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94 第九十四章

94 第九十四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确定了下次光幕的时间,进去的人,自然也要开始安排了。

    前几次进人的时候,老朱还挑挑拣拣,这嫌那嫌,没想到几次下来,老朱已经开始为人选犯愁了。

    无他,自从上回视屏结束之后,杨士奇便如之前的夏原吉一样,倒下了。

    自然,夏原吉倒是养好了,但“束水攻沙”的法子一出来,夏原吉要忙的事情就多了,如今,已经被派到外地,去实地调查情况。

    茹瑺呢,因为之前带了那份奏疏过来,朱元璋算是对茹瑺刮目相看了一回。

    这次本拟带他再进去,但派太监那茹瑺那一看。

    人正伏案疾笔,连对太监的到来,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太监回去后,便把这情况原原本本转述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算是再高看了人一眼,同时也歇了让茹瑺进去的心。

    有道是贪多嚼不烂,还是让良玉,好好把手头的事儿给办成吧!

    那么,人选好像只剩下……

    朱元璋看着走进来的蹇义。

    他大吃一惊:“宜之的额头怎么了?可看过大夫了?”

    只见蹇义左边的额角上,肿了一个青紫的大包,进来的时候,他还拿着块湿帕子,在轻轻揉着额头上的肿包,不时轻嘶一声。

    见了朱元璋,蹇义连忙行礼道:“陛下!劳陛下垂询,臣无事,只是因那‘知行合一’的事情,和些许迂腐不化之辈产生了些争执,大家觉得光靠说的,不能尽舒胸臆,便动起了手来……”

    老朱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说好……

    只好对本朝文官的武德,给与深深的肯定。

    -

    无论如何,新光幕播放的时间,已经到了。

    大家还按上回一样,在各自的位置站定,趁着光幕还没有亮起的时间里,闲言两句,直到蹇义入场。

    就如当时蹇义让朱元璋吃惊一样。

    如今,脑袋上斜贴了块膏药的蹇义踏入灵堂,也引得现场人人吃惊。

    不会吧,从开始到现在,文臣都换了几个啊。

    还不是正常的轮换,都是非正常的耗损呐。

    看这硕果仅存的这个,也是岌岌可危的模样,总觉得,下次,也是见不到他了啊……

    李景隆关切道:“蹇舍人,你这是怎么了?”

    蹇义不敢怠慢,连忙回道:“谢过曹国公关心。臣无事,只是些许文斗而已。”

    将军们侧目以对。

    你们的文斗,是这样的文斗吗?

    他们不禁想到,大明第一才子杨慎,在左顺门埋伏另外的同僚的事情……这蹇舍人,不会也是被人埋伏偷袭,至于如今这副模样了吧?

    正好这时,朱允炆从外头走进来,一看蹇义的模样,讶然道:“蹇舍人怎么也和黄师傅一样,都面上受伤了?”

    大家:“……”

    哦——

    恍然大悟。

    原来是蹇义和黄子澄的中门对狙啊!

    这时候,朱元璋和朱棣也先后进来了。朱元璋往朱棣身后看了一眼,奇道:“不是说让你带高炽进来吗?怎地没带他来?”

    朱棣一听这话就笑了。

    “别提了,那孩子最近还以为自己如果不努力跑步减肥,就要被关入凤阳监狱呢。他娘觉得好笑得紧,嘱咐我先别把我未来会当太子的事情告诉他,要让他习惯这种充满着鞭策和激励的生活。”

    大家:“……”

    好一对屑父母啊!将军们这样想。

    好你个朱棣啊!而皇子们却这样想。你不说自己未来会当皇帝,却说自己未来当太子,这一记狠狠的马匹,拍得如此不着痕迹又如此山响呐!

    最重要的是。

    大家看着老朱。

    老朱笑意吟吟,完全没反驳啊!

    哼。他们在心中暗想。老四啊老四,你真是时时刻刻不忘标榜自己的正统!若非“正统”实在太过晦气,你只怕立刻就要占为己有吧!

