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鲁国春秋-> 第10章 鲁孝公重大失策

第10章 鲁孝公重大失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鲁孝公知道,自己的国君之位来得有些不光彩,因为这个时候的鲁国上下对天子是极其失望的,自己则是到了天子面前打了鲁国的小报告,这才引来天子王师伐鲁。

    天子再次野蛮干涉了鲁国内政,杀了已经当了十年且在鲁国人眼里口碑颇好的鲁废公伯御,把国君之位给了自己。

    也就是说,自己是靠天子上的位,而目前的鲁国上下普遍对天子却很讨厌。

    那自己要怎么做这个国君得有讲究了。

    这个讲究便是低调,再低调,谨慎,再谨慎。

    具体便是一切都严格按照规矩来,治国理政的任何具体举措,都看看列祖列宗是怎么做的,那寡人就怎么做。

    对了,国君到底是干什么的要弄清楚。两件事,一件是敬奉神灵,即将祭祀这样的事搞好,必须肃恭明神。

    另一件是维持法度,记住,是维持,而不是创新。

    这个法度,当然是指大周王朝所制订的礼法制度。

    那就将权力分散到公卿大夫们,遇事多问大臣。还要尊敬老人,安抚百姓。

    对国际上的大小事务,能不过问就不过问,尤其是对邻国,能和睦相处就和睦相处。

    反正一句话:别惹事,好好做国君。

    哪怕是邾国人居然敢跑到鲁国来,捕杀了两位鲁国大夫这样令鲁国蒙受奇耻大辱的事,寡人就当不知道。

    鲁孝公小心谨慎地当着他的鲁国国君,甚至到了两耳不问窗外事的地步。

    那鲁国的窗外又有什么事呢?

    满满的都是大事啊。

    首先是周王室,周宣王在后期时,整个王朝已经衰落了,列国诸侯对王室不再象以前那样恭敬。

    周宣王崩后,继位的周幽王可以说是无法无天,宠信褒姒,废立太子,朝臣内斗,贤臣被杀被逐屡见不鲜。

    公元前771年,同情前太子姬宜臼、不满当今天子的申国、缯国居然引犬戎攻陷了镐京!

    天子、太子以及王朝卿士司徒郑桓公等人被杀,大周王朝居然被戎狄武装给灭了!

    郑国、卫国、晋国、秦国等国急速勤王,扶持了周平王。

    然后,大周王朝又活了。

    但镐京一片废墟,国人们几乎都逃光了,原有大批公卿大夫们也都跟着王室带头大哥、周幽王兄弟姬余臣跑到了虢国。

    周平王根本无法正常办公,最后,迁都到了洛邑。

    鲁孝公当然也收到了勤王通知,但鲁孝公拿着这份通知看了又看,再看看周边的齐国、宋国等大国,他们这些大国诸侯都没动,那寡人也就不动了。

    要知道,其他国家也许有其他国家不出兵勤王的理由,或者有出兵勤王的理由,但鲁国真的不能乱动。

    毕竟,鲁国人民对周天子非常厌恶,周天子两次干涉鲁国内政,第一次气死了鲁武公,第二次杀死了鲁废公。

    自己又是天子指定的鲁国国君,鲁国人民意见大了去了。

    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再去帮助周天子,那说不定自己刚出国门,鲁国就翻了天。

    算了,先看看形势再说吧,至少得随个大流,象宋国、齐国这样的大国都不动,那寡人去抢什么风头了?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一动不动才是上上之策。

    据说前太子姬宜臼虽然被秦国、晋国、郑国、卫国、申国、缯国等国扶立为天子,但王朝一干公卿大夫们不服的多了去了,而且他们居然迎立了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天子。

    两个天子并存,自己的鲁国还能乱动吗?

    绝对不能轻易去蹚这场混水!宁可错失良机,也不可站错队伍。

    尤其是对迎立天子这档子事,政治风险实在太大了。

    哼,这次镐京之难真相到底如何,总会水落石出的。

    你们这些个诸侯国,简直是愣头青,居然随便就迎立了前太子姬宜臼。

    万一姬宜臼与镐京之难有关的话,那谁迎立这个天子,谁将倒八辈子血霉。

    鲁孝公想着,看着。

    他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看看,天下那么多诸侯,如齐国、宋国、陈国、楚国、曹国、蔡国、息国、随国等等,在这场镐京之难以及大周王朝新王登基中,都选择了沉默,寡人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鲁孝公所不知道的是,乱世出英雄,富贵险中求!

    你鲁国呆在一边看着这场热闹,那勤王的诸侯们得了大把的好处,有的甚至是让自己的国家不但崛起,而且为将来强盛奠定了基础的巨大利益!

    如秦国,本是一个赢姓赵氏的边陲小国,这次勤王有功,终于从原本连爵位都没有的一个大周王朝附庸,直接被提拔为伯爵!

    秦国还因此获得了歧山以及丰京、镐京一带原属于周王朝京畿的大片土地,拥有在西方代天子四处征伐的权力!

    秦国国君秦襄公,为秦国一跃而成诸侯强国,争取到了巨大的国家利益!

    晋国,本就是周王朝北方屏障,正宗的姬姓侯爵诸侯。勤王有功,周平王命晋国“股肱周室,夹辅天子”,这是何等的政治特权?

    还有,天子将河内之地尽数划归晋国作为附庸,使晋国国土大大增加,晋国国君晋文侯为晋国的强大夯实了政治上和疆土上的基础!

    同姓诸侯中还有一个郑国,本来是周王朝刚封了三十年而已的年轻诸侯,刚刚从镐京京畿一带迁到中原的制邑。

    而且这个制邑居然还是借人家虢国的,连象样的土地都没有,郑国人口不得不寄居于虢国、郐国的一些城邑中。

    郑国这次勤王立了大功,从子爵被提拔为伯爵,世袭王朝卿士之职,拥有动用王师的特权,天子周平王还将制邑以东一大片土地都赏给了郑国。

    看来,郑国得到的实惠最大,以后鲁国要多关注这个郑国了。

    郑国虽然是新搬来中原的,但位高权重,又有了固定的疆土。

    难道,寡人真的是错失了良机?

    那为什么宋国、齐国这样的大国都不动呢?

    鲁孝公有些后悔,毕竟秦国、晋国、郑国这样的诸侯得到的好处实在太多太诱惑人了。

    难道寡人的管好家里事、不问江湖事的政策有误?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你鲁国是什么国?

    那可是大周王朝的宗邦国,本就是周天子最倚重的诸侯!

    确实,周天子连续两次干涉鲁国内政,而且是粗暴野蛮的那类。

    但那毕竟是天子,天子行事当然有天子的考虑。你鲁国头上长角了?居然因此而对天子有意见了?

    谁都可以不管天子,但你鲁国是必须要管的!

    鲁国最大的优势,是政治上的优势,只有牢牢记住自己与大周王朝周天子的命运休戚相关,充分发挥政治上的优势,那才可以在这个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光照千秋的强国!

    因为,时代变了,大周王朝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发展,王室的权威正在不断下降。

    你鲁国难道还以为天下诸侯连天子都不怎么待见的情况下,还会来鸟你鲁国?

    你鲁国不趁机为自己争取大把的好处,以后谁还会给你机会?

    鲁国居然在这场镐京之难、扶立天子、都城东迁等大周王朝一系列重特大事件中,傻乎乎地站在一边看热闹!

    这是一大失策,是注定鲁国难以在以后的岁月里与大国争霸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历史已经步入了春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