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恭恭敬敬的行完礼之后,曾老爷对着曾氏问道“这便是你们说得那个孩子?”
曾氏点点头,望了一眼抿着茶默不作声的钱氏又道“老爷,这个孩子原先也是读过书的。妾身虽然不懂那些文的,却也看得出是个勤学刻苦的孩子。”曾氏想到今天那副被毁的帖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功底自然也是颇费一番心力。
曾老爷用手捋着胡子,打量着眼前单薄的少年,烛光有些模糊他便对着清乐道“你过来,无需紧张不过是随便问你几句话罢了。”
清乐不知此时三人意欲何为,心中不甚惶恐。起身走到曾老爷面前。曾老爷打量着清乐,侧过脸来对钱氏道“这孩子虽然瘦了些,模样却也清秀。”
钱氏端着茶杯望了一眼清乐,微微一笑表示赞同便没了其他的言语。曾老爷见眼前的孩子苍白的脸上因为紧张冒着细汗,不禁劝慰道“别怕……伸出手来给我看看……”清乐低着头,颤颤巍巍的伸出手脸色有些难堪。她的手早就因为这两年的奔波已然粗糙不堪,瘦得只剩下骨头,一根根手指僵硬的更像是树枝。
曾老爷将她的手摊开,见那小小的手掌上满是茧子,又不禁摸了摸她中指的骨节。望着那张清瘦的脸,几分赞许的问道“你练笔习书也该有些年头了吧!”
清乐恭敬的道“回禀老爷,小得已经荒废了两年的学业。习字也不过是在家中略有四载罢了。”曾老爷一叹,对着钱氏道“若是寻常人家的孩子,这手茧也只在掌心皆因粗使而起。若是读书之人,这茧子自然长在握笔之处。”
曾老爷不禁又望了一眼曾氏道“裕儿学业亦有六个年头,你去瞧瞧他的手指……便也知他虚混了多少光阴!”
清乐望了一眼曾氏遂便的脸色,小小翼翼的开口道“老爷,二少爷年纪尚小,如今这般亦是性情所致。小得记得昌宗所编的《解惑》中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自古多少风流名士,年少时也曾纵情于山水之乐,民间之娱,年长后启学之道方才成才。求学之道,需慢慢而行待二少爷收了性子自然能业有所成。”
曾老爷听到这番话,对钱氏道“能晓事理着,众人皆可亦是才智平庸之辈。能理其中之精,而举一反三着方为才也。若能勤于学业而非持才傲物。这个孩子,若能悉心管教必是可塑之才。”
清乐听到曾老爷这番夸赞,脸色一变惶恐的跪在地上道“小的天性愚钝,自是不敢承担老爷这番谬赞!”
曾氏见曾老爷对眼前的孩子也颇有几分好感,想来亦有几分惜才之意。望了始终没有表态的钱氏,便也知钱氏此时并未真心相看这一说。见曾老爷对清乐颇有几分赏识,便将茶杯递给他微微一笑道“既然连老爷也夸这孩子有才,若是就此中断岂不是可惜了。老爷难得如此赏识一个孩子,既是这样不如将这一对兄妹留下。裕儿性子顽劣,清乐却是沉稳乖巧,不如让两人结伴读书。一则资助了这孩子的学业,二则也能劝勉裕儿,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善事。”
曾老爷听到曾氏的建议,自然此时亦有相帮之意便点点头道“果然是夫人想得周到,只是不知妹子何意?”
