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宋时明月-> 第2100章 一夜暴富

第2100章 一夜暴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宋时明月无弹窗 不一会,廖小小哭哭啼啼的来了,她略有点步履蹒跚,但来到赵兴跟前,却丝毫没有抱怨刚才受到的惩罚,温柔的跪在赵兴脚边,帮后收拾东西。

赵兴也不吭气,假装毫不知情的跟廖小小讲解着箱子里的东西。

宋代家庭的妻妾争风远没有明清时代那么惨烈,是因为在商品社会的大潮下,妇女们略略有了点封建意识,亦即有了领地意识,而所谓的“领地意识”,现代称之为“团队意识”。

封建意识的“我”与奴隶意识的“我”是不一样的,奴隶脑海中的“我”只包含“我自己”,而封建意识的“我”要包含“领域”概念,即自己所属的空间与地盘。廖小小既然进了这个家门,她的“我”就会向外延伸,涵盖整个家庭,所以,即使她再争宠,也必须将“自我”概念的外延扩展,以家庭利益为重。

宋代是个宗法社会,家族中规矩很重,廖小小受了惩罚,但这也是家庭施于她的惩罚,而她之所以得到惩罚,是因为她确实做了违反家庭利益的事。所以她不敢在赵兴面前抱怨,生恐引起对方的反感,进而失宠。

等她带伤将房子里的东西重新整理完毕,廖小小默然递上几封书信,学着赵兴的称呼法,称呼着信函的主人:“苏州的章老子来信,说是你在密州做的事他已经知道了,兵部会许可增添密州水军的额员。此外,他还想问你多要几柄手铳防身。

还有,京城的老师来信。他听说你正在筹备开印书坊,寄来了一本书----《物类相感志》。希望你能一并刊印……”

《物类相感志》?!

赵兴好奇地接过那本书,翻了几页,书中一段情节引起了他的注意。“没想到,我老师苏东坡还是个物理学家----盐卤窗纸上,烘之字显----他竟然注意到了银盐变黑显影技术……等等。银盐变黑,显影!这不是显影技术,只是盐份地氧化反应,可是。我好像想起了什么。”

赵兴抓起一张纸。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廖小小看赵兴写的字,咯咯一笑,接过毛笔说:“好丑的字,你来说,我来记。”

“听着:银盐显影技术……先让我先想想那些化学品在古代叫什么名称?”

廖小小笑着说:“官人这是想要造新作坊吗,人都把那些关键秘方用自己知道的暗语标记出来,官人何必想出人人都知道的药方呢,那些药名。你自己知道就行。”

“对,先要用硝酸银,制取硝酸银地方法……还要用到葡萄糖,用大麦胚尖可以制取……葡萄糖与银盐显影反应,可制取水银镜。”

赵兴说出最后三个字时。廖小小的眼睛亮的像一盏灯。她贴近赵兴身边,昵声说:“相公。这个方子给妾身好不好?”

赵兴摇摇头:“你吃不下,这里头太暴利,要我说,坊场根本不能建在国内。不过,如此一来,便需很多人手……等等,你可找相熟的商人,悄悄把这个方子卖给他们,每份作价多少钱,也算你地私房钱。”

廖小小感到不可思议:“官人,这个方子真地能作出水银镜?如果真的能做到,这秘方可要祖传下去,代代保守秘密……”

赵兴摇头:“你不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这生意过于暴利,得等到人人都做起来了,等它的风头略微过去,等它的暴利慢慢降下来,然后咱家再悄悄开工,蒙头挣钱,如此才能保得平安----这年头,平安是福啊!咱不能再重复个肥皂厂事件,折腾不起啊。”

廖小小想了半天,明白过来。她问了帖子上几个陌生药品的意思,欣喜的收起药方:“相公,这事交我吧。妾身也替相公分忧一下。”

没等赵兴反应,廖小小迈着小碎步跑出客厅,留下赵兴在背后撇嘴。这哪是替我分忧,分明是抢钱嘛。

走在半路,廖小小想起自己在这里只有小婢小青可用,这事若瞒着阿珠与陈伊伊,似乎不好调动院中的人手……等走到后院,廖小小已经想通了,她手里拿着那配方,先向阿珠禀报。阿珠才停了几句,立刻摇头:“官人既然把这事交与你,自是一番信任,此类事情向不由我插手,你去问伊伊。”

伊伊连听解释的兴趣都没有:“没见我正忙着吗,整整五船货,我今日就要点算清楚,我容易吗?去,家里就你一个闲人,这事你不干谁干?快走快走,别来烦我。”

廖小小张嘴结舌,半晌又说:“官人说,这配方是笔厚财……”

“细水常流才是财,一夜暴富那是妖----你这妖精做此事,不大不小正合适!去去去,这事你自己看着办,能得多少财那是你地本事,别来烦我”,伊伊一边打着算盘,一边头也不抬地回答。

廖小小郁闷呀,这笔钱往少里算也是数万贯,甚至数十万贯,怎地这两人毫不在意……也罢,多少收入都算我的私房钱,何等美事?!