    伴着这各人各异的心思,只听一阵熟悉的音乐响起来,而后,他们亲切的光幕,又亮了——

    【铛铛铛!一定要再秀秀友友送up的这个漂亮小镜子。形制很像南京博物院藏那个明代小型铜镜台!仙品!超好看的有木有!】

    大家本来已经做好了那白底黑子“xx靖难”或者p8,没有想到,开头竟然是个视频。

    视频自然是大好特好的。

    可这视频,竟然是上下左右前后斜上斜下地拍一面镜子和一只兔子。

    而那镜子,和兔子。

    都是洪武二十五年造……

    幸好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出口转内销”,否则,他们就能知道,现在这种无言,“中国人看外国人观察中国人”的感觉,就叫做,出口转内销……

    如此拍着那洪武二十五年造的东西就算了。

    那视频上面,还有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个放在红缎子上的镜子。

    大家双手抱胸。

    嗯,是面镜子。

    甚至是面生锈了的镜子呢。

    【为此我还特意去知网查了明朝铜镜相关的知识,在讲靖难前和大家科普一下下。

    金代以后,铜镜艺术性降低。

    这是由于翻砂法逐渐取代了范铸法,后者虽然纹样清晰精美但制造门槛高,前者的铸镜成本大大降低。

    和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对货币需求量增大,于是大量使用翻砂法铸钱也有一定关系。】

    朱元璋:“别说宋朝了,咱现在的钱也不够用,铜矿不够,铸钱的铜根本不足。否则,造什么宝钞?洪武八年的时候,我让民间出废铜,没有想到,命令一下去,百姓把自己好端端的器物给毁了,上交给官员——为何呢?肯定是一看官来问,百姓要么害怕,要么就是官逼!无论如何,最后苦的都是百姓。”

    老朱说到这里,闷闷不乐。

    “这一遭,咱真是印象深刻。”

    蹇义在旁补充道:“所以洪武二十年,现在的秦尚书,是当时的工部右侍郎,提议再收废铜的时候,陛下便拒绝了。”

    老朱越想越气:“还有那商贾天南海北的带钱,十分不便。咱就想到了如那宋朝的交子,元朝的中统钞一般,做了宝钞,没有想到,那后辈,竟说什么废纸!真是,真是气煞咱了!”

    朱棣在那边想了片刻,说:“别忘了后辈曾说过,‘劣币驱逐良币’,这经济学中的学问,恐怕也是渊深海阔。后辈反对的,也许不是宝钞,而是我们运用宝钞的办法。把好事给办成了坏事。”

    【总之,宋以后铜镜不再是上流社会专供,而是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但也粗糙了。元代出品的反正是纹样都不讲究,比较少。清朝呢,已经逐步流行玻璃镜了。明代是在众矮子里取高个。

    以至于明朝人就在咏叹:“犹今镜不及古镜,今钟不及古钟矣。”】

    “玻璃?”朱柏纳闷道,“玻璃不是透明的吗?透明之物,如何也可以当镜子?”

    他是个道士。

    家里总是有奇奇怪怪的东西,这玻璃,也是有的。

    【明朝极为流行仿古镜,就是仿照汉朝啊、唐朝的样式,翻模制造。

    明朝人搞这个,和咱们北京潘家园5块钱西周青铜器还是不太一样的,重点是抄样式,靠老祖宗的审美苟一波,而不是造假古董骗钱。

    他们喜欢仿制完了以后,在外头雕刻铭文。注明,这是某某某号人物,某年制造。

    没错!就是商标意识!

    现如今的出土铜镜里,就能看到万历年间,有个叫任小轩的铸镜名匠,出镜率超高。任小轩牌铜镜,照亮你的心灵。

    有了商标,各商户就卷起来了,我得比你家做的更精美,更有口碑,从这里也能窥见,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达。】

    朱元璋:“……这也行吗。”

    其实他想说,他现在让他们在后面刻名字,包括在造城墙的每一块石头上刻名字。

    那自然都是为了责任到人。一旦发生事故,立刻把对方抓起来……

    但总之……就这样吧……

    郭英听得很认真。

    他觉得这段的内容,对自己那奋身一击,牺牲自己把祖宗捧进太庙的大出版商后代很有用。且他还有更多的想法。

    他觉得,现在的出版书籍,太没有花样了。

    若是将老朱最近给仙机画的兔子,于那商标结合结合……嗯,当然得稍微改改……那么从此以后,大家看到那鲜明的图案,岂不就想到了自家的出版社?

