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妖清-> 第158章 登基,做皇上?

第158章 登基,做皇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张林一直以为,凭借着自己比这个时代多出的一百多年的时代认知,治理这仅有九省之地的中国南方并不会是什么难事。可当张林真正挑起了这份担子,他才切身地体会到身为一个政府元首的不易。

    大华政府新建,百废待兴,遇到的问题多不胜数。

    姑且先说说这名份问题。张林盘结江南,将江南十省之地悉数控制在了手中,但出于一个中国的考虑,张林却是迟迟没有建国,只是成立了一个用以过渡的华政府。而外媒,通常会将张林成立的华政府称呼为大华临时政府。以张林为核心的大华政府设有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外交部、工商部、交通部、财政部、国防部等等诸多行政部门,但却没有任命首相,张林也没有自封总统。张林之所以没有出任大华总统,那是因为国内的绝大多数民众都不知道总统是什么玩意。与其自封总统,张林还不如像之前那样自称少爷来得实在。

    自秦皇开始,中国这片土地上就一直都是封建皇权至高无上。老百姓对皇权已经根深蒂固,满清及之前的诸多封建统治阶级强加在国人骨血里的奴性已深,他们眼中只有皇帝。而现如今,中国的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深居北京皇城的光绪。虽然光绪皇帝不怎么争气,但老百姓暂时只认光绪皇。

    其次,是大华政府的政治性质问题。虽然民主制乃是世界之大趋势,但现如今没办法跟国民谈民主,民众们根本就不知道民主是什么玩意,也根本不会认为民主会有什么好。还是前面说过的那句话,现在的中国国民,只认皇权。所以,如果大华政府自诩是什么人民民主****的民主政权,是人民的政府,那国之大厦很快就会倾倒。

    刘坤一、张联桂等前清官员,曾多次以土改受阻为理由劝谏张林,让他尽快建国称帝,以顺应时势,稳定江南。家族内部的诸多高层也在劝说张林,希望张林能够尽快建立南方帝国,确立正统,而不是以什么临时政府的形式统治南方。

    统治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进行得并不是很彻底,尤其是在控制力比较薄弱的广东、湖南和广西三省。广西省的土地改革只完成了一小半,广东省的土地改革彻底地有名无实,湖南省内依旧有超过一半的佃户和贫农没有分到土地。据不完全统计,暂不包括只是名义上实现占领的台湾,江南九个省的土地改革,只能勉强算得上是完成了一半。

    土地改革的阻力,不仅仅来源于地主阶级,农民和佃户们的不主动不配合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农民们不仅不配合土地丈量,甚至有很多农民根本就不敢去领取那一份属于他的土地,他们害怕地主们的报复。农民和佃户虽然占据着国内人口95%左右的人口基数,但尚未认识到自己强大能量的他们,眼前只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眼中没有政府而只有官府,暂时也只认那唯一的君父,也就是那高高在上的皇上。

    “张林,你再不称帝,来年的土地改革依旧会有名无实。我甚至听说,即使是在江苏省,也有被分到土地的农民在农耕收获之后,偷偷将田租缴纳给原先的地主。”在南京城外的一片稻田旁边,一身便装的刘坤一异常严肃地对正在俯身观察着金黄稻谷的张林正色而言。

    “少爷,我仔细数过,一穗有80多粒呢。天佑大华,对江苏来说,今年是个丰收之年。”手中拽着一根折下的稻穗,一旁的张联桂面带微笑地对张林说着。

    张林点了点头,而后大步走向不远处正在收割稻谷的一个老农。见张林没有搭理自己,刘坤一只能无奈地对着一旁的张联桂摊手耸肩。

    “老伯,今年的收成如何啊?”张林面带微笑地对那位正在田埂上休息的老农打着招呼。

    “还行,每亩田平均能比去年多收十几斤粮食呢。又不用交租缴税,足够过个好年了。”张林笑脸相应,老农也不好不搭理,便乐呵呵地回答着。

    “才十几斤,也不多啊。”张林一脸的不以为意。每亩田多收割个十几斤粮食,就能把老汉乐得眉开眼笑,这晚清时代的劳苦大众,果然是有够淳朴的。

    “小伙子,十几斤不少了。要是在灾年,十几斤稻谷是老汉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你们这些富家子弟就是不知穷苦人家的苦。”见张林竟然对十几斤粮食相当不屑,老农当即摇头感叹。