赵兴在府中歇了两三日,邓御夫终于来汇报情况了:“大人,密州团练的营房已经做好了规划,这是册子,计划一栋一栋的修建,在入冬前,估计约八成的团练家眷能住上新房子……”

赵兴摸着下巴回答:“这事交给你就行了,我不操心了……都作院明天将把我地房子盖好,等他们回去就开始打磨石头,要将产量控制好,每月出货地数,要少而精----这事你多操心点,我顾不上了。唉。我老师送来一本书稿,我得盯着人雕版。

对了。说到打磨石头,我孺人听说我在密州分了职田,这次给我带来一些农具----都是我在西洋收集的农具,你帮我看看都管啥用?走,去库房。”

邓御夫这个农学专家站在赵兴库房里。打量着赵兴从海外收集到地农具。他到现在才明白,原来自己的上司是位收集狂,他那堆破烂里连马缰绳都有,也怪不得对方能一眼认出密州石地奥秘。

“这。这好像是一副犁。可犁头有点怪,怎么是一个圆盘,不是一个尖嘴犁头呢?”邓御夫指着一张奇形怪状的犁纳闷。

“这个----这是圆盘犁,德国圆盘犁,啊,那地方现在叫德意志……”赵兴指着一库房地东西说:“我的人还在卸货,船上还有些物件。且说这里吧,这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连我也不知道用途。你慢慢琢磨,反正我那片职田长满了草,如果你想试试这些农具,尽管去地里耍。”

赵兴说罢,丢下呆的邓御夫走出库房。回头叮嘱程爽:“给邓书记家中送一千贯去。他要问,就说我们准备开印他的农书。这是订金。”

回到房内,索问道正侯在大厅,一见赵兴便紧着催促:“赵大人,范金部请你过府参加宴会,他催地急,你最好快点走。”

赵兴心头一喜:热泪呀,俺终于赶上了宋代的*宴,能说啥,赶紧。

宋代官员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休假,不休假的时间则宴会连着宴会,这种生活太让人喜爱了。回过神来,赵兴好奇的问索问道:“索大人,范金部什么时候走?他找我有什么事?难道有什么好吃地……”

索问道打断赵兴地话:“休得胡猜。板桥镇来了几位女真客人,还有一位中理国的藩商。他们谈起一些海外藩事,说的话大家都不懂,讲的事过于匪夷所思,听说离人去过海外,范金部让你过去瞧瞧。”

赵兴点了点头,招呼廖小小打扮好了陪他出席,顺便也带上了胡姬喀丝丽。

让廖小小出席,是因为她熟悉官场礼节,赵兴需要她提醒,而喀丝丽精通多国语言,可以当作翻译。但今天廖小小打扮有点怪异,让赵兴犹豫半天。

只见她像大熊猫似的涂了两个黑眼圈,脸上还贴了一朵用绢布、金箔、翠鸟羽毛做、金光闪闪的一朵珠花。

赵兴犹豫半天,终于还是忍下去。他不高兴的催廖小小躲上马车:“把头蒙起来,最见不得你的黑眼圈,好像我多折磨你一样。我折磨你了么……好像,我记得你完事后满脸快乐、满脸幸福,皮肤滑滑水水,哪有什么黑眼圈?得,你别是盯着这黑眼圈去阿珠那里闹吧,多事。”

廖小小咯咯笑着,就是不回答。

她这身打扮不是被过度欢爱折磨的扮相。这是今年东京城最流行地化妆方式,就如同某年晒伤妆流行一样。

贴在廖小小脸上的珠花名叫“面花儿”,将金箔剪的小鸟贴在颊靥的部位,制造人工的“笑涡儿”,正是目前汴梁城地小资、女白领、女贵族最时尚地化妆法,她们可不不认为这扮相呆蠢,反而觉得:带着一对黑酒窝儿向情郎微笑,简直酷毙了。

据说,皇宫里的嫔妃们也觉得这种扮相美极。因而官宦女眷之间,这扮相……宋代没有专门指导化妆地时尚杂志,所以知道如何使用“面花”,那就是社会等级的象征。那时的妇女脸上贴上这玩意,现代人可以称之为“有品位”,宋代则隐隐张示自己是官眷,或贵妇、富家女……