    郭英已经忘记了。

    现在自家完全没有出版社呢。

    【除了商标,还有科举类、纪事类、修道类的铭文描述。重庆出土了一个万历年间的大铜镜,背后铭文很有意思。

    那是个“功德镜”,专门放在官府衙门前,传说为官清廉者在镜中会照出本人模样,而为官贪者在镜中会现出妖魔模样。

    旨在提醒警戒为人官者应清正廉洁、秉公执法。

    嗯……鉴于古人老早就意识到凸镜和凹镜成像不同的现象,照出妖魔鬼怪样子的不会是什么特制的凹凸不平哈哈镜吧?】

    蹇义吟道:“镜凹照人瘦,镜凸照人肥——是首宋朝的诗。”

    说起这些要记要背的,就全是蹇义资料库中的资料。

    朱元璋对此嗤之以鼻:“挂镜子有用吗?挂皮囊都没有用。还照见妖魔鬼怪,他们的心里,只怕早已全是妖魔鬼怪,徒挂着一副皮囊而已。”

    这都是老朱心底的痛啊。接着他产生了疑惑:

    “这些后代人,既然处处唯物,肯定是不会用什么功德镜,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查贪腐的?若是有什么妙招,也可以教教咱啊。”

    【科学家们分析了各朝代铜镜的金属成分比,汉唐时期高锡低铅,宋镜是低锡高铅。

    根据合金的性质,锡含量高地质坚硬,色泽亮白,但容易磕碰损坏,不易保存修复。铅容易导致镜体发黑、难以制造精美纹饰,但优势是具有延展性,方便保存。

    宋镜还在铜里加锌,组成锌铜合金,也就是黄铜,增加了强度和耐腐蚀性。

    然后用锡和汞组成的磨镜药打磨,常温条件下,锡和铜表面合金化,使得镜面形成富锡的“光亮层”,提高它的照容效果。

    而且,还会形成一层二氧化锡薄膜,阻止了镜体的继续氧化,让它长效持久动人。

    szd很聪明!除了水银剧毒有害身体以外,脑子真的很灵光!】

    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

    大脑,就像是被塞入了过多的东西,导致正在迅速发烫。

    “氧化?什么叫做氧化?”

    “二氧化锡,又是什么东西?不是说要阻止氧化吗?那这二氧化锡,是锡被两个氧给化了吗?”朱橚小心翼翼提问道,“是我理解的这个意思吧?十二弟,你是道士,经常炼丹,你来说呢?”

    朱柏久久沉默。

    他试图理解。

    他又久久沉默。

    “总之,”他搜索枯肠,憋出一句,“如果被氧化,它就会发黑!”

    朱樉也疑惑道:“有点不对啊,前面不是说蒙古人要吸氧吗?这氧气,听着应该是个好东西啊,否则怎么能吸进去呢?若是会氧化的话,岂不是肠子都要黑了?”

    大家想了半天。

    罢了。

    过去吧。

    【不过据明代冯梦桢的《快雪堂漫录》载:凡铸镜,“每红铜一斤,加锡五两。”《天工开物》也说,铜用锡和,不用倭铅(锌)

    可见在仿古潮流下,明代仍然还是提倡铸镜加锡。】

    “哦!”大家恍然大悟,“原来锌就是倭铅,直接说倭铅就好了啊!”

    朱樉直接问:“这倭铅,是日本那边的铅吗?”

    蹇义摇头:“倭铅并非产自日本,而是因为性猛,又似铅,故而称之为倭铅。”

    【ps,关于老朱一家的名字为化学元素周期表翻译做出了贡献,这个说法不准确,他家子孙取名占了表格的六分之一左右。可以看一下这张图】

    那他们已经看腻了的兔子和镜子终于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表格,表格上有许多字,字的旁边,是不认识的大秦字母。

    这便是那后辈所说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了吧!

