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背景颜色  前景颜色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鼠标双击滚屏 (1-10,1最慢,10最快)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第两百一十九章 一呼百应,群策群力(二)

第两百一十九章 一呼百应,群策群力(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十来号人拥到程心瞻身前,面色热切。

    其中一个老者隐隐站在其他人身前,这里似乎是以他为主。

    老者朝着程心瞻拱拱手,便道,

    “敢问可是程经师当面。”

    程心瞻还礼,

    “正是贫道,居士有礼了,不知是廖、曾、赖、刘哪位当面?”

    老者便道,

    “经师有礼,老朽廖钧山,忝为廖家家主,经师,里面请,咱们坐下说话。”

    程心瞻自然说好,于是一行人便往村里落去,来到乾位的紧挨池边的的一栋建筑。

    一行人进门前经过一个青石牌坊,程心瞻看到上面写着「杨公祠」三个字。

    在杨公祠会客,这就是四大家的最高礼仪了。

    进门之后就见到一方大大的天井,天井下面的财池里养着金色的锦鲤,锦鲤的尾巴极长,倒是有些龙鲤的雏形。

    几人绕过财池,带着程心瞻来到正厅。

    正厅后壁居中有个神龛,供奉杨筠松杨祖师的泥塑坐像,这位风水形势派祖师面容清癯,手拄木杖,看着就是测算无疑的高人模样。

    只是不同程心瞻去句曲山、去散原山、去阁皂山,这里的人没有给程心瞻递香,而向来谦逊的程心瞻也没有主动去给这位杨公敬香。

    因为杨公这道风水法脉不是三清门下,既然没有三清圣像,那光是这位杨公,还受不得程心瞻的拜。

    四大家要拥程心瞻坐上正座主位,程心瞻自然不同意,要坐下面的宾座,这四大家又不愿意。

    拉扯了一番,最后程心瞻坐上了正座次尊,看程心瞻坐下后廖家主才小心坐在了主位上,其余家主族老分列两旁宾位坐着。

    不过这也无怪四大家多礼,杨公作为风水大家,形势派开派祖师一级的人物,想成就地仙而不得,最终以尸解仙飞升。

    其所传赣南四大家,历代以来最高成就也不过四境,而且还时常断代,当下境界最高的廖家主,也仅仅只是三境。

    四大家继承杨公法脉衣钵,以风水形势与驱鬼镇尸立家,尸解仙已经是其成道的最高追求。

    而三清山的开派真祖,葛洪仙翁,除却内外丹道,在尸解仙一道上,更是继往开来的人物。在葛洪仙翁之前,尸解仙为旁门秘传,师徒口口相传,而且尸解时毙死之人极多,是一条险之又险的成仙小道。

    是葛洪仙翁将尸解仙一道融会贯通后著书立说,吸纳入道门正统,提出兵解、水解、火解、杖解、文解等等分支,并罗列详说,提出许多尸解的仪轨规程,大大降低了尸解毙死之危。

    这一功德无量的举动让尸解仙成为天下有仙志者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葛洪仙翁也被尊为尸解仙宗师。

    所以三清山作为葛洪仙翁的道场,程心瞻作为葛洪仙翁法脉传人,在四大家面前自然备受尊崇。

    “九龙归池非凡地,八卦列象自通神,贵村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程心瞻以赞叹开场。

    廖家主闻言很是惊喜,便道,

    “不曾想经师也懂风水学说?”

    程心瞻闻言便笑了笑,解释道,

    “廖家主和众居士恐怕还不知道,我是福地里明治山出身。”

    “呀!”

    廖家主站了起来,其余一众人也都站了起来。

    廖家主拱手对程心瞻行了一礼,“竟不想经师还是传道祖师的法统后人。”

    程心瞻起身让大家都坐下,他来之前看过了豫章地志、赣州州志以及三清山和明治山的山志,所以他心里也很清楚,明治山对于此地四大家,那真就是圣山津梁一般的存在了。

    原因之一在于三清山葛洪仙翁之于尸解仙的地位,原因之二就在风水与御尸之道上。

    风水一脉的开派祖师郭璞,也是东晋人士,与葛洪仙翁私交甚笃,风水一道的开派经典《葬经》成书,葛洪仙翁与其玄徒孙,也就是明治山的首任山主詹碧云也出力不少。

    而风水形势派的开派祖师杨筠松,又与明治山第十代祖师邹无晦相交莫逆,风水形势派的开派经典《撼龙经》,邹无晦多有校稿。

    另外,风水形胜处,地气造化,必然易发活尸,所以对于寻山定穴之人来讲,御尸镇尸是不得不学的道术,而在杨门四大家这一支上,御尸镇尸之法则源自于明治山邹无晦授杨筠松。

    所以有些类似于程心瞻之于句曲山,杨筠松实乃三清山明治山御尸这一小支的外传弟子。

    有了这份渊源在,所以廖家主才说程心瞻是他传道祖师的法统后人。

    说开了这么一层关系,四大家对程心瞻是又敬又亲,接下来的话自然就好说了。

    “不知经师此次亲来,可是有法喻传下?”