这时代,标准的宋代皇后面妆,在额心、双靥以及近鬓的颊边,都贴饰珍珠的面花儿。这种面花是在绢罗等轻巧材料上贴铺翠毛,形成翠蓝的底色,然后在其上粘缀洁白的珍珠,用翠毛的青碧鲜明来映衬珍珠的莹白光润,贴在脸上成立体图案。

皇后都以这种打扮为时髦,廖小小当然不会理会赵兴的抱怨,她掀开马车帘子,忽闪着大眼睛,冲赵兴显露着自己的黑眼圈。脆声的问:“官人,怎地。妾身这样子美不美?美不美呀?美不美呀?”

最后几句话廖小小使用婉转的歌唱调门吟诵出来地,这已经不是询问,是挑逗。大街上人来人往,廖小小的吟唱令过往地人腿脚软,而赵兴觉得自己身体某部位坚硬起来。

“再唱。再唱我打你……程爽,记得带上个铜盘,免得我看见廖支婆的样子吐出来”,赵兴带着坚强忍受的表情吩咐。

等赵兴赶到范锷的临时官衙时。听到里头有个怪腔怪调的人正在讲故事。那故事似乎是《一千零一夜》里头地故事。

故事说的是有位美丽的女店主经营一家旅馆,她有一个神奇小磨,念动咒语,小磨便会自动制造面粉。这种面粉作出的饼子格外香甜,远近客人都喜欢到她那里投宿。

有一个年轻英俊地青年人也闻名投宿于美丽女店主地女店,夜里他本准备摸上女店主卧房偷香,却现了女店主正在念咒语,驱动神奇小磨……英俊男悄然退下,第二天。他又现,凡是吃过神奇面粉的旅客都变成毛驴,替女店主做牛做马。

随后,女店主请英俊男吃面点,英俊男偷偷用自己带的面饼换下了女店主送来的。通过偷梁换柱。让女店主吃下了自己的面饼,风流女店主顿时化成一头毛驴。那英俊男骑着这头驴游历天下……

赵兴进去的时候,故事正讲到*,范锷看到赵兴进来,连话也顾不得说,指指身边的空位子,让赵兴自己坐下,自己则专心倾听故事。赵兴没敢出声,拉着熊猫眼圈的廖小小悄无声息地找位子坐下,转身打量那个讲故事的人,以及听故事地观众。

在场的几个商人大多数是黄皮肤,唯独这个讲故事的,明显是个白人。在那位白人周围还坐着几个商人,其中有几人梳着金钱鼠尾的型,一脸为自己型骄傲的愚昧样,不用猜,他们就是女真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宋朝开始对女真实行“关验”,与他们交易马匹、东珠、皮毛等货物。最初地交易口岸在登州,后来登州高丽亭馆迁到密州,他们显然也逐利来了密州。

就在赵兴观察地功夫,那名白人的故事讲完了,风流女店主得到解救,英俊男交出毛驴……于是,倾听地众人齐声出惊叹,范锷乘机指着这名商人向赵兴介绍:“赵大人,这位是中理国商人索迪,他刚才给我们讲了很多海外趣闻,层拔国、中理国你去过吗?”

中理国是晋代的称呼,现代称之为索马里,宋代那块地方属于阿克苏姆帝国。这个帝国即将被阿拉伯人灭亡。而层拔国也是索马里附近的小国,在宋代,这个称呼也是用来称呼索马里的。

赵兴点点头,回答:“范大人,其实,索迪所讲的中理国,在上古时代我们已经有记载。最早的记录应该是大禹治水时代。那地方,我确实去过。”

赵兴这话无疑投下了一枚重量级炸弹,连陪他来的索问道都悚然动容,惊问:“赵大人,语出何典?”

“《山海经》!”

“《山海经》?人都说这本书荒诞不羁,怎么会记录索迪的国度……?”范锷也在惊问。

“《山海经》中记载了禹杀共工的故事。共工之臣相柳所居的赫胥----赫胥这个词当地人音为“埃及”。“相柳”这词,也可能是古人音不准,读错了,当地人的音更接近于“法老”这个词。

《山海经》中记载禹杀相柳,筑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为众帝之台。在这段话中,共工之台当地人称之为胡夫金字塔,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面冲南方----共工之台旁边的那个虎色像我也见了,它有狮身、人面,是个石像。当地人称之为司芬克斯。

山海经中的寿麻即索迪所在的国家中理,按当地人的音就是索马里;而书中的不周负子国当地人称之为莫桑比克国……”

赵兴用的这一连串接近当地音地词让索迪明白了赵兴在说什么,他怪腔怪调的惊问:“这位大人,你去过莫桑比克国?难道你来自木骨都束傍地基斯麦犹村?”

