笑着说:“海外这些家伙,什么时候都改不掉傲慢自大的臭毛病。”

    “他们以为阻止我们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就能限制我们的航天技术发展,实际上只会让我们发展更快,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站。”陈建方对高铎的话显然是非常认可,当即接过话茬跟在后面附和了句。

    话音刚落。

    又立刻把视线投向徐源。

    凭借徐源建立的两大模型,他们对空间轨道对接已经进行了很多次模拟。

    最终的结果都是圆满成功,精准率达到百分之百。

    在这个数据之下,对于此次天宫一号空间轨道对接任务已经是胸有成竹。

    自然也就不存在担忧。

    “小徐你怎么看这次的国际空间站成员会议?”

    徐源听到陈建方抛过来的问题,仅稍微顿了两秒组织下语言,随即便直接开口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对于那些议论并不需要在意,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并且想要达到这最大预期寿命是非常难的事情,需要更多的运行成本投入进去。”

    “相信等我们的空间站建成的时候,国际空间站已经快无法使用。”

    “届时我想肯定会有其他势力,主动寻求与我们在航天事业上建立合作。”

    他的这些话一点错都没有,眼下因为国际空间站刚刚建设完成。

    其他成员还能够参与进行一些科研项目。

    但等他们自己的空间站建成之后,距离国际空间站寿命终结应该也不剩下多少时间。

    到时候世界上就只剩下一个空间站。

    如此其他势力想要进行太空科研实验研究,仅剩下的办法就是和他们合作。

    也算是攻守易型身份调转了。

    陈建方哪里不懂徐源话里的意思,闻言心里面也可谓是相当激动兴奋。

    身为航天领域的老人,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上,不知道面临了多少困难。

    尤其是国际空间站项目上的无奈。

    想到今后这种局面会彻底发生反转,心情如何不欣喜高兴。

    “好啊。”

    “不知道有多少航天人,盼望着这天的到来。”

    “相信这天不会很久了。”同样振奋激动的还包括沙发上的高铎。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则又具体讨论了载人飞船发射的正事。

    眼下神舟飞船和火箭已经被运往发射中心,将会在那里的垂直吊装中心进行组装。

    然后于一号凌晨送至发射架。

    等待发射。

    就这样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徐源先后又去了空间技术研究院几次。

    除了确定具体的发射对接方案外,还还针对在对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预演想办法来进行补救以及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很快也终于来到飞船发射的时间。

    ——

    2010年9月30日,周四。

    晚八点。

    燕京飞控指挥中心。

    距离神舟飞船发射还剩下九个多小时。

    虽然正值七天乐假期,但此刻徐源却和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及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一众人员,坐镇飞控指挥中心大厅,严阵以待关注着此次的飞船发射以及空间轨道对接试验任务。

    也就是说未来的半个月时间内,他大部分时间基本都会待在这指挥大厅内。

    直到此次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经过第4圈和第13圈两次变轨完成在轨平台测试和变轨调相,目前天宫一号正在高度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上运行。”

    “等待与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飞控中心指挥大厅内,作为天宫一号项目总设计师的何鲁平院士,和徐源介绍着目前天宫一号的情况。

    只是空间轨道对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

    神舟飞船则作为追踪飞行器。

    徐源对于这些情况自然是都清楚的,闻言立刻点点头表示知晓。

    而旁边的陈建方也没有闲着,紧随其后讲起这次交会对接的测控通信网。

    “这次交会对接测控通信网由2颗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3艘测量船以及燕京飞控中心和西京测控中心组成。”

    “确保能对飞行器精准传递指令,使之按照计算的轨道方案完成交会对接。”

    对于空间技术研究院和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双方的实力都不需要担心什么。

    毕竟已经执行了那么多次的航天任务,针对必要的流程肯定不会出现纰漏。

    到了这个时候,徐源倒也没有必须要盯着的事情。

    只能耐心等待发射时间的到来。

    要确保火箭将神舟飞船精准送入轨道,就必须实现零窗口发射。

    正负误差不能超过1秒。

    所以无论提前还是延后发射,都会导致原本的轨道计算方案出现误差。

    就这样当控制中心大厅内的众人严阵以待时,国内民众也都在关注着这历史性一刻。

    总台对本次发射对接任务,进行了实时转播。

    使得大家能够在电视上,观看这场关于空间轨道对接试验任务的全程。

    由于刚好正值七天乐的假期,因为这件事很多人都取消了自己的假期活动。

    决定就待在家里观看全过程。

    晚上尽管距离发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但不少人都已经决定熬夜通宵,趁着这个时间段在微博贴吧上心情激动的讨论着。

    “明天不用上班,可以待在家里看火箭发射和天宫一号轨道对接,简直是太爽了。”

    “看新闻好像凌晨五点多才发射,万一起来晚错过了怎么办。”

    “什么你们居然还睡觉,难道不应该是通宵吗?”

