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侦探推理 -> 失落的帝符-> 第三十二章 三元古巷 第三十二章 三元古巷
- 这是一条古老的巷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因明朝抗倭名将尹凤曾居住在此,其武学超群,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为第一名,号称“连中三元”,故此得名为“三元巷”。巷子约有二百多米长,青石块铺就而成,中间有两条岔道小巷,与其相衔交织,古巷虽为江南之名巷,但并不幽深,巷道也较为宽阔,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纷纷。
此时,日头已西斜,天也渐渐阴冷了起来,强劲的秋风,犹如困顿的野兽,到处东撞西突的,不时将地上、树上的枯叶和灰尘,卷至空中,漫天飞舞,暗无天日,此情此景,犹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描述的那样,“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深秋的气息,变得越发的浓烈肃杀了。
郑思龙站在巷口,用手遮着双眼,向路对面的市公安局大门望去,身边放在一个旅行拉杆箱。
公安局大门为三孔四柱的水泥结构,左右为人行通道,中间宽阔的通道,供车辆出入,中间有一排自动伸缩的铝合金栅栏挡着,大院里,在离大门约五米的道路中间,竖着一幅巨型的白色标语宣传牌,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红色大字,犹如古代大户人家院落的影壁,一下子将外来者的视线给挡住了。很快,他拖着行李,来到了附近的一家酒店。
这家酒店客房是昨天开的,但没有过来住。房间位于酒店27楼,是一间北向的客房,这是他在办理登记时特意要求的。
他放下行李,径直走到窗前,向外眺望了一眼,便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和焦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个不堪回首的恐高瞬间。
其实,小时候的郑思龙很调皮,爬上爬下,没有任何的恐高症状,这一切都缘于六岁时父亲与门中兄弟的一次争斗。那天晚上,他被人绑到了悬空在天街之上的晒衣杆上,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自此以后,就落下了这恐惧症毛病。每次上太平山,坐观光电梯,站在高楼的阳台上,就会出现两腿发软,周身出虚汗等症状,整个身体瞬间似乎要跌倒。为此,父亲在世时,曾想尽了各种方法,试图治愈他的恐惧症,强行逼迫自己与他一起上二楼、三楼,四楼,五楼甚至更高楼,但发现自己的恐高症并未缓解,后来,还听信一位老中医,用一寸半长的经针,每日刺扎自己的胫骨内侧,直到后来,前去看心理医生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因为高处而恐惧,而是在高处想象使自己恐惧,会经常想掉下去。父亲听信了心理医生的医嘱,经常让自己闭上一只眼睛,踮起一只脚,用意志和肌肉去调节身体的平衡系统,舒缓眩晕和恐惧之感,再后来让自己闭上双眼,在黑暗之中静坐,克服自己的内心胆怯和不安,这才逐渐消除了这种恐高症状。
约过了四五分钟,他终于心生恐惧地站到窗前,战战兢兢地向下俯视,市公安局大院的整个布局,顿时一览无遗地展现在他的眼前。
一进入大门,就是一幅巨形的宣传栏,拦在路中间,好似过去大户人家的庭院影壁,绕开它,后面是一条笔直道路,较为宽阔,一直通向院落深处。道路两旁,树木高大,遮天蔽日。在道路的尽头,一栋三十几层的白色大楼,高高矗立在那里,旁边还有一栋五层附楼与其相连。虽然天气有点阴沉,但大楼正门前的巨型花坛,依然清晰可见。在秋日的斜阳下,依稀可见绿草茵茵,鲜花点点。花坛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条横向的岔道,向两边的庭院深处延伸。在右边靠近围墙的地方,隐约可见有两排低矮的二层小楼,楼前还有一座假山。
看到此,郑思龙内心顿时暗喜,父亲口中那个神秘的办公楼和假山,竟然还伫立在那里,虽经几十年的风雨岁月,依然原模原样。
父亲曾讲过,眼前这大院,当年作为军统的总部大院,里面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仅留一些景观性质的草坪和低矮灌木。其中一栋黄色的豪华建筑,就是戴老板日常工作生活的公馆,旁边的几栋平房和最后面的两排水泥结构的两层小楼,里面共有两个大厅和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房间。当年他就在里面办公,所有人脸色都很严肃,彼此见面,只是略微点头致意,从不握手,也不寒暄,走路更是轻如猫步,大院的大小角落,到处都充斥着诡异、狡诈、神秘甚至死亡的气息。
此时此刻,他在为父亲感到庆幸,要不是43年参加了那次特别行动,得知了那假山之中的秘密,要不是四六年戴老板飞机失事后,国防部二厅的那些头头们无暇顾及他们三人,要不是四九年春节后那个寒冷之夜,戴老板的黄色公馆突然燃起了大火,也许父亲根本就不可能活着逃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