范锷明白了,索迪这一反问等于证实了赵兴说的话。他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嘴里嘟囔了一串感慨词。连李之纯那样素来不动声色的人也被赵兴的话所震惊,不过这位老还是听清了索迪问话里地几个词,赶紧问:“离人,他说的鸡……死麦犹存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赵兴也对这个村子的存在感到疑惑。他只能据实回答:“李大人,木骨都束是一个港口,我大宋商人前往索迪所在国度经商,由于风向不顺。他们就在木骨都束暂时居住下来。等待回国,一来二去,久而久之便聚集成村。

当地人把这个宋人聚集生活的村子叫做基斯麦犹村。如今,那里生活了大约三百余宋人。但我大宋对商人在海外居住是有严格规定地,这些商人在海外不归,等于没有向大宋缴纳税收,所以他们一旦被觉,将取消大宋国民地资格,而举报将获得他们在大宋境内的半数财产。所以他们的存在。现在在大宋境内是个秘密。”

这消息使范锷震惊,他脑中转着赵兴刚才反映的问题,思索着对策。

赵兴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马上补充:“大人,这些商人留居海外。只是无可奈何。他们终归还是要回大宋的。回来后终归是要交税的,然后才能上岸回家做良民。我也曾一去海外三年。回来后该交的税一分不少的交了。所以,请大人慈悲,便把这事当做一个传说---兴在这里,替他们多谢了!”

赵兴这是拿自己做比较,希望范锷不要处罚那些人,但实际上,大宋的税收不光是上税,还有每年地人头税等等,这些人即使回来交纳了商税,也逃避了每年的人头税与差役……

但官官相护是潜规则,赵兴一开口,范锷倒真不好意思追究。他哈哈一笑,答:“罢了,老夫没听到这事。今日只说逸闻,来,离人跟索迪聊聊。”

赵兴目光转向那位白人,这位白人在赵兴与范锷等人说话的时候,一直目光闪动思考什么,等赵兴转向他时,他突然想起了什么:“我好像听人说起过,曾经有一位商人来过中理国……”

赵兴突然用拉丁文打断对方的话,说:“斯蒂尔先生,在我的国度里,远赴海外经历并不值得炫耀,如果你记起了什么,我希望你用拉丁语跟我交谈。”

索迪马上明白了,他换成这时代地通用外交语言----拉丁文,说:“传说三年前,有一个长地非常高大的宋人到了国王地宫殿,他献上丰厚的礼物,要求观赏一下约柜。但国王回答:约柜已被埋藏起来,禁止任何人观赏。不过,看在对方礼物的份上,他可以赠送对方一块小的领土,让对方歇脚,洗去旅途的疲惫……

你应该就是那个人----那个基斯麦犹村的领主大人,我说的对吗?”

赵兴跳开了对方的问题,反问:“据我所知,阿拉伯人的脚步离你们国王的宫殿越来越近,你们国内还有什么出产?此刻你来到我国,出售什么货物?”

赵兴这句话是用中文问的,范锷替他回答:“这位索迪先生的货物跟一个黑字分不开,他出售的是黑檀、黑铁与黑奴。”

黑奴,这个词出现在宋代让赵兴吃了一惊,他转向索迪,要求对方证实,索迪连忙点头。

赵兴不知道,“黑奴”这个词就是从范锷嘴里最先说出来的。范锷在一封奏章里提到了非洲东海岸来的这位藩商,他专门向中国出售黑奴,而不是昆仑奴。

至于这名藩商刚才讲的故事,范锷也进行了本地化。比如那位美丽的女老板娘,被他命名为“三娘子”。由于这个故事是在板桥镇听到了,所以故事的名字被他改成“板桥三娘子”。

赵兴再次要求确认:“你出售的是正宗非洲黑奴,而不是南亚诸岛捕获的黑奴?”

“当然是非洲黑奴!”斯蒂尔,中文翻译成索迪。不满的回答。

李之纯插嘴:“离人,这二有什么区别?”

“身高!”赵兴回答:“非洲黑人身材高大。南亚黑人身材矮小;非洲黑人擅长负重奔跑,南亚黑人擅长射箭与攀山越岭……对了,你有非洲女奴出售吗?”

