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org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恐怖灵异 -> 三国之诸葛书童-> 第七十五章 只剩下一千人了

第七十五章 只剩下一千人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正在修烽火台的诸葛松并不知道东吴此时已密谋和曹魏上一条船了,就在二十余处烽火台均已基本修建完成,拦江铁索在晚上不许打开的规定已经执行一段日子以后,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鲁肃的五万只箭刚到他的军营不久,随同而来的,便是关平前来传达关羽的军令。

    之前诸葛松刚刚接待过鲁肃派来送箭的使者,出人意料的是前来送箭的居然是吕蒙!这种只需一普通文官就可以办理的事,鲁肃搞这么大阵仗着实有些夸张。

    吕蒙嘴上说的特别好听:“如今关将军正与曹仁在前线交战,我家大督都怕你们急需这批箭枝,所以特地命我亲自押送,以防万一。”边说却不停的打量诸葛松此处这座烽火台的四周,转而装做玩笑的问诸葛松道:“近日我家督都听闻关将军在前线围攻樊城,很是担心我东吴趁机袭取南郡,这才命将军在此修筑烽火台,日则点烟,夜则举火,虽是有备无患,但我家督都一向在主公面前言两家合好,关将军却对我方如此防备,端是让我家督都十分寒心啊!”

    诸葛松闻言一愣,心中早已开骂:“*的明明是你们日夜惦记着南郡不说,对抗曹魏难有寸进还不思改进,反而成天惦记着窝里反,最后吴蜀两国被魏晋所灭的根源还不就是你们先偷袭荆州再火烧夷陵,让吴蜀两国国力之和远逊于魏的事情定型了么?现在居然还敢大言不惭的到我面前谈什么信任问题?真你*的!”

    当然心中骂归骂,诸葛嘴上却不能这么说。只听他对吕蒙说道:“哪有,哪有!这肯定是你家督都误会了!我们与东吴一向是互相信赖,亲近交好的。之所以修烽火台,主要是南郡作为与东吴交易的货物集散地,每日沿江商船不计其数,有的商家贪利夜行,往往遇险,关将军仁慈,这才命我在此沿江数百里修筑烽火台,一是给客商们提供一个歇脚的地方,而是晚上强制封江,逐利虽好,可也不能不要命不是?”诸葛松特意在“要命”两字上加了重音,说完便直视吕蒙,面带深意,看得吕蒙略显尴尬,总是心中心虚,便咳嗽一声,将头转向他处,随便寒暄几句,便上船告辞了。

    然而直到关平来传令,诸葛松也没因为呛了吕蒙一句而心中暗爽不久。并且关平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关羽军中最精锐的五百骑兵。

    诸葛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于禁援助樊城的动作比他想象的还要快,按理说在关羽攻下襄阳,曹仁退守樊城之后,汉水以南便再无一支曹军,关平只是来传个军令,大可不必带这么多骑兵保护自己。院门外此时这杀气腾腾的阵势,不知道的还以为关平是奉关将军的命令来取谁的脑袋呢!

    当然,关平在对诸葛松宣读完军令后便一直冷眼瞅着诸葛松,看样子似乎已经做好了诸葛松抗命不从的一切准备了。

    在这个时候,诸葛松可以说是更加的想念郑梁,要是郑梁现在还在自己身边,就算不一定能敌得过关平,但最少有他统领诸葛松的五百亲兵在此处,诸葛松此时也就不必在关平面前显得这么的没面子了。

    与关平同来的王甫脸色也不是很好看,他看了看关平,又看了看诸葛松,最后还是在目光停留在诸葛松脸上,看他的表情很明显是不希望诸葛松和关平发生正面冲突。

    关羽的军令说得很明白,曹操命守汝南的于禁率兵两万来救樊城,为了防止于禁靠近樊城,关羽命诸葛松只留原王甫带来的五百人沿江守备烽火台,其余五千人马要尽数开拔到樊城前线供他调度。

    历史上于禁和庞德所率领的七军其实要远多于两万人,论精锐程度,想也要比守备汝南的地方军精锐得多。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还是缘于历史上曹操从汉中败退回长安时关羽围樊城的军力较多,而现在关羽在前线围樊城的兵力并没有绝对优势,所以叫于禁带着他在汝南的军队先来救援也却是不无不可。

    其实于禁在汝南这个地方对于现在的曹操来说也是枚关键的棋子,它就好比一根扁担的中间,虽然本身不会受到关羽和孙权的直接攻击,但它一头挑着襄樊,一头挑着合肥,这支部队无论哪边有事都能及时前去增援。上次孙权攻打合肥,也是于禁的救兵先到,才迫使东吴更早的撤兵。