    “一个月?老伯,您家几口人啊?”张林微微吃惊,继续问道。

    “五口。我,我老伴,还有俩儿子和一闺女。看,正在那片田里割稻谷的那两个就是我儿子,大儿子十八,小儿子十岁,闺女已经十五,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老伯也不隐瞒,如实说着。

    “十几斤粮食怎么可能够五口人吃一个月?”张林以为老汉的话有些太过夸张,当即摇头轻笑。

    “不信拉倒。”见张林竟然一再怀疑,耿直的老汉有些不悦,鼻息中发出了一声轻哼。

    张林倒也没在意,直接指向周围的稻田:“老伯,这些地都是您家的吗?这一次咱们华政府分田,您家被分到几亩田地了啊?”

    老汉继续转向张林,注意到张林的穿着打扮有些特别,脑后勺也没有了辫子,眼睛当即微微瞪大了些:“您,您是官爷?”

    “这样认为也行,我确实来自政府。老伯您见过我大华政府的官?”张林笑问着。

    “见过,跟您的打扮差不多,脑后勺也没有辫子,穿着黑色的洋服,一个个都精神得很。”老伯当即对张林毕恭毕敬了起来,当即就要跪在地上磕头,“官爷,草民刚才以为您是假洋鬼子,所以才会态度……”

    “老伯,您是长辈,别老您呀您地称呼我这个晚辈。而且,咱们大华不兴见官磕头这一套。”张林当即扶住老农。

    紧接着,张林便直接与老农一起坐在田埂旁边的一块石头上,有的没的唠了起来。

    开始的时候,老农还很拘谨,但在张林的话语牵引下,老农的话终究是开始多了起来。

    据老农透露,老农家中共计有着五口人,按照江苏省土改政策,家中每人被分到了一亩九分水田和一亩旱地。水田种植着双季水稻,早稻已经收割,家中共有的九亩五分水田共计收获稻谷1200多公斤。晚稻正值收割,预计也能收获1000多公斤粮食。而且,旱地里种植着不少玉米、红薯,预计也能收获一千多公斤杂粮。

    “老伯,您家收成不错啊!这大米和粗粮加起来,得有个六千多斤粮食了吧。”张林直接拍了拍老农的肩膀。

    “是啊,家中都没这么大的仓库。”老农已经笑得眯起了眼,脸上尽是那幸福的模样,“大儿子已经十八了,明年也就十九,老汉打算多攒点粮食,然后给大儿子说个媳妇。”

    “老伯,您的小儿子才十岁,应该送到学校去念书,让他学习文化,学习科学,以长大后更好地报效国家。”

    “老汉我听说政府的学校不收学费,这是真的吗?”张林提起了学校,老汉当即追问道。

    张林点了点头,道:“不错,一文钱都不收。政府拨发了大批教育资金,正在统治区的各个乡镇陆续建立起用以基础教育的学校。”

    “那学校都会教些什么啊?”老汉望向正在田地里割着稻子的小儿子,而后又一脸期待地继续问向张林。

    “识文断字,算数几何,天文地理,物理化学,中外历史,以及音体美。”

    “教这么多啊?”虽然对张林口中的物理化学以及音体美一概不懂,但听闻学校会教人识字,教人算数,还会教天文地理,也会讲古今中外,老汉当即就是一脸的火热。他已经决定,待明年学校开学,一定要把小儿子送到学校里去。

    “老伯,这些都只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学科。待你家小儿子完成基础教育,并考入高级学府,也就是大学,学校还会教更多的东西。以后啊,您家小儿子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如何在一亩水田上种出上千斤稻谷的伟大人物。”张林点头微笑。

    “啥?在一亩水田上种出上千斤稻谷?这怎么可能呢?我儿子又不是神仙转世,怎么可能会是那块材料?”老汉觉得张林有些信口开河,当即摆手,“我只希望我家小儿能够识文断字,能够懂得算数,这样就够了。不过,这政府开设学校不收学费,老汉这心中怎么老是没底呢?”

    “您老担心啥呢?”

    老汉看了看周围,而后小声地对张林说着:“官爷,您大小也算是个官。您说说,咱们政府把地分给了我们,但却不用我们缴税,为我们开设学校但又不向我们收取学费,政府能维持下去吗?老汉虽然只是一个种地的,但老汉也知道政府需要军队以维持统治和抵御外敌。不让咱们老百姓缴税,政府拿什么来建立军队,拿什么来购买洋枪洋炮?”