    “火箭发射感觉没啥好看的,关键还是两天后的自主交会对接。”

    “反正放假七天时间,肯定要看全程。”

    “本来明天说好的带儿子去动物园,但我决定让他陪我一起看火箭发射,兄弟们请问我做的对吗?”

    “哥们做的太对了,动物园什么时候都能看,咱们首次轨道对接错过可就没有了。”

    “就当提前培养孩子航天爱好了,以后说不定还能进入航天系统工作。”

    ……

    此时某小区房间内,刘平抱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在贴吧上和网友聊天。

    讨论关于神舟飞船发射和天宫一号对接的事。

    作为航天极度爱好者,平时他对航天领域的动向可以说格外关注。

    有什么新的信息发布,他都能第一时间知晓,并分享给群里的小伙伴。

    甚至先前航天科技集团公布天宫一号发射任务,也是他最先发现在群里传播的。

    如果观察他的卧室和工作位上,会发现还摆放着火箭和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模型,完全能称得上是航天重度爱好者。

    而自从那天得知天宫的发射消息,起他便一直期待着这天的到来。

    本来今天下午下班时,有位女同事还想约他明天出去看电影吃饭。

    甚至明确表示要请他。

    但对此他连想都没想,便直接拒绝。

    毕竟他可是早就计划好,要通宵观看这次发射对接特别直播节目。

    怎么可能因为别人一句话,就轻易改变自己计划。

    正当他和吧友们聊的火热时,突然电视里面的广告画面消失不见,取代的是一男一女两个熟悉主持人。

    显然是这次特别直播节目开始了。

    “欢迎大家收看本次万里穿针特别直播报道节目。”

    ……

    “万里穿针?”

    刘平听着主持人的话,脸上表情顿时一怔。

    不过转瞬他便反应了过来。

    在相同高度的轨道上,进行如此远距离的精准轨道对接任务。

    可不就是万里穿针。

    想到这些他把笔记本放到旁边,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到电视上面。

    而相同的情况,还发生在各大城市其他人中。

    大家都在期待着这次任务圆满成功。

    陈雨然因为总台开设直播特别节目,选择了留下加班没有回家。

    另外她还想着,等发射成功后跟着其他人前往飞控中心采访,到时候刚好还能见到徐源。

    至于任务失败这个选项,在她脑海里压根就没有出现过。

    没办法。

    她对自己喜欢的人有着绝对的信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几个小时过去,凌晨5点时画面中正式矗立在发射架的火箭。

    神舟飞船就在火箭上面。

    燕京飞控中心指挥大厅,徐源陈建方以及何鲁平高铎等人。

    注意力也都在前面的巨大屏幕上。

    其中已经浮现的倒计时格外引人瞩目。

    距离发射还剩下五十八分钟。

    “火箭的电气性能等各项检测都已完成,推进剂也已经加注完毕。”

    “火箭轨道校正成功。”

    徐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着大厅内各项播报,神情却显得越发平静。

    反观陈建方和高铎甚至何鲁平他们,越临近发射时间就越显得有些紧张。

    尽管都是航天系统里的老人,也参与了多次火箭卫星发射任务,按理说不应该这么紧张才对。

    但毕竟是首次进行轨道对接试验任务,且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对照,哪怕有着徐源的两大模型作为保证心里也难免无法彻底平静。

    徐源对他们的这种情况也表示理解,谁让这次任务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焦点。

    身上肩负的压力确实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徐源的要求就只有一个,那便是保证零窗口发射让火箭精准入轨。

    完全根据自己的轨道计算,圆满完成此次轨道对接试验任务。

    明明大家都已经熬了一夜,眼看快要到达六点,但偏偏依旧保持着亢奋。

    精神高度集中没有丝毫懈怠。

    除了这天是大家期待了很久的日子外,更重要的一点火箭发射时间要到了。

    当时间来到零时5点57分40秒,距离火箭发射点火就只剩下30秒。

    转眼指令员便开始播报最后十秒。

    十。

    九。

    ……

    三。

    一。

    点火!