    如果诸葛松听令前往樊城前线,那么关羽与于禁到后曹军的军力对比便会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虽然态势上已经不比之前将曹仁孤军围在樊城那么好,但凭借着关羽已经先控制了樊城四周的地势,从总体上看关羽还是会略占优势。

    当然,因为有东吴这只猛虎一直在东面对南郡虎视眈眈,所以关羽是否能在樊城取得胜利一直都不是诸葛松首先去想考虑的问题。

    诸葛松觉得退一万步讲,就算关羽杀败了于禁,甚至攻下了樊城,到达许昌城下,也只会使他的军队离南郡越来越远,被东吴偷袭后,落得的处境越来越差而已。

    但眼前的形势看起来诸葛松要是不发兵,似乎已经不现实了,他现在就算跟关平再怎么说东吴会偷袭荆州,已经知道关羽布置了烽火台的关平也会觉得诸葛松是在杞人忧天。

    事已至此,诸葛松反倒是释然了。只略一沉吟,便笑着对关平说道:“本将军在此修筑烽火台虽然已成,但临行之前还有一些需要安排的事情没有处理,等下我写一道军令,关将军可持此自去各处烽火台汇聚四千五百军去樊城,待我处理完杂事,再带五百亲兵去关将军帐下听调!”

    诸葛松虽然年龄“尚小”,但好歹也是刘备军中军职只在关羽、张飞之下的平西将军,这个时候对关平摆一摆资格,一是在他面前找回点面子,二是想明确的告诉他,自己虽然不敢对抗关羽的军令,可也不是他关平可以随意摆弄的。

    可能是关平之前心中一直在想的是他来前关羽吩咐他要是诸葛松不肯发兵,他要怎么做。此时诸葛松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让关平露出了略显惊讶的表情,因为没想到此行会这么顺利。

    更重要的是,诸葛松我不但同意了发兵,并且将指挥权都交给了关平,要知道诸葛松的军队虽然在名义上都属于刘备所有,可在刘备之下的这些将领中,谁实际控制的军队更多,无疑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还是议事时说话的分量,都是要更重的。

    尽管诸葛松也说了处理完杂事就去听调的场面话,可任谁都能听得出,那只是托词,诸葛松其实是想留在后方,不想去前线冲锋陷阵。这样关平虽然带走了七千人,可因为诸葛松不去,就算以后打了胜仗后将兵还给诸葛松,也可以将许多战死的损耗算到诸葛松头上,只还给他很少的士兵。

    诸葛松如此的好说话,还这么大方,让关平的五百骑兵都成了摆设,真是白白的浪费了许多马力和草料,就好比一箭射在空气中一样。

    也许关平最在乎的是能否把士兵顺利调到前线,对诸葛松去不去樊城也不是那么在意。在目的达成,并且还远远超出预期的情况下,面对诸葛松端出的平西将军架子,关平也不好再在众人面前不给诸葛松面子,便冲其抱了抱拳道:“军情紧急,那就烦请将军立刻就写,着末将调兵去前线吧!”

    诸葛松知道凭自己的年龄和之前在西川那并不算太光彩的战功,要想关平对自己服气也是太勉强了。见他违心放低了姿态这么对自己说,便也不在啰嗦,立刻命文书将东西备齐,诸葛松便在关平的面前立刻写下军令,与他去沿江各处烽火台调兵。

    王甫见诸葛松没有和关平发生任何冲突也很高兴,待关平走后,也如释重负,诸葛松这才从他口中知道关平临来时关羽已下了严令,若是自己不从,关平就要当场捆了自己,押往樊城前线听关羽发落了。

    诸葛松心想:“我这大体是不识也得识啊,现如今我手中只剩下了一千人,还得守烽火台,虽然全军上下因为军事上的节节胜利而士气高涨,可满荆州的人现在可能也只有我自己知道,实际上荆州这盘棋,已经快下到绝地了!”

    事已至此诸葛松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待关平与王甫引兵离去,便召集沙娜和江小鱼到自己帐中,并立刻修书给晴儿,让沙娜立刻带回武陵,先将一些自己事先能安排的事给安排好。当然,和书信一起装进皮袋子里的,还有诸葛松为沙娜准备的一道装在锦囊中的军令,不过诸葛松吩咐沙娜这军令只有在晴儿看完书信之后,才能打开。

    沙娜对诸葛松这神神秘秘的举动很是好奇,可偏要在其面前装做一副不稀罕知道的样子。对于能回武陵见晴儿沙娜也很开心,听诸葛松吩咐完便不耐烦的摆摆手说:“知道啦!”一点留恋的意思都没有的飞似的回去收拾东西去了。

    沙娜走后,诸葛松接下来要做的,如何将鲁肃送来的五万支箭给好好安排,为执行下一步计划做好铺垫。

    让诸葛松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不仅想到了一个如何更好利用这些箭枝的计策,还等到了一个带给他意外惊喜的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