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姓家奴!-> 第三十八章谁赢帮谁

第三十八章谁赢帮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北军眼下不缺粮,甚至可以说粮草很充足。充足到够全军吃十年的。

    因为建邺地区本来就不缺粮,李如愿打进来之后除了台城之内,城里粮仓都被他控制了,东府,州城,丹阳郡城。

    在勤王军合围之前,整个建邺的粮仓和重要物资都被李如愿集中起来了。做了长足的准备。

    台城缺少必要物资,就算不打,早晚也得崩溃,他只要坚持到台城崩溃,就算赢了。

    但眼下即便嘴上说的都是如何如何的胜利在望,但其实包括李如愿自己心里都有些打鼓,只是他从来都表现的很坚决,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事。

    稳住军心士气。

    所以眼下任何能增加己方势力,削弱敌人的建议,对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刘绛建议这个时候募兵,正好可以解决北军苦于兵力不足的燃眉之急。

    他甚至不需要这些兵有多能打,只要有人在,往这一杵都得让南军顾虑重重。同时也会让各军摸不准北军真实的军力。

    “大红所言妙计!叔父,此时建邺上下饿殍遍地,比起流民驱使还要容易,正好可以用粮食来做做文章。”

    最先反应过来的李煦马上附和着提出建议。

    老李家是干什么起家的?流民帅啊!是带着本家部曲数千家和数万流民南下在淮南站稳了脚跟。

    他们是最知道怎么把一群没打过仗没训练过的农夫、小商贩、市井之徒给组织起来让他们跟一起着打仗的。

    精锐有精锐的用法,流民军有流民军的打法。其实北军决策层也是有人提起裹挟百姓,驱使作战,但李如愿不想做的太酷烈,可一旦局势恶化,到了必须做着什么的时候,也就不会顾忌太多。

    刘绛这个建议,不能算是解燃眉之急,但能把一些时期的负面影响消除但最小。

    甚至李如愿虽然没有说法,但其实心里已经想好跟齐王这仗该怎么打了。

    这干儿子,越看越顺眼,有点东西。

    北军开始了备战,同时也开始对联军的分化。

    派人大白天的渡江,挨个往联军的大营里面射书信。信大致内容就是拉拢和规劝。

    给老桓家卖命有什么好处?你现在这点本钱打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同时这也是对联军的分化,因为所有人都收到书信了,即便有人想要出兵,也会担心不会有右军救援而放弃。毕竟孙珍父子可还没死多久。

    沈穆之整日的饮酒作乐,桓琰派人来邀请他一起出兵作战他连理都不理。直接就让兄弟沈重去招待。

    “沈镇西还是不肯见我?”

    桓琰把儿子桓绎都派来了,即便如此,沈穆之还是不见。

    沈重叹息道:“孙刺史父子战殁之后,兄长悲痛不已,所以不能处理军务,这几日都是我跟四弟在梳理,还请郎君见谅。”

    桓绎身高八尺有余,身形挺拔,自幼练习弓马,是桓家人难得的英勇果敢之辈,也是他力主劝其父早日出兵,尽早结束这场动乱。

    奈何其父桓琰心思太多,对于十日后的约战,桓琰可能是缓兵之计,但桓绎是一定想要真打的,为此他也是自告奋勇过来的练习新林的联军。

    并且直接就来到沈穆之的营里想要劝他出战。只能说是桓绎来晚了,要是孙珍没死之前,沈穆之多半会被他说动。

    但孙珍现在死了,死的时候联军除了沈、裴两人,没一个出兵的。

    沈穆之心算是彻底凉了,因此桓绎三番五次来连人都没见到。

    究其根源,桓绎也明白,他爹虽然不在新林,诸军在蒋山,但同样是按兵不动那一挂。

    没办法他当时也劝不动他爹。人家打仗的时候他爹看着,现在他爹打仗他来求援人家不给他好脸。

    就俩字,因果。

    桓绎也不在多说,冲着沈重一稽,然后翻身上马带着亲卫离去了。

    沈重也叹了一口气,望着这个桓氏宗室之中难得的壮勇,他即便是有心相助,也劝不动兄长沈穆之。

    桓绎绝尘而去,沈重这边回了营帐之内,原本坐在主位上听歌赏舞,旁边还有美人伺候着沈穆之见到这情形直接把人都遣散了。

    “桓二郎可说什么了?”

    “并未多言,只是叹息一声就走了。”

    沈穆之闻言冷笑一声,然后视线慢慢落在了桌案摆着的一个信封上。

    上面一行字是“穆之吾弟亲启李如愿手书”

    这封信的内容兄弟几个全都看过了不止一遍,不说倒背如流,反正写的是什么早就一清二楚了。

    信上李如愿先是赞叹沈穆之兄弟都是勇冠三军的大将,又感叹世事无常,落得现在刀兵相见的结果实在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孙珍之死两军交战,也没办法,但愿意送回孙珍父子的棺椁。

    此外,信上并没有非常离谱的封官许愿,只是提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即便这仗赢了,你沈穆之取得大功,桓家人会不会猜忌你?

    就算你姐姐是三夫人之一的沈淑妃,皇帝信任你,太子呢?

    太子跟皇帝不一样,更亲近江北士族,其所倚重的将领都是江北人。并且你的外甥也是皇子...

    挑拨离间完了,最后李如愿才提到如果这仗李氏赢下来,希望跟你沈将军一起建立不世之功业,会师北伐,收复两京。

    到时候你沈将军率军从宛城出兵,我李某人提兵从寿春出发,咱们先克洛阳,在取长安,最后收复两河,光复天下,驱逐胡虏。

    这封信并没有提什么给你加官进爵,就是单纯的对未来的展望,却是让沈穆之对此感到犹豫,彷徨。

    这要是直接就封官许愿,沈穆之反而是不感兴趣,甚至看都懒得看。

    但他听到四弟沈缪之都读完了信之后就直接拿过来看了。

    他现在满脑子就一个想法,李如愿懂我。

    这天下只有他懂我!

    在想想李如愿本人,也是屡次上书请求北伐的。奈何就是朝堂里面的牵扯太大了,所以这才是李如愿起兵清君侧的最大愿景吗?

    李如愿要知道沈穆之有这样的心里活动都得拍案叫绝,这洗白力度赶上大儒辩经了。

    而在沈穆之的一番自我攻略之后,也作出了一个目前来说很符合他利益的决定。

    谁赢,帮谁。

    沈穆之这个职场精英,愣是被逼成了摸鱼的躺平混子。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