    这下不用再说,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这是极为重要的一张表,上面的东西,虽然现在还不懂,但只要弄明白了,肯定是受用无穷的。

    于是,早有准备的太监,已经在奋笔疾书了。

    蹇义同样,也是拿出自己的纸和笔,开始快速抄写起来。

    “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电子层……”朱权喃喃道,他率先注意到那个图中央的示例,接着去看了那个表格。

    “那个原子量,是原子的数量之意吗?这些元素好像是按着原子量从小到大来排列的。”

    经朱权这么一提,大家都注意到左下角那有着一长串小数的原子量。

    朱橚疑惑地问:“啥意思,金属的重量?我只知道同样大小,金子比铜重。这上面,金的原子量也比铜大。”

    朱权感觉好像是那么回事,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不知道,我也不是很懂这个电子层什么意思,我拿着金银铁的时候没感觉被电过……”

    朱棣倒是注意到了别的地方:“它说号的是人造元素,我原以为是铜和锌加在一起唤作黄铜,但看他们称黄铜是铜锌合金,想来其他金属加在一起,也是类似的xx合金命名法,这元素就是一种事物的最本质称呼。那……后代人是可以生造一种本质之物吗?这上面的金属已经是我从未见过之多了。”

    朱元璋疑惑:“是啊?我咋从没见过那么多金属,难道是我们平常采矿太不注意,把许多不一样的矿混在一起了?”

    他顿了顿,又做出了智慧的总结:“总之!化学该是教我们怎么挖矿,怎么辨矿吧。”

    朱棣提醒:“那上面还有很多气字旁的,想来还有很多不同的气。”

    朱元璋生气了:“什么呀,你连肠子有没有被氧气弄黑都不知道,如何去捕捉这虚无缥缈的气,先挖矿吧,都挖矿。挖矿比较实在。”

    朱权啊了一声:“这原子量不是重量吧,我看有个氡气原子量比金还大,空气如何比金子重?”

    然而已经没人理他了,大家自觉默念,挖矿,挖矿,挖出铜矿有铜钱,挖出银矿有银钱,挖出金矿有金钱!

    【但除了“钛”和“铕”两个字出现较晚,其他都是很早就有明确出处。

    译者的基础命名逻辑是依从古已有之的按古代的来,没有的按拉丁字母相近音从字典里找。

    老朱家爱取五行生僻词,和翻译家们一样爱查字典,体量又大,所以重合较多。

    把朱元璋戏称为化学元素周期表之父,都过于抬举他啦,开头20种元素,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里头,他能认出5个吗?莫要碰瓷门捷列夫大神。】

    老朱一听,那叫一个肝火乱冒。

    “谁说咱不认得?咱谦虚两声,你倒以为咱真的是文盲了?要知道,咱从布衣开始,便好学不倦,如今,也算是无知到有知……”

    说着,他开始辨认那复杂的文字。

    氢氦锂铍硼……

    ……

    “……硼砂!”第一行中,朱元璋断定了最后一个字。

    碳……

    朱元璋开始破防,他大喊一声:“这碳,你以为你加了个石字旁,我就不认得你了吗?你就是炭!”

    “那第段,铝字,谁又不认得了!”

    至于后面的那个磷,朱元璋觉得自己也认得。

    他冷哼了一声,延用有效办法:“那磷字,一定就是燐火的燐,只是后面把它给改了而已。”

    大家觉得……觉得老朱不愧是大明开国皇帝啊。

    主打就是一个自信。

    “四个了吧!最后那个硫,我也认识!硫磺的硫而已。”老朱算出五个,既松了一口气,又洋洋自得,“咱就说,咱虽然谦虚,肚子还是有点货的。”

    大家情不自禁,开始鼓掌。

    老朱也是受之无愧啊,点点头道:“嗯,这化学元素之父,咱当仁不让。剩下的,就靠你们了。你们按着你们的名字,带木头的研究木头,带石头的,研究石头,一人研究一个元素去,咱不只是你们这些元素的父亲,还是祖父,老祖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