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恐怖灵异 -> 神探贝斯特-> 464 孙膑和庞涓 1

464 孙膑和庞涓 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楚国都城郢,楚被迫迁都,秦国势力发展到湖南一带,楚国也就削弱了。

    战国中期外交策略折叠

    合纵连横运动是战国中期产生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中期,诸侯都先后称了王,但这些称王的国家,除宋和中山两国外,都是万乘的大国,其国力与西周时的周王室相当。这些大国原本是西周王室的诸侯,有的甚至是诸侯国中的卿大夫(如三晋的韩、赵、魏)。它们发展成为‘万乘‘的大国,是在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小国的消失,大国间的斗争,已不是争夺对小国的领导权,而是关系到大国本身的存亡。较强大的国家力图削弱并逐步吞并较弱一些的国家,较弱一些的国家为自身的生存计,就互相联合起来抵抗强大的国家来侵。

    抵抗一经失败,又纷纷转向强国以图自保,于是,‘合众弱以攻一强‘

    的‘合纵‘策略及‘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连横‘策略就应时而提出1,合纵、连横政策的实施,就取代了大国的争霸斗争。

    合纵、连横的名称出现较晚,但这一政策的实施始于魏国马陵战败之后。马陵之战魏军大败,实力已不敌齐国。魏惠王为避免遭齐、秦夹击的危险,于是接受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的策略3,于是有徐州相王之举2。

    1《战国策.中山策》。

    2《战国策.中山策》。

    1《韩非子.五蠹》。

    2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253-254页。

    魏国与齐国的关系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缓和,但秦国在西边却连续向魏国发起进攻,西边的西河、上郡相继落入秦国之手。魏国感到只靠本国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国进攻的,于是有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之举,企图联合三晋与燕、中山国。来抵御大国的进攻。就在‘五国相王‘的当年(公元前323年),楚国就向魏国发起进攻,楚将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去8个邑1。‘五国相王‘可称为公孙衍的一次‘合纵‘运动,但仍敌不过楚国,因此魏惠王对‘合纵‘政策动摇。接受了张仪‘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政策,任命张仪为相。主张联合齐、楚以抗秦的惠施被摘相印,到了楚国,后又到宋国。惠施的去魏相,是张仪‘连横‘政策的胜利。

    魏惠王相张仪,是想利用秦国的力量对抗齐、楚的压力。张仪却是‘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2,是要魏国投靠秦国。魏惠王当然不能就范,秦惠王于是生气。出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平周(今山西介休西,或说今山西灵石境)。这样,张仪的‘连横‘政策又受到挫折。

    公孙衍是张仪的政敌,张仪在魏国推销‘连横‘政策,公孙衍就出来加以阻拦,要赶走张仪。于是派人到韩国去把张仪合秦、魏是‘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魏王重用张仪。是‘欲得韩地‘的目的告诉了韩国大臣公叔。公孙衍称,如果韩重用他公孙衍。秦、魏的交易就可以被阻止,并且可以达到‘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相衍‘的目的。公叔认为此计很好,‘因委之犀首以为功‘3,把国事委于公孙衍。

    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政策,令东方各国生畏。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齐国于是‘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燕、赵两国‘亦以事属犀首‘,接着楚国也‘以事因犀首‘。魏惠王见4国属公孙衍以事,‘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事。复相魏。‘1此即所谓犀首‘佩五国相印,合纵连横‘2的一次‘合纵‘运动。

    公孙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代替张仪为魏相国,乃于次年合东方六国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联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3这次参加的国家有魏、赵、韩、燕、齐、楚4。由于联军组织不严密,故被秦军击败。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把参加联军的韩、赵、魏3**队打得大败,斩杀8万人,这次‘合纵‘攻秦的战争就失败了。

    3《战国策.魏策-》。

    1《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2《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3《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附犀首传。

    1《战国策.魏策一》。

    2《吕氏春秋.开春》高诱注。

    3《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4参加这次联军的据《史记》的《秦本纪》、《楚世家》皆有齐国,《六国年表》无齐参战、故一般认为只有五国,实应有齐参加,应为六国。

    公孙衍为了牵制秦国的兵力,还联合少数民族义渠同秦对抗。在秦军与三晋军队交战时,义渠军发兵向秦进攻,在李帛打败秦军5。

    这次六国‘合纵‘攻秦,虽以失败告终,它的声势却是十分显赫的。

    时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6说明他们发动的合纵、连横运动,对当时政局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张仪、公孙衍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运动的倡导者。自此以后,由于兼并战争的激烈,各大国间纷纷拉拢与国以对付敌国,这种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及军事结盟就不断出现,我们在后面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孙庞演义

    《孙庞斗志演义》(又名《孙庞演义》、《前七国志》),是成书于明末的章回小说。关于此书的作者,学术界有三种说法:其一为吴门啸客。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云:《新镌全像孙庞斗志演义》二十卷,有明崇祯刊本,题吴门啸客述。由此可知,吴门啸客生活于明末,可能是位沉抑下层的失意文人,据载还著有《镇海春秋》,其他情况无从考证。其二为澹园主人编次,清修居士修订,显系托名,具体身世不详。其三认为此书为无名氏所作,但我们认为此书作者为吴门啸客的可能性最大。(未完待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