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清要完-> 第226章 罗雪岩,好好努力,两江总督有望啊!((求订,求票)

第226章 罗雪岩,好好努力,两江总督有望啊!((求订,求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皇上,奴才有罪,奴才仗没打好,奴才辜负了皇上的信任,请皇上降罪”

    在僧格林沁和“曾麟书”抵达北京的第二天。圆明园,勤政亲贤殿内,朴实的蒙古汉子僧格林沁,正泣不成声地向大清咸丰皇帝请罪。

    这位僧王请罪的态度倒是顶好的,就是他在来北京的路上,已经给咸丰皇帝画了一张又香又大的大饼。

    僧格林沁告诉咸丰,他计划招募五千科尔沁蒙古勇士和一万五千直隶汉人贫农,组成两万平逆练军!

    而这两万平逆练军的核心,毫无疑问就是只有僧格林沁才能牢牢掌握的,并且已经由科尔沁诸旗的扎萨克开始招募的五千科尔沁蒙古勇士了!

    首先,他们是蒙古人,不是汉人,而且还来自最早投靠大清的蒙古科尔沁部衍生出来的各旗,政治上绝对可靠!

    其次,这五千人都是从科尔沁诸旗当中蒙古人精英,个个都弓马娴熟。如果由僧格林沁来运用,不说击破数万太平军北伐军,至少可以拖住他们。

    再次,荆州将军官文,湖广总督张亮基,湖南团练大臣曾国藩这段时间是隔三差五一份告急文书往北京送,都是关于长毛大军北伐襄阳的!

    襄阳要是守不住,那长毛可就要进中原了!

    现在河南防务空虚,为数不多的清军也都松松垮垮,将无战意,兵无斗志,人心惶惶。

    一旦太平军攻克襄阳,杀入中原,北京的朝廷就得马上拿出一支能看也能战的精兵,最好还是“真鞑子”发往河南,高低得叫河南的汉官、士绅和绿营兵都瞧见大清皇帝手头还是有满洲、蒙古的天兵可用。

    这样一看,河南的汉官、士绅、绿营兵们就有了主心骨,就能凭着“八旗天兵、平原无敌”的信仰坚定守住。

    如果咸丰连这点本钱都拿不出来,只能派出“射箭必脱靶、骑马能坠地”的京旗洋烟兵南下,一旦被太平军以步克骑揍出一个大败亏输,那河南人可就要人人高唱“迎太平”了。

    所以生性仁厚的咸丰皇帝,也就不忍心真的降罪大清朝廷的中流砥柱,八旗贵胄们最后的武力支柱僧格林沁了。

    “僧格林沁,朕知道你的苦衷,仗没打好不怪你主要是八旗、绿营这一百多年来安逸日子过久了,再没往日的锐气了!而且,汉人刁民在我大清恩养之下繁衍过多,以至于汉地十八省人口太多,人多地少,种出来的粮食不够吃了,都已经穷凶极恶了!

    再加上长毛那边很可能有一个来自西洋的妖魔我清这一回的确是遇上了定鼎北京以来未有之劫难啊!可谓是内忧外患,魔灾人祸,都凑一块儿了。但是.”

    咸丰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前面都是在为吃败仗找理由,为底下那群酒囊饭袋开脱。没办法啊!大清还得靠着这帮酒囊饭袋维持,他这个当皇上的不替大家伙开脱,还能怎么办?难道嚷嚷什么“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这种丧气话吗?

    替底下人开脱完了之后,咸丰一个“但是”,然后语气就变得轻快起来了。

    “好在.我大清总算要时来运转了!首先是朕参透了长毛分田分地蛊惑人心的法子,针锋相对,拿关外的土地分给真心替大清打长毛的练勇官兵!

    曾国藩、左宗棠、江忠源这些日子陆续给朕上了折子,说底下的练勇都觉得朕的法子好极了,人人都跃跃欲试,想为大清立功,好多分一些关外的沃土呢!湖南练军的人数增长极快,已经有了八十三营,兵额四万一千多人!”

    咸丰话说到这里,就是一脸喜色的一顿。

    底下跪着的军机大臣,满汉尚书、侍郎,八旗都统,还有几个领侍卫内大臣等等的一大群人,都齐声高呼:“皇上圣明!”

    咸丰闻言则睨视了一眼恭亲王奕訢,最早提出分配关外沃土的其实是这位。

    把目光从恭恭敬敬跪着的鬼子六身上收回后,咸丰又语气轻快地说:“而且曾国藩和他的父亲已经抬了旗籍,是咱们自己人了。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还来了北京城,现在就在勤政亲贤殿外.宣他上来吧!”