范锷露出暧昧地笑容,索问道也面露男人都心领神会的微笑,廖小小顶着熊猫眼圈在背后使劲拿指头戳赵兴。王子韶、李之纯微微皱起眉头。赵兴赶紧解释:“中理国地妇女身材六尺有余,能背两石重的货物连续走一百里也不歇一口气。这样的女奴雇到后院,可以干很多男子都干不了的活。”

索问道哦了一声,脱口而出:“如此。岂不省了太监。”

“不止”。赵兴露出男人都意会的**:“中理国妇女身材强壮,肌肉收缩有力,如此强悍地妇女,又温柔听话,置之闺房之内,滋味妙不可言。”

“贱人!”廖小小在赵兴身后低声呢喃。

这下子连李之纯与王子韶都露出了渴望的神情,他们齐声问:“索迪,你可有女奴出售?”

索迪不安的扭了下身子,回答:“非洲黑人素质较高。这样的奴隶价格高昂……”

赵兴瞄了一眼索迪,表情有点冷。

对于索迪这样地商人,中国历史没有记载,但外国历史记载了他们地经商行为。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满载货物航行到阿拉伯世界。然后从阿拉伯运载一批奢侈品前往越南。在越南卸完货后。他们会在西贡,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昆仑”购买一批奴隶与当地的特产。诸如玳瑁、象牙、香料前往中国。

他们购买的奴隶多是马来黑人,而现代考古认为,马来黑人这个民族消亡的原因,就源于他们的持续数千年的奴隶贸易。

换句话说,来中国的大多数阿拉伯船多是捕奴船----在历史上,他们还很为自己的聪明而自诩:半船货出港,沿途靠上一些小岛,抓一些人手塞满船舱,就能换回大宋最珍贵地丝绸、茶叶与瓷器……

斯蒂尔感觉赵兴望向他的目光有点凶恶,他对赵兴的愤怒茫然无知,还在解释:“那些身材高大的奴隶要深入不周负子国莫桑比克)丛林,那丛林不见天日……”

也许是觉得说宋语解释这么复杂的事情有点吃力,索迪马上跳到了拉丁语:“……捕奴队深入到不见天日地丛林里是很危险地事,丛林人虽然武器简陋,但他们有一种毒箭,中人必死;他们还会将自己的身影隐藏在树叶之下,近距离动攻击……

花费这么大代价,装满一船这样倔强地奴隶运到宋国来,沿途要死去半数,从商业的角度上来看,经营这项买卖是得不偿失的----领主大人,我想这道理你能够理解。”

赵兴一拍身边的胡姬喀丝丽,说:“给他翻译。问问他怎么躲过驻辇国的拦阻呢?”

喀丝丽的语很快,但斯蒂尔那头却感到不能理解:“尊敬的领主大人,虽然你口音里带有浓厚的阿拉伯味,但我觉运用你拉丁语很流利,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交谈呢?……什么,小姐,我明白了!好吧,让我们继续交谈。请翻译:

你刚才问的驻辇国----是那个泰米尔国吗?我听说,三佛齐还在与他们战斗,据说三佛齐在一群神秘人物的帮助下,新制造出一种喷火船,这种船能够出雷霆般的巨响,喷射出魔鬼的火焰与灼热的铁流。

上帝保佑,我幸好在西贡遇到了一位好心人指引,乘双方战斗的功夫,侥幸闯过无人看守的三佛齐峡角……

请相信我,我的船上确实有木骨都束与不周负子国奴隶,但现在都已经出售了。我的船先到广州,在那里我出售了半船货物。如果剩下的货物在密州销售正常,我将很快赶回国。领主大人,但如果你迫切需要非洲黑奴,我可以接受预约。

啊哈,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是一个国家的人,虽然这里也是你的祖国,但您还是我国的贵族。能在这个国度遇到一位我国的领主,我依然感到高兴,我可以给你一个优惠价,期望您能对我的生意给予眷顾----适当的一点点眷顾……”

在座的宋朝官员原本很惊讶赵兴能够精通藩语,但赵兴刚才接着抛出的话题太有诱惑性了,彻底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开。此刻听到赵兴与对方用听不懂的语言长篇大论,他们不禁插话。范锷先问:“离人,你精通藩语,何不去理藩院?你若有心,回朝后我定向朝廷推荐。”

在范锷的感觉中,京城汴梁的繁华与外地简直是两个世界。他以为赵兴得到机会去汴梁当个小官,一定高兴的一塌糊涂。但李之纯不这么认为,他打圆场说:“我听说离人这次久不赴任,苏子瞻作为荐官都愁白了头。哦,我听说是章子厚催促你上任的,是吧?”

范锷一听,闭住了嘴。

王子韶接着把话题引回重点:“离人,那藩商怎么回答你的问题的?驻辇国是怎么回事?南洋生了战事?会不会危及我大宋的海贸?”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