    “老伯啊,这就不就是您该考虑的问题了。”张林笑着说道,“再说了,政府又不是一直不收税,不是说好三年后再收吗?”

    “哦,一亩田最多才收五十斤粮食那也叫收啊?”老汉直接翻着白眼。

    “一亩地50斤不少了。您想想,以现在的粮食产量,一亩水田一季的收成再好也就300斤,两季不过600斤。”

    “太少,太少!”老汉摆着手,摇着头。

    “那您觉得多少合适呢?”张林笑问道。

    “最起码政府不要自己垮了才好,否则我们这些穷苦老百姓还得回去过苦日子。”老农正色说道,“就说说咱们的新主子吧,您是政府的官爷,您给老汉说说,咱们的新主子为什么迟迟不登基做皇上呢?”

    听到这,张林稍稍收敛了些脸上的微笑,语气淡然地问道:“您老很希望张林做皇帝吗?”

    见眼前的官爷竟然直接提起了新主子的名讳,老汉当即就是满脸的惊慌。

    “老伯,您别害怕,咱们那位新主子是个开明的人,他不忌讳别人提起他的名字。”张林拍着老汉的肩膀,对老汉露出了微微一笑,“老伯,您真的希望张林,也就是您口中的的新主子登基做皇上吗?”

    “满人统治了我们汉人几百年,也该换个我们汉人的皇上了。官爷你知道吗?咱们的新主子一日不登基做皇上,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心中就会一日不安。”

    “您怕什么呢?没有皇上,不是有政府吗?”张林继续问道。

    “不一样,不一样的。”老汉叹了口气,“其实吧,满清的腐朽和无能老汉也算是看在眼中了。所以呢,只要咱们的新主子在,满人的朝廷是不可能长久的。但,北京的皇帝毕竟还在,对整个南方的威慑力也还在。就拿这次分地来说吧,很多地主都是心存侥幸心理,他们威胁着我们这些穷人,说迟早有一天官军会打回来。另外,咱们的新主子虽然下令把地分给我们穷苦百姓,但新主子毕竟还不是一言九鼎的皇帝,新主子的话有可能会作废,甚至有可能朝令夕改。”

    听到这,张林不由摇了摇头。这位老汉想让自己做皇帝的理由,竟然是为了简单的一句“君无戏言”。

    “老伯,你是说只要咱们的新主子登基做皇上,地主们就会乖乖把地交出来吗?”

    “那当然,全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要他们交出土地,哪个敢不交?”老汉当即就是一脸本该如此的表情。

    “可天上不能出现两个太阳,一个中国,毕竟不能出现两个皇上啊!”张林摇头轻笑。

    “满人的皇上让他统治满人去呗,咱们汉人只认咱们汉人的皇上。”老汉硬气地说着,“新主子不当皇上,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我们这些穷人,生怕好不容易才到手的田地哪天突然又被地主们收回去了。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听到这,张林当即皱着眉头扭头看向了不远处正在注视着这里的刘坤一和张联桂,心中不由生出了几丝怀疑:这个老农,该不会是刘坤一他们刻意安排的吧?若真是这样,为了说服自己称帝,这些大臣们还真是处心积虑心思费尽啊!

    不过,下乡视察乃是自己临时起意,而视察的地点也是自己随机选取,刘坤一他们应该不可能提前做了准备的。

    “老伯,能告诉我您为什么希望张林少爷登基做皇上吗?”否决掉刘坤一等人刻意安排的猜想,张林严肃地问向老农。

    “当了皇上,那就是天。被夺了地的地主们就算再不甘心,也不敢与天为敌。而且,一个没有皇上的朝廷,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心中终究不怎么踏实。好了,不跟你多说了,老汉我要干农活了。”说完,老农仰头灌下一口水,然后重新走进了稻田。

    “好吧,你们如愿了,我愿意称帝。”待老农走进了稻田,刘坤一和张联桂这两个前清大员便是靠了上来。深吸了一口气,张林一脸正然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坤一和张联桂当即甩着袖子,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两位爱卿,平身吧!”张林摇了摇头,而后直接发出了一声轻哼。

    擦,竟然挺享受的!登基称帝,不愧是男人的终极梦想。

    这感觉,就一个字,爽!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