    “宣曾麟书上殿!”

    随着一声太监的公鸭嗓子,咸丰就看见一个“彪形大曾”甩着膀子,大摇大摆地跟着个御前大臣走了进来。

    清朝的御前大臣听着很大,但实际上就是“御前带刀侍卫”,比头等侍卫更高级。不过这个领着“大曾”进来的御前大臣却是个一脸烟容,骨瘦如柴的八旗亲贵.要真有太平天国的刺客进了圆明园,咸丰靠这位来保护,恐怕是要马上驾崩了。

    而在他的衬托下,“大曾”就更大了!

    “奴才曾佳.麟书,恭请皇上圣安!”

    “曾麟书”不仅块头大,嗓门也大,跟打雷似的,请安的时候震的咸丰帝一时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道:“好,好,果然是虎子无犬父啊!麟书,你来北京之前可有功名在身?”

    “回皇上的话,奴才抬旗之前,专意科举,只可惜奴才的八股文做得不好,考了十七次府试不得过,始终只是一皆童生。”

    “可惜了”咸丰思索了一下,笑道,“麟书,朕看伱像个赳赳武夫,可会武艺?”

    “皇上,奴才三岁习武,五岁习文,虽然习了几十年,可惜无论文武皆无所成。”

    咸丰点点头,心道:“文章已经很难做了,你还要习武,哪里学得过来?你要是专注武艺,早就是武进士了,说不定都已经是提督了。”

    “麟书,你现在抬旗了,是镶黄旗的奴才了!”咸丰笑道,“朕就授你个二等侍卫,乾清门行走吧!”

    二等侍卫是正四品的官儿,而乾清门行走则是能在“乾清门外行走”!如果咸丰在紫禁城里面办公,通常就在乾清宫,“曾麟书”能在咸丰办公室大院门外“行走”,那得多大的信任?而且这个“行走”并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还有在乾清门外任职的意思——通俗一点,就是乾清门保安大爷!

    “其次是上海那边出了个罗雪岩,虽然是南洋莠民出身,但却是有真本事的,在海外学了西洋兵学的精髓,帮着骆秉章、左宗棠他们练兵。前一阵带着八百湘勇去上海采买洋枪洋炮,结果”

    给“曾麟书”发了一个乾清门看大门的编制后,咸丰又开始吹罗雪岩了,好一阵口若悬河,把罗雪岩都快吹成了大清朝的察罕帖木儿了!

    没办法,形势危急,人心浮动,必须说点好消息来提一提人心士气。罗雪岩虽然没立什么功,但好歹得到了洋人的支持,在短时间内拉出了几千人的“洋枪队”!

    咸丰的语气越来越兴奋了,他笑着宣布:“朕已经让吏部的人查过了,查有此人!的确在湖南巡抚衙门交上来的保举名单上,是七品候补知县的衔如此人才,一个七品候补县实在太小了!”

    咸丰也不是说没有脑子,一点“背调”都不做,但问题是这个罗雪岩的确在吏部入了档,是如假包换的大清民之父母。而且他在吏部的档案和他在上海营造出来的人设完全对得上。

    一个南洋回来的“富几代”,能说一口牛津腔的英语,还把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三国领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这样的人设怎么都不可能和“仇富”的太平军头目挂钩啊!

    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人带着五百精兵出横空出现的,和他一起到上海的还有衡州府王揆一——那可是两榜进士出身的大清文官!还有大清忠烈程矞采的儿子程福培也和他是老熟人了,程家一门三督抚,程福培又是大忠烈之子,这能是太平军?

    “皇上,”恭亲王奕訢也觉得罗雪岩没问题——他的心腹胜保也是这么说的,于是他就接了咸丰的话茬,“奴才建议破格提拔罗雪岩,让他去当江南盐法道兼江宁知府。江南盐法道管着江南盐政,有利于筹饷。而江宁知府一职则能鼓励该员.去解江宁城之围!”

    “正合朕意!就让罗雪岩当江南盐法道兼江宁知府!”

    咸丰点点头,提高嗓门,又开始画饼:“只要他能解了江宁府之围,不,是在将来收复江宁,朕就让他当江苏巡抚,甚至两江总督!”他顿了顿,“若是曾国藩、左宗棠、江忠源,或是其他什么人能带兵收复江宁、武昌、长沙,朕都可以封他们当巡抚,当总督!”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