清乐没想到曾氏这么快便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心中自是感激赶忙跪在地上道“多谢老爷,多谢二位夫人厚爱。小的自当好好侍奉二少爷读书,一定不辜负……”她话到此处不禁有些激动,因着嗓子便哽咽的发不出音来。无资无产寄人篱下靠着旁人的施舍度日又如何能照顾慈儿,如何谈及报恩之言。如今她既为男儿身,若能继续学业他日博个功名才是她唯一的希望啊!而为了这希望之路,她不得不赌上所有的一切投诚与曾氏,便只为求得这样一个微乎其微的机会。
今日的戏与她只是一个看客,可或输或赢对她来说却是生死一决。她只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对于眼前的大人物来说他们的喜怒哀乐决定着她的生死攸关。可是她却不得不以身犯险,在他们的怜悯与恩赐下求得一个机会,一个希望。她颤抖着长长的睫毛,眼泪一滴一滴安静的像水珠一样落下。可心中却是极欢喜的,只要有希望便是日后再艰难的路她也愿意去走,再难熬的日子她也愿意去受。
曾老爷见清乐喜极而泣,心中却涌出莫名的辛酸。心中不禁唏嘘,若曾裕能像眼前的孩子一般乖巧懂事该多好,若曾荣能像眼前的孩子这般至情至性也是好的。曾氏见状不禁一叹道“老爷,有所不知这孩子还带着一个不会走路的妹子。这么单薄身子,落水的时候却一直将她妹子托在水上……其实想想,若是逃命的时候便是亲爹亲娘的都未必能顾得上。哪曾想到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却是如此有情义的。”
曾老爷几分吃惊的问道“夫人说得可是真的?你们在水里的时候那般危险,你就不怕顾着你妹子让两人都一起送命了!”
忽然提及的伤心事,让清乐心中一沉却缓缓而道“回老爷,当时自然是危险,只想着要让我和妹子都活。哪里还能想到谁活,拖累谁的事。自然如今想来也是怕的,可一想到慈儿是我唯一的亲人……又叫我如何忍心为了自己舍弃她!无论如何我们也是不能再分开的……”
亲人……听到这两个字让曾老爷不免有些痛心,曾荣的事心中自然又涌起一阵子绞痛。他不禁忘了一眼曾氏若有所思道“那慈儿可是你同父同母的胞妹,你们兄妹的感情可真好……”
清乐低声道“慈儿乃姨母所出,虽非一母所生却也是血缘相近。”曾老爷不禁一叹道“果然是我自己教子无方……曾家出了曾荣这样的孽子是我自己罪有应得。”
钱氏却忽然张口道“兄长既然如此钟爱这孩子,为何不将清乐认为义子。咱们曾家血脉本就单薄,这般也是行了善事亦是给家中舔些人气。”
清乐几分惊恐的看着钱氏,曾氏却道“认为义子可非同小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姑奶奶的这话说得也太过轻率……”
曾老爷拍着清乐消瘦的肩膀,指着曾氏道“认为义子也未尝不可,若有一个这样上进懂理的孩子比起那些不成器的好过十个!你下去……”清乐应声退出大厅,便不敢多言。
钱氏将茶碗放在桌子上,拉着曾氏的手道“嫂子费心了,既然兄长觉得这孩子可行,立嗣的大事自然要听兄长的。只是有了义子之名,以后才好入户。”
曾氏一愣,望着神色一致的兄妹俩原来两人打得却是这般主意。不禁尴尬一笑道“老爷,姑奶奶莫怪,的确是妾身多心了。既是这样赶在启程前将这仪式操办了,这孩子虽然受了些苦如今却也算是遇到贵人了。”
钱氏微微一笑道“有劳嫂子费心了,也难为兄长一番操劳。”曾老爷摇摇头道“自然是妹子的福气,这样既是大家出身,又吃过苦懂得感恩的孩子,将来也必是能依靠的。”
曾氏有些羞愧自己的多心,见好事已成不禁讪讪道“如今姑奶奶也是有儿有女儿女一双了,以后咱们两家离得近了也该多走动才是。”
钱氏应声一笑道“自然是嫂子的主意妙,曾家一脉本就只有我和兄长了这走动必是应该的。”
三日后,由曾氏操办的认亲仪式。然后由曾老爷汇通官府办下过继文书,自此清乐与慈儿由钱氏收养。过继之后,钱氏带着自家的仆人又在曾府居住了几日待到钱家派人来催促方才上路。一行人就此离开曾府自是不在话下。
第十六章庆德三年秋.钱氏
第十六章庆德三年秋.钱氏是由*会员手打,更多章节请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