    随着点火两个字响起,只见屏幕中的火箭底部顿时喷射出巨大尾焰,推动着火箭向着太空飞去。

    就犹如一把利剑在天亮未亮的时候,直插云霄。

    与此同时大厅内则是各种对火箭的追踪指令,结果均是正常没有出现问题。

    直到神舟飞船和火箭顺利脱离,大厅内这才响起一阵热烈的鼓掌声。

    “火箭成功实现零窗口发射,并且精准进入预定轨道飞行。”

    高铎这时看向徐源脸上堆着一抹轻快笑容,讲出这句话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尽管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但起码开了个好头。

    有助于调动大家的激情。

    徐源则依旧保持着专注,听到高铎的话点点头沉声开口回答。

    “神舟飞船已经成功入轨不假,但接下来的两天飞船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引导下,还需要完成五次调相轨道变轨才行。”

    “直到从初始轨道转移到330千米的近圆轨道。”

    高铎将徐源的话悉数听进耳中,自然也清楚这五次变轨的重要性。

    每次变轨的时间和到达轨道高度,都是经过了周密的计算。

    保证了最终变轨后的所处位置,以此实现和天宫一号的自主交会对接。

    如果变轨出现误差,那就需要重新计算,很容易造成对接误差。

    使得两个飞行器无法完成交会对接,甚至更严重者发生碰撞造成航天事故。

    而这时网友们则异常亢奋,仅是看到神舟飞船发射入轨成功,便有种已经完成了对接的欣喜感。

    纷纷停下观看电视直播特别节目,拿起手机电脑互相发表心情。

    “火箭发射升空的那刻实在太帅了,期待两个航天器实现对接的那刻。”

    “总台将这次对接任务比作万里穿针,很好体验出难度的同时怎么还有种浪漫的感觉。”

    “两个航天器对接万里穿针,该说不说这难度确实是爆表。”

    “和我一样通宵熬到现在的,让我看看有多少。”

    “必须要睡觉去了,否则过两天见证轨道对接的时候犯迷糊可不行。”

    “感觉咱们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我有预感,这次的对接肯定成功。”

    “这不是废话吗,谨慎小心是咱们的老传统了,既然要搞基本就不会有危险了。”

    ……

    徐源这时候可没有拿手机上网的时间,待神舟飞船在预定轨道上平稳飞行时,徐源站起身活动了下身体对陈建方他们说。

    “何院士,还有陈教授高教授,要不你们先去休息补觉吧。”

    “这里眼下没多大事,有我盯着就行。”

    他首先二十多岁的年纪正年轻,就算通宵熬夜也不会太过疲惫。

    何况白天的时候他还睡了会。

    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要先让何鲁平陈建方他们休息。

    毕竟年纪都在这里放着,真身体出现问题的话反倒会影响这次任务。

    对此何鲁平和陈建方高铎他们也没强撑,听到这话便起身准备回房间休息。

    “那就先辛苦你了,有情况立刻喊我们过来。”

    最终陈建方多安排了句,然后拍了拍徐源的肩膀和其他人一起离开。

    地面测控通信系统始终保持着对飞船的追踪,到达指定时间后便引导进行调相轨道变轨。

    整个变轨过程都进行的非常顺利。

    且每次变轨结束后,神舟飞船所在的轨道便会抬高越发接近天宫一号。

    因为轨道越低航天器的飞行速度越快,所以整个过程是神舟飞船对天宫的追逐,正如某些网友所说,万里穿针未尝不能看做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下午休息完的何鲁平和陈建方高铎等人,也重新回到飞控中心指挥大厅。

    并让徐源回房间休息。

    到了这个时候,徐源自然不会扭捏什么。

    和几人打了声招呼,便起身离开。

    这两天对大家的精神无疑是比较大的消耗,毕竟需要时刻保持着专注。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神舟飞船前面四次调相轨道都实现了精准变轨,并没有出现让大家担心的失误。

    如此他们距离此次发射任务,也就只剩下了最后关键的两步。

    即完成最后一次变轨,让神舟飞船进入和天宫一号相同高度的轨道上。

    并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建立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

    完成接近和平移靠拢几个阶段。

    通过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在对接机构触碰开始十五分钟之内完成捕获缓冲拉进和锁紧四个过程。

    当然不到最后的成功锁紧过程,大厅内众人可不敢松懈大意。

    依旧时刻关注着飞行器状况,等待最后一次调相轨道变轨的时间到来。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