    廖家主道。

    程心瞻摆摆手,连道,

    “廖家主实在客气,什么法喻,实话说来,这次贫道是有事相求。”

    “请经师吩咐。”

    程心瞻点点头,说,

    “下面贫道要说的这桩事,无论众位做是不做,但万万是不敢泄露的。”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他也没有说什么狠话,但他既然专门发声提点,那这四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件事的份量。

    厅中之人连连点头,其中还有三四个年轻一些的更是被几个家主族老撵了出去,剩下的不过八个人,这些人又是掐诀又是念咒,祠堂里灵光泛滥,里三层外三层也不知启用了多少法禁。

    等做好了准备,这些人才紧张兮兮看过来。

    程心瞻便道,

    “是这样,湘西天鞘山是天下绝阴之地,又藏尸百万,你们四家定然是听过的?”

    众人点点头。

    “贫道欲平了天鞘山,解了绝阴地,度了百万尸,我听闻廖刘两家能斩龙断水,曾赖两家善调理阴阳,又都身怀镇尸之法,所以想请诸位出山,替贫道,也是为苍生,了却这桩魔患。”

    程心瞻说道。

    众人闻言一惊,面面相觑,心底难免都升起了同一个想法:

    灭天鞘山?找我们?

    不过应当是三清山万法经师的名头摆在这里,四大家的人脸色逐渐从惊疑变成坚毅,似乎都在逼迫自己做下什么了不得的决定,廖家主更是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正要表态,便听得程心瞻继续说,

    “贫道一具法身就在天鞘山内,暗中掌控大阵,度化群尸以及破解阴阳格局会由阁皂山牵头,就是要劳烦众位以及族中子弟配合,到时候,山中宝物自有分润。”

    厅中八人心情瞬间由沉重转为狂喜,一口气没缓过来,脸色涨成了紫红色。

    这经师年纪轻轻,怎么说话还大喘气?

    廖家主深深吸一口气,又起身相谢,

    “多谢经师垂怜!”

    四大家独斗天鞘山的胆子没有,但跟在三清山和阁皂山身后,赚功德捡宝物的胆子是有的,而且很大!

    说不定,凭此一役,家族里最近几代或许能催生出一位四境来!

    程心瞻笑了笑,要是没从这些人面上看见从惊疑到坚毅的转变,或许自己说上几句客套话就要走了。

    毕竟风水相比于内丹、雷法这些虽说是小道,但是世上修行的也不是只有赣南这四大家。实说话来,也是看在同在豫章一地以及祖上渊源的份上,自己才走这么一遭。

    他们也算抓住机会了。

    “劳烦你们一趟,还说什么谢,贫道大概提一下,到时候要拜托各位的有两件事。

    “一件是在贫道法身的遮掩下进天鞘山尸窖内封禁群尸,使魔头无法调动。另一件是在天鞘山外围解绝阴山水大势。

    “第一件事由三清山牵头,第二件事由阁皂山牵头,过不了多久,自然会有人来与你们详谈,到时候你们也早做准备。”

    四大家之人连连称是。

    说完后,程心瞻没有久留,马上就告辞离开了,他婉拒相送,化作一团火光遁走了。

    四大家的人一直目送着,一直看不见了火光,这才霍然转身。他们强压住激动,聚在一起商讨着,一边想要举四家之力大办,一边又要小心翼翼,生怕走漏了风声,其中滋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

    ————

    飞离四大家,程心瞻没有立即离开赣南群山,而是拔高身形四下寻觅着,很快,他便找到了赣江。

    这里靠近赣江源头,所以江水不像南昌城那边宽阔,也就百来步宽,他沿江上溯,很快就找到了江水源头。

    这里是一处白石滩,石缝中水草丰茂,还有很多菖蒲生发,石滩上有孩子们在玩耍,摘蒲摸虾,两岸散落着不少民居,一派悠然野趣。

    程心瞻在一处无人之地落下,拿出了一根法香,点燃后插进了石缝中,他静静待了一会,待香燃尽,他便离开了。

    没入云端后,他顺着赣江一路往北走,远远的掠过阁皂山,来到了南昌城。

    此时江心矗立着白龙沙洲,赣江到此一分为三,他还看见下游有不少净明派弟子在疏导水道,似乎这一分为三不光是白龙沙洲的缘故,还有净明派人为疏水导致。

    他也不知为何要这样做,看了一会看不明白,便折身往大江西岸,进了万寿宫。

    程心瞻现在进万寿宫自然不需要通传,山门处值守的人老远就认出了他,迎着他进了山里,又通报了沈照冥来接。

    “你怎么突然就跑过来了。”

    沈照冥听到消息过来了,还以为程心瞻是专程找他的,便要把程心瞻往自己洞府里带。

    程心瞻止住了他,说道,

    “不如先带我去见见玄在吧。”

    程心瞻知道沈照冥的师尊在净明派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个事和他老人家通个气应该就够了。

    沈照冥不知道程心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还是点头同意了,拉着他落到一处山头道观中。

    “师尊,您在吗?”

    沈照冥在观外喊着。

    “进来,领着客人还在外面等什么,平日里为师也没见你这般乖巧。”

    沈照冥闻言笑了笑,领着程心瞻进去了。

    两人坐下。

    “叨扰玄在了。”

    程心瞻拱手。

    “说什么叨扰的,心瞻能来老道便很高兴,咱们整个万寿宫都高兴。”

    量远道长还是下意识避礼,嘴上笑着回道。

    沈照冥左看看师尊,右看看好友,总觉得上次心瞻来山里取经发生了什么事,但师尊不肯告诉自己。

    “对了玄在,我看大江自沙洲后被一分为三,既有天数地势在,但也看见了人力疏导,这是为何呀?”

    程心瞻问道。

    量远道人笑着回道,

    “七分天意,三分人力吧,自心瞻立沙洲后,大江就被分流,山里人看了看,决定因势利导,索性将大江一分为三,导入下游,最终汇入鄱阳。这样泛灾时,洪水分三股而泄,下游的危险就能小很多。

    “沙洲下游这三条支流我们称作北支、中支和南支。北支是主道,用于泄洪,中支用于灌溉,南支用于漕运。

    “这样枯水期时,南支可以保障航运通畅,丰水期时三支泄洪,三水协同,分疏导滞。”

    程心瞻听着连连点头,这便是术业有专攻了。

    仔细想来,自许真君之后,豫章一带以及周边,但发水灾,净明派从来都是一时间到的,即便是太平景年,净明派弟子也常常开发和修缮水利。

    “仁心圣教,功德无量。”

    程心瞻赞叹道。

    “谬赞了,不过祖宗圣德,我等晚辈不敢使祖宗蒙羞。”

    量远道长笑着说。

    程心瞻点点头,随即也说了自己的来意。

    虽然净明派一不擅长斋醮,二不擅长镇尸,只不过自己才从这里得了天大好处,遍观典籍,在万寿宫里地位还要犹胜句曲山。

    阁皂山的圣应道长和四大家的廖家主都没说错,解阴度尸,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微末散修或许不懂,但越是大教出身,越能理解这件事的份量。

    自己应了许真君的谶,得了尊敬和好处,现在有这样一桩功德美事放在眼前,要是不跟万寿宫打声招呼,不太好。

    只不过现在想来,以治水斩蛟闻名的大教,倒也不一定缺这么一份功德。

    不过这就是程心瞻妄自菲薄了,世间没有哪个大教会觉得功德多。

    量远道长听完程心瞻所请后,笑意像春水涨河一般从道人脸上溢出来,他拉过程心瞻的手哈哈大笑。

    量远道长很开心,一是师门能分功德,二是见到心瞻如此优秀,心中对祖师的谶语更信三分,这第三么,就是遇见这样的好事,这位未来的地仙之师能主动想到其实帮不上什么大忙的净明派!

    ————

    离开了散原山,程心瞻一路东行,出了豫章地界,来到了金陵句曲山。

    听说程心瞻来了,承初真人在百忙之中还是抽空接待了他。

    存天殿中,程心瞻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叨扰真人了。”

    承初真人笑了笑,说道,

    “我听说你有事相求?说说吧,我们句曲山有什么值得你相求的?”

    程心瞻也不掖着藏着,便说,

    “真人,先前我在仙山中也待过一段日子,曾经有所耳闻,咱们山中有一脉专门是驱鬼镇尸的?称作茅山道士?”

    承初真人点点头,

    “不错,在山里,存神和符箓是大支,内丹、外丹、雷法、斋醮这种,自然也有小支修行,其中,便有驱鬼镇尸这一脉,主要是帮境内百姓驱邪的。”

    程心瞻点点头,说明了来意。

    承初真人静静听完,随即便笑了,满意的看着程心瞻,说道,

    “你是个好孩子,难为你做些什么事都还想着